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考聘用教师1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甲驾车行驶在一个偏僻的小路上,由于大意不小心撞到从巷子穿出的乙,甲看到乙倒在地上后立即驾车离开,乙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最终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A.行为犯B.结果犯C.结果加重犯D.危险犯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A项错误,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即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而是以行为的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并非一着手即告完成,而是有一个实行的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B项错误,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C项正确,结果加重犯,亦称加重结果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基本犯罪),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本题中,甲撞伤乙某后,并未及时救治,而是驾车离开,导致乙得不到救助而死亡,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D项错误,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定的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典型的危险犯是危险驾驶罪,只要符合法定危险状态就要处罚,不要求发生损害结果。而甲撞伤人逃逸致人死亡是现实的损害,而不是因危险状态要处罚甲,故不属于危险犯。故正确答案为C。2.幽默诉求广告指通过幽默情趣来淡化广告的直接功利性,减少人们对广告所持的逆反心理,使消费者在轻松快乐中接受某种商业或文化信息。下列属于幽默诉求广告的是:A.某商场电子屏:您还在为手里的几张号码卡而烦恼吗?本商场隆重推出新款手机,一台手机同时装三张号码卡,手机还免费送,免去您携带多部手机的烦恼。B.某电视汽车广告:0油耗也能时速200公里!以清洁能源,甩掉碳排放对世界的压力;凭借超前科技激发电力能效,于风驰电掣中驾驭澎湃激情;通过感应地面电磁场无线充电,不受任何人牵制。C.某杂志“幽默”栏目:一顾客对售货员大发雷霆:“自打我用了从你们这里买的生发水以后,我的头发就全脱掉了!”售货员:“一点儿不错,先生。要想长出新头发,就必须先腾出地方。”D.某山区公路电子屏: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公里,可以欣赏到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公里,请到法庭做客;超过80公里,请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医院;上了100公里,祝您安息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关键词。“幽默情趣”、“淡化功利性”、“减少逆反心理”、“快乐中接受”、“商业或文化信息”。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关键词。A项,没有体现出任何题干中的关键词,纯属商业广告;B项,也没有体现出任何题干中的关键词,也是商业广告;C项,虽然体现出了“幽默情趣”,但并不属于广告,只是杂志的专题栏目,目的是让读者轻松愉快;D项,行文风格充分体现出了“幽默情趣”,行文内容体现出了“淡化功利性”,行文效果体现出了“减少逆反心理”、“快乐中接受”。要注意这里是一则公益广告,传达的是“文化信息”。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幽默情趣;②减少人们的逆反心理;③在轻松快乐中接受某种商业或文化信息。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电子屏上登出的广告,未体现出“幽默情趣”,不符合定义;B项:电视汽车广告,未体现出“幽默情趣”,不符合定义;C项:某杂志上刊载的幽默栏目,并非广告,不符合定义;D项:属于公益广告,传递的是“文化信息”,广告用语幽默风趣,达到了“减少人们的逆反心理”的效果,使人们在轻松快乐中接受了安全驾驶的宣传信息,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方式、目的、结果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幽默诉求广告的定义要点:①通过幽默情趣;②减少人们对广告的逆反心理。A项,只是普通的广告,并没有体现幽默,不符合要点①。B项,只是普通的广告,并没有体现幽默,不符合要点①。C项,是杂志上“幽默”栏目的内容,并不是一则广告,不符合要点②。D项,是一则公益广告,且采用了幽默的方式,能减少人们的逆反心理,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3.Q2Y3Q4R5Y6RA.D5F6D7J8F9JB.L4A5A6M7L8MC.P3G1P4K5G6KD.U7M6U1N4M6N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从左往右数,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点,其中1号和5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3号和9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7号和11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且字母和数字间隔排列,数字逐渐增大。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1号和5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3号和9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7号和11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且字母和数字间隔排列,数字逐渐增大,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1号和5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排除;C项:数字没有逐渐增大,排除;D项:数字没有逐渐增大,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拥挤:水泄不通
A.清晰:洞见肺腑
B.严重:触目惊心
C.费力:举重若轻
D.伤心:肝肠寸断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只涉及两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两个词项之间意思相近。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即可。水泄不通形容拥挤,二者意思相近,为近义关系。
A项,洞见肺腑形容襟怀坦白、待人诚恳,和清晰意思不一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触目惊心指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和严重意思不一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和费力为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肝肠寸断形容伤心到极点,与伤心意思相近,二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5.某花卉博览会上,有甲、乙、丙三种花,分别是菊花、牡丹、郁金香,丙比郁金香的花期长,甲和牡丹花的花期不一样,牡丹花的花期比乙短。根据以上条件,能够推出下列哪个结论?A.甲是郁金香,乙是牡丹,丙是菊花B.甲是郁金香,乙是菊花,丙是牡丹C.甲是菊花,乙是郁金香,丙是牡丹D.甲是牡丹,乙是郁金香,丙是菊花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根据条件“甲和牡丹花的花期不一样”,可知甲不是牡丹,排除D选项;又根据条件“牡丹花的花期比乙短”,可知乙不是牡丹,那么丙是牡丹,排除A选项;条件“丙比郁金香的花期长”,即牡丹比郁金香的花期长,可知在花期方面,牡丹>郁金香,又根据条件“牡丹花的花期比乙短”,可知在花期方面,乙>牡丹>郁金香,所以乙不是郁金香,排除C选项。因此,选择B选项。6.从能源看,自煤炭时代进入石油时代后,石油成为维系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随着老油田一个个衰落、新油田的发现越来越困难,人们不禁担心,这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势必会枯竭。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特别是近十年,科技大发展促进了勘探开发,曾经的技术瓶颈一个个被突破了,许多过去没有经济储量的地区也发现了大油田。剩余可采储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多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勘探技术的发展是提高石油产量的突破口B.对化石能源枯竭的忧虑是杞人忧天C.科技发展使石油开采焕发新的生机D.