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失業問題一般言之,所得維持為達成經濟安全的關鍵因素。目前絕大多數人均依賴工作報酬為其所得的主要來源,但因景氣的變動、結構性與技術性變化、季節性等因素的影響,常造成很多勞工失業的現象。由於勞工在失業期間喪失所得報酬時,通常有下列三個理由造機成經濟上的不安全:一、所得的停止或喪失二、勞工若由於景氣的因素導致僅能部份時間工作時,其工作報酬將減少,以致無法提供其家人正常的生活水準。三、某些勞工因產業季節性因素,往往使得勞工於每年的某特定期間裏被解僱,造成所得的不確定。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失業的類型可分為「自願性失業」與「自願性失業」所謂自願性失業是指勞工有工作能力,市場亦提供有工作機會,但勞工無工作意願所導致的失業謂之。所謂非自願性失業是指勞工有工作能力,亦有工作的意願,但市場並無工作機會所導致的失業謂之。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導致失業的原因:造成失業的原因可分為五種類型:1.循環性失業由於經濟循環中景氣變動的過程所造成的失業。例如在不景氣期間,普遍發生裁員現象,所造成的失業謂之。2.結構性失業因經濟結構改變,而勞動力結構不能與之相適應而導致的失業謂之。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3.技術性失業
因使用新的機器設備與材料,或採用新的生產技術或新管理方式,導致生產勞?動力過剩所形成的失業。4.季節性失業季節性失業的發生是經濟活動受到氣候條件、社會風俗或購買習慣等變動所引起的。例如建築業在雨季、農業在農產品不收成的季節,則有季節性失業的現象。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5.摩擦性失業一般是由於勞動者缺乏就業資訊,而延長了尋找工作的時間。即求職者與提供工作的企業單位之間存在時間的滯差而形成的失業。例如某一勞工辭去原來的工作後,要尋找另一個工作,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所造成的失業謂之。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就業安全體系就業安全體系主要由下列三大環節構成:一、就業服務:建立就業服務機構,強化就業輔導,使勞資雙方在國民就業服務機構中相遇,減少人力供需的失調。二、職業訓練:勞工於就業後是否能適任工作,或者所提供給雇主所使用的勞工是否符合雇主所需,需靠職業訓練的輔助,舉辦各種職業教育與訓練,使人與事能相互適應,擴大就業功能,減少失業威脅。三、失業保險使勞動者不致因短暫的失業,而造成生活的不安定。提供失業的勞工失業給付,使其在一定期間內,可以維持最低的生活,從容的尋找新的就業機會。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然而失業保險須與就業服務相配合,使勞動者一但失業時,一方面可領取失業給付,另一方面就業服務機構即為其安排新的工作機會,協助其儘速再就業。換言之,就業服務作得好,失業率可降低,可減少失業保險的給付支出並健全失業保險制度。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就業安全體系的架構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失業保險的意義
所謂失業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施的、對失業勞動者給予物質幫助與服務,以保障其失業期間基本物質生活,並促進其重新就業的一種制度。失業保險的特徵保障的前提條件不同:實施的對象範圍不同:危險事故形成的原因不同:具體職能不同: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保障的前提條件不同:其他社會保險的項目,都以喪失勞動能力為前提,如老年、殘廢、死亡等。而失業保險是以失去勞動機會為前提條件,是對有勞動能力但沒有勞動機會的人提供的經濟保障。實施的對象範圍不同:其他社會保險項目的保障對項,可能包括未進入勞動年齡的人和已經超過勞動年齡,不在勞動市場的人。失業保險是以勞動年齡之內的社會勞動者為主要對象,除要求具備有勞動能力外,還須具備發揮其勞動能力所必備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因此不具備勞動能力與就業意願的人則不包括在內。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危險事故形成的原因不同:其他社會保險項目中危險事故的形成,屬自然原因,如身體健康的損害、老年或不可預料、不可抗力的外界自然力所致。而失業保險的失業現象確是一種由於社會經濟方面的原因所導致的危險事故。與其他社會保險之危險事故的成因有明顯的不同。具體職能不同:其他社會保險主要是為喪失勞動力的勞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使其恢復身體機能,是為「被動式」的保險機制。失業保險除為失業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外,還有積極的促進勞工再就業的責任,如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等。為一種「主動式」的保險機制。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實施失業保險的基本作法原則一、採行就業保險制度二、制定失業認定標準三、充實公立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機構四、逐步擴充給付內容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一、採行就業保險制度
