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课件_第1页
烟草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课件_第2页
烟草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课件_第3页
烟草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课件_第4页
烟草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烟草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烟草行业安全管理业务培训2023/6/92目录12345构建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实施要求、流程和方法5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的相关概念YC/T384和《烟草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指南》相关内容简介5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要求、流程和方法32023/6/93一构建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1历史回顾基于事故的安全管理以事故预防为直接目的安全工作围绕事故进行工作绩效以事故发生率衡量缺陷安全工作靠事故推动,属于被动管理仅能防止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不能从源头上防止事故忽视了事故发生的偶然性,绩效评估不科学基于隐患的安全管理以事故预防为最终目的安全工作围绕隐患进行工作绩效以隐患管理衡量缺陷对隐患发生的根源---风险关注不够隐患排查未以风险控制情况为核心,不能全面排查治理绩效评估无法依据隐患的隐蔽性、动态性进行2007年12月28日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2023/6/95安委办〔2012〕1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探索创新政府和部门安全监管机制,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打好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决定在全国推广北京市顺义区等地区深入开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事故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争取用2-3年时间,在全国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2023/6/96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2012年7月发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由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推动,对企业开展分级分类管理,并编制各行业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由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人、物、管理等各方面的隐患依据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进行主动排查,并对发现的隐患实施治理;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主体,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自查隐患、治理隐患、自报隐患和分析趋势;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上报、跟踪督导和统计分析,保证监管力度与效果,实现安全生产。2023/6/97以风险管控为第一道防线辨识、评价并管控风险,以事故预防为最终目的2.将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3.工作绩效评估以风险管控效果为核心以隐患排查治理为第二道防线隐患排查治理的目的是确保风险有效管控,以事故预防为最终目的2.隐患排查以风险控制情况为核心将隐患管理作为工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确保第二道防线有效性2以风险为核心的全面安全管理以事故应急救援为第三道防线事故管理属于事后管理,减少事故损失,防止次生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对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整改和改进将事故发生率和事故管理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确保第三道防线有效性2023/6/98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2014年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2023/6/99

国务院安委办〔2016〕3号《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扎实构建事故应急救援最后一道防线。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制定区域性、行业性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辨识、评估、分级标准,确定安全风险“红、橙、黄、蓝”4个等级,分别确定事故隐患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健全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和重大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对红色、橙色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推进企业建立自查、自改、自报事故隐患的管理机制。2023/6/910

国务院安委办〔2016〕11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总体思路。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工作目标。尽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2023/6/9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2016年12月9日):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强化企业预防措施建立隐患治理监督机制、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分级和排查治理标准。2023/6/912国办发〔2017〕3号:

《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预防为主,源头管控。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把安全生产贯穿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生产、经营等各环节,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控制事故风险。2023/6/9132023/6/9143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理念二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的相关概念2023/6/915风险源(GB/T23694-2013风险管理术语)

可能单独或共同引发风险的内在要素。

注:风险源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危险源(危险危害因素)(ISO45001-2018)可能导致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根源或状态。2023/6/9161风险和风险管控的基本概念1危险源及其风险第一类危险源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控制的措施是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一般地,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看做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例如,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等。危险源的分类2023/6/917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和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1)人的因素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2)物的因素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化等原因造成的。(3)环境因素人和物存在的环境,即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方面的问题,会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4)管理因素管理的缺陷,如制度不完善、责任制未落实、培训制度不完善等。2023/6/918风险(GB/T23694-2013风险管理术语)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简称安全风险)一种与工作相关的危险事件或暴露发生的可能性和由此事件或暴露造成的伤害及健康损害的严重程度的组合。(ISO45001-2018)注1:第一类危险源固有特性和其他固有条件所决定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程度,以风险严重性进行表述;注2:第二类危险源的触发因素控制现状所决定的发生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可能性,以风险导致伤害的可能性表述;注2:采取了风险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风险,包括未识别的风险,本标准以剩余风险表述。2023/6/9191风险和风险管控的基本概念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安监总局16号令)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事故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事故隐患。(安监总局16号令)烟草企业一般隐患分级:将一般隐患分为A级一般隐患(简称A级隐患)和B级一般隐患(简称B级隐患);A级隐患是指危害和治理难度相对较大的一般隐患,B级隐患是指危害和治理难度相对较小的一般隐患。2023/6/92事故隐患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级2隐患及其分级分类(1)事故隐患的判定原则:不符合法规、标准的,通常是,但不一定是隐患;法规标准无规定的,但实际存在风险、会导致事故发生的,应判定为隐患;风险控制措施不充分或未有效实施,不能达到控制效果从而会引发事故发生的,应判定为隐患;(2)事故隐患的统计和上报的分类标准应按国家安监总局《隐患排查上报通用标准》,将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事故隐患和现场管理类事故隐患两大类一级类别,每类内再分为若干个二级、三级类别;烟草行业将根据烟草企业特点增加相应的四级类别,但二、三级代码与安监总局保持一致。2023/6/9213事故隐患的判定、分类和表现形式

