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新闻传媒中心2022年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新闻传媒中心2022年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新闻传媒中心2022年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新闻传媒中心2022年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新闻传媒中心2022年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新闻传媒中心2022年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线上阅读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内容传播渠道,让我们获取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更多了,但其并非唯一的阅读形式。事实上,传统的纸质阅读仍是一种不可或缺、具有独特优势、更适合进行深度阅读的重要阅读形式。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A.纸质书在设计、排版等各方面,更能给读者带来许多独特、珍贵的阅读体验B.在数字时代,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才能过上更充实、有效的阅读生活C.对于文本篇幅长、内容丰富的经典作品,纸质书更容易使读者形成系统思维、专注能力D.在我国成年读者中,大多数人选择的阅读形式有纸质阅读、网络阅读、新媒体音频听书阅读等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传统的纸质阅读仍是一种不可或缺、具有独特优势、更适合进行深度阅读的重要阅读形式。论据:无。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加强优先考虑补充论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选项指出纸质书在设计、排版等各方面更给读者独特、珍贵的阅读体验,说明纸质阅读在设计、排版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补充论据,可以加强,保留;B项:选项指出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非常重要,但这和论点中纸质阅读的优势和重要性无关,无法加强,排除;C项:选项指出对于某些经典作品来说,纸质书更容易使读者形成系统思维、专注能力,说明对于某些经典作品来说,纸质阅读更适合深度阅读,补充论据,可以加强,保留;D项:选项指出我国成年读者有多种阅读形式,但未说明纸质阅读是不是重要阅读形式,无法加强,排除。对比A、C两项,论点表明了纸质阅读的优势和重要性,A项指出的是所有的纸质书都在设计、排版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C项仅指出了在阅读某些经典作品时纸质书具有的优势,相比而言,A项的表述更加全面,故A项更合适,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2.人总觉得不满足,而且很难为满足确定标准。一旦确立了满足的标准,人们又会不满足,这正是人可贵的地方。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知足常乐B.满足是没有确定的标准的C.人要前进,就要永不满足D.满足与不满足没有绝对的界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开头指出人总是不满足,很难为满足确定标准,接着指出确定了满足的标准人还是觉得不满足,最后通过指代词“这”总结全文,指出人不满足是可贵的,故文段旨在强调人不满足的重要性,对应C项。A项:“知足常乐”指知道满足就很快乐,文段旨在强调不满足的重要性,无中生有,排除;B项:对应“很难为满足确定标准”,文段旨在强调满足的重要性,非重点,排除;D项:文段并未论述满足与不满足之间的界限,“界限”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案例中,古某的行为构成(

)。A.侵占罪B.抢劫罪C.抢夺罪D.非法占有罪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A项错误,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因此,古某不构成侵占罪。B项错误,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古某没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压制王某等人反抗,不构成抢劫罪。C项正确,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古某趁王某不备之机,夺取旅行包的行为构成抢夺罪。D项错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非法占有罪。故正确答案为C。4.关于“人工智能”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工智能就是人的智能②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仿,并不就是人的智能本身③人工智能最终会超越人的智能④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仅在于解放了人的智力,而且为研究人脑的意识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①、③错误,②正确,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但并不是人的智能本身,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甚至反过来支配和统治人类。人工智能是将思维模拟为一种信息处理过程,属于机器思维,不可能具有人类意识的社会性。人类意识则是具有社会性和情感的主体思维,是全部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④正确,人工智能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解放了人的智力,而且为研究人脑的意识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故正确答案为D。5.手机

对于

手表

相当于

料理

对于

榨汁,这个类比不成立。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手机”与“手表”都是用具,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榨汁”是一种“料理”方式,二者属于方式对应关系。两组词逻辑关系不一致,正确。6.文学并非是电影的制胜法宝,文学与电影的转换有着________的关系,一流的文学未必能改造成一流的电影。作为导演,能否抓住优秀文学的精神,并________地传神表达,决定着未来电影的基本品质。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微妙惟妙惟肖B.复杂提纲挈领C.固定言简意赅D.灵活绘声绘色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快读阅读文段,观察选项可知第一空备选词语差异较大,重点分析文意,由此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根据文意,并分析第二空成语含义,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由“一流的文学未必能改造成一流的电影”可知,文学与电影的转换并不是“固定”的,排除C。第二空,由“抓住优秀文学的精神……传神表达”可知,电影导演在改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抓住精髓,力求“传神”,而非追求形似或逼真。“惟妙惟肖”指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两词都是强调形似,排除A、D。“提纲挈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符合文意,当选。故本题选B。7.上下∶左右A.是非∶黑白B.红橙∶黄绿C.酸甜∶苦辣D.金银∶铜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上”与“下”属于反义关系,“左”与“右”属于反义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是”与“非”属于反义关系,“黑”与“白”属于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红”“橙”“黄”“绿”都是颜色,四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C项:“酸”“甜”“苦”“辣”都是味道,四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D项:“金”“银”“铜”“铁”都是金属,四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8.今后,北京人通过南水北调年均引水12.4亿立方米,虽然从水量来看,北京不是最大受益区,但从城市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看,这些水可谓________,北京严重缺水的局面,可得到一定改观,但这绝不意味着在用水问题上北京已可以________。相反,还要多一份责任意识。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虎添翼

无忧无虑B.锦上添花

万事大吉C.火上浇油

麻痹大意D.雪中送炭

高枕无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空格后的提示性语句,可知缺水局面得到改观,应填入表示积极色彩的词。C项“火上浇油”指比喻使别人更加愤怒,使事态更加严重,表示消极的感情色彩,排除C项。此外,根据上下文,北京地区之前缺水严重,而A项“如虎添翼”比喻增添力量,使强大的更加强大,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锦上添花”指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同样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锁定答案为D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D项“高枕无忧”形容平安无事,无忧无虑,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无忧无虑:指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万事大吉:形容一切事情都很圆满顺利。麻痹大意: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9.老鹰:树枝:天空A.蜜蜂:蜂箱:花丛B.蟒蛇:山涧:森林C.蚊子:沟渠:野外D.鲈鱼:江河:海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第一个词项(老鹰)是主体,第二个词项(树枝)和第三个词项(天空)均为地点,且分别可以作为第一个词项(老鹰)的栖息地和觅食地。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即可。树枝和天空一般分别是老鹰栖息和捕食的场所,老鹰在树枝上栖息,在天空中捕猎。A项,蜂箱和花丛一般分别是蜜蜂栖息和采食的场所,蜜蜂在蜂箱中栖息,在花丛中采蜜,与题干关系一致。B项,山涧和森林均可以作为蟒蛇栖息和捕食的场所,二者没有明确的功能区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沟渠和野外均可以作为蚊子栖息和捕食的场所,二者没有明确的功能区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鲈鱼是淡水鱼,不能在海洋中生存,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A。10.下列各组词语中,括号中的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倏)忽

