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书本重点整理汇总_第1页
发动机原理书本重点整理汇总_第2页
发动机原理书本重点整理汇总_第3页
发动机原理书本重点整理汇总_第4页
发动机原理书本重点整理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量与功的异同:1.都是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2.都是过程量;3.功传递由压力差推动,比体积变化是作功标志;热量传递由温度差推动,比熵变化是传热的标志;4.功是物系间通过宏观运动发生相互作用传递的能量;热是物系间通过紊乱的微粒运动发生相互作用而传递的能量。2、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可以描述为:热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换,且在相互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守恒。(加入热力系统的能量的总和)-(离开热力系统能量的总和)=(热力系统总能量的增量)闭口系统:能量方程:Q-W=U2-U13、一切热动力装置都只能将从热源得到的热量中的一部分转化成为功,这是热动力循环根本特性。4、克劳修斯叙述——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不花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开尔文—普朗克叙述——不可能制造循环热机,只从一个热源吸热,将之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在外界留下任何影响。5、实际循环不可能实现卡诺循环,原因:a)一切过程不可逆;b)气体实施等温吸热,等温放热困难,必须有温差c)气体卡诺循环wnet太小,若考虑摩擦,输出净功极微。6、三种基本循环1.定容加热循环--类似汽油机,上止点附近快速燃烧,容积变化很小--容积接近不变-----定容2.定压加热循环--类似低速柴油机,柴油混合气扩散燃烧速度慢,持续时间长,容积增大但热量也增------压力接近不变----定压3.混合加热循环--类似高速柴油机,上止点附近有部分柴油混合气燃烧(定容),后面边喷边燃(定压)-----混合加热循环7、实际工质的影响Wk

理论循环:工质是空气,比热容假定不变

实际循环:工质是实际气体,比热容随温度提高而增大,并有泄漏,引起效率降低-----Wk

2、换气损失

理论循环:工质不更换

实际循环:提前排气损失W+泵气损失Wr3、燃烧损失Wz1)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点火提前角)2)不完全燃烧损失(缺氧)4、传热损失Wb5、缸内流动损失----压缩气流损失+排气阻力损失6、其他几项损失1)节流损失---分隔式燃烧室2)泄漏损失---活塞环泄漏8、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1.气缸内的最高燃烧压力;2.发动机转速或活塞平均速度;3.发动机负荷;4.润滑油品质和冷却水温度;5.发动机的技术状况9、机械损失的组成:1.摩擦损失(50%~80%)2.驱动附件损失(10%)3.泵气损失(5%~40%)10、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1.示功图法(示功器)--所有发动机(高增压)2.倒拖法(电力测功机)---汽油机、小型柴油机;3.灭缸法(断缸法)---柴油机;4.油耗线法—负荷特性曲线16、

爆燃的机理是什么?如何避免发动机出现爆燃?答:爆燃着火方式类似于柴油机,同时在较大面积上多点着火,所以放热速率极快,局

部区域的温度压力急剧增加,这种类似阶越的压力变化,形成燃烧室内往复传播的激波,猛烈撞击燃烧室壁面,使壁面产生振动,发出高频振音(即敲缸声)。避免方法:适当提高燃料的辛烷值;适当降低压缩比,控制末端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调整燃烧室形状,缩短火焰前锋传播到末端混合气的时间,如提高火焰传播速度、缩短火焰传播距离。17

、何谓汽油机表面点火?防止表面点火有什么主要措施?答:在汽油机中,凡是不靠电火花点火而由燃烧室内炽热表面点燃混合气的现象,统称为表面点火。防止措施:1)适当降低压缩比。2)选用沸点低的汽油和成焦性小的润滑油。3)要避免长时间的低负荷运行和汽车频繁加减速行驶。4)应用磷化合物为燃油添加剂使沉

积物中的铅化物成为磷酸铅从而使碳的着火温度提高到560℃且氧化缓慢,放出热量少,从而减少表面点火的产生。

18、柴油机的喷油提前的调节规律是:要求转速高及负荷大时都提前:转速高时,滞燃期所占的曲轴转角大于低速所以喷油必须要提前;负荷大时,喷油量增多,喷油持续角和燃烧持续角都增多,所以喷油必须要提前。19、a线:先快后慢,初期放热多,压力升高率大,最高压力8MP,热效率52.9%

粗暴,污染(直喷式,空间混合动力性好)

b,c线介于中间;

d线:先慢后快,初期放热少,压力升高率小,5.5MP最低,热效率45.4%,降噪减振减污较好,但动力性差—分隔式。

20、柴油混合气形成的特点:1、混合气形成时间极短,仅为汽油机的(相同n)1/45-1/70,加之柴油不易蒸发。2、对空气利用较差(燃烧室各处不均匀,喷射延续)3、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交错进行。改善措施:1.适当增加空气的涡流运动2.柴油采用高压雾状准时喷射3.采用合理的燃烧室21、22、23、24、5、过渡工况25、第九章:10、采用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活性碳罐)25、第九章 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