(3)按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事故隐患的表现形式包括:

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事故隐患,指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或其他具体行为不符合安全规定,且可能导致事故的现象;如:违章指挥;员工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技术水平、身体状况等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上岗作业等;对习惯性违章操作不以为然,对事故隐患的存在抱有侥幸心理;员工不使用或不正确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等;2023/6/922物的危险状态产生的事故隐患,指生产过程或生产区域内的物的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且可能导致事故的现象;如:设备自身的安全防护装置缺少、不全或长期损坏待修;设备的设计存在缺陷,易引发员工误操作,造成事故;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体防护用品的质量存在缺陷,起不到防护作用;易燃易爆场所设备设施未采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防静电接地损坏;消防器材不合格或已过期等;2023/6/923低于2米的旋转部位无防护罩不符标准气瓶未固定环境的不良因素产生的事故隐患,指作业环境存在的诱发人为差错、设备失效,且可能导致事故的现象;如:厂房、车间内部采光达不到要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生产工具、成品、半成品、边角废料等随意丢放,占用消防通道和工作区域;作业地面脏乱、地面湿滑;建筑物和其他结构存在缺陷;选择的行车路线经常出现不良气候条件等;2023/6/924厂区道路上的井盖破损严重消防通道堵塞管理的缺陷产生的事故隐患,指生产活动中各种组织、协调等安全管理活动存在的缺陷,且可能导致事故的现象;如: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不健全;管理者对本岗位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新员工未进行企业、部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就上岗作业;危险作业不按制度进行审批、作业前交底和作业过程监护;可能发生紧急情况、事故的场所无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或未组织预案演练等。2023/6/9254事故隐患的特征普遍性:由于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设备设施的缺陷、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事故隐患往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并重复出现。因此,事故隐患排查永远也不能中断;

1隐蔽性:

事故隐患的形态千变万化,一些设备设施的失效往往是潜伏并发展的,一些违章行为通常不被旁人觉察。因此,事故隐患排查的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就尤其重要;2动态性:生产经营活动是个动态过程,事故隐患也随着动态过程有所变化;应在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及时治理消除,因此应以一线员工的自查、自改和自报为主。32023/6/9265风险、事故隐患和事件的关系风险未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其直接后果就是发生未遂事件、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第一类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根源,第二类危险源是其状态或行为、组合,是潜在的,需要持续控制;当第二类危险源失去控制,就形成了现实的危险----事故隐患,则应立即治理。2023/6/9272023/6/9287杜邦事故金字塔理论---隐患导致的未遂事件或事故6)操作工滑了一下,摔倒在地,头撞到泵上,死亡5)操作工滑了一下,摔倒在地,腿摔断了4)操作工滑了一下,扭伤了脚3)操作工滑了一下,但没摔倒2)泵旁边泄漏的润滑油未及时清理1)泵的阀门密封不严、管道接头松动、脱落等原因,可能导致润滑油泄露2023/6/929危险源风险事故隐患未遂事件事故疾病伤害持续的风险管控排查治理调查处置、四不放过工伤保险和赔偿应急、调查处置和四不放过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最后的第三道防线2023/6/930三、YC/T384和《烟草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指南》相关内容简介2023/6/931

YC/T384-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出了规范要求,但距离国家新的要求还有差距;2016年,经国家局标准修订立项启动新一轮修订,已于2018年4月发布,从4月15日开始实施。本次标准修订时对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进行了重点补充和完善。

为了更加系统、具体地规范烟草企业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要求和方法,国家局决定由红塔集团牵头,编制《烟草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指南》,北京启迪智信公司参加了标准的制定;《指南》编制目的是对烟草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工作指南;《指南》将以“烟草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YC/Z标准发布。着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是国家局、总公司2018年的安全重点工作。1YC/T384修订和《指南》编制情况2023/6/9321国家局对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1组织机构企业(含省级公司、各级生产经营单位)应明确安全生产委员会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机构。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应设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安全分管领导和安全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消防工程师、各条线专业技术人员和班组长代表组成。行业和省级公司应建立安全专家库,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2023/6/9333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建设要求2双重预防机制的机构职责要求2职责分工

