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测试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新石器时代,我国各处的农业村落都已具相当规模,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各地。下列

文化遗存,位于图中所示“中原文化区”的是()

A.仰韶文化B.红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良渚文化

【答案】A

【详解】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文化遗存分布,可知中原文化区主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

区,而仰韶文化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地区,符合题意,A项正确;红山文化位于燕辽文

化区,排除B项;河姆渡文化位于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地区,排除C项;良渚

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排除D项。故选A项。

2.汉初,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汉武帝为解决上述

问题所采取的举措是()

A.设立中朝B.颁布推恩令C.设立刺史D.确立察举制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知,材料

反映诸侯势力强大,威胁中央,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

恩令“,削弱了诸侯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设立中朝是加强皇权,排除

A项;设立刺史是加强对地方监察,排除C项;确立察举制是选拔人才,排除D项。

故选B项。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下面空格中应填入()

A.北魏B.北齐C.南齐D.元

【答案】C

【详解】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其中空格是南齐,C项正确;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后北魏分裂为北周和北齐,排

除AB项;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排除D项。故选C

项。

4.孙中山说:“当外国人劫掠了京城,亵渎了神明,皇权的威信扫地以尽……变革的时

机就在成熟了。“据此判断,他认为造成“变革的时机就在成熟”的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法战争

【答案】C

【详解】根据“当外国人劫掠了京城,亵渎了神明,皇权的威信扫地以尽……变革的时

机就在成熟了。”可得出孙中山强调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洋人的

朝廷,因此要推翻清政府,C项正确;A项时机还不成熟,排除A项;BD项没有打到

京城,排除BD项。故选C项。

5.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次年在台湾建省。这表明当时()

A.清朝统治由盛转衰B.边疆危机严重C.地方势力膨胀D.鸦片走私猖獗

【答案】B

【详解】据材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次年在台湾建省“并结合所学可知,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英俄偷窥我国新疆、日本侵略台湾,B

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早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的统治就已落后世界潮流,排除A项;

据所学可知,清政府在新疆、台湾设省,目的是加强控制应对边疆危机,而不是地方势

力膨胀,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合法化,排除D项。故

选B项。

6.下图所示为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上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该文的发

表()

孑迪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A«■(

1.,,•9・,・.e-<<••••«««.•««

*««••*««***«.•«(«•••

•・・・・•・♦,■«・・・・・♦・・•.•*

fn4«a

•♦•♦・An.-♦・・.4■««.•<.•A«•••■•,.»»•<■«<••••««t.

,,・.,A・.■

・1•・・,・・.««>«*>«*<.«,•«••,(a

•■X.€••<•«»-•••.•<•*«•«■•••

?•><««.■«■«.««▲・・・・.•

••••«*.•▼•・.*«・

••«««.•<•<•••«•.,•BI・a«・,・

・.“・•.«4Att«a*aa.

4««A««4»:caw<A«««•«*.-«««<•

•Anu.«*.«M&<.

V*««a<An»a*«a<««><>.*<«*>«••••.4

4«.«.M.・・<•“・・・♦♦♦・«♦・・・・•・•.V«l«

n・.,・0・,・・・《•«,・•■•«<«■«•••«•«••a

〈,,・・・(1.«A«n.•<.・•一■)■・•・・・・<»<•«>aa.xtaiaae*

tn««miBtAA-tBitnaa•-<••••••••••<••••.«<>•••<<•«•«••

A.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B.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D.标志着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

【答案】C

【详解】据材料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知为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的讨论,解放了思想,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C项正确;1976年粉碎“四

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排除A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标志着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排除B、D项。

故选C项。

7.中古时期,欧亚地区出现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大帝国,这些帝国大都实行集权统治。

下列帝国中,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习称哈里发的是()

A.阿拉伯帝国B.俄罗斯帝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哈里发,A项正确;俄罗斯帝国最

高统治者称“沙皇”,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巴塞勒斯,排除C项;

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苏丹,排除D项。故选A项。

8.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从而开创了当时东西方之间最短的

海上航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绕过非洲,从西欧来到东方的航海家是

达・伽马,他绕过好望角抵达了印度,B项正确;迪亚士没有绕过非洲,排除A项;哥

伦布抵达的是美洲,排除C项;麦哲伦抵达亚洲不是绕过非洲,而是绕过美洲,排除D

项。故选B项。

9.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大炮与巨舰之间的战斗”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战役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大炮与巨舰之间的战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德两国海军为争夺制海权,在日德兰展开了一场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

大的海战,D项正确;马恩河战役是一战中西线的一场战役,发生在陆地,排除A项;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发生于法德边境,排除B项;凡

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发生于陆地,排除C项.

