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liaojie课件_第1页
结核病防治liaojie课件_第2页
结核病防治liaojie课件_第3页
结核病防治liaojie课件_第4页
结核病防治liaojie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核病防治全球结核病动态结核病疫情2003年全球的结核病疫情现状感染人数约为20亿发病890万例,发病率为141/10万其中390万为涂阳病人(43%报告到WHO)结核病发病率每年增加1%估计患病人数为1550万例(患病率为246/10万)其中包括HIV+TB38万例死于结核病为180万例,结核病死亡率为29/10万其中包括HIV+TB死亡27万例

2002年估算结核发病情况

国家病人数%

印度 1.76(20)

中国 1.33(15)

印度尼西亚 0.56(6)

尼日利亚 0.37(3)

孟加拉国 0.32(3)……

……22个高负担国家 7.00(80)全球总计

8.80(100)政府的忽视人口的流动HIV/TB双重感染结核菌的耐药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年808284868890929496980016000180002000022000240002600028000病例1980-2000年美国结核病报告病例数据点表示11个收入阶层的收入中值的中点Cantwell,etal.JAMA1994;272:535-539收入阶层,美元($)平均年结核发病率病例数/100,000人/年1985–1991年美国不同收入阶层七年每年平均结核发病率EuropeanRespirJ1994,7p15481992年部分欧洲国家本地和

国外出生人群的结核报告发病率病例(每100,000人)010203040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美国总发病率本土出生国外出生

1992-2000年美国出生人与国外出生人群结核发病率对比

CDC病例数(百万)基线病例HIV因素人口学因素百万百万百万百万年人口变化和艾滋病对

全球结核流行的影响1999-2002年不同国家/地区新病例

中的耐多药结核病患病率2002年底感染艾滋病毒/患艾滋病的成人和儿童的估计数合计:4200万西欧57万北非和中东55万次撒哈拉非洲2940万东欧和中亚120万南亚和东南亚600万澳洲和纽西兰15000北美98万加勒比44万拉丁美洲150万亚太地区120万资料来源:UNAIDS2002年成人和儿童死于艾滋病的估计数合计:310万

西欧8000北美和中东37000次撒哈拉非洲240万东欧和中亚25000亚太地区45000南亚和东南亚44万澳洲和纽西兰<100北美15000加勒比42000拉丁美洲6万资料来源:UNAIDS2002年新发艾滋病毒感染儿童

(15岁以下)估计数西欧<500北美和中东13000次撒哈拉非洲72万东欧和中亚1000亚太地区3000南亚和东南亚6万澳洲和纽西兰<100北美<500加勒比7000拉丁美洲1万合计:80万资料来源:UNAIDS2002年每天约有14000例

新发艾滋病毒感染者95%以上在发展中国家15岁以下儿童有2000人15-49岁者约有12000人,其中:

几乎一半是女性

15-24岁者大约占50%资料来源:UNAIDS我国结核病疫情我国结核病流行现状(1)高结核感染率2000年感染率为44.5%全国约有5.5亿人感染结核菌2000年全人群感染状况45%55%感染未感染我国结核病流行现状(2)疫情下降缓慢,传染性病人几乎没有减少涂阳患病率(1\10万)1990-2000年涂阳肺结核年递降率为3.2%估算涂阳病人数:1990年151万2000年150万涂阳患病率122/10万菌阳患病率160/10万活动性患病率367/10万我国结核病流行现状(3)不同地区疫情差别较大农村疫情高于城镇近一倍中西部疫情是东部的近1.7倍1990—2000年,卫V项目地区的涂阳患病率下降了44.4%,而非卫V项目地区患病率只下降了12.3%。我国结核病流行现状(5)结核病死亡率呈稳定下降但仍然较高1999年死亡率为9.8/10万,较1989年19.1/10万下降了53.9%,目前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流动人口、特种人群、贫困和脆弱人群全球的行动DOTS策略由五要素构成

政府承诺,保证经费以显微镜为主发现涂阳病人落实督导下的短程化疗(DOTS)保证充足的药品供应完整的报告和评价系统.全球千年发展目标

MILLENNIUMDEVELOPMENTGOALS(MDG)

实施

指标

24(targetyear2005)

到2005年涂阳病人发现率70%,治愈率85%。效果指标

23(targetyear2015)

