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离骚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阅读优秀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教学建议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等。基于此,在《离骚》教学设计时,设计主题是“通过意象的分析,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感悟屈原的高洁情怀”,将诵读涵泳作为课堂的基础,创设平台把对人物的理解把握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将鉴赏研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重点强化意象、形象的品读鉴赏,以达成《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离骚教材分析《离骚》是人民出版社必修五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主题是“人生的五彩梦”。它作为屈原的代表作,可谓是屈原精神品质、内心情感的外化。本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不肯与世俗沉浮的精神,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本文具有浓厚的楚地特色,学习它要反复吟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屈原的高洁情操,领悟屈原的爱国情感。《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为,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和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表现了他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人格。同时通过诗人战斗的历程和悲剧的结局,反映了楚国政治舞台上进步与反动势力的尖锐斗争,暴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和反动势力的嚣张。《离骚》作为长篇巨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地揭露和斥责。因此,这首词是值得让学生细致品味、深入鉴赏的词作。学习本文,可以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确立的重点是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进行深入探究。屈原的诗歌主要特点是采用香草、美人、佳木、宝玉等来自喻,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离骚》是最好的体现,所以本课的教学把理解芳香美好的意象作为鉴赏诗人形象的一个切入点。新课标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的功能”,“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将诗歌作为一个完整的文本来分析和鉴赏:既不陷入文字逐字解释翻译的泥淖,也不做架空分析。由意象的分析中曲折体会或者从直抒胸臆的诗句中感受到主人公的形象。基于此上对《离骚》的分析,在教学时计划用一课时的时间将教学重点放在通过意象的分析,鉴赏屈原的形象,感受他的高洁情怀,领悟他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追求人生的五彩梦的道路上,克服困难与挫折,奋勇前进。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离骚评测练习1、学生利用网络和书籍搜集资料,了解屈原。(设计目的:让学生进一步走进屈原,了解屈原)①学生利用网络和书籍,课下搜集关于屈原的材料、图片等。②小组交流整合。③推举代表演讲。屈原资料:(1)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秭归县)人,他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他创造的“楚辞”,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2)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诗人。他是楚国贵族。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为左徒。主张制定法纪,选用贤能,联齐抗秦。后受贵族排挤不被重用,被流放汗北、江南,最后自沉汨罗江。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政治斗争中失利的屈原把一腔忠怨之情倾注于诗歌创作,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屈原的诗歌连同他高尚的人格,早已化为人类历史夜空中的一颗明星,在无尽的暗夜中,永远温暖我们的心灵。(3)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以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阴历5月5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4)屈原表达理想与抱负的诗词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魂兮归来!(《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2、写作园地:(设计目的:结合单元主题,寄语人生,秉承屈原的精神,在追求人生五彩梦的道路上,克服困难与挫折,奋勇前进)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人生的五彩梦”,在追求人生的五彩梦的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挫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思考。请以“寄语人生”为题,写一段文字,在班内交流(学生交流学生点评)3、延伸拓展:《大义生死》(设计目的:通过司马迁和屈原的对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杰出的生”与“杰出的死”,感悟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思考: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杰出的生”和“杰出的死”分别指什么?(学生交流)明确:“杰出的生”是指司马迁式的践志而生,是为完成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不惜带辱而活。“杰出的死”是指屈原式的明志而死,是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是历史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衔接]延伸拓展大义生死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时刻,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以卵击石”的壮烈行为。
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