失業保險制度若能包括職業訓練、失業給付與就業補助的部份時,勞工的專業技術與能力可獲得提升,必能提升勞力品質、協助企業提高產能、改善勞動條件並增進雇用的穩定。因此,失業保險宜擴大為就業保險,結合職業訓練、失業給付及就業補助,構成完整的勞工職業保障制度。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二、制定失業認定標準失業認定應客觀、公平,故必須制定認定量表,配合實地調查與綜合評估後,始予認定。且認定後,尚須依規定報到,接受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並提出尋找工作的證明,由指定單位求證,嚴格把關。三、充實公立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機構若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機構不普及,失業保險就難以充份發揮其積極的功能,因此須在各地普設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機構,充實擴大職業訓練項目,建力就業資訊電腦化等,以建全失業保險制度。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四、逐步擴充給付內容在實施失業保險制度初期,乃以基本失業給付為主,而隨著制度的成熟,給付內容應予擴充。理想的給付內容應包括:基本失業給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及提早就業獎助津貼等。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我國的就業保險法我國勞工保險失業給付於民國88年元月開辦,其後為達成「建構完整的就業安全體系,失業保險業務由勞保體制脫離,單獨立法辦理,並與職業訓練和就業服務體系結合」的共識。已於民國九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十五日總統公布。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給付項目分下列四種:一、失業給付。二、提早就業獎助津貼。三、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四、失業之被保險人及隨同被保險人辦理加保之眷屬全民健康保險保險費補助。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各種保險給付之請領條件如下:一、失業給付:被保險人於非自願離職辦理退保當日前三年內,
保險年資合計滿一年以上,具有工作能力及繼續工作意
願,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自求職登記之日起十四日內仍無法推介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二、提早就業獎助津貼:符合失業給付請領條件,於失業給付請領期限屆滿前受僱工作,並參加本保險三個月以上。三、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被保險人非自願離職,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安排參加全日制職業訓練。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一.職業災害的意義指勞工因執行職務或在工作過程中(指上下班時間),所發生的傷害,疾病,殘廢及死亡而言,其中又包括職業傷害與職業病.
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職業傷害:
係由外來意外危險事故,加諸於人身所致的災害
2.職業病:
指因職業因素而長期暴露在工作場所中所導致的疾病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二.職業災害保險的意義
係指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所導致傷害,疾病,殘廢,死亡等意外事故時,透過保險方式提供醫療照顧與現金給付的一種勞工賠償制度.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職業災害保險的相關理論一,職業危險理論
主張雇主設立工廠,好比設立一個可能使其勞工受到災害的機構,當勞工遭受職業災害時,基於無過失責任的理由,雇主應負擔職業災害費用,視之為生產成本的一部份,並將職業災害費用反映於產品價格上,移轉予消費者負擔.因此,勞工因執行執務受傷時,雇主應有責任給予賠償.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二,身份確定理論基於勞雇契約關係,在確定勞雇雙方的身份之下,主張勞工在執行職務導致災害事故時,雇主須負責勞工在工作過程中所引起的災害給予補償,因此勞工理應有請求賠償的資格.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三,最少社會成本理論在現代的企業管理制度下,雇主有權調配生產工具,並將各種生產費用併入產品價格中,若雇主對於其所屬員工在執行工作中致成死亡或傷殘依法須負賠償責任時,則將藉由保險方式來保護自己,以免除其異常損失,並已將此費用併入產品價格或勞務價格中,因此雇主可透過職業災害保險將職業災害所導致的經濟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並因而降低社會成本的負擔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四,社會調和理論