石油可采储量近十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是转折结构,“但”之后是文段论述的重点,结合选项归纳此部分主旨。文段为转折结构,前面介绍了人们对石油能源势必会枯竭的担心,之后以“但”转折,强调事实不是这样,后文对此进行分析——科技大发展促进了石油的勘探开发,使得石油的剩余可采储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多了。由此可知,文段主旨在于说明人们对化石能源枯竭的担心没有必要。B项概括恰当。A、C、D三项均属于论据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论述石油的重要性,随后指出存在的问题,即发现新油田越来越难,导致人们担心石油枯竭。后文通过“但”转折关联词引出文段重点,科技的发展使得技术瓶颈被突破,石油可采储量变得越来越多。文段为“分—总”结构,文段的主旨句在转折之后,主要介绍科技的发展使得石油的勘探开采有了新进展。第二步,对比选项。B选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石油的重要性,随后交代当下存在的问题,即石油开采困难,存在枯竭的可能。后文通过转折关联词“但”说事实不是这样,意思说石油不会枯竭。接着用“特别是”程度词强调科技发展对开采石油的积极作用,程度词之后是重点,对应C项。A项,“勘探技术”仅是科技发展的一个方面,范围缩小,且“提高产量”表述片面,文段还提到发现了很多新的大油田,排除;B项,未提及“科技发展”这一核心话题,且“杞人忧天”程度过重,排除;D项,“爆发式增长”程度过重,文段仅表述“越来越多”,且未提及文段的核心话题“科技发展”,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石油
汽油
煤油
柴油》7.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B.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不管情况如何,都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C.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员违反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D.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选择B选项。8.低保政策是国家针对低收入家庭采取的一项救助措施,低保对象的认定和申请低保的操作程序都是按国家明文规定进行的。但是,近期就有些人冒充民政干部,以帮助办理低保为名,骗取农村地区困难人群的财物。根据这段文字,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谈论的是(
)。A.当前国家救助措施所存在的不足之处B.民政系统针对农村地区困难人群采取的帮扶政策C.以农村地区困难人群为受害对象的低保诈骗案的具体案例D.农村地区困难人群实施自救的重要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低保政策这一话题,介绍这一政策是“按国家明文规定进行的”。紧接着通过转折“但是”强调近期存在以低保为名骗取财物的现象。故文段旨在强调目前存在低保诈骗现象,接下来应该围绕观点,进行具体的案例说明,对应C。A项,“救助措施”缺少文段核心话题“低保政策”排除;B项,对应前文针对低保政策的介绍,排除;D项,“自救的重要性”无中生有,文段未涉及,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冒充民政干部办低保骗老人》9.网络∶网游∶网瘾A.矿山∶采矿∶矽肺B.球场∶球迷∶暴力C.会议∶会谈∶会务D.车展∶车模∶车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网游”必须要有“网络”,二者属于必要条件关系,“网游”可能会导致“网瘾”,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采矿”必须要有“矿山”,二者属于必要条件关系,“采矿”可能会导致“矽肺”,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球迷”在“球场”看球,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排除;C项:“会谈”可以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D项:“车展”与“车模”属于工作场合与职业对应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0.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在海洋开发活动中,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海洋矿产开发和海水养殖等生产环节是在海域和流域共同完成;而海盐业和海水利用等则完全是在陆域上完成所有生产环节。此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海洋科技进步、海洋产业发展的同时,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海陆产品通过这种技术延伸得到互动发展。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空间布局的依赖性B.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海陆经济的进步C.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在产业上相互交错D.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海陆经济的交汇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此外”提示文段为并列结构。文段首先论述了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海洋产业活动对沿海陆地空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接着指出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的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文段主要论述的是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A项表述与此相符。B、D两项“现代科学技术”只是“此外”后论述的内容,都只是文段的一部分,排除。C项强调两者相互交错,未体现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依赖的关系,排除。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以“此外”为标志词,是典型的“分-分”结构。“此外”前阐述了海洋开发活动中各项产业既要依靠海域、流域,也需要陆域参与;“此外”后阐述了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推动了海洋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流域、陆域等技术的发展。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和D项中“现代科技”只是出现在“此外”后的内容中,显然它只是文段主旨的一方面,表述片面,排除B项和D项;对比A项和C项,C项“产业上相互交错”涵盖太窄,文段中还提到了技术方面,而A项“空间布局”涵盖全面,“依赖”也比“交错”更能体现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文段以“此外”为标志词,是典型的并列结构。“此外”前阐述了海洋开发活动中各项产业既要依靠海域、流域,也需要陆域参与;“此外”后阐述了在现代海洋高新技术推动下,不仅海洋科技得以发展,也促进流域、陆域等技术的发展。总结并列前后分句内容,可得正确答案为A项。B、D两项阐述主体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并列后半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C项的“相互交错”没有体现出两者的互相依赖和促进之意,不如A项表述准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1.下列的立体图形是正方体挖出一个圆锥台孔后形成的,如果从任意一面剖开,以下哪一个不可能是该立体图形的截面?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本题考查立体图形截面问题,选非题。第二步,分析选项。A、B、C项:均可以截出,如下图所示。D项:想要截出椭圆,需要斜切,椭圆中心不可能与正方形中心重合,如图①只可以切出长方形椭圆中心左移(如图a),或如图②只可以切出长方形椭圆中心下移(如图b),只有平切如图③才能使切出的圆的中心与正方形中心重合(如图c),因此,D项不能截出。因此,选择D选项。12.A.AB.BC.CD.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观察图形,图形均由线条连接而成,线条数明显,第一组图中均由3条线(不区分曲直)组成,而第二组图中均由4条线组成,选项中只有A项满足。故正确答案为A。13.,,,,(