故选D项。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

有()

①电子计算机的发明②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③内燃机的创制④空间技术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④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命名为“埃尼阿克'',是1946年美国宾

夕法尼亚大学埃克特等人研制成功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①正确;原子能

的开发利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②正确;内燃机的创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成果,③错误;空间技术的发展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④正确。综上,正确

的有①②④,D项正确;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

11.有同学以“科举取士”、“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作为关键词整理知识。

据此判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A.隋唐盛世B.民族交融C.制度创新D.藩镇割据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取士”是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是中枢权力机构变化、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赋役制度,故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隋唐制度创新,C项正确;

隋唐盛世应该体现为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融合的

信息无关,排除B项;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排除D项。故选C项。

12.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古代科技成果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孙思邈《千金方》②郭守敬《授时历》

③李时珍《本草纲目》④裴秀《禹贡地域图》

A.①②④③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

【答案】B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①孙思邈《千金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②

郭守敬《授时历》是由我国元朝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等人编制而成的历法,是中国古代科

学史上的一大成就;③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④西晋裴秀《禹

贡地域图》为中国传统地图(平面测量绘制的地图)奠定了理论基础;故④①②③符合题

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下表整理自《中国年鉴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年鉴以1914年8月来划

分民族工业发展的时期,意在突出()

时期注册工业公司数(个)资本额(万元)

1914年8月前1464115

1914年8月9920年27211743

A.辛亥革命创造的有利条件B.列强忙于欧战的影响

C.反对“二十一条”斗争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开展的意义

【答案】B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914—1920年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这一时

期正是-战期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列强忙于欧战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

的时机,B项正确;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排除A项;反对二十一条的斗争和新文化

运动都爆发于1915年,并不是民族工业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排除CD项。故选

B项。

14.他们生于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幼年受过私塾教育,少年时接受新式教育,念英

文、学几何,课余看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梁启超的《新民丛报》,等到辛亥革命,

他们剪辫子、闹学潮,《新青年》发行后,大家人手一册,“五四运动”一起,全国响应•

这里的“他们”应该是()

A.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B.主张变法的资产阶级

C.逐渐觉醒的无产阶级D.具有新思想的新青年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他们生于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新青年》发行后,大家人手一

册“,可以看出他们应该是五四时期具有新思想的新青年,D项正确;最早开眼看世界

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排除A项;主张变法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排除B项;材料涉

及的是新思想的青年,并未涉及无产阶级,排除C项。故选D项。

15.“亲爱的同胞们……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

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据此判断,

上述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爆发D.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

抵抗外敌的侵略''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宣言是1937年7月15日中共发表的《中共中央

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中国人

民的全面抗战也开始,在这一背景下,为了促进全民族抗战,中共发表了该宣言,C项

正确;A项发生在1931年,排除;B项发生在1936年12月,排除;D项发生在1937

年12月,排除。故选C项。

16.下图所示战役是()

1-依段修方1

太岳

A.太原会战B.武汉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

【答案】D

【详解】依据图示可以看出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

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D项正确;太原会战,

武汉会战,徐州会战是国民政府组织的四次会战,排除ABC项。故选D项。

17.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前一个时期的成

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下列外交成就具有这种意义的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推动印度支那问题政治解决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③B.①②③C.④D.①②③④

【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

个历史时期,前一个时期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可知,

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会上做了把党和国

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材料中问的是改革开

放之前的中国外交,包括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印度支那问题的政

治解决、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①②③④都属于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成就,D项正确;其他各项不全面,排除A项、B项

和C项。故选D项。

18.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下列举措按出台先后排序正确是()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

②国有企业进行扩大经营自主权的试点改革

③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④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②③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

实行的,1979年,国有企业进行扩大经营自主权的试点改革,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

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1994年起,按照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正确的顺序为:①②③④,A项正确;排除B、C、

D三项。故选A项。

19.《全球通史》这样描述中世纪欧洲社会的这些人,他们受到保护,拥有一块土地,

并享受许多宗教假日和收获节日。作为回报,他们必须耕种耕地中留给封建主的那些田

地,为封建主做家务及其他农田杂活,并将自己任何来源的收入的一部分交给封建主。

“这些人”是()

A.僧侣B.骑士C.农奴D.奴隶

【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些人''受到保护,可以拥有一块土地并进行耕种,为封建主

做家务及其他农田杂活,并将自己任何来源的收入的一部分交给封建主。结合所学可知,

“这些人'’是农奴,C项正确;僧侣不会耕种土地,为封建主做家务及其他农田杂活,并

向封建主纳税,排除A项;骑士是欧洲封建时代为国王或其他长官服务的武士,与材

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奴隶没有土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权利,与材料信息不符,