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史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身为史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辨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而已。他要完成千古史记。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和怀恨。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以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它是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虽物换星移,却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
有时,中国人甚至将“生”看作是比“死”更难的事情。
有一个“退麝投岩”的故事。麝鹿被猎人追杀无计时,会跑到岩边,将自己身上的麝香掏出,搓入泥土,归还大地,不令猎人所得。然后,投岩而亡。这是对文化人的生命与使命的庄严比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欲灭亡中国,尤其要扑杀我民族的精英。西南联大的诸教授们跑到了云南。这正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岩边”,他们将自己的麝香掏出,哺育后生,还给中华,以雪国耻。
好一个“退麝投岩”!在此,一部西南联大的历史,已将“择生”与“择死”糅在了一起,这是司马迁与屈原的统一。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隆起的脊骨。没有这伟大的设计,是没有伟大的人和伟大的民族的。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界边,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与生人相逢。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不到百年的小生里,还要活进五千年的历史里,活进无尽的未来中,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为漫长和浩淼。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离骚课堂观察评价记录表日期:2016年4月
班级:51、18
班
学科:语文
执教人:
记录人:任光峰课题:《离骚》项目评价指标案例与评析(视角或视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注重以情感交流为纽带,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媒介,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读文本,理解文本,分析文本。通过老师的引导和督促,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学生、老师、文本、作者进行深度的多元化的对话,生命的交流和关照。通过意象的分析,感受到了屈原的高洁情怀。很好地领悟了屈原的爱国情感。学生感兴趣,课堂不枯燥。学生互动探究,质疑发难,创造性的阅读和个性丰富的表达,不仅训练了思维,更熏陶健全了生命,目标达成率较高。
依据本单元的主题“人生的五彩梦”,《离骚》作为屈原的代表作,可谓是屈原精神品质、内心情感的外化。屈原诗歌主要特点是采用香草、美人、佳木、宝玉等来自喻,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所以,本课的教学把理解芳香美好的意象作为鉴赏诗人形象的一个切入点,由意象的分析中曲折体会或者从直抒胸臆的诗句中感受主人公的形象,进而感受屈原的高洁情怀,领悟屈原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人生的五彩梦。然而,作为一堂有效的语文课,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情感共鸣,学生并不缺少情感体验,能够把屈原“杰出的死”和司马迁“杰出的生”相对比,深入理解文字之外的深意,更好地感悟屈原的“明志而死”。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运用语言文字唤醒学生沉睡的生活体验并且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体验的能力,这才是语文课必须要达成的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设计了整体朗读感知文本、诵读品味深挖底蕴、示读质读恬咏三个环节,实践证明,理解的情感有了共鸣,品鉴的方法有了落实,就会打开感悟情感的闸门;课后的写作便有了依托。板书的呈现是动态的,是简洁呈现文章内容的和人文教育的。本节课的板书让学生总结,学生设计,学生板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概括文本的能力,还原文本的艺术感觉、情感逻辑、艺术价值。老师采取追问的方式,由表层达深层,环环相扣,层层渲染,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较好的体现。采取自读、导读、朗读、赏读、析读等多种方式,以读一统课堂,读出语感,读出情感,读出自我,读出问题。
学习状态(包括注意、倾听、参与、交往、思维、情绪、生成等状态)学习效果(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师教学行为环节(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清晰、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如何?板书怎样呈现的?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有其它辅助行为?)对话(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机智(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
观课心得(探讨“教”与“学”之间的相关性,并依据“学”阐述“教”的借鉴点和改进点)放开手,让学生主宰课堂,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转变观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发言权还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小组的共同学习,给学生发展的舞台。以学定教,老师指导、督促、启发,又加以限制,力避后现代离开文本主体的绝对的读者自发主体论,纠正了从阅读到理解是一条直线,当中没有任何中介,没有任何障碍的错误倾向。由整体阅读--品读赏鉴---朗诵玩味到疑读析难,符合学生的认识逻辑,由整体到部分,现象到本质。改进的地方就是生成的地方可以再多一些,不要盯住住完美,要注意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小组评议意见:该课老师始终贯穿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前充分做好预习工作,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和预习质疑,在课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把握诗歌意象、形象,进而感受屈原的高洁情怀,领悟他的爱国情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有“创新”和“创意”。