)A.B.C.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分数数列。第二步,数列的分子和分母交叉看:2、3、5、8、13、21、34、55,观察发现,2+3=5,3+5=8,5+8=13,8+13=21,13+21=34,21+34=55,是一个递推和数列。所以,下两项为34+55=89,55+89=144。那么所求项为。因此,选择C选项。14.下列不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污染。A.生物B.食品C.噪音D.土壤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A项正确,生物污染指对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污染水、气、土壤和食品,影响生物产量,危害人类健康的现象。B项错误,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音)声污染、农药污染、辐射污染、热污染。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为: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液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C项正确,噪音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D项正确,土壤污染物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5.设有编号为1、2、3、…、10的10张背面向上的纸牌,现有10名游戏者,第1名游戏者将所有编号是1的倍数的纸牌翻成另一面向上的状态,接着第2名游戏者将所有编号是2的倍数的纸牌翻成另一面向上的状态……第n名(n≥10)游戏者,将所有编号是n的倍数的纸牌翻成另一面向上的状态,如此下去,当第10名游戏者翻完纸牌后,那些正面向上的纸牌的最大编号与最小编号的差是:A.2B.3C.4D.5E.6F.7G.8H.9参考答案:G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用枚举法解题。第二步,翻成正面向上,需要翻奇数次。利用枚举法,最大编号由最大值10开始代入,最大数字10的约数有1、2、5、10,共被翻四次,排除;9的约数有1、3、9,共被翻三次,符合。第三步,最小编号由1开始代入,最小数字1的约数只有1,符合正面向上。故最大编号与最小编号差是9-1=8。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由题意得,第1名游戏者将所有纸牌翻为正面朝上,此后编号1的纸牌不再翻动,则正面向上纸牌最小编号为1。当纸牌翻动次数为奇数时纸牌最终正面朝上,即纸牌编号的约数个数为奇数。开始时背面向上,某张牌被翻动奇数次后正面向上。考虑1-10每个数字的约数个数。1被翻动1次,2、3、5、7都被翻动2次,4、9都被翻动3次,6、8、10都被翻动4次。可见正面向上的最大的数是9,最小的数是1,相差是8。解题思路:第1张纸牌,只能是1的倍数,所以只被第1名游戏者翻转1次,并且保持到最后一直是正面向上,正面向上最小编号纸牌可以确定是1。第10张纸牌是1、2、5、10的倍数,所以会被第1、2、5、10名游戏者翻转4次,最后是背面向上,不符合题目要求;第9张纸牌是1、3、9的倍数,所以会被第1、3、9名游戏者翻转3次,最后是正面向上,所以正面向上最大编号纸牌是9,正面向上的最大编号与最小编号差是9–1=8。故正确答案为D。16.在公共场所中常有各种各样的提示语,下列选项中,提示语使用最恰当的是:A.盘山公路转弯处:亲爱的司机朋友们,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将车速控制在每小时20千米,前方为本段公路转弯处,是本路段的事故高发点B.公共绿地:你我垃圾乱扔,谁来掩埋填坑?爱护环境靠大家,想想后代子孙!C.超市:内有监控,小偷自重,一经确认,偷一罚十D.餐厅:无烟场所,请勿吸烟;面阻不雅,利己利他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理法解题。我们生活中常见到提示语,考生可以比照自己在公路上、草地、超市、餐厅见过的提示语,结合该提示语的功能、场合,看选项所给的提示语能否很好地发挥作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道德要求,语气是否合适等等,来判断是否恰当。A项错误。在盘山公路转弯处标示减速慢行是对的,但标语过长,不利于驾驶。B项错误,公共绿地的标语语气应亲切有号召力,不可生硬具有强制性,且前一句表达有歧义。C项错误。超市对小偷的行为没有处罚权,且“偷一罚十”不符合法律规定。D项正确。用于餐厅禁止人们吸烟的提示语很委婉且有号召力,当选。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共场所中的提示语。第二步,在生活中,餐厅可以贴出“请勿吸烟”的提示语,给顾客营造文明清新的就餐环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D项正确:餐厅为公共场所,使用该提示语可以劝阻食客在餐厅内吸烟,保护餐厅环境的整洁。A项错误:该提示语字数过多,语句过长,在转弯处设置可能影响司机注意力,造成驾车安全隐患。B项错误:“掩埋填坑”并非公共绿地垃圾处理的最佳手段。C项错误:一方面,超市面对的是广大的消费者,设置该标语可能引起消费者反感;另一方面,“偷一罚十”本身不合法,故该提示语不恰当。故正确答案为D。1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且每个图形均有封闭区间,考虑数面。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题干中面的个数依次为1、2、3、4、?,呈等差规律,问号处面的个数应为5,排除C项、D项。观察题干,横线将折线分成上下两部分,折线端点所在位置依次为:上、下、上、下、?,呈现周期变化,问号处折线端点应该在横线之上。如图所示,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18.桂:广西A.皖:江西B.杜鹃花:映山红C.河流:湖泊D.西红柿:圣女果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桂是广西的简称,二者为全同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皖是安徽的简称,与江西不是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映山红是杜鹃花的别名,二者为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河流与湖泊是两种不同的水体,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圣女果指小西红柿,是西红柿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9.水文节律,指湖泊水情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广义水文节律包括昼夜、月运、季节和年际节律。正常情况下,由于流域气候和下垫面等因素较稳定,湖泊多年平均水位趋于稳定数值即湖泊正常年平均水位。所以湖泊年际节律以干扰因素驱动的突变性和适应干扰后的阶段稳定性为特点,无渐变趋向;而昼夜节律对生态系统影响微弱。因此,狭义水文节律特指月运节律与季节节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狭义水文节律的是:
A.鄱阳湖受降雨持续减少和来水减少双重影响,水面面积持续萎缩
B.洪泽湖历史年均水温16.3℃,最高水温在9月,最低水温在1月
C.洞庭湖去年年降水量1560毫米,其中4~6月降水约占全年一半
D.巢湖流域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5~16℃之间,有200天以上无霜期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湖泊水情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
②正常情况下,由于流域气候和下垫面等因素较稳定,湖泊多年平均水位趋于稳定数值即湖泊正常年平均水位,湖泊年际节律以干扰因素驱动的突变性和适应干扰后的阶段稳定性为特点,无渐变趋向;而昼夜节律对生态系统影响微弱;
③狭义水文节律特指月运节律与季节节律。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降雨和来水的减少体现了月运和季节的节律影响,多雨期和少雨期的影响使得鄱阳湖的水位发生改变,水面面积萎缩可体现水位的下降,符合定义;
B项:洪泽湖的历史年均水温和水位没有关系,而且最高与最低水温都分别在9月和1月出现,所以属于稳定的情况,不存在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不符合定义;
C项:洞庭湖的年降水量说的是这个地区降水的多少,没有说明洞庭湖水位的变化,不符合定义;
D项:巢湖流域的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5—16℃之间,没有说明巢湖的水位,没有体现水情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水文节律、广义水文节律和狭义水文节律三个定义,但只考查狭义水文节律,可重点看该定义的内容,同时结合其他定义进行辨析。分析发现,水文节律的关键点为“湖泊水情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狭义水文节律的关键点为“特指月运节律与季节节律”。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水文节律定义的关键信息:湖泊水情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狭义水文节律定义的关键信息:特指月运节律与季节节律。
A项,鄱阳湖降雨减少和来水减少导致水面面积萎缩,未体现水情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不符合定义。
B项,洪泽湖最高水温在9月,最低水温在1月,体现的是水情的季节节律的变化,符合定义。
C项,只是洞庭湖去年年降水量情况,体现不出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不符合定义。
D项,巢湖流域年平均气温及200天以上的无霜期,未涉及水情,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水文节律:“湖泊水情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
广义水文节律:“昼夜、月运、季节和年际节律”;
狭义水文节律:“月运节律和季节节律”。