(枢)纽

毁家(纾)难

自出机(杼)B.(蹊)跷

(溪)水

(栖)身之所

休(戚)与共C.(湛)蓝

客(栈)

(战)战兢兢

破(绽)百出D.(调)函

(粜)米

千里(迢)迢

武装(挑)衅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词语的注音。解答本题应分别分析选项中括号中字的读音,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为正确答案。

A项读音为:倏(shū)忽,枢(shū)纽,毁家纾(shū)难,自出机杼(zhù)。B项读音为:蹊(qī)跷,溪(xī)水,栖(qī)身之所,休戚(qī)与共。C项读音为:湛(zhàn)蓝,客栈(zhàn),战(zhàn)战兢兢,破绽(zhàn)百出。D项读音为:调(diào)函,粜(tiào)米,千里迢(tiáo)迢,武装挑(tiǎo)衅。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为D。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倏忽读音为(shū);枢纽读音为(shū);毁家纾难读音为(shū);自出机杼读音为(zhù)。读音并非完全不同,排除。第二步,B项蹊跷读音为(qī);溪水读音为(xī);栖身之所读音为(qī);休戚读音为(qī)。读音并非完全不同,排除。第三步,C项湛蓝读音为(zhàn);客栈读音为(zhàn);战战兢兢读音为(zhàn);破绽百出读音为(zhàn)。读音完全相同,排除。第四步,D项调函读音为(diào);粜米读音为(tiào);千里迢迢读音为(tiáo);武装挑衅读音为(tiǎo)。读音完全不同,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11.在美国,近年来在电视卫星的发射和操作中事故不断,这使得不少保险公司不得不面临巨额赔偿,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电视卫星的保险金的猛涨,使得发射和操作电视卫星的费用变得更为昂贵。为了应付昂贵的成本,必须进一步开发电视卫星更多的尖端功能来提高电视卫星的售价。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和题干的断定一起,最能支持这样一个结论,即电视卫星的成本将继续上涨?A.承担电视卫星保险业风险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公司,这使得保险金必定很高B.美国电视卫星业面临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带有普遍性C.电视卫星目前具备的功能已能满足需要,用户并没有对此提出新的要求D.电视卫星具备的尖端功能越多,越容易出问题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电视卫星的成本将继续上涨。论据:在美国,近年来在电视卫星的发射和操作中事故不断,这使得不少保险公司不得不面临巨额赔偿,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电视卫星的保险金的猛涨,使得发射和操作电视卫星的费用变得更为昂贵。为了应付昂贵的成本,必须进一步开发电视卫星更多的尖端功能来提高电视卫星的售价。论点论讨电视卫星的成本将继续上涨,是一种对未来情况的预判;论据先解释了现在电视卫星成本上涨的原因,然后提出了解决方法——进一步开发尖端功能,即未来采取的措施,二者话题不一致,加强优先考虑搭桥。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承担电视卫星保险业风险的公司较少,因此保险公司必定大幅提高保险金,但这只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电视卫星成本上涨,未来是否会继续上涨并不明确,无法加强,排除;B项:美国电视卫星业面临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普遍,而论点讨论未来电视卫星的成本将继续上涨,二者话题不一致,无关项,无法加强,排除;C项:用户对电视卫星的功能没有新要求,说明通过增加尖端功能无法解决现在电视卫星成本上涨的问题,而论点讨论未来电视卫星成本会继续上涨,二者话题不一致,无关项,无法加强,排除;D项:电视卫星具备的尖端功能越多,越容易出问题,说明未来增加尖端功能的措施只会让成本上涨,在“成本继续上涨”和“更多的尖端功能”间建立了联系,搭桥项,可以加强,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12.减负不能就事论事。表面看来,减负之所以成为屡减不止的“表面文章”,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时学业竞争的结果,倘若将学业负担问题置于更加宽广的视域中考量,不难发现它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换言之,减负既是教育自身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根源在于社会评价。避免“减负”形同虚设,需要改变过于功利化的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体系,调整评价的方式与内容,构筑起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式”人才体系。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教育部门应着重构筑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B.“减负”问题的解决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C.学业竞争是“减负”无法解决的原因D.从评价角度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减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减负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减负“屡减不止”是因为它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通过“换言之”引出文段的观点:减负的根源在于“社会评价”,“需要改变过于功利化的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体系,调整评价的方式与内容,构筑起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式”人才体系”。文段是“分—总”结构。文段的重点是:围绕“社会评价”着手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源上做到“减负”。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B项均未表现出从“评价”的方面着手减负,偏离文段的重点,故排除。C项概括片面,偏离文段重点,故排除。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的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13.物资∶匮乏∶补给A.知识∶渊博∶传授B.防止∶灾害∶风险C.体型∶臃肿∶减肥D.走私∶猖獗∶打击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因为“物资”“匮乏”,所以需要“补给”,三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且“补给”与“物资”属于动宾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知识”“渊博”与“传授”之间不存在因果对应关系,排除;B项:“风险”与“防止”不属于动宾关系,排除;C项:因为“体型”“臃肿”,所以需要“减肥”,三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但“减肥”与“体型”不属于动宾关系,排除;D项:因为“走私”“猖獗”,所以需要“打击”,三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且“打击”与“走私”属于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14.下列设计不符合建筑规范的是:A.在设计电梯时配置辅助楼梯B.卧室之间可以穿越C.厨房、卧室、起居室直接采光D.影院平面设计成扇形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正确,按防火规范的要求,设计电梯时应配置辅助楼梯,供电梯发生故障时使用。布置时可将两者靠近,以便灵活使用,并有利于安全疏散。B项错误,按住宅建筑规范的要求,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C项正确,按住宅建筑规范的要求,住宅应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日照条件,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设置外窗进行直接采光。D项正确,根据影院的规模大小、视距、音质条件等要求,可以进行如下平面设计:矩形平面、钟形平面、楔形平面、扇形平面、八角形平面、六角形平面、卵形平面和圆形平面。扇形平面的优点是容量大、平面利用率高。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5.据报道,国际上有不少科学家声称,在新西兰周围发现了一块名为“西兰洲”的新大陆,它符合大洲认定标准的全部要求,是世界第八大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国的地理课本将会被改写。得出“各国的地理课本将会被改写”的结论必须基于的前提是:A.各国地理课本会因为“大陆”“大洲”等相关知识内容变化而改写B.认定大洲的标准具有权威性,并且在课本发行前不会改变C.各国地理课本目前没有关于“世界第八大洲”的任何内容D.各国地理课本本身都有关于“大陆”“大洲”等的内容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国的地理课本将会被改写。