学生总结,学生设计,学生板书,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相信学生的力量,依靠学生的力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离骚教后反思放开手,让学生充分主宰课堂,彰显生命活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合作和分享,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主宰课堂,彰显生命活力。只有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才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要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总的要求是让学生主宰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将学生导入思考的世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转换教师角色——从“师本”回归到“生本”新的教育思想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新的教与学的关系,其核心是为了倡导教学的民主,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的目的。教育的本体就是学生的发展,或者说,是提升人之生命。这是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生命的发展,教育的基本动力和最重要的资源来自生命,教育的核心过程发生在生命活动之中,所以,我们要转换教师角色,从“师本”回归到“生本”。(一)一切为了学生“生本教育”就是热爱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抓住他,及时表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二)高度尊重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再是一种师本理念下的“长辈施舍”,而是让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与老师并肩站立,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对人类基本道德的尊重,这样,学生真正感到了平等。高度尊重学生,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天性和学习潜能,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立的精神生命,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全面依靠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把学生当成了一个真正的求学者,相信他们想学,能学,会学,相信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的资源。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过程最后并不是教师完成的,所以,要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符合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人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离骚》这节课的板书设计,我从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出发,让他们自己概括,自己书写,自己完成。四位学生边总结变板书,动手动脑,积极配合。香花香草奇服美貌(意象)美艳绝伦内心纯洁(形象)灵修浩荡众女嫉妒(环境)高洁坚贞至死不渝(品质)二、转变教师观念——给学生发展的舞台转变观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发言权还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小组的共同学习,给学生发展的舞台。研讨《离骚》,根据新课程标准建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倡导,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注重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文本,理解文本,分析文本,让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发挥。所以,老师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解放”,老师也得到了轻松。放开手,让学生充分主宰课堂,给学生发展的舞台,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真正意义上解放了教师。三、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参与引导和归纳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老师应授之以渔,告以方向,让学生自己踩出路,而不是把学生引到别人开辟好的道路上。当师生共同攻克难题时,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收获。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的限制,不可能对文本感受得那么准确,所以,在探究式学习中,老师要加以适当的引导。(一)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探究我们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感知中,感知文本,品味文本,进而探究并建构起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本课由意象到人物形象的理解时,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所以,我就创设情境引导:你可以想像一下这些美好芬芳的事物共同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比如说:她长什么样子?穿什么?在什么地方?进一步提示:这个采摘佩戴香花香草,并以荷叶荷花作为衣裳的人应该是一个什么形象?学生根据我的这些提示,学生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美人的形象。(二)学生是主体,教师要适当参与引导我们每节课的语文学习,都有学生难于理解与把握的内容,所以,老师要适当加以参与引导。譬如学生在概括这个美人的形象特点的时候,学生说道,这是一个亭亭玉立,美艳绝伦的美人形象。他只关注了这个美人的外貌特点,所以,老师应该进一步引导概括人物,应该从外表到内心。学生就会发现这个美人除了外表的美丽,内心也是纯洁高尚的,因为作者用香草美人自喻,表达高尚节操与情怀。(三)发挥想像,培养创新意识想像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想像就没有创新。学生的想像主要是根据课文相关的语言文字描写,在阅读教学中,再现课文语言文字所描写的环境,,并按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发挥。