(注:水情是指江河湖泊的状况、特征及地理意义,如流量、水位、流速、水温与冰情等)
本题要选的是符合狭义水文节律的选项。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鄱阳湖水面面积持续萎缩,说明是一直在减小,不存在周期性的变化,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洪泽湖历史年均最高水温在9月,最低水温在1月,月份和季节不同水温也不同,而且是统计了历史上多年的水温,符合“湖泊水情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符合“季节节律”,符合狭义水文节律,符合定义,当选(水情指江河湖泊的状况、特征及地理意义,如流量、水位、流速、水温与冰情等,水温是水文测验的基本项目之一);
C项:只是给出洞庭湖去年一年的降水量,没有体现“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巢湖流域平均气温在15-16摄氏度之间,有200天以上无霜期,是湖泊流经区域的气温变化,而不是湖泊水情的变化,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0.动车上空调开着,气温适宜,旅客们的表情都显得有些急迫,那种________的心情完全溢于言表。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流连忘返B.乐不思蜀C.归心似箭D.落叶归根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文段讲述旅客们乘坐动车时的心情——回家、想家的心情。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流连忘返”指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贬义词,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归心似箭”指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与文段“显得有些急迫”呼应,符合语境。D项“落叶归根”指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不符语境,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21.在某一职位上,如果有权无责,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监督知识。第二步,权责统一,就是指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职权,实际上是赋予行政机关的义务和责任,行政机关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和行动依法履行其职责,擅自放弃、不履行其法定职责或违法、不当行使其职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现代法制社会,行政机关的权力与职责、权力与责任是紧紧相连的。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就是行政职责,既不能擅自放弃,也不能任意转让。同时,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实施行政管理,必须对自己行为负责,不允许行政机关只行使权力而不承担责任。无责任即无授权,权力与责任必须一致。因此,本题正确。22.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适用对象是不特定的人,在效力范围内不可反复适用。(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第二步,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确定人们行为的准则。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调整来实现的。法律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从而为人们行为规划出可以自由行动的基本界限。法律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规定,针对的是一般的人或事,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可以被反复适用。所以,“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适用对象是不特定的人,在效力范围内不可反复适用”表述不准确。因此,本题错误。23.(
)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A.行政复议B.行政确认C.行政审批D.行政许可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A项错误,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B项错误,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证伪)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C项错误,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活动。D项正确,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D。24.右边选项中,不能由展开图折叠而成的是
。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将题干展开图标号如下图:A项:由面c和面d组成,选项与题干一致,排除;B项:由面b和面c组成,选项与题干一致,排除;C项:由面b和面d组成,选项与题干一致,排除;D项:如上图,题干中面b和面c中竖线交于黄色公共点,选项和题干不一致,故该项不是面b和面c;题干中面c和面d中竖线交于绿色公共点,选项和题干不一致,故该项不是面c和面d;所以该项只能是面b和面d。由于四面体中,构成直线的是同一条边,所以题干中标蓝色的为同一条边。又因为题干面b中竖线交于蓝色公共边,而选项中右侧面有竖线交于公共边,所以选项右侧面为面b,而左侧面为面d。对面d进行画边,如上图所示,题干中边3对应的是面b,选项中边1对应的是面b,选项与题干不一致,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5.对于电子游戏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一位教育工作者说道:“电子游戏就像一头野兽,无情地剥夺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社会交流时间。下面哪项不能成为支持以上观点的理由?A.玩电子游戏的青少年作业质量降低B.玩电子游戏的青少年在游戏上花的钱很多C.玩电子游戏的青少年不愿与他人交流D.玩电子游戏的青少年上课时无精打采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电子游戏就像一头野兽,无情地剥夺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社会交流时间。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论据。玩游戏的青少年作业质量低,体现了电子游戏对青少年学习的影响,具有加强作用。B项:无关选项。在游戏上的花费,与电子游戏是否剥夺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社会交流时间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增加论据。玩电子游戏的青少年不愿与他人交流,举例说明电子游戏影响到青少年的社会交流时间,具有加强作用。D项:增加论据。玩电子游戏使青少年上课无精打采,体现了玩电子游戏对青少年学习的影响,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26.甜柠檬效应就是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现已实现目标的价值,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现象。下列属于甜柠檬效应的是:A.甲在出成绩之前,一直惴惴不安,只能安慰自己一定会通过考试B.乙在知道自己科目二考试没通过后,非常伤心,觉得自己没发挥好才造成失误C.丙在出成绩以后,得知自己考了第一名,觉得这是自己努力付出后应得的回报D.丁在本月业绩排倒数第一,但他安慰自己业绩比上个月好,是其他人的业绩太高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失败时;②为冲淡内心的不安,百般提高现已实现目标的价值,达到心理平衡。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成绩还没出,并不知道甲成功与否,不符合“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失败时”,不符合定义;B项:乙在知道自己科目二考试没通过后,属于“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失败时”,非常伤心,觉得自己没发挥好才造成失误,并未涉及“百般提高现已实现目标的价值”,不符合定义;C项:丙在出成绩以后,得知自己考了第一名,并非“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失败时”,不符合定义;D项:丁在本月业绩排倒数第一,属于“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失败时”,但他安慰自己业绩比上个月好,是其他人的业绩太高,属于“为冲淡内心的不安,百般提高现已实现目标的价值,达到心理平衡”,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27.三顾茅庐:刘备(