论据:在新西兰周围发现了一块名为“西兰洲”的新大陆,它符合大洲认定标准的全部要求,是世界第八大洲。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各国的地理课本会因为“大陆”、“大洲”等相关知识的内容变化而改写,建立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搭桥项,保留;

B项:强调认定大洲的标准具有权威性,证明论据“该大陆符合大洲认定标准的全部要求”具有可靠性,补充论据,保留;

C项:各国地理课本目前没有关于“世界第八大洲”的任何内容,与发现新大洲,地理课本是否会被改写无关,无关选项,排除;

D项:各国地理课本本身有关于“大陆”“大洲”等的内容,与发现新大洲,地理课本是否会被改写无关,无关项,排除。对比A、B两项,搭桥的加强力度大于补充论据,因此A项加强力度更大。

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在不久的将来,各国的地理课本将会被改写。论据:有不少科学家声称,在新西兰周围发现了一块名为“西兰洲”的新大陆,它符合大洲认定标准的全部要求,是世界第八大洲。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建立联系。论据提到发现“西兰洲”,属于“大陆”“大洲”,而各国会因此类知识的改变改写地理课本,建立了论据和论点的联系,是结论必须的前提,具有加强作用。B项:无关选项。该项说明了大洲认定标准具有权威性,且标准在课本发行前不会改变,但未表明认定标准与改写地理课本之间的关系,无法推出将来各国地理课本是否会被改写,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现在的地理课本没有“世界第八大洲”的任何内容,无法决定将来是否会因新的发现而改写课本,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现在的地理课本有什么内容,无法决定将来是否会因新的发现而改写课本,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题干要求选择使论证成立的必需的前提,首先分析题干论证,找到其中的漏洞,能够将其补充完整即为正确答案。题干由不少科学家声称发现了名为“西兰洲”的新大陆,得出不久的将来,各国的地理课本将会被改写。题干缺少发现新大陆和改写地理课本之间的联系,只需要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可,即发现新大陆或者新大洲就会改写地理课本,A项为得出题干结论的前提。B项,认定标准是否改变并不是论证所必须的前提。C项,目前是否有内容也不是必需的前提。D项,与论证无关,显然也不是论证必须的前提。故本题选A。16.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无论任何情况下,行政机关都有可能成为行政相对方。(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法知识。第二步,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通常为行政主体,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能成为行政相对人,但行为主体还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如:环保局对工商局违反环境管理秩序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由此可知,题干说法不正确。因此,本题错误。行政相对方又叫行政相对人,就是行政行为指向的当事人。17.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1)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字的。(2)你不偷一点点,那些好收成很快就被日子带走了。(3)但偷秋是例外,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4)老人们说,秋是要偷的。(5)是渴望从忙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6)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7)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A.4-2-3-6-5-7-1B.4-1-3-6-5-2-7C.4-3-6-5-2-7-1D.4-2-7-1-3-6-5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首句都是(4),不做区分。观察7句话发现(3)句中出现转折词“但”,说明偷秋是例外,与平时有区别,(1)句说明“偷”字平时是让人瞧不起的,因此,(1)(3)可以构成转折关系,二者捆绑且(1)在(3)前,排除A、C两项。比较B、D两项,区别在于(4)后接(1)还是接(2),(4)句提出“偷秋”的话题,(1)句只是说明“偷”字平时让人瞧不起,(2)句说明不“偷秋”的坏处,(2)与(4)话题一致,且(2)解释了“秋是要偷的”原因,捆绑在一起,对应D项。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偷秋》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首句都是4句,判断4句后面接1句、2句还是3句。1句讲“瞧不起‘偷’”,3句说“但偷秋是个例外”,两句意义相对,可以构成转折关系,所以1句一定在3句的前面,由此排除A项和C项。第二步,比较B项和D项。区别在于4后接1还是接2。4句提出“偷秋”的话题,1句只是说明“偷”字平时让人瞧不起,和“秋是要偷的”语义相反,而2句说不“偷秋”的坏处,从反面说明要偷秋,2和4衔接更紧密,排除B项。答案锁定D项。第四步,验证D项,语句连贯,逻辑通顺。因此,选择D选项。1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空白区域明显,考虑数面。题干图形面数量依次为:1、2、3、4、5,?,故“?”处应该选择有6个面的图形,A项和D项均为8个面,排除。再次观察发现,题干图2到图5均出现了多个面,且面的形状均为2种,B项面的形状为3种,C项面的形状为2种,符合规律,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19.13,31,59,67,(

),97,101A.74B.75C.77D.83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观察数列,发现数列各项均为质数,选项中为质数的只有D项。故正确答案为D。20.(

)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A.BIOSB.HDDC.PCID.DMA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略词,直译过来后中文名称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实,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它可从CMOS中读写系统设置的具体信息。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B项:HDD,Hard

Disk

Drive的缩写,即硬盘驱动器的英文名。最基本的电脑存储器,我们电脑中常说的电脑硬盘C盘、D盘为磁盘分区都属于硬盘驱动器。B项错误。C项: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是一种由英特尔(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用于定义局部总线的标准。此标准允许在计算机内安装多达10个遵从PCI标准的扩展卡。C项错误。D项: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储器访问)是所有现代电脑的重要特色,它允许不同速度的硬件装置来沟通,而不需要依赖于

CPU

的大量中断负载。D项错误。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著名诗句,诗句中“汗青”指代史书,但其本意是指竹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第二步,“汗青”是指历史典籍。古时在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便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但必须先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汗青”。因此,本题正确。常考其他代称:桃李满天下中桃李代指学生;杏林代指医学界;杏坛代指教育界;梨园代指戏曲界;鱼雁、鲤鱼、雁足、尺牍、尺素代指书信。2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是(