在研讨抒情主人公所处的社会环境时,引导学生思考,屈原生活在灵修浩荡,众女嫉妒,时俗工巧的环境中,对他有什么影响?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背景,发现国君昏庸无道,亲近小人,贤臣自然得不到重用,屈原有志不得施展故而忧愁。世风日下,投机钻营,违背法则,歪曲事实,苟合奉承,取悦他人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想。就像屈原在诗中所写“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君王不近,小人嫉妒,社会不容,这样一位特立高标的贤臣注定是一个悲剧。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新课堂,新课堂带来了新课改,新课改为新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全力以赴,放开手,让学生充分主宰课堂,彰显生命活力,不断地去研究,去实践,新课改下的新课堂,才能真正的成为学生的乐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离骚教学设计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1、体现宏观教学理念:根据新课程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倡导,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注重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文本,理解文本,分析文本,让学生主体精神得到发挥。2、依据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的五彩梦”。《离骚》作为屈原的代表作,可谓是屈原精神品质、内心情感的外化,所以,本课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确立的重点是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进行深入探究。3、根据屈原作品特点:屈原的诗歌主要特点是采用香草、美人、佳木、宝玉等来自喻,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离骚》是最好的体现,所以,本课的教学把理解芳香美好的意象作为鉴赏诗人形象的一个切入点。二、主要特点:1、文本反复阅读:根据先学后教以及阅读教学要尊重文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中层层深入,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地阅读文本。2、用民主平等的方式,鉴赏主人公形象:同桌前后桌互相交流;师生民主探讨,互为补充。3、将诗歌作为一个完整的文本来分析和鉴赏:既不陷入文字逐字解释翻译的泥淖,也不做架空分析。由意象的分析中曲折体会或者从直抒胸臆的诗句中感受到主人公的形象。4、学生有兴趣,课堂不枯燥。板书简洁,一目了然。三、教学重点:通过意象的分析,鉴赏抒情主人公形象。教学难点:创设平台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水到渠成。四、学习目标:1、准确诵读文本,读准诗句的字音、语调和节奏。2、通过意象的分析,感受屈原的高洁情怀。3、领悟屈原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人生的五彩梦。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展示郭沫若为屈原写的对联:“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慨叹,我们感动于他深邃的思想,感动于他高超的举动,感动于他洁白的品格。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字,走进《离骚》,感悟他的高洁情怀。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2、听录音,注意听准读音,听清句读。3、学习文本,诗歌很讲究诵读。通过诵读,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把握文意。4、老师点拨诵读技巧:诵读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语速、重音、停顿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以一种和诗词本身所包含的情绪相协调的感情来掌控和润饰我们的声音。如果我们读诗词能有所感动,产生共鸣,并且通过声音把这种感动传达出来,那么我们将获得无法言语的享受。找学生范读课文,其余同学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5、点几名学生示读,学生点评学生的朗读,老师点拨作结。三、整体感知部分:(一)找出重要意象:《屈原列传》中有对屈原的志趣和品行有两句总结性的评价:“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引导学生明确: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他提及的事物都是芳香的。他的品行端正,所以到死也不被容纳。1、“其志洁,故其称物芳”,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他提及的事物都是芳香的。要求学生边读《离骚》边从课文中划出作者描述到的美好芬芳的事物。(学生读文本,3分钟后,通过互相交流补充,找出下列意象)蕙茝兰皋椒丘芰荷芙蓉高冠长佩蛾眉。2、找同学概括总结这些意象。3、学生板书概括意象。(香花香草奇服美貌)(二)由意象到人物形象的理解:过渡引导:这些芳物共同构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比如说:长什么样子?穿什么?在什么地方?进一步提示:那么采摘佩戴香草并以荷叶荷花作为衣裳的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学生明确:美人。质疑引导:1、概括这个美人的形象特点。(提示:可从外表到内心)2、学生板书美人的形象特点:(美艳绝伦内心纯洁)教师指导背诵:给同学们二分钟时间试着背诵含有这些意象的相关句子,检查学生背诵。质疑引导:诗中这个人如果是个美人的话,打扮得也确实是有些不同寻常的。那么诗中美人有所指吗?指的是谁?应该是作者自己。因为诗人一直都在说“余……余……”引导小结:是啊,诗人塑造这样一个香气四溢、美艳绝伦、内心纯洁的形象这是自己精神的外化,他用奇特的装束恰恰体现了诗人的精神是高标出世超脱凡尘的,诗人的内心又何尝不是怀瑾握瑜纯洁高尚的呢。这也是屈原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用香草美人来自喻,表达高尚节操和情怀。(三)抒情主人公所处社会环境的分析:质疑引导:这样一个美人被她所处的时代接受吗?让学生回归课本,看看屈原当时生活的社会环境怎样。1、学生找,灵修浩荡(学生具体解释:“灵修”指君王,“浩荡”是恣情放纵荒唐的意思),众女嫉妒,时俗工巧。(学生边读边翻译)2、找同学总结并且板书。明确:灵修浩荡众女嫉妒时俗工巧3、质疑:这种社会环境,对屈原有什么影响?学生明确:国君昏庸无道,亲近小人,贤臣自然得不到重用,屈原有志不得施展故而忧愁。引导小结:世风日下,投机钻营,违背法则,歪曲事实,苟合奉承,取悦他人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想。就像屈原在诗中所写“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君王不近,小人嫉妒,社会不容,这样一位特立高标的贤臣注定是一个悲剧。组织背诵:给同学们二分钟时间试着背诵这一段。检查,个背,齐背。(四)抒情主人公矢志不渝的高洁情怀的理解:质疑引导:屈原在这样一种环境当中是如何坚持的?