認為職業災害保險可以調和折衷雇主與勞工之間的相互損失及利益.換言之,透過職業災害保險,受傷的勞工可以其原有的控訴權(不確定的請求權)換取確定的賠償給付,雇主亦可因此節省訴訟費用以及換取勞工如果勝訴時所可能須支付較大的賠款,使雙方均可避免爭議及糾紛,以建立和諧關係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職業災害保險的實施原則:1、無過失補償原則2、勞工個人不繳費原則3、給付標準從優原則4、損失補償與事故預防及職業復健原則5、確定傷殘與職業病等級原則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1、無過失補償原則指勞工在執行職務或在工作過程中發生職業災害事故,無論責任事故屬勞工、雇主抑或第三人,均應依法按照規定的標準給付職業災害保險金。(勞工犯罪或故意行為除外)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2、勞工個人不繳費原則職業災害事故是勞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為社會與企業創造物質財富而付出代價,因而職業災害保險給付具有勞動力修復與再生產投入的性質,屬於企業成本的特殊部份,故勞工不必繳費,而由雇主負擔全部保費。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3、給付標準從優原則認為勞工服務於社會,一旦因工傷病,誠屬不幸,應從優賠償。換言之,職業災害保險是對勞工為企業及社會付出的身體損傷進行補償,在給付標準上,通常較普通事故的給付優厚。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4、損失補償與事故預防及職業復健原則認為職業災害保險制度應從單純的對受傷勞工給予醫療照顧及現金的所得保障外,應與事故預防及職業復健’相結合,因預防能避免補償,復健能減少補償,相互結合不僅更能發揮補償的作用,並可減輕補償支出的壓力,故將補償、預防與復健三者結合為其實施原則。第十三單元職業災害與失業保險5、確定傷殘與職業病等級原則各國在制定職業災害保險制度時,都制定了傷殘和職業病的等級,且對於不同程度的傷殘與職業病等級,給予不同的給付標準。年度工作总结汇报ANNUALWORKREPORTSUMMARY信托业务发展与创新研究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王信举目录信托业务发展现状研究01信托业务创新研究——两项导致信托业务突破性发展的重大革新02信托业务创新案例分析03信托业务发展现状研究一般理解政策与法律环境发展现状一般特点发展桎梏信托的一般理解以信为本以诚治业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讲诚信就是要守诺、践约、无欺。如果有人要问英国人在法学领域取得的最伟大、最独特的成就是什么,那就是历经数百年发展起来的信托理念…这不是因为信托体现了基本的道德原则,而是因为它的灵活性,它是一种具有极大弹性和普遍性的制度。——英国法学家梅特兰信托的应用范围可与人类的想像力相媲美。——美国信托法权威斯科特信托的一般理解贯通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业投资的独特优势最好的非IPO投资银行业务平台信托制度框架下突出的财产管理功能和资金融通功能政策与法律环境法律框架逐步完善《信托法》(2001.10)——信托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2002.6)——信托投资公司的经营管理规范《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02.7)——信托主体业务的规范分类监管办法即将出台,诸多单项条例即将出台——信托证券专用帐户、信托公司及业务信息披露、房地产信托、信托公司治理指引、内控指引和信托核算等政策与法律环境监管思路逐步明晰信托公司分类监管原则、属地监管原则协调规划,统一监管尚需加强发展现状目前重新登记后的信托公司共59家,截至6月底,信托从业人员4600人近三年来,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053个,大部分获得了成功,信托公司接受管理的信托财产总额已近2000亿元人民币。84%的信托财产为资金信托,财产信托业务开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银监会非银部主任高传捷,中国长沙信托论坛(2004.10)一般特点由单一信托到集合信托由资金信托向财产信托过渡运用范围由单一领域到多领域运用工具由单一向多种工具相结合发展桎梏信托登记信托税收信托会计信托业务创新研究两项导致信托业务突破性发展的重大革新信托内部信用增级信托制度框架下的所有权解析内部信用增级外部信用增级由第三方提供信用担保,提供者包括政府、专业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的财务公司等,增级工具主要有:政府承诺函、保险、企业担保、现金抵押帐户和信用证等。信托内部信用增级利用基础资产产生的部分现金流来实现,可避免利用外部信用增级工具较容易受信用增级提供者信用等级下降风险的影响的风险。增级工具主要有:构建优先/次级结构、利差帐户和超额抵押等。优先/次级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需求,将信托或资产支撑的证券产品的收益权分为不同信用品质的档级,不同档级的受益权承担风险、享有利益及利益分配或退出的顺序有区别。内部信用增级——构建优先/次级结构遵照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原则,通过组合策略,向选择不同风险-收益结构特征的投资者分配不同现金流的结构化设计,能保证不同层次受益权对应的现金流汇总能够复原为项目整体的现金流,摆脱了项目本身性质以及外部信用担保的制约,而仅仅依赖于项目自身权利和义务的重新分配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优先收益的实现。