)。①15岁的孙某②65岁的老秦③17周岁且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曹某④哺乳自己6个月女儿的吕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①正确,15岁的孙某属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不予拘留。②错误,七十周岁以上的才不予拘留,老秦65岁不符合该条件。③正确,属于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不予拘留的情形。④正确,属于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不予拘留的情形。故正确答案为D。23.组织文化的显性内容包括组织标志、工作环境、道德规范、经营管理行为等。(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第二步,组织文化的显性内容是指那些以精神的物化产品和精神行为为表现形式的,人通过直观的视听器官能感受到的,又符合组织文化实质的内容。它包括组织的标志、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行为等几部分内容。道德规范属于隐形内容。因此,本题错误。组织文化:是指控制组织内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以及关系设定的规范。简单地说,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隐性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根本,是最重要的部分。隐性组织文化包括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几个方面。24.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体,想要把球体________在平面上,必须要经过投影。所谓投影,就是将地球椭圆上的点________到地图平面上的点的方法。而经过投影呈现出的地图,最终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________的现象。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显露

调换

偏差B.展现

改换

畸变C.呈现

转换

失真D.表现

更换

扭曲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语境可知,文段说的是将地球椭圆上的点对应到地图平面上的点的意思。A项“调换”指相互对换。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改换”指放弃原来的,换成另外的。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更换”指改换;调换。不符合语境,排除D选项。C项“转换”指把原来的变换成另外的。符合语境,答案锁定C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三空。“想要把球体呈现在平面上”“经过投影呈现出的地图,最终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失真的现象”搭配得当。因此,选择C选项。显露:显示;表露。展现:呈现;展示出来。呈现:显露出;出现。表现:显示出来或刻意炫耀自己。畸变:非正常的变化。失真:(声音、图像)不符合原来的样子。25.以下不属于公文的发文办理的环节是:A.审核B.用印C.拟办D.签发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办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发文办理的一般程序为:拟稿、会商、审核、签发、核发、登记、缮印、用印或签署、分装、发出、处置办毕公文。收文办理的一般程序为:签收、启封、登记、拟办、请办、批办、分发、承办、组织传阅、催办,处置办毕公文。公文拟办指由综合办公部门或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对需要办理的公文提出建议性处理意见的参谋性活动,属于收文处理环节,而非发文办理环节。因此,选择C选项。26.①它最终能冲破重重体制机制阻碍合法化,并迅速上规模,也是因为它获得了广大百姓的由衷喜爱和强力支持②不可否认,网络约车是利用“互联网+”优化交通运输资源、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了不起的创新③一旦这些商业平台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可以对消费者不买账了,抛却谦恭姿态,漠视消费需求,总是一副“拿钱说话”的优越感④“互联网+”型服务商安身立命的基石是万千“草根”的拥护⑤虽然眼下日子舒坦,但长远看,“钱程”堪忧⑥然而,“劳谦虚已,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②①⑥④③⑤B.④①②⑥⑤③C.②①③⑥④⑤D.④②①⑥⑤③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②讲网约车的定义,④说的是“互联网+”型服务商发展的基础,无法判别首句。第二步,观察选项,①前是②还是④,①中有指示代词“它”,“它”应指带②中的“网约车”,②①捆绑,排除B项。③出现指示代词“这些平台”,④提到“互联网+”型服务商,根据话题一致原则,④③捆绑,排除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三步,验证A选项。语义通顺,逻辑清晰。因此,选择A选项。27.分享经济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经济,它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大量的碎片资源整合在一起,以实现全社会范围内最大化的供需匹配。一方面,个人手中和企业中大量的闲置资源可以通过分享经济的方式得到充分使用,从而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现有的产能过剩、产品积压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无法及时了解需求,而分享经济可借助大数据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做到按需生产,达到对资源的有效分配和高效使用。这些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资源的过度消耗,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发生概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资源的分配方式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B.分享经济改变了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C.分享经济能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D.控制环境污染有赖于分享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找到文段的论述对象“分享经济”,然后梳理文段行文脉络,明确末句是对中间“两方面”内容的总结概括,即末句应是文段的观点句,答案应是对末句内容的同义转述。文段首句介绍了分享经济的定义,然后从两方面具体阐述了分享经济能实现资源有效分配和高效使用,末句总结说明“这些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资源的过度消耗,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发生概率”。由此可知,文段主旨在于论述分享经济对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作用,对应C项。A项未提到“分享经济”,B项未提到分享经济对环境的影响,D项的“有赖于”表述绝对,均可排除。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先介绍了分享经济的概念。随后通过“一方面”“另一方面”两层内容介绍分享经济的意义——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且对资源的有效分配和高效使用。尾句通过“这些”对上文进行总结,为文段的主旨句,即“这些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资源的过度消耗,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发生概率”。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能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分享经济的概念,即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资源从而实现最大化的供需分配。随后通过两方面详细介绍分享经济是如何做到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高效使用,尾句通过“这些”对上文进行总结,即分享经济可以减缓资源消耗并降低环境污染,对应C项。A项,缺少文段主题词“分享经济”,偏离中心,排除;B项,“改变了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对应尾句之前的表述,非文段最终的结论,且“改变”表述不明确,排除;D项,“有赖于”程度过重,文段没有提及,根据尾句“一定程度上”可知文段只是强调分享经济可以对环境保护起到一定作用,而非对于环境污染的控制要有赖于分享经济,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分享经济是绿色化的未来选择》28.赵某参与赌博,赢了钱某1万多元,钱某声称“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赵某一怒之下将钱某绑架,然后向其妻子孙某勒索5万元,孙某以为是诈骗电话便将赵某痛骂了一顿。屡遭拒绝后,赵某别无他法,只好将钱某送回。赵某的行为成立绑架罪(

)。A.预备B.既遂C.中止D.未遂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绑架罪的既遂,应以行为人是否将被害人劫持并实际控制为标准。即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绑架他人的行为,就构成绑架罪的既遂,而不是以勒索的财物是否到手或者其他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如果由于被害人的反抗或者他人及时进行解救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使绑架没有得逞,因而未能实际控制被害人的,则构成绑架罪的未遂。赵某以勒索钱财为目的,将钱某绑架并实际控制,其行为即成立绑架罪既遂,之后的钱财是否取得不影响绑架罪既遂的认定。故正确答案为B。29.气候变化小说不是为了描写世界末日、地球文明终结,而是注重