)。A.负荆请罪:蔺相如B.请君入瓮:周兴C.雪中送炭:宋太宗D.程门立雪:程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个词为对应关系,在三顾茅庐的典故中,刘备为典故的主体,诸葛亮为典故的客体。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蔺相如为负荆请罪的客体,主体为廉颇,排除。B项,周兴为请君入瓮的客体,主体为来俊臣,排除。C项,雪中送炭的主体为宋太宗,与题干逻辑关系相符。D项,程颐为程门立雪的客体,主体为杨时,排除。第三步:再次标注。故正确答案为C。28.全球变暖在大多数人看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某气候变化研究机构却发表数据称,从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总体气温变化仅为0℃。该机构据此认为,全球变暖趋势已经中止。下列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该研究机构的结论?(
)。A.气候观察所选择的时间起点和终点十分关键,否则会扭曲研究结论B.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而言,十几年的数据只是一个短期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C.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化更多受地球自身运动的影响D.目前全球气温记录所依赖的电脑模型存在缺陷,真实的气候变化远比其反映的要复杂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论据。论点:全球变暖趋势已经中止。论据:从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总体气温变化仅为0℃。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质疑所选择的时间起点和终点,削弱论据,排除。B项,质疑了论据中所使用的数据周期太短,削弱论据,排除。C项,题干话题是全球变暖是否中止,非全球变暖的影响因素,无关选项,当选。D项,通过说明电脑模型存在缺陷,质疑论据不可靠,削弱论据,排除。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选非题。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全球变暖趋势已经中止。论据:从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总体气温变化仅为0℃。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削弱论据。该项说明时间起点和终点选择不科学会扭曲结论,质疑论据中起点“1997年年初”和终点“2012年8月”的选择不科学,具有削弱作用。B项:削弱论据。该项说明论据“从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这十几年的数据短暂,不能由此得出论点,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在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话题不一致,另外,即便是受“地球自身运动影响”,也不能说明“全球变暖趋势已经中止”,不具有削弱作用。D项:削弱论据。该项说明目前全球气温的数据模型存在缺陷,据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能质疑题干结论的选项,一般不能质疑题干结论的选项多为加强项或无关项,因此明确题干论点和论据,再结合选项进行比较即可解题。题干论点:全球变暖趋势已经中止。论据:从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总体气温变化仅为0℃。A项,气候观察所选择的时间起点和终点十分关键,体现了对论据中所选取的时间点存在疑问,从而质疑了题干结论。B项,十几年的数据只是一个短期数据,不能说明问题,说明论据中所选取的时间段不具有代表性,质疑了题干结论。C项,全球气候变化更多地受地球自身运动的影响,说的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与全球变暖无关,属于无关项,不能质疑。D项,电脑模型存在缺陷,说明数据来源不科学,质疑了题干结论。故本题选C。29.一个新的科研成果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首先要在实验室中成功配制稳定的样品,其次要研制出具备经济价值的工业配方和容易获得的廉价原料,最后,要满足市场之需也必须有能扩大产量的生产线和配套设施。由此可以推出:A.只要有工业配方和廉价原料,科研成果转化的产品就可以大量生产B.如果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最可能是实验室中没有成功配制出稳定的样品C.科研成果有了稳定的样品和潜在经济价值才有转化成生产力的可能性D.市场有需要就可以扩大产能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由题干可知在大量生产之前不仅要有工业配方和廉价原料,还要成功配制稳定的样品,该项表述忽视了“样品”这一条件,与题干内容不一致,排除;B项:题干意在指出科研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多个条件,但并未讨论在不能转化的情况下是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因此无法判断是哪个条件没有满足,排除;C项:由题干可知“稳定的样品和潜在经济价值”均是转化为生产力所必须的条件,必须满足它们才有实现转化的可能性,可以推出;D项:扩大生产前还必须满足配方等条件,该项无法推出,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30.最新研究发现,几千万年前一支长有罕见怪异特征的哺乳动物家族移居地下生活,并从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科学家将其命名为Necrolestes。一直以来,这个绰号为“坟墓强盗”的生物被认为是有袋类动物。然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它其实属于生物进化树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动物分支,后者被认为早在Necrolestes生活时代前4500万年前就已经完全灭绝。这便是“拉扎勒斯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该效应描述了一组生物体生活的时间远比原本预料的长得多。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A.Necrolestes是1亿多年前某哺乳动物的孑遗B.一直以来人类对Necrolestes的存在均不知情C.Necrolestes的实际生活时间出人意料地长久D.被认定为已经灭绝的物种可能被“重新发现”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根据文中“一直以来,这个绰号为‘坟墓强盗’的生物被认为是有袋类动物”一句可知,人们已经知道该生物的存在,只是认知错误。B项表述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A项表述与原文相符。根据原文可知,Necrolestes是“从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的,且“Necrolestes其实属于生物进化树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动物分支,后者被认为早在Necrolestes生活时代前4500万年前就已经完全灭绝”,可见这种“某哺乳动物”至少生活于1亿多年前,Necrolestes是这种哺乳动物的孑遗;C项表述与原文相符。根据“这便是‘拉扎勒斯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该效应描述了一组生物体生活的时间远比原本预料的长得多”一句可知;D项表述与原文相符。根据原文,“某哺乳动物”原本被认定已经完全灭绝,而现在发现Necrolestes是其孑遗且仍旧存活,故被认定为已经灭绝的物种可能被重新发现。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出处】《罕见史前哺乳动物地下存活4500万年》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从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它其实属于生物进化树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动物分支,后者被认为是在Necrolestes生活时代前4500万年前就已经完全灭绝”可知,说法正确。B项,由“一直以来,这个绰号为‘坟墓强盗’的生物被认为是有袋类动物”可知,人类对Necrolestes是有一定认识的,说法错误。C项,由“该效应描述了一组生物体生活的时间远比原本预料的长得多”可知,说法正确。D项,Necrolestes是某种被认为灭绝的生物的孑遗,由此可知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通读原文,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D项均对应“从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科学家将其命名为Necrolestes”以及“它其实属于生物进化树上……生活时代前4500万年前就已经完全灭绝”可知,Necrolestes是至少生活在1亿年前的哺乳动物并且又被发现,A项、D项说法均符合文意。B项对应“最新研究发现……”“一直以来这个绰号为‘坟墓强盗’的生物被认为是有袋……它其实属于生物进化树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动物分支……”,说明人类对Necrolestes的存在是知情的,B项“均不知情”不符合文意。