(6)-1.1.4植物资源的特点_第1页
(6)-1.1.4植物资源的特点_第2页
(6)-1.1.4植物资源的特点_第3页
(6)-1.1.4植物资源的特点_第4页
(6)-1.1.4植物资源的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林下经济资源利用概述

植物资源的特点目录01分类02特点我国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利用植物为药物的著作,收载药物365种,对其他植物资源也进行了总结,而把药用植物按其功能分成上、中、下三品。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类药物约1100种,并按用途分成草、谷、菜、果、木等。01分类清代吴其濬编撰的≤植物名实图考≥记载了我国有用植物1714种,按用途分为谷类、蔬菜、芳草类、毒草类、群芳类、果类和木类等。01分类苏联在1935年召开的植物资源科学研究会议上,把植物资源按用途分为工业用植物资源、农业用植物资源、绿化和改造自然的植物资源等3大类。1942年帕洛维在他所著的≤苏联野生和有用植物≥一书中,把植物资源分为22类。01分类1960年我国植物学家在全国资源植物普查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国经济植物志≥,书中记述了2411种植物。1983年中国植物学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我国植物学家吴征镒把植物资源按用途分为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资源、植物种质资源5大类。01分类采用吴征镒(1983)的植物资源分类系统,五大类和若干小类。食用植物资源淀粉类,如马铃薯,甘薯,壳斗科、豆科、禾本科植物等。蛋白质类,如食用菌类,藻类,豆科、禾本科植物等。食用油类,如油菜,落花生,大豆,棉花等。01分类食用植物资源维生素类,如枣类,猕猴桃,山楂,沙棘等。饮料类,如可可,咖啡,茶等。香料色素类,其中香料如胡椒,花椒(芸香),八角(木兰),川桂,茴香(伞形)等;色素如红花,甜菜,葡萄等。动物饲料类,如禾本科,豆科,菊科蒿属,藜科植物等。蜜源植物类,如油菜,紫云英,槐,杜鹃花属植物等。01分类药用植物资源01分类中草药类化学药品原料类兽药类植物农药类工业用植物资源木材类,如松科,壳斗科,豆科乔木树种等。纤维类,如苎麻,葛藤等。鞣质类,如杉木,冬青,化香的树皮等。染料类,如大青,茜草等。芳香油类,如腊梅,玫瑰,瑞香,紫罗兰等。植物胶类,树胶(金合欢)等。树脂类,如树脂(松脂)等。工业用油脂类,如蓖麻,油桐等。经济昆虫寄主类,如白蜡等。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资源:防风固沙类、绿肥类、绿化观赏类、环境监测及抗污染类。植物种质资源:含各种有用植物的近缘属种的种质资源。植物资源按用途进行分类,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植物资源的主要分类方法。第一种分类系统1960年≤中国经济植物志≥一书按用途将2411种植物划分为:中药类、兽药类、农药类、纤维类、淀粉类、油料类、芳香油类、鞣料(或单宁)类、橡胶类、树胶树脂类、皂素类、染料类、饲料类、野菜类、野果类、蜜源类、观赏类等20多类。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第二种分类系统1983年在中国植物学会50周年年会上,吴征镒将植物资源分为5大类,并进一步划分为二十个小类。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资源、植物种质资源。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第三种分类系统1989年王宗训在≤中国资源植物利用手册≥一书中将植物资源分为纤维植物、淀粉及糖类植物、油脂植物、鞣料植物、芳香油植物、树脂植物、树胶植物、保健饮料食品植物、甜味剂植物、色素植物、饲料植物、农药用植物、皂素植物和寄主植物等14类。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第四种分类系统1994年董世林在≤植物资源学≥一书中将植物资源划分为成分功用植物资源型和株体功用植物资源型2个型,并进一步划分为6类,25相。成分功用植物资源型(饮食用植物资源类、医药用植物资源类、工业用植物资源类、农业用植物资源类)。株体功用植物资源型(株体自身功用植物资源类、株体效益植物资源类)。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目前采用的分类方法:药用植物资源、果树植物资源、野菜植物资源、芳香油植物资源、色素植物资源、纤维植物资源、油脂植物资源、淀粉植物资源、树脂植物资源、树胶植物资源、鞣质植物资源、观赏植物资源、农药植物资源甜味剂植物资源、皂素植物资源、经济植物昆虫寄主植物资源、木栓植物资源。植物资源的特点可再生性(产生新个体的再生性、组织器官的再生性)。易受威胁性成分的相似性02特点植物化学分类学是从分子水平来探索各种类群的亲缘关系的一门新兴科学。植物化学分类的大量研究表明,植物近缘属种在所含化学成分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它的理论依据是从生物化学角度研究,发现植物遗传物质DNA

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仅决定植物的形态、结构和遗传,而且决定植物代谢产物的积累。成分的相似性所以在形态、结构相似的植物中,其代谢产物也具有相似性,从而反映出一定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则所含化学成分越相似。这一规律的发现,不仅是进行植物化学分类的依据,也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寻找和挖掘具有相似化学成分的新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利用近缘种化学成分相似性的原理,在相近种中寻找新的资源植物,是一种既省时间又省人力、财力的一条捷径。植物资源的特点利用的时间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而且其植物体内的化学成分也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的植物器官在不同的时期所积累的代谢产物都不相同。采收时期的确定因植物种类、生长发育阶段和所利用的植物器官而不同。这就决定了植物资源采收利用的时间性。植物的采收时间直接关系到目的收获物的产量和品质。利用的时间性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必须掌握严格的采收时间。掌握采收时期总的原则是按经济目的要求,选择植物含有效成分最多、产量最高的时期采收,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利用的时间性例如,利用植物的根、块茎、球茎、鳞茎、根状茎等地下器官的,应在秋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时或在早春植物返青前进行采挖。这时植物的养分及有效成分多集中在地下贮藏器官中。如果地上部分枯萎后在野外不易寻找的种类,亦可在枯萎之前或早春刚发芽时采收。利用地上部分营养器官的种类,一般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期采收,但要由经济目的确定。利用的时间性植物资源的特点用途的多样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植物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植物资源用途的多样性。这是我们对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重要依据。从每个植物物种来看,由于植物体内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往往积累代谢产物也不尽相同,而使各器官具有不同的用途。植物资源的特点可栽培性根据植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原理,只要人们为其创造与原产地相似的生境,所有野生植物都是可以栽培的。植物资源的特点分布的地域性分布的地域性是指植物资源都分布在一个自己适应的区域内。一定的地区有一定的植物资源。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并以其自身的变异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称为生态适应。生存在世界上的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各自有着一定的要求,这是生态环境长期作用于植物的结果,也是植物对生态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生态环境不仅影响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