到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结核病患病和死亡下降一半。(基线1990)我国患病率的趋势我国涂阳患病率的趋势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进展一、全国结核病控制目标进展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行动

三、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目标进展目标100%

目标进展目标70%目标进展目标85%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提供免费的结核病检查对推荐和转诊的医生提供报病补助对管理病人治疗的医务人员实行补助其它:追踪病人、乡级痰检人员等补贴我国结核病防治主要免费和激励政策肝功或常规检查保肝药品为贫困病人提供交通费用随访的胸片危机重症病人的住院床费各省的特殊政策

措施与行动建立包含结核病在内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2004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启用37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截止2004年底,进入网络直报的卫生机构总数超过4万充分利用这个高速公路结核病转诊追踪工作措施与行动建立疾控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的合作机制(PPMD)利用网络直报系统追踪病人在乡镇中心卫生院设立痰检点为乡村医生发放报病补助新涂阴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药物治疗措施与行动分类指导,加大督导力度2004年对12个重点省加强督导王陇德副部长两次致信重点省份的政府领导2005年实行季初专家督导、季末行政督导的双督导制度关注结核病和艾滋病(TB/HIV)双重感染成立TB/HIV防治协调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开展在HIV/AIDS患者中筛查结核病工作起草TB/HIV双重感染工作框架翻译出版了4本WHO有关TB/HIV防治方面的参考书

措施与行动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充实各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强化分级培训,侧重对城市社区和乡村医生的培训利用疾控体系和网络的整体优势,发挥现有人员的作用面临的挑战千年发展目标挑战流动人口MDRTB/HIV拓展新领域经费DOTS实施质量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机制

下一步主要工作制订2006-2010年实施计划将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结核病控制、MDRTB和TB/HIV等内容纳入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多方筹资,保证结核病防治的经费投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广泛动员医务工作者参与结核病控制工作不断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实施质量谢谢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有效控制结核病的流行,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学校结核病防治学校结核病疫情目前没有全国学校结核病疫情的资料就部分学校的报导初步了解结核病疫情部分学校体检的报导单位年度学校种类结素强阳性率(%)患病率(1/10万)山东即墨市1995高中17.7470河南1993技校、高中1.51264贵州黔西南1993-97大中专23.8470河南1992大中专2.9300广东2003大学12.8864全国流调199015-24岁

---199

200015-24岁4.5

172

四川省学校暴发流行年度学校种类发病率(1/10万)2000大学110400

大学26002001中专1700

中专282002002中学17400

中学21300

中专323002003大学33000

中学321002000年全国流调15-24岁

172浙江省省级专科学校暴发流行案例1999年级女生,因咳嗽、脓痰、发烧,先后3个月在校医室抗炎治疗无效。2001年在省医院手术切除,病理诊断:右下结核、空洞形成。术前未查痰。同年5月,同寝发病两例。对该班体检,发现11例病人(1/43)。同班同楼层2个寝室有8人发病,26名同寝学生。内蒙古自治区大中专暴发流行案例学校学生数发病例数发病率(1/10万)钢院2722531950轻工学校1042312980教训两例首发病人均痰涂片阳性,发现后未报告,住院期间经常回学校,与同学同吃同住。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建议一、认真落实卫生部、教育部通知精神加强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及时发现结核病传染源要做好在校学生的结核病治疗和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校医或分管卫生保健工作负责人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机会严格执行结核病疫情报告制度二、制定结核病防治的规划至少在一定的级别(县级以上的教育部门,或较大的院校)上制定:10年规划5年实施计划年度计划三、健全校医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建设要有健全的校医体系加强对校医结核病防治能力的培训结核病的干预措施病人发现、治疗管理BCG接种预防性化疗(Preventivechemotherapy)预防性治疗(Prophylactictreatment)病人发现1.发现方式2.诊断方法四、病人发现方式采取主动与被动方式相结合的病人发现方式新生入学体检(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和X线检查)日常因症就诊重点人群(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的健康检查县市查痰法排菌病人数胸透异常者中菌阳病人胸透判定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中的菌阳病人检出遗漏检出遗漏例数%例数

%例数%例数%安达涂片959296.833.28589.51010.5培养112711590.6129.49171.73628.3涂+培13111890.1139.99471.83728.3浠水涂片104104100.0010096.243.8培养2132132100.0012493.986.1涂+培135135100.0012794.185.9胸透对菌阳病人检出的影响注:培养1/2是指培养的次数诊断方法