C项对应最后一句话“该效应描述了一组生物体生活的时间远比原本预料的长得多”,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31.王某策划绑架赵某的孩子,成功得手后,发现赵某的孩子患有心脏病,心生悔意,便将孩子送回学校,此时,王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A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题干中,王某已经成功得手,不属于犯罪预备。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题干中,王某在绑架成功后送回孩子,不属于犯罪中止。C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题干中,王某已经成功得手,不属于犯罪未遂。D项正确,犯罪既遂,即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认定犯罪既遂,应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为标准,而不能以行为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犯罪目的或者以是否造成了一定的犯罪结果为标准。因此,题干中王某虽然将赵某的孩子送回去,但是其绑架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属于犯罪既遂。故正确答案为D。32.驾驶员∶驾驶室∶动车A.播音员∶播音室∶播音B.飞行员∶运输机∶跑道C.讲解员∶博物馆∶城市D.收银员∶收银台∶超市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驾驶员”的工作地点为“驾驶室”,二者属于职业与工作地点的对应关系,“驾驶室”是“动车”的一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且“动车”一定具有“驾驶室”。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播音员”的工作地点为“播音室”二者属于职业与工作地点的对应关系,但“播音室”与“播音”属于功能对应关系,排除;B项:“运输机”是“飞行员”工作的工具,排除;C项:“讲解员”的工作地点为“博物馆”,“博物馆”与“城市”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但“城市”不一定具有“博物馆”,排除;D项:“收银员”的工作地点为“收银台”,“收银台”与“超市”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且“超市”一定具有“收银台”,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33.分布于不同地方的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生产生活的共同或独特的经验,这些经验或知识体系都凝聚在语言之中。而各个语言群体对自然界的认识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形成了认识结构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语言促进了各个群体知识体系的分化
B.人类群体通过语言将经验和知识加以发扬和运用
C.人类知识体系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
D.人类各群体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各不相同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为并列结构,首句介绍了不同地方的语言使用者积累的经验或知识体系凝聚在语言中,“而”表并列,紧接着介绍了各个语言群体对自然界的认识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最终形成了知识体系,对两部分进行概括,即不同语言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由此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对应C
项。
A
项:“语言促进······分化”与文意相悖,文段中说的是“互补分布”,排除;
B
项:与文段主体不一致,文段主体为“人类知识体系”,而非“人类群体”,且“发扬和运用”在文段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D
项:对应并列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头介绍了人类积累的经验或知识体系凝聚在语言当中,“而”后接着说明了各个语言群体在认知结构上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为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人类知识系统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通读文段,本文一共两句话,结构并不明显,需要考生归纳概括两分句的意思,结合选项确定答案。文段第一句话说语言使用者积累了生产生活的共同或独特的经验,然后说这些经验形成了认识结构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文段重点说明的是经验通过语言保存,语言构成了人类的知识体系。C项的“保存”和“构建”分别概括了两分句的意思,当选。
A、B两项文段没有提及,D项仅针对第二句,不能概括全文主旨。
故本题选C。34.微博注册的方式很简单,浏览者只要登记个电子邮箱地址,设置好密码就可以成为微博用户了。写微博的要求不高:只需撰写只言片语,便可宣泄情感。所以,只要使用者会电脑打字或者发手机短信,便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以简短快捷的形式发布出去。此外,微博的界面设置方式使得信息浏览也变得更加方便,而且一条微博的内容仅相当于两三条手机短信,花费不了多长时间。在这个信息过剩,人们的注意力被严重瓜分的时代,微博更符合人们快速阅读的需求。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微博使用门槛低、信息发布简便易行B.微博的内容更迎合现代人阅读的需求C.使用者可以借助微博宣泄自己的情感D.微博界面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浏览信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细节判断。材料首先阐述微博注册的方式简单、写微博的要求不高使得微博的门槛很低,接着说明微博的信息浏览方便、内容简短符合人们快速阅读的需求。而材料并未提及微博的内容是否迎合现代人阅读的需求。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项。A项可由“所以,只要使用者会电脑打字或者发手机短信,便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以简短快捷的形式发布出去”得出;C项可由“写微博的要求不高:只需撰写只言片语,便可宣泄情感”得出;D项可由“微博的界面设置方式使得信息浏览也变得更加方便”得出。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微博注册的方式很简单……可成为微博用户了”“只要使用者会电脑打字……发布出去”,符合文意。B项对应“微博更符合人们快速阅读的需求”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微博的形式”,而非“微博的内容””,属于偷换概念,且“阅读”与原文“快速阅读”也属偷换概念,不符合文意。C项对应“只需撰写只言片语,便可宣泄情感”,符合文意。D项对应“微博的界面设置方式使得信息浏览也变得更加方便”,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查找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微博注册方式简单、写微博要求不高可知微博使用门槛低,由使用者会电脑打字或发手机短信即可发微博可知微博信息发布简便易行。B项,由“微博的界面设置方式使得信息浏览也变得更加方便”可得出。C项,由“只需撰写只言片语,便可宣泄情感”“便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以简短快捷的形式发布出去”可得出。D项,文段说的是微博符合人们“快速阅读”的需求,“阅读”偷换概念。故本题选D。35.对下列诗词蕴含的化学原理解释错误的是:A.蜡炬成灰泪始干——烃类的不完全燃烧B.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炸产生二氧化硫C.日照香炉生紫烟——多环芳香烃的升华D.洪炉照破夜沉沉——燃烧释放二氧化碳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原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紫烟”其实是水雾而不是真正的烟。“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大意为:庐山的香炉峰,在日光的照耀下,水汽蒸腾,呈现出紫色的烟霞。这个过程中涉及了水蒸发为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又液化为水雾,水雾对照射的阳光进行散射,从而让人看上去水雾变成了紫色。这是一种物理的现象,不是化学变化。而多环芳香烃是煤、油类、煤气、木头、垃圾或其他有机物在不完全燃烧时形成的一类化学物质。这里并未涉及到多环芳香烃这一物质。因此,选择C选项。