读者关注导致气候灾难的深层原因,以揭露、警示的方式强调生态危机的严峻性、紧迫性及全球性。究其根本,气候危机是一场社会危机,关乎人类普遍利益,需要全球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应对。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导沉着B.鼓励积极C.启发合力D.提醒灵活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读者”,根据“以揭露、警示的方式强调生态危机的严峻性、紧迫性及全球性”可知,此处应体现小说对于读者了解气候灾难原因的启示作用。A项“引导”指带领,启发诱导,C项“启发”指开导启示,D项“提醒”指从旁指点,引起注意,三项置于此处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鼓励”指激发、勉励,使人精神振奋,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横线前“关乎人类普遍利益”“需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知,此处强调面对气候危机,全球需同心协作应对之意。C项“合力”指同心协力,共同出力,符合文意,当选;A项“沉着”指从容不迫,情绪稳定,D项“灵活”指敏捷,不呆板,均体现不出同心协作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气候变化小说的主题意蕴》30.某款“打地鼠”游戏的规则如下:游戏开始后,界面随机出现编号为1-10的10只地鼠,玩家每次最多可击中1只地鼠,击中1号地鼠得1分,击中2号地鼠得2分,以此类推,击中10号地鼠得10分;玩家击中地鼠后,界面立即显示得分,游戏随即重新开始,游戏昵称分别为“盯得准”“出得快”“敲得狠”的3名玩家各参与4次游戏,每次都有得分,已知:(1)没有人击中8-10号地鼠;(2)每人总得分恰好都为17分,但每人的4次都击中了不同的地鼠;(3)“敲得狠”有2次得分和“盯得准”相同,其余2次得分和“出得快”相同;(4)“盯得准”和“出得快”只有1次得分相同。由此可推知,“盯得准”和“出得快”都击中过(

)地鼠。A.2号B.3号C.4号D.6号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整理题干条件。(1)没有人击中8-10号地鼠;(2)每人总得分恰好都为17分,但每人的4次都击中了不同的地鼠;(3)“敲得狠”有2次得分和“盯得准”相同,其余2次得分和“出得快”相同;(4)“盯得准”和“出得快”只有1次得分相同。根据条件(1)可知没有人击中8-10号地鼠,则击中的是1-7号地鼠;根据条件(2)可知每人4次击中了不同的地鼠,且根据题干可知每次得分无法确定,所以可以用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得分来梳理三个人的得分情况:以a、b、c、d表示“敲得狠”的得分情况;又结合条件(3)“敲得狠”有2次得分和“盯得准”相同,其余2次得分和“出得快”相同,以及条件(4)“盯得准”和“出得快”只有1次得分相同,则“盯得准”得分情况可以用a、b、e、f表示,“出得快”得分情况用c、d、e、g表示。故可将条件(2)(3)(4)信息中得分情况整理如下表: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进行推理。根据“盯得准”和“出得快”得分情况可知,重复的地鼠为e,“盯得准”和“出得快”加和可知:,又由条件(1)可知击中的是1-7号地鼠,则,则“盯得准”和“出得快”重复的分数也就是击中的地鼠,故可以得知“盯得准”和“出得快”都击中了6号地鼠。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具有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根据条件(1)可知,三个人击中的分数分别是1-7;根据条件(2)可知,每人得分都是17,且都是击中不同的地鼠;根据条件(3)可知,“敲得狠”=“盯得准”两次;其余两次“敲得狠”=“出得快”两次;根据条件(4)可知:“盯得准”=“出得快”。假设“敲得狠”的分数为:①17=a+b+c+d根据条件(3)和(4)可得:“盯得准”

:②17=a+b+e+f;“出得快”:

③17=c+d+e+g即本题问的是“e”的数值;那么②+③=a+b+c+d+2e+f+g=34;可知:2e+f+g=17;利用代入法解题:代入A项:e=2,那么f+g=13,只能是6和7,那么abcd只能是1、3、4、5,相加不等于17,排除;代入B项:e=3,那么f+g=11,只能是6和5,或者7和4,那么abcd只能是“1、2、3、7”或者“1、2、5、6”,相加不等于17,排除;代入C项:e=4,那么f+g=9,只能是2和7,或者3和6,那么abcd只能是“1、3、5、6”或者“1、2、5、7”,相加不等于17,排除;代入D项:e=6,那么f+g=5,只能是1和4,或者2和3,那么abcd可以是“2、3、5、7”,符合题干。因此,选择D选项。31.高校设立家政本科专业受到舆论的质疑,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保姆似乎“低人一等”,二者难以画上等号。正是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家政行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其实,家政行业是考验从业者综合素质的行业,高校设立家政专业,符合市场需求。当然,目前来看,家政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少从事家政实务,不少都是从事家政企业管理和家政教育。要想真正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家政行业,就要破除职业偏见,让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能够获得应有的尊严,让他们的工作能够体现应有的劳动价值,让他们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家政行业吸引优秀人才的关键在于:A.增强家政专业“含金量”B.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C.尊重从业人员劳动价值D.破除家政专业职业偏见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作者意图的理解与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结构,抓住文段的对策句——“要想真正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家政行业,就要破除职业偏见”,从而选出正确答案。文段首先介绍高校设立家政本科专业受到质疑以及引起质疑的原因;接着说明这种错误观念产生的负面影响;然后以“其实”转折,指出高校设立家政专业符合市场需求,但目前家政专业的学生很少从事家政实务;最后针对这一问题给出对策,即要想真正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家政行业,就要破除职业偏见,让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获得应有的尊严。由文段最后的对策句可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破除职业偏见,D项正确。A项,“家政专业‘含金量’”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B项,由“正是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家政行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可知,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是由于错误观念即职业偏见导致的,“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不是家政行业吸引优秀人才的关键,排除。C项是“破除职业偏见”后才能达到的目的,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排除。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说明了家政本科专业的设立受到舆论的质疑,之后说明这种质疑是不对的。文段后边强调了通过破除职业偏见,才能让家政服务人员更专业并受到尊重。文段重点强调破除职业偏见是重要途径。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B项和C项均未提到“破除职业偏见”。D项提到了吸引优秀人才的关键,即“破除家政专业职业偏见”。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高校设立家政本科专业受到舆论的质疑,分析了其背后的错误观念,并指出家政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这一问题,随后通过转折标志词“其实”说明高校设立家政专业,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接着再次说明目前家政实务方面缺少人才这一问题。文段结尾则通过对策标志词“要”提出对策,强调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家政行业要破除职业偏见,并说明了对策带来的多重意义,故文段重在强调对策,即要破除家政专业职业偏见,对应D项。A项,增强“含金量”即指提升家政专业的价值,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B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对应文段对策之前,为分析问题的部分,非重点,排除;C项,“尊重从业人员劳动价值”对应文段对策带来的意义部分,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大学设家政专业”需破除职业偏见》32.甲、乙两个工程队修公路,甲工程队修500米后由乙工程队来修。由以往资料显示,乙工程队的效率是甲工程队的两倍,乙工程队修600米的时间比甲工程队修500米的时间少20天,甲工程队的工作效率为(