2.痰结核菌检查痰结核菌检查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主要作用是:

1)确定诊断

2)确定治疗方案

3)考核疗效

4)明确控制结核病的重点是控制传染源。

痰结核菌检查方法

1)痰涂片检查

2)痰培养检查(包括常规慢培和快培BACTEC-TB技术)

3)其他方法包括:PCR、抗体和指纹技术Fingerprint等。诊断方法

3.结核菌素试验,主要用于儿童结核的诊断,阳性反应的标准为局部硬结反应5mm及以上,强阳性反应为20mm及以上,小于3岁儿童为15mm及以上,或有水疱、坏死者。1、涂片检查2次或1次阳性,胸片显示有活动性肺结核病灶者,即可确诊。如果胸片未见异常阴影,必需做1次即时痰予以确认2、涂片仅1次发现1~3个结核杆菌,必需结合胸片经病案讨论会集体定诊,如胸片显示确有活动性病灶者,可诊断为涂阳病人3、涂阴肺结核病人必需由病案讨论会确定

定诊的标准五、结核病的治疗与管理采取住院与不住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最好在排菌期间住院隔离治疗痰菌阴转后进行不住院治疗实行直接观察下的短程化疗(DOT)肺结核病治疗分类

初治:

一、从未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二、虽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但是小于一个月者复治: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一个月及以上者五、结核病的治疗与管理从涂片的角度:涂阳、涂阴从涂片和培养的角度:涂阳培阳、涂阳培阴、涂阴培阳、涂阴培阴肺结核病诊断的细菌学分类抗结核药物的分类1.按照效果、毒副反应和价格等分成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2.按照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最低抑菌浓度的10倍分为杀菌和抑菌;3.按照Mitchison的菌群理论分为早期杀菌、预防耐药和灭菌药物即病人每次顿服的多种抗结核药物的片剂或胶囊,按规定方案和一定剂量压制在同一泡眼状聚乙烯(或其他材料)薄膜板上。板式药品数种不同药物按照一定的剂量配方,混合制成一种复合制剂,其剂型可为片剂或胶囊。(异福酰胺)优点:高效毒副反应较小增加病人信任感提高顺从性减少药品配伍差错便于管理抗结核复合制剂1.初治涂阳

2H3R3Z3E3/4H3R32.复治涂阳

2H3R3Z3S3E3/6H3R3E33.初治涂阴

2H3R3Z3/4H3R3全国统一的化疗方案联合用药两阶段治疗短程化疗间歇用药不住院治疗化疗方案的原理住院与不住院化疗的结果治愈:涂阳肺结核完成规定的疗程,痰菌至少两次阴性,其中一次在完成治疗时;完成治疗:已经完成疗程,但不符合治愈和失败标准的病人;治疗失败:在治疗5个月或以后痰涂片阳性的病人;死亡;在治疗期间因任何原因死亡的病人;丢失:病人中断治疗连续2个月或更长;迁出:已迁到其他地区,但治疗结果不明的病人;治疗成功:所有治愈和完成治疗病人的总和。

治疗结果的判定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弱毒的活菌疫苗。通过人工的方法,使未受感染的人产生一次轻微的感染,没有发病的危险,从而产生抵抗结核病的能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所以在产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一出生就应接种。卡介苗接种卡介苗的保护性o对播散性,脑膜炎,和死亡的保护性:一致为好至非常好o保护儿童预防各种形式的感染;

一致为好o对儿童(不是婴儿)的保护性:不好至尚可o对成年人的保护性:除了个别以外,其余都不好HLRieder,Paris11/01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给与抗结核药物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称为“药物预防”。药物预防的对象如下: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

2)与新诊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结核菌素阳性幼儿和青少年。

3)未接种卡介苗5岁以下儿童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4)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下述人员:糖尿病病人、矽肺病人、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者,接受免疫抑制疗法者。

5)X线胸片有非活动性结核病变,而又没有接受过抗结核治疗的人。

6)结素试验强阳性者。药物预防(尚未列入规划的策略)健康促进教育部门要将结核病防治知识编入中、小学相关教材,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主要内容:结核病的症状、结核病的治疗和管理、结核病的预防、减少社会歧视具体内容详见:建立登记、报告体系健全学生和员工结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