A项:“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烛在燃烧时会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燃烧形成的“灰”属于烃类的不完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的爆竹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爆竹爆炸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属于化学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烘炉照破夜沉沉”中,炉里的煤炭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燃烧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36.传播、反射、散射和吸收都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主要表现。(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反射、散射、吸收作用,不包括传播。其中吸收和散射具有选择性,反射不具有选择性。因此,本题错误。37.若对应,那么对应: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方式。题目要求选择对应关系一致的图形。第二步,找规律。对应,规律为:前图外部图形的一半为后图下方图形,前图内部图形经过旋转45°后成为后图上方图形,应用规律,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38.息息相关对于(
)相当于求贤若渴对于(
)。A.漠不关心;嫉贤妒能B.水火不容;爱才如命C.患难与共;嫉恶如仇D.息息相通;胡搅蛮缠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A项:息息相关形容彼此关系密切,漠不关心指态度冷漠,毫不关心,二者构成反义关系,求贤若渴是对人才的迫切,指珍惜人才,嫉贤妒能是指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二者构成反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息息相关形容彼此关系密切,水火不容指二者对立、绝不形容,二者构成反义关系,求贤若渴是对人才的迫切,指珍惜人才,爱才如命指爱慕贤才,就像生命一样重要,二者构成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息息相关形容彼此关系密切,患难与共指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彼此关系密切,二者构成近义关系,求贤若渴是对人才的迫切,指珍惜人才,嫉恶如仇指对坏人如同仇敌一样憎恨,二者无必然联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息息相关与息息相通含义一致,皆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二者为同义词,求贤若渴是对人才的迫切,指珍惜人才,胡搅蛮缠指不讲道理、纠缠不放,二者无必然联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9.实验步骤中的(4)~(8),更恰当的操作顺序是(
)。A.(6)(5)(4)(8)(7)B.(5)(6)(4)(8)(7)C.(4)(5)(8)(7)(6)D.(7)(5)(4)(8)(6)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物理实验。应先进行加热【步骤(4)】,在加热过程中分别记录时千分表的数值【步骤(8)】,最后根据记录的数值带入公式求出线膨胀系数【步骤(6)】。因此,更恰当的操作顺序应当是(4)(8)(6),而设置加热温度【步骤(7)】与连接温度传感器并安装千分表【步骤(5)】是加热前的准备工作,二者应在加热【步骤(4)】之前,结合选项只有D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40.①可如果大家的关注中心是了无价值的东西,连鸡汤鸡肋都不如,那就太不划算了
②你要是提供了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成为流量也是一种等价交换
③这是一个眼球经济盛行的时代,注意力是可以变现的资源
④往小里说,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往大里说,不利于社会不良情绪的疏导,甚至会撕裂社会情绪,不可不察
⑤我们参与无谓的话题,不经意间可能就汇聚成为人家的流量
将上述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①④③②
B.③②⑤①④
C.⑤③①④②
D.③⑤②①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③句铺垫背景并提出话题,注意力是可以变现的资源,⑤句是具体的解释。③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和C项。
第二步,对比B项和D项。判断②⑤的顺序。⑤句提到我们成为人家的流量,②句说的是什么情况下我们成为流量是一种等价交换,②句应该接在⑤句的后面,排除B项。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对比首句,首句为③或⑤。③“这是······时代”为背景表述,⑤引出“无谓的话题”,不能判断哪个更适合作首句。浏览文段,仅有②⑤提及“流量”,②论述了成为流量的意义,⑤论述了可能成为流量,按照逻辑顺序,应先成为流量,才会产生意义,故⑤②构成特殊信息捆绑,⑤②捆绑,对应D项。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学会漠视无谓的话题》41.下列关于四川自然资源的阐述,错误的是:A.四川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B.四川野生植物资源种类居全国第二位C.四川人均国土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四川的钒矿、钛矿在全国查明资源储量中排第一位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四川省国土面积48.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1%,居全国第5位。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国土面积为0.6公顷,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C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A项:四川省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区域面积的77.1%、12.9%、5.3%和4.7%。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四川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1万余种,约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四川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也比较齐全。天然气、钒、钛、锂、硫铁矿、芒硝、盐矿等15种矿产在全国查明资源储量中排第一位。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42.行政事务是行政活动主体,是行政管理活动已开展的物质承担者,行政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行政事务为基础开展的。(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第二步,行政组织是行政活动的主体,是行政管理活动已开展的物质承担者,行政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行政事务为基础开展的。由此可知,行政活动的主体是行政组织,而不是行政事务。因此,本题错误。行政事务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内部的日常管理事务与各项服务。行政事务是行政活动的客体。43.现有一个沾染油污的食物,使之符合普通食用卫生要求,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用酒精溶液清洗干净后,以自来水清洗B.用热的小苏打水洗涤后,以自来水清洗C.用汽油溶解油污后,放置阴凉处晾干D.用草木灰擦拭后,以热水清洗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可用生活常识和排除法作答。清洁油污的食物,不但要考虑清洁效果,还要考虑不能污染食物,两者都符合才正确。A项错误。酒精溶液浓度过高容易破坏食物的口感,浓度过低则达不到消毒杀菌的效果。B项正确。小苏打学名为碳酸氢钠,呈弱碱性,而各种油性物质大都呈弱酸性,因此能被小苏打溶解掉。此外,小苏打可以自然地分解,无毒性,不会污染食物。C、D两项错误。汽油和草木灰本身会污染食物。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A项错误,如果酒精溶液浓度低,那么消毒效果并不好,且它容易破坏食物的口感,排除;小苏打呈弱碱性,油污大都呈弱酸性,故小苏打可溶解油污,热的小苏打水去污效果更好,且小苏打无毒、能被自然分解,不会污染食物;C、D项中的汽油和草木灰本身就会污染食物,用其去除油污并不可取。因此,选择B选项。44.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有:A.减轻上层管理者的负担B.决策集中C.责权明确D.结构简单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知识。第二步,直线型组织结构是最简单和最基础的组织形式。它的特点是企业各级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呈金字塔结构。