)米/天。A.20B.15C.10D.25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工程问题。已知两工程队效率的倍数关系,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知同一时间内两工程队完成工作量的倍数关系。此时,便可将题干中“乙工程队修600米的时间比甲工程队修500米的时间少20天”转化成其中一个工程队修不同长度的公路的时间差。根据甲、乙效率比可知,相同时间,乙修600米,甲修300米。即甲修300米所用时间比其修500米所用时间少20天,故甲修200米用20天,每天修200÷20=10米。故本题选C。33.制造与服务融合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内容之一,服务要素渗透到制造各个环节中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与制造服务化。本文从工业互联网的商业视角、使用视角、功能视角、实现视角建立了制造与服务融合中虚拟逻辑与实体活动交互的技术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位驱动、供应链驱动、大数据驱动、物联网驱动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方法。本文构建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体系,深化了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应用,为数字经济中制造服务产业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如果这是一篇论文的摘要,那么这篇论文的标题最有可能是:A.数字经济中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协同机制B.四轮驱动下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体系C.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中的体系化应用D.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制造与服务融合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由此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与制造服务化。随后指出本文从工业互联网的多重视角,建立了制造与服务融合中虚拟逻辑与实体活动交互的技术体系,提出了多要素驱动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方法,尾句作进一步阐释,指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体系带来了诸多利好。故文段主要讨论的话题为“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对应D项。A、B两项,均缺少文段核心话题“工业互联网”,排除;C项,强调“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缺少文段另一核心话题“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万方智搜《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34.某大学校园社团招新期间,宿舍区主干道两旁有甲、乙、丙、丁、戊、己6个社团的宣传摊位,每边各有3个。甲在其中一边的中间,并且旁边是跆拳道协会,跆拳道协会对面是话剧团,话剧团旁边是合唱团,己社团的旁边是创业协会,创业协会和电影协会在同一边。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己为跆拳道协会或者合唱团B.甲为创业协会或者电影协会C.创业协会和合唱团在同一边D.电影协会和话剧团在同一边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①共6各社团且每边有3个②甲在其中的中间,且旁边为跆拳道协会③跆拳道协会对面是话剧团④话剧团旁边是合唱团⑤己社团旁边是创业协会⑥创业协会和电影协会在一边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分析选项。整理题干信息,如下图所示:由⑥可知,创业协会和电影协会在同一边,每边各有3个,不可能和话剧团、合唱团在同一边,故只有甲为创业协会或者电影协会,才能满足每边各有3个。故正确答案为B。35.(

对于

大纲

相当于

讽刺

对于

)A.简明;漫画B.论文;小说C.摘要;漫画D.撰写;作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大纲”一般具有“简明”的特点,二者属于属性关系,“漫画”一般具有“讽刺”的特点,二者属于属性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根据“大纲”撰写“论文”,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有些“小说”具有“讽刺”的特点,二者属于或然属性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摘要”指摘录要点,“大纲”指用简括的文字写出著作、讲稿、计划等的主要内容,二者属于近义关系,“漫画”一般具有“讽刺”的特点,二者属于属性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撰写”与“大纲”属于动宾关系,有些“作品”具有“讽刺”的特点,二者属于或然属性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36.近年来,我国多座城市遭到罕见暴雨袭击。这些灾害性天气现象与“雨岛效应”有关。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下列关于雨岛效应的成因说法错误的是:A.城市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市区内的上升气流加强,有利于云的形成B.城市空气中含有较多的凝结核,吸湿性凝结核增多容易成云致雨C.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摩擦阻碍作用使云层移速减慢,延长下雨时间D.城市绿地和水体增加了空气湿度,有利于低云层在市区上空增多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城市雨岛效应并选错误项。第二步,低层云主要成因是上升气流较强。城市绿地和水体具有很好的吸热作用,可以消耗城市超量排放的热量,减少上升气流,进而减少低层云的形成。并非有利于低云层在市区上空增多。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熟悉“雨岛效应”的定义和形成原因。“热岛效应”“雨岛效应”都是近年来城市现象的热词,也在近几年考试中常出现的,无疑是给考生提供了一个信号,考生复习需要与时俱进,多关注新现象新定义。雨岛效应的成因:大城市高楼林立,空气循环不畅,加之盛夏时节,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更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最终导致降水形成;大城市大气环流较弱,由于城市热岛所产生的局地气流的上升有利于对流性降水的发生、发展,城区空气中凝结核多,大核(如硝酸盐)存在时有促进暖云降水作用;城市的下垫面粗糙度大使其降水雨系减慢,延长城区降水时间。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就会形成“雨岛效应”。ABC属于热岛效应的成因。城市绿化和水体有助于缓解热岛效应,D项不属于热岛效应的成因。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D项错误,城市雨岛形成的条件有:(1)在大气环流较弱,有利于在城区产生降水的大尺度天气形势下,由于城市热岛环流所产生的局地气流的辐合上升,有利于对流雨的发展;(2)城市下垫面粗糙度大,对移动滞缓的降雨系统有阻障效应,使其移速更为缓慢,延长城区降雨时间;(3)城市空气中凝结核多,其化学组成成分不同,粒径大小不一,当有较多核(如硝酸盐类)存在时,有促进暖云降水作用。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会“诱导”暴雨最大强度的落点位于市区及其下风方向形成雨岛。城市绿地面积和水域面积对于农村来说面积较小,D项错误;A、B、C三项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7.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科幻小说创作提供了启发,也为科幻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科幻小说的主题即是围绕着科技幻想、揭示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启示而展开的。因此科幻小说的蓬勃发展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产生的科幻小说经历了初创、成熟和鼎盛三个历史时期