(小组合作探究,找好中心发言人)表现出他怎样的品格?(学生再次阅读文本,互相补充交流)1、小组中心发言人回答,一人一句,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点拨句中的重点字词。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进不入以离忧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还有整个第三段全是他这一品质以及他为坚持这品质所下的决心。2、思考这些句子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3、找学生边总结边板书。(高洁坚贞,至死不渝)4、学生齐读这些句子,进一步体会作者高洁坚贞,至死不渝的高尚品格。学生小结,教师补充:这些语句能够表现出他高洁的情操,不为世俗所玷污,为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顺应世俗生活。一颗高洁的心,一个高大的形象立于我们的面前,也立在了楚国的土地上,更立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五)总结全文:屈原之所以能坚持个人的情操,保持一颗高洁的心,是因为他有一腔火热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始终不变的一颗赤子之心,让我们永远记住他,记住他忠于祖国,关心民生疾苦,不顾及个人生命的高尚节操。板书设计:香花香草奇服美貌(意象)美艳绝伦内心纯洁(形象)灵修浩荡众女嫉妒(环境)高洁坚贞至死不渝(品质)四、写作园地: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人生的五彩梦”,在追求人生的五彩梦的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挫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思考。请以“寄语人生”为题,写一段文字,在班内交流(学生交流学生点评)五、延伸拓展:《大义生死》思考: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杰出的生”和“杰出的死”分别指什么?(学生交流)明确:“杰出的生”是指司马迁式的践志而生,是为完成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不惜带辱而活。“杰出的死”是指屈原式的明志而死,是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是历史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六、结合板书总结全文:本文作者用了香花香草、奇服美貌这样一些意象,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艳绝伦、内心纯洁的美人形象,她生活在灵修浩荡、众女嫉妒、时俗工巧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高洁坚贞、至死不渝的高洁品质。让我们一起记住屈原,秉承着他的精神,在追求人生的五彩梦的道路上,克服困难与挫折,奋勇前进。[衔接]延伸拓展大义生死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时刻,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以卵击石”的壮烈行为。
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
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史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身为史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辨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而已。他要完成千古史记。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和怀恨。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以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它是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虽物换星移,却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
有时,中国人甚至将“生”看作是比“死”更难的事情。
有一个“退麝投岩”的故事。麝鹿被猎人追杀无计时,会跑到岩边,将自己身上的麝香掏出,搓入泥土,归还大地,不令猎人所得。然后,投岩而亡。这是对文化人的生命与使命的庄严比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欲灭亡中国,尤其要扑杀我民族的精英。西南联大的诸教授们跑到了云南。这正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岩边”,他们将自己的麝香掏出,哺育后生,还给中华,以雪国耻。
好一个“退麝投岩”!在此,一部西南联大的历史,已将“择生”与“择死”糅在了一起,这是司马迁与屈原的统一。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隆起的脊骨。没有这伟大的设计,是没有伟大的人和伟大的民族的。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界边,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与生人相逢。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不到百年的小生里,还要活进五千年的历史里,活进无尽的未来中,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为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货物买卖合同(含退换货条款)
- 劳务派遣框架合同
- 农业种植合同协议
- 招标文件案例解析深度解析
- 房屋买卖合同样本国内格式
- 环保产品质量共检协议
- 鸡粪有机肥订购协议
- 维修服务精益求精
- 网络营销服务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 财务代理委托事宜
- 2024年贵州省贵阳修文县事业单位招聘133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读书分享《非暴力沟通》课件(图文)
- 2024-2030年中国家禽饲养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和投融资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净菜加工行业市场营销模式及投资规模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含解析
-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选拔卷)(原卷版)
- 云南省昆明市昆十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 华强北商圈市场分析:华强北商圈之市场分析全面分析华强北商圈现状、规划及发展趋势
- 统编版2024年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国开(河北)2024年《商务谈判实务》形成性考核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