通过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领导、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建立各级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分管领导和业务分管领导共同负责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领导责任机制,

建立部门属地管理、专业职能部门专业管理、安全管理部门综合管理的管理责任机制;

建立作业人员风险自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的岗位责任机制。2023/6/9343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建设要求1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管理专项制度,明确以下各项工作的职责、流程和要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相关方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工作;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各类资料记录的规范要求。2023/6/9353双重预防机制的制度建设要求2完善修订相关制度在安全目标和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内,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排查治理工作计划和目标的管理要求,将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相关重要事项纳入计划和目标管理。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内,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意识和技能的培训要求,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全员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在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内,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费用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预算,对于重大风险管控、重大隐患的治理及其他紧急情况处置所需的费用,应设定审批快速通道和加急采购程序,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在安全绩效考核管理等制度内,明确安全风险分级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绩效评估和考核奖惩的要求。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信息化建设,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得到及时传递、处置、统计和分析。2023/6/936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履职情况和实施效果,作为本单位安全绩效评估和考核奖惩的主要依据。通过绩效评估,不得完善和改进双重预防机制。2023/6/9374双重预防机制的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实施要求、流程和方法2023/6/938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工作流程2023/6/940风险单元定义:为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并确定风险等级,在综合考虑构建筑物、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作业活动、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基础上,将生产经营现场按作业场所、工艺、设备设施划分的自成系统的独立单位。风险单元划分的实施要求和方法

----应按部门划分风险单元,各部门应建立本部门风险单元一览表;

----风险单元划分应考虑空间分布,通常可按设备设施划分风险单元,也可以按场所、区域、部位、工序段等划分风险单元;----风险单元内应涵盖主要的设备设施;----风险单元内应涵盖单元内岗位人员的相关作业活动。1风险单元的概念及其划分2023/6/941风险辨识定义:

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GB/T23694-2013)注1:风险识别包括对风险源、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后果的识别;注2:风险识别可能涉及对历史数据、理论分析、专家意见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风险辨识的实施要求和方法

----应按风险单元,对风险单元内相关设备设施及其作业活动存在的固有危险根源(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伤害、导致事故伤害的触发因素和事故伤害发生过程进行辨识;(三要素)----应组织岗位人员参加风险辨识,实现全员参与,将风险辨识作为对全员安全风险意识教育的过程;----危险源及其风险辨识,可参照下列方法:1)根据风险特点,可选择不同的辨识工具,可使用能量和危险物质导向进行辨识,具体参见:

危险源及其风险辨识步骤.docx

2)可按GB6441对风险导致的后果进行描述;也可具体描述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如:人员头发或衣物卷入设备旋转部位导致机械伤害。

2风险辨识2023/6/942风险评价定义:

对比风险分析结果和风险准则,以确定风险和/或其大小是否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过程。(GB/T23694-2013)注:烟草企业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度风险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风险评价的实施要求和方法

----应按风险单元对单元内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价,确定单元内每类风险的风险等级和单元的风险等级;一个单元内有多类风险的,应按风险最大的确定单元风险等级。----应规定风险评价的方法,保证风险分级和评价结果的科学、客观;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评价,均应采集现场信息,在风险的严重性分析和可能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风险值,再根据风险值确定风险等级。3风险评价2023/6/943----风险严重性分析,可参照下列方法:1)考虑危险根源(第一类危险源)的能量级别、可能导致事故的伤亡和损失情况、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分析因素;2)危险根源能量级别分析可参照:烟草企业常见能量级别风险严重性分析示例.doc3)如果风险不易使用能量级别分析,则可直接根据风险可能导致的事故伤害程度分析;4)对于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可同时考虑社会影响的严重性;表2风险严重性分析表.doc5)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政府风险评价的要求,还可考虑其他分析因素。2023/6/944风险评价示例之一:风险严重性分析:2023/6/945----风险可能性分析,可参照下列方法:1)分析时应主要考虑现有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技术措施、事故探测性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等其他措施的充分性和有效性;2)涉及到人员、隐患发生频次等因素时,可同时考虑各个分析因素时,应按可能性最大的确定风险等级;具体见下页示例;表3风险导致事故可能性分析表.doc3)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政府风险评价的要求,还可考虑其他分析因素。2023/6/946风险评价示例之二:风险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分析:2023/6/947----在严重性和可能性分析基础上进行风险综合评价,可参照下列方法:1)计算风险值,根据风险值评估确定各类风险的风险等级;2)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度风险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3)《指南》同时提供了使用LS法和LEC法进行风险评价的赋值和计算示例,见附录E、F。