排除D项。故选C项。

20.下图中,洛克占据了画面的主要部分。综合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A.启蒙运动有其广泛的社会基础B.咖啡成为英国社会的流行饮品

C.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流动D.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从此解放

【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洛克占据了画面的主要部分”并结合所学可知,洛克是英国的启蒙思

想家;依据图示中的文字信息可知,在当时的咖啡馆、报刊、杂志、图书、广告、主题

俱乐部、社团等均在涉及了洛克的思想,这说明启蒙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A项正

确;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咖啡成为英国社会的流行饮品,而且这也不是材料的

主旨,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是文艺复兴的影响,排除。故选A项。

21.在早期资本主义兴起阶段,欧洲大多数制造业采用分包制,这种制造业是基于家庭

生产的,一般不超过10个人。但到了18世纪中期,多数新发明的机器对于家庭生产来

说都太大、太昂贵了,因此集中生产成为必然,于是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应运而生。

这利产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手工工场B.股份公司C.大工厂D.垄断组织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产生力的发展,推动了新的生产组织形

式应运而生,采用机器大生产,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大工厂,C项正确;材料中

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大工厂,手工工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股份公司不属于“新

的生产组织形式“,排除B项;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22.在一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阐述了资本与劳动之间,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关

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与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并且根据经济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制度

下的阶级斗争将不可避免地使工人阶级战胜资产阶级。这部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

C.《法兰西内战》D.《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剩余

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B项正确;《共产党宣言》

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排除A项;《法兰西内战》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

专政的理论,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排除C项;《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是马克思关于印度问题以及无产阶级在民族殖民地问题上的理论和策略的重要著作,排

除D项。故选B项。

23.林肯在南北战争前说:“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放;如果

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

能保存联邦,我也照办。“这说明战前林肯致力于()

A.维护联邦统一B.解放黑人奴隶C.发展美国经济D.解决农民土地

问题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林肯表示,在对待对奴隶制的问题上,哪种办法能够保存联邦,他

就会采取哪种办法,也即林肯战前主张在维护联邦统一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办法解决

奴隶制问题,A项正确;林肯优先考虑维护联邦统一,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发展美

国经济“,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24.1922年列宁指出:“一年来农民不仅战胜了饥荒,而且交纳了大量的粮食税,现在

我们已经得到几亿普特的粮食,而且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强制手段。“这是因为苏俄()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D.开展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推动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此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被新

经济政策所取代,排除A项;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时间不

符,排除C项;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5.对于冷战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杜鲁门称它使西欧避免了共产主义的专制统治,丘

吉尔赞扬它是历史上最慷慨的行动,苏联则认为它给西欧套上了绳索。该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B.马歇尔计划实施

C.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答案】B

【详解】根据“杜鲁门称它使西欧避免了共产主义的专制统治,丘吉尔赞扬它是历史上

最慷慨的行动,苏联则认为它给西欧套上了绳索。”可得出是美国经济上援助西欧的马

歇尔计划,维护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主

要是政治方面,不属于“最慷慨的行动”,排除A项;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成立的,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主要是军事方面,与材料的内容主旨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二、材料分析题

26.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朝陆路和海路交通的出发地。根据所学,分别指出唐朝时期,中

外高僧经由陆路、海路推动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

材料二从明中叶至清末,中西文明有两次大规模的接触和交流,特别是后一次的

接触,引发和加速了中华文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后一次的中西

文明相遇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随着西方列强军事、经济、政治方面的扩张,西

方的器物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各层面的文明都逐步传入我国,并与我国传统文

明发生激烈的冲撞和交流。

——袁行需、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中西文明“接触与交流”的角度,简述明朝中后期科技领域

的新发展。如果要论证洋务运动推动了“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你会提取教材中的哪

些信息。

【答案】(1)出发地:长安;登州、扬州、广州(任答两处即可)玄奘(唐僧不给分,唐

三藏可)取经;鉴真东渡,传授佛法;日本高僧空海,带回佛经和诗文集。

(2)发展:传教士与开明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坤舆万

国全图》刊印(三个方面,若写具体成果,也给分)信息:军事工业、民用企业、新式

学校、新式海军;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解析】(1)

出发地:陆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所学可知,唐朝时期陆路的出发地是长安,向西可以

到达天竺,甚至大食、大秦等地。

海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海路的出发地为登州、扬州、广州等沿海港口。

(任答两处即可)

事件: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玄奘(唐僧不给分,唐三藏可)西行天竺求取佛法(或

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日本高僧空海,带回佛经和诗

文集。

(2)

发展:据材料“从明中叶至清末,中西文明有两次大规模的接触和交流,特别是后一次

的接触,引发和加速了中华文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并结合所学可

知,自明中叶以来,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开明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传播了西方

科技知识;《坤舆万国全图》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