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潼关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文课件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潼关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文课件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潼关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文课件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潼关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文课件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潼关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谭嗣同

初读感知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知人论世谭嗣同(1865.3—1898.9)男,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出生于甘肃武威。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知人论世谭嗣同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写作背景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拓展延伸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簇拥这这座雄关,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黄河奔向辽阔的原野尚且还嫌河床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道什么是平坦。潼关品读诗歌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终古高云簇此城”,赋予了云以人的动作“簇拥”。“河流大野犹嫌束”,赋予河流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北方风景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品读诗歌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谭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那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当时的中国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他渴望冲破封建束缚、渴望为国效力、渴望国家变革图强。)面对北方壮阔的山水,感觉这景色特点和自己的那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