烟草企业使用风险评价矩阵法(LS法)示例.doc

烟草企业使用作业条件分析法(LEC法)示例.doc

2023/6/948风险管控定义:风险管理过程和风险控制的总称。

注1:风险管理过程是指将管理政策、程序和操作方法系统地应用于沟通、咨询、明确环境以及识别、分析、评价、监督与评审风险的活动中。(GB/T23694-2013)注2:风险控制是指处理风险的措施,包括处理风险的任何流程、策略、设施、操作或其他行动。(GB/T23694-2013

)风险管控的实施要求和方法

----风险告知和预警:风险至少每年对所有岗位人员告知一次,可采取危险源清单、公告栏、告知书、专项活动等方法;红区和橙区风险需预警。风险告知和风险预警的实施方法.doc----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针对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事故的触发因素选择控制措施;----分级管控要求。风险分级管控层级和要求一览表.doc4风险管控2023/6/949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和确定:2023/6/950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和风险告知卡----企业下属各部门,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清单应细化到风险单元,格式可参照表4。

表4风险分级管控清单.doc----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应作为制定隐患排查清单的依据。----应将重大风险(红区)、较大风险(橙区)、一般风险(黄区)所在风险单元列入隐患排查重点部位;重点部位岗位应建立风险告知卡;----风险管控清单和风险告知卡,至少应经过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并报本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备案;风险涉及重大风险(红区)、较大风险(橙区)的,清单内容应经过企业组织的评审。重大风险(红区)、较大风险(橙区)应建立管控档案建立企业“红、橙、黄、蓝”四个风险等级所在部位的风险分布图。5记录和建档五、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要求、流程和方法2023/6/9512023/6/952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工作流程2023/6/953隐患判定----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企业安全标准,或违反本企业风险控制措施,且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各种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上的缺陷应判定为隐患。----对于作业现场存在的隐患,应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方面进行判定;判定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一是风险是否制定充分的控制措施,二是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对于管理流程、管理活动、管理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管理缺陷、且会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也应判定为事故隐患。1确定隐患判定、分级和分类准则

2023/6/954隐患分级----烟草企业的事故隐患分为重大隐患、A级隐患和B级隐患三级;----重大隐患应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准则》和GA653A确定的重大火灾隐患判定,具体见《指南》附录G;----各企业应综合考虑隐患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性、隐患治理的难度,在各级隐患排查清单内明确A级隐患和B级隐患的判定准则,A级隐患应依据《指南》附录H判定。隐患分类----烟草企业的隐患分类应按《指南》附录I执行。2023/6/955确定隐患排查重点部位的实施要求和方法

----企业应将重大风险(红区)和较大风险(橙区)单元列为隐患排查重点部位,建立企业隐患排查重点部位清单;

确定隐患排查方式的实施要求和方法

1)建立隐患举报制度,并组织对举报的隐患进行确认;2)作业岗位人员每个工作日的班前、班中、班后进行隐患自查;3)通过各级各类定期安全检查和日常安全巡查进行隐患排查;4)根据实际需求安排年度的各项专项安全检查和专业安全评估;5)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检验、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体系审核、政府和上级检查等其他渠道发现的隐患,应纳入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管理。

烟草企业相关隐患排查的基本要求.doc2确定隐患隐患排查方案

2023/6/956建立隐患排查清单的实施要求和方法:----应按企业、部门、岗位分级制定隐患排查清单,在隐患排查时实现“照单排查”;岗位隐患排查清单至少应涵盖隐患排查重点部位的作业岗位、承担安全相关专项管理职责的管理岗位;

----形成隐患排查清单一览表;

----清单不是简单的检查表,而包括了排查内容、频次、排查责任部门、岗位等内容,是实施隐患排查的系统依据;

----基础管理类隐患应具体描述管理缺陷的排查内容,如未与重点相关方签订安全协议、相关方人员变动未重新进行上岗前培训并经企业确认等;排查内容应包括YC/T384.1的相关要求;

----现场类隐患应具体描述人、物、环境等因素可能发生的隐患排查内容,如安全联锁装置被人为短接、安全防护装置损坏、疏散通道被占用等,排查内容应包括YC/T384.2的相关要求。

各级隐患排查清单.doc

企业级隐患排查清单示例.xlsx2023/6/957隐患排查实施的实施要求和方法

----各级隐患排查应“照单排查”,综合安全检查在检查前,应根据排查清单规定的内容,选择确定本次检查的内容形成计划;

----专项检查和专业安全评估等非固定排查,排查前应制专项计划方案;----保存各类排查的记录。隐患排查通报的实施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