直线型组织结构中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权力集中,职权和职责分明、命令统一,信息沟通简捷方便,便于统一指挥,集中管理。B项、C项和D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CD选项。A项:直线型组织结构显著的缺点是,各级行政首脑必须熟悉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各种活动(尤其是最高行政首脑,必须是全能管理者);缺乏横向的协调关系,没有职能机构作为行政首脑的助手,容易使行政首脑产生忙乱现象。所以,一旦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工作复杂化,行政首脑可能由于经验、精力不及而顾此失彼,便会加重行政管理者的负担,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A项错误,不当选。45.下列关于正文开头③的写法,不恰当的是()。A.有鉴于此,现作如下通知B.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C.为此,特作如下通知D.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错误,“有鉴于此”,属于多余插入,与前后文不搭配,文意不通。B、C、D三项正确,属于行为风格不同,无实质性差异。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6.木俑源于战国楚地。汉代木俑集中出土于甘肃、四川、两湖和江苏。江苏出土的汉代木俑类型多样,有仪仗俑、侍俑、伎乐俑以及动物俑,显示出楚文化的重要影响,江苏木俑制作延续了楚国木俑制作方法,但在线条刻画上整体偏圆润,在发饰、服饰等方面,也与楚俑表现出明显差异,在木俑组合上,西汉早、中期木俑以兵士类仪仗俑为主,侍俑为辅,有一定数量的乐舞俑;中晚期以生活类俑为主,舞俑、乐俑基本消失;部分汉墓仅出现动物俑,楚俑“镇墓兽”职能在汉代木俑中已经淡化。关于江苏汉代木俑,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A.受到楚文化的影响B.制作方法与楚俑类似C.外形与楚俑存在差异D.没有“镇墓兽”俑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显示出楚文化的重要影响”,符合原文。B项对应“江苏木俑制作延续了楚国木俑制作方法”,符合原文。C项对应“但在线条刻画上整体偏圆润,在发饰、服饰等方面,也与楚俑表现出明显差异”,符合原文。D项对应“楚俑‘镇墓兽’职能在汉代木俑中已经淡化”,原文说的是“镇墓兽”的职能淡化,而不是没有“镇墓兽”,属于曲解文意,与原文不符。因此,选择D选项。47.将以下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①回顾人类法律发展史,我们也能看到法律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官不断补充完善法律规则,填补法律漏洞的过程②即使法律再完备也不能包罗万象,总是会给法官留下大量的解释空间③法律只有借助法官的解释才能实现对社会生活的有效规范④法典由法律语言构成,法律语言描述功能和信息载体功能十分有限,无法涵盖与描述全部的社会生活⑤有的立法者希望通过立法本身的高度完善去消除法律解释活动的必要性,但事实证明是徒劳的A.②①⑤④③B.①⑤④③②C.①④⑤③②D.②①③⑤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句的“也”,表示补充说明,不适合作首句,排除B项和C项。第二步,A项和D项②句后都是①句,需确定③④⑤的顺序。观察这三句发现③中的必要条件关系“只有……才”是解决问题的对策,而④中“法律……功能十分有限,无法涵盖与描述全部的社会生活”阐述法律存在的问题。根据行文脉络可知,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所以,③在④之后,排除D项。第三步,验证选项。A项语意连贯,逻辑通顺。因此,选择A选项。48.这是一种奇怪的讥讽,当我们拥有最有分量的大师时,却将之弃若敝屣;当我们不再拥有最重量级大师时,才对硕果仅存的学者不由分说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顶礼膜拜B.毕恭毕敬C.甘拜下风D.心悦诚服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文段可知,横线处应与“弃若敝屣”语义相反,“弃若敝屣”比喻毫不可惜的丢弃,故横线处应体现珍惜、看重之意,且横线前“不由分说”体现出程度较重。A项“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符合文意,当选。B项“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与A项相比程度较轻,排除。C项“甘拜下风”指心甘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心悦诚服”指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49.山野∶猎手A.生猪∶工厂B.教室∶学生C.农民∶阡陌D.野兽∶旷野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山野”是“猎手”捕猎的活动场所,二者属于场所和人物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工厂”是加工“生猪”的场所,二者属于加工地点的对应关系,排除;B项:“教室”是“学生”上课活动的场所,二者属于场所和人物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阡陌”是指田野,“农民”在“阡陌”耕作,二者属于场所和人物的对应关系,但词语前后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D项:“野兽”在“旷野”活动,二者属于动物和场所的对应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50.为什么:A.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一般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B.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必须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C.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既定程序进行D.老李女儿并非老张亲属,不涉及避嫌原则,可以将其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考答案:A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常识。第二步,A项:根据《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第二条,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为了规范用人行为,防止用人上的随意性和不正之风,事业单位凡出现空缺岗位,除涉密岗位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人员的以外,都要试行公开招聘。故特殊情况下,如涉密岗位可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人员,除此之外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招聘。老张作为事业单位负责人,拒绝私自给老李女儿安排工作,做法符合规定。A项正确。C项:根据《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第三条,严格人员聘用的程序。为了保证人员聘用工作公平、公正,提高工作效率,聘用单位要成立与人员聘用工作相适应的聘用工作组织,严格人员聘用程序。老张作为事业单位负责人,拒绝不按照人员聘用程序给老李女儿安排工作,做法符合规定。C项正确。因此,选择AC选项。B项:根据《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第二条,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为了规范用人行为,防止用人上的随意性和不正之风,事业单位凡出现空缺岗位,除涉密岗位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人员的以外,都要试行公开招聘。故特殊情况下,如涉密岗位可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人员。选项表述“必须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错误。B项错误。D项:根据《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第二条,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根据《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第三条,严格人员聘用的程序。故老李女儿要被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公开招聘,通过聘用程序才可以,与是否是老张亲属无关。D项错误。51.云南省跨在北回归线上,同时横断山脉纵贯其境,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高海拔区域,且海拔落差巨大,河川、湖泊纵横,地形、地貌和地质现象复杂多样。喜马拉雅山脉、云贵高原、华南台地以及中南半岛北部山地在这广阔的地域错综交会,地形可变性极强。
:虽然这里的四季也受大陆与海洋力量的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