可保障那些偏好于稳定收益的投资者能够在总体收益状况不是太好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稳定收益,同时使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在总体收益情况较差时自愿让渡财产以补贴保本型投资者,而在总体收益较好时获得独享较高收益的权利。信托制度框架下的所有权解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所有权制度的基本涵义中国信托法律框架下的所有权概念简析信托业务创新案例研究某国企国有股权退出信托解决方案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某酒店式公寓收购项目信托解决方案某国企改革信托解决方案项目情况根据有关部门对某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的指示,经方案慎重比选,该企业欲将其下属某子公司通过信托方式转让,转让资金作为重组基金,从而实现国有资产在该公司的退出。经研究,决定发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用于受让该企业持有的下属公司的股权。信托计划分别向优先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募集,并重组董事会和监事会,选聘经营者,同时在信托计划项下设立特别委员会(由部分普通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根据投资规模的大小派员参加的投资人代表大会组织)以应对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以外问题。
某国企改革信托解决方案简要分析本项目的最大特点是创造性地运用了信托法律框架下的所有权的可分拆性和内部信用增级来探索国有企业改革之路。同时,该项目通过改组董事会和监事会,选聘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对经营者进行业绩考核,并在信托计划项下设计特别委员会,以应对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及重大事项的决策,创造性地将信托框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予以完善,同时满足了市场上各类投资者的收益及风险预期。华融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项目情况2003年6月,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涉及全国22个省市256户企业的132.5亿元人民币债权资产组成一个资产包,委托给中信信托设立财产信托,期限为3年,优先级受益权的预计收益率为4.17%。信托设立后,华融将全部信托受益权分为优先级受益权和次级受益权,其中10亿元优先受益权主要转让给机构投资者。华融拥有全部次级受益权,收益超过4.17%的部分全部归华融所有。中诚信国际评级公司预测,华融公司132.5亿元资产包未来处置产生的AAA级现金流可达12.07亿元。华融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委托人)中信信托(受托人)机构投资者132.5亿元债权委托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受益人)委托优先受益权转让委托处置非货币性信贷资产10亿元优先受益权转让享有劣后受益权中诚信评级AAA级,产生12.07亿元现金流优先受益权预期收益率为4.17%注:上述图表根据该产品宣传资料构画。华融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简要分析该项目利用资产证券化和信托的基本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科技节活动合作合同(2篇)
- 2025农业产业合作投资合同
- 浙江省台州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临床护理
- 阴囊皮炎的临床护理
- 眼睑恶性黑色素细胞肿瘤的临床护理
- 2025房地产营销协作服务合同协议范本
- 小儿汞中毒的临床护理
-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临床护理
- 《展览物流协调管理》课件
- 新生儿肠胀气课件
- 物业管理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 专题17浮力与液面升降问题(选择、填空题)-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解析版)
- 《麻醉后苏醒延迟》课件
- 《物业客服培训》课件
- 06J403-1 楼梯、栏杆、栏板图集
- 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 供货合同终止申请书范本
- 中国军力报告2023全文
-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系统招聘公办幼儿园园长考试题库2023
- 【管理会计在华为公司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96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