B.科技发展拓展了科幻小说的想象空间,科幻小说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人文视角

C.科技只是科幻小说中的背景元素,科幻小说本质上还是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D.科幻小说展现了人类的愿望,最终推动科技发展将那些梦想变为现实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结论的一项,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结论,即“科幻小说的蓬勃发展是科技发展的结果”,而在“因此”之前的内容都是论据。该结论中存在因果关系,要削弱该结论,可以说明结论因果倒置或另有他因。题干结论:科幻小说的蓬勃发展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A项,指出科幻小说的产生是西方工业革命的结果,支持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科幻小说和科技发展是互相促进的作用,对题干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但削弱力度不强。

C项,科幻小说的本质与题干结论无关,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科幻小说推动了科技发展,而非科技发展促进科幻小说的蓬勃,即题干结论因果倒置,直接削弱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科幻小说的蓬勃发展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论据: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科幻小说创作提供了启发,也为科幻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科幻小说的主题既是围绕着科技幻想,揭示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启示而展开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科幻小说经历了三个阶段,跟论点讨论的科幻小说的原因是否是科技发展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科技发展拓展了科幻小说的想象空间,科幻小说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人文视角,但是与科技发展是否是科幻小说的原因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科技是科幻小说的背景元素,科幻小说的内容是个完整的故事,而科幻小说的内容是什么,与科幻小说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因果倒置。该项指出的是科幻小说推动了科技发展,而不是科技发展推动了科幻小说发展,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科幻小说的蓬勃发展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即科技发展导致科幻小说的蓬勃发展)。

论据: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科幻小说创作提供了启发,也为科幻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科幻小说的主题即是围绕着科技幻想,揭示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启示而展开的。

本题论点和论据讨论的是同一话题,都是围绕科技发展如何导致科幻小说发展展开的。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论点来进行削弱。而本题论点中存在因果关系,可以首先考虑因果倒置和他因削弱的方式来削弱。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论点说的是科技发展促进了科幻小说的蓬勃发展,该项说的是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幻小说也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体现了工业革命发展推动了科幻小说的发展,有加强作用,无法削弱,排除;

B项:论点讨论的是科技发展促进了科幻小说的蓬勃发展,本项说的是科技发展为科幻小说拓展了想象空间,促进科幻小说发展,同时科幻小说也促进了科技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对论点有一定的加强作用,无法削弱,排除;

C项:该项说科技是科幻小说的背景元素,科幻小说的内容是个完整的故事。科幻小说的内容是什么,是否与科技发展有关都不清楚,不明确选项,排除;

D项:该项指出是科幻小说推动了科技发展,也就是说科幻小说蓬勃发展是原因,科技发展是结果,属于对题干论点的因果倒置,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38.“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学识是才能的________,才能是学识的________,学习的弓弩弯如满月,才识的箭镞才能飞似流星。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基调升华B.基本延伸C.指导释放D.引导发挥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可知,学识就像弓弩,“才能”就像箭,箭需要靠弓弩的调节指引才能射中目标,即学识是才能的指引,所填词语应体现“指引”之意。A项“基调”和B项“基本”均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指导”和D项“引导”均符合文意,保留。第二空,依据文段“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及“飞似流星”可知,弓弩需要靠箭的精准才能够体现价值所在,发挥作用,即才能是学识的发挥,所填词语要体现“发挥、体现”的意思。D项“发挥”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发挥学识”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当选。C项“释放”与“学识”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可知,学识就像弓弩,才能就像箭镞,箭镞需要靠弓弩的调节引导才能射中目标,即学识是才能的指引,该空要体现“指引”的意思。A项“基调”和B项“基本”均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指导”和D项“引导”均具有“指引”的意思,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学如弓弩,才如箭镞”“飞似流星”可知,弓弩需要靠箭镞的精准才能够实现价值,即才能是学识的发挥,该空要体现“发挥、体现”的意思。C项“释放”与“学识”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发挥”意为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发挥学识”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的含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可首先排除没有导向含义的A、B。然后通过辨析“指导”“引导”的含义,选择最能与弓箭的比喻构成呼应的D。第三步,验证D项第二空,确定答案。文段把“学识”与“才能”比喻成弓与箭的关系,没有弓(学识),箭(才能)没有方向;没有箭(才能),弓(学识)发射不出去。第一空强调的是学识对才能的的导向作用。首先排除与此义不符的A、B。“指导”常与“学习”“工作”搭配,“引导”常与“方向”搭配,考虑弓与箭的比喻,“引弓射箭”为习惯搭配,故此处用“引导”更恰当,排除C。验证第二空,“发挥”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者能力表现出来,“发挥才识”搭配恰当。故本题选D。39.(

)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A.青海湖B.千岛湖C.纳木错D.鄱阳湖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我国五大淡水湖:(1)江西省的鄱阳湖;(2)湖南省的洞庭湖;(3)江苏省的太湖;4(4)洪泽湖;(5)安徽省的巢湖。因此,选择D选项。40.周局长向来工作效率高,做事雷厉风行,他的下属称他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但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下列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表述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B.领导者是组织目标的执行者,管理者是组织目标的制定者C.领导者的影响力仅来自于他们所在职位赋予的正式职位权力D.管理是一种程序化的控制工作,而领导是一种变革活动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第二步,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①管理者是被任命的,其影响力来自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其不属于任何人;而领导者则可以是被任命的管理者,也可以是从群体中产生的非管理者,影响力主要来自非职位权力。换句话说,管理者不一定能够成为真正的领导者,而领导者则一定能够成为管理者。②管理可以运用职权迫使人们去从事某项工作,而领导者是依靠个人的魅力去影响他人。③管理者是依靠制度、管理工具达到目的;而领导者依靠的是远景规划、激励去实现目标。④领导具有全局性,管理具有局部性。⑤领导具有超前性,管理具有当前性。管理者与领导者的联系:领导者和管理者都是在组织中拥有权力的个体,在组织中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他们工作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组织发展,他们的工作对组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二者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只有二者无间合作才能使组织更好的发展,“理想情况下,管理者应该同时就是领导者”。可见,A项正确,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B项:“领导者是组织目标的执行者,管理者是组织目标的制定者”表述错误,正确表述是领导者是组织目标的制定者,管理者是组织目标的执行者。B项错误,不符合题意,不当选。C项:“领导者的影响力仅来自于他们所在职位赋予的正式职位权力”表述错误,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自非职位权力。C项错误,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管理是一种程序化的控制工作,而领导是一种变革活动”说法错误,领导具有超脱性,管理具有操作性,领导是一种程序化的控制工作,而管理是一种变革活动。D项错误,不符合题意,不当选。41.专家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________,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变革B.改变C.改革D.变动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可知,该空应体现教学方式必须要体现“发生积极的变化”这一含义。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变革”指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用于形容“教学制度”不恰当,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改变”指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事物变得和原来不一样,“改变”是中性词,改变的结果可好可坏,不符语境,排除B项。C项“改革”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常指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这种积极的变化,符合文意。D项“变动”指的是变动、更改。“变动”是中性词,变动的结果可好可坏,不符语境,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由“必须”可知,文段态度坚决,根据词义的轻重,排除B、D。第三步,辨析“变革”“改革”的差异,选择与文段语境最相符的一项。由“必须”可知,“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势在必行,“改变”“变动”程度较轻,排除B、D。“变革”指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侧重全部改变。“改革”指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合理完善,侧重改变不好的部分。由常识可知,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合理之处,无须全部改变,排除A。故本题选C。42.环境污染引起的地球表面变热,这将给地球带来的危害有:

A.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B.海平面上升

C.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D.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大气温室效应是指大气物质对近地气层的增温作用,随着大气中CO2等增温物质的增多,使得能够更多地阻挡地面和近地气层向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从而使地球气候变暖。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①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②海平面上升;③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④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因此,选择ABCD选项。

43.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会面临选择,要么选择风险小,报酬低的机会;要么选择风险大,报酬高的机会。究竟是在个人决策的情况下富于冒险性,还是在群体决策的情况下富于冒险性?有研究表明,群体比个体更富有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结论?A.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B.个体会将其意见与群体其他成员相互比较,因其想要被其他群体成员所接受及喜爱,所以个体往往会顺从群体的一般意见C.在群体决策中,很可能出现以个体或子群体为主发表意见、进行决策的情况,使群体决策为个体或子群体所左右D.群体决策有利于充分利用其成员不同的教育程度、经验和背景,他们的广泛参与有利于最高决策的科学性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群体比个体更具有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本题没有论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选项:群体作决策时比个人更容易走极端,将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做比较,解释了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可能会导致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有一定的加强作用;B选项:说的是在群体中个体会偏向于群体的一般意见,论证的是个体在群体中是坚持自己独特意见还是屈众,跟论题不一致,所以排除;C选项:群体决策可能会被个体或者子群体所主导,也就是说群体决策可能和个体决策是一样的,而不是比个体决策更具有冒险精神,有削弱的意思,排除;D选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决策的科学性与成功率,为无关选项,排除。B、D两项为无关选项,C项有削弱的意思,只有A项有一定的加强作用,比较而言只能选A。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群体比个体更富有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论据。“群体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极端,背离最佳决策”说明群体比个人更具冒险精神,具有加强作用。B项:无关选项。虽然“个体会顺从群体意见”,但未说明“群体的一般意见”是否更具冒险精神,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群体决策可能出现为个体或子群体所左右的情况”,但未说明“个体、子群体的意见”是否更具冒险精神,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群体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科学是有理有据的,不能说明群体比个体是否更富有冒险精神,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研究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结论,即“有研究表明”后面的内容。要支持该结论,只需说明群体决策确实比个人决策更富于冒险性。题干结论:群体比个体更富有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A项,指出群体决策时,会比个人决策更倾向于向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说明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富于冒险性,支持了题干结论。B项,指出个体会顺从群体的一般意见,并不能说明群体决策更富于冒险性,无法支持题干结论。C项,指出群体决策很可能为个体或子群体所左右,并不能说明群体决策更富于冒险性,无法支持题干结论。D项,指出群体决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说明群体决策并非成功率小,削弱了题干结论。故本题选A。44.(

对于

熟练

相当于

敏捷

对于

)A.熟悉;迅速B.操作;迅捷C.谙熟;灵动D.娴熟;灵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熟悉”指知道得清楚,“熟练”指精熟老练,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敏捷”指“迅速”而灵敏,与“迅速”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熟练”与“操作”属于偏正关系,“迅捷”指迅速“敏捷”,与“敏捷”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谙熟”指熟悉,与“熟练”无明显逻辑关系,“灵动”指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与“敏捷”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娴熟”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与“熟练”属于近义关系,“灵敏”指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与“敏捷”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45.下列各句中加下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大家都认为他是个自大的人,因为他常常妄自菲薄其他人。B.我的足球水平也就是个业余的,和你们这些职业的比不了,一比就脱颖而出。C.你不要在那指手画脚,有本事你来试试看。D.出现这种特大意外事故,我们要等闲视之,提高警惕。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妄自菲薄”指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与“大家都认为他是个自大的人”语义不符,A项错误。第二步,B项“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与“我的足球水平也就是个业余的”语义不符,B项错误。第三步,C项“指手画脚”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语义相符,C项正确。第四步,D项“等闲视之”指当做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与“出现这种特大意外事故”语义不符,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46.下列成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沆瀣(xiè)一气

刚愎(fù)自用

杳(yǎo)无音信

连篇累(lěi)牍B.饮鸩(zhèn)止渴

言简意赅(gāi)

恃(shì)才傲物

一曝(pù)十寒C.如火如荼(tú)

睚眦(zī)必报

纵横捭(pí)阖

繁文缛(ròu)节D.良莠(xiù)不齐

追本溯(sù)源

岿(kuī)然不动

残垣(yuán)断壁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应改为刚愎(bì)自用。第二步,B项加下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第三步,C项应改为睚眦(zì)必报、纵横捭(bǎi)阖、繁文缛(rù)节。第四步,D项应改为良莠(yǒu)不齐。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字音的掌握水平。此类题目考查的是考生语言基本知识能力,鲜有捷径可走,需要平时的学习和积累。A项,应为:刚愎(bì)自用。C项,应为:纵横捭(bǎi)阖,繁文缛(rù)节。D项,应为:良莠(yǒu)不齐,岿(kuī)然不动。解题思路:此题为字音辨析题。A选项中“刚愎自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