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教版)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一课。这节课是由三个子目构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战火再燃。第一子目主要是介绍了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双方的背景状况,突出了虎门销烟这一事件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了解了鸦片战争前的背景和战争爆发的原因很自然地就过渡到第二子目鸦片战争。第二子目主要是讲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影响。第三子目实际上是第二子目的延续因此称为“战火再燃”,可见在讲述第二子目与第三子目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目“虎门销烟”,讲战争的原因;第二目“《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略讲经过,主要谈结果;第三目“第二次鸦片战争”概述了起因、经过和后果,其中包括洋务运动的发生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奋勇抵抗的史实;战争失败的原因;根据战后条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情景,采用“情景创设——问题提出——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把“以任务为中心”的活动作裁体,在研读与阐释史料,问题探究,历史比较过程中实现本课教学目标。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②体会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愿意向他学习。③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影响的分析引导学生痛定思痛、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1导入罂粟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它鲜艳夺目,娇艳欲滴,它的果实成熟饱满,可是它却被殖民者用来作为一种武器,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拖入了痛苦的深渊。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一个多世纪以前的岁月,去回忆那先进与落后并存,文明与野蛮同在的悲怆时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十课。讲授新课一、鸦片战争的原因1、卑劣的行径——英国的鸦片走私PPT:展示罂粟花制成鸦片的图片,展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展示材料:1.林则徐的上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3.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提出问题: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哪些危害?根据材料归纳鸦片泛滥的危害是◆师生互动归纳:①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②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③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述,使学生了解鸦片问题的由来。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认识鸦片大量流入中国的危害,理解清政府禁烟的目的。2、正义的回击——虎门销烟(导火线)1839年,道光皇帝授予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广州后,雷厉风行,收缴鸦片。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禁烟运动维护了民族利益。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曼彻斯特的三十九家公司联名上书外交大臣:“作为工业者的我们,不但因近来的中国事件失去了这个市场,而遭受损失……我们的资财大部分都卷入了这种贸易。这个贸易的停顿,我们的货物被扣留,对我们已极为不便,而且将来可能遭受极严重的损失”。他们请求“女王陛下的政府,对于中国方面这种侵略行为,给予迅速的、强有力的、明确的对策”。英国下院经过激烈的辩论,最终以微弱的多数通过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议案。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到达中国,一场为了保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可耻战争就这样开始了。【设计意图】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的爆发,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以教师的简要叙述为主,使学生认识到英国为了维护鸦片贸易,发动了一场对中国的战争,明确这场战争的侵略性质。◆讨论:有人说: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你赞同吗?3、根本原因展示材料,创设情境。材料1: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材料2:“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材料3: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必修2第七课》◆提出问题:结合教材引言部分,问题:英国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师生互动归纳:英国最初是打算用商品打开中国大门的,但是:展示材料4中英正常贸易的对比图【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对比中,在展示的材料中能明白英国的真正目的。二、解读鸦片战争第一阶段:1840年广东——厦门——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和谈(道光、琦善)第二阶段: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东——攻占东南沿海——驶抵南京下关◆提出问题:鸦片战争中,英军陆地作战军队4000人,海军3000人,总兵力7000余人。战争结束时也就20000余人。而清军总兵力约80万,动员了十几个省的军队。同时中国还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例如人民群众自发地进行抗英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等)但为什么战争的结局却是中国战败了呢?◆师生互动归纳:英国中国政治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腐败的封建专制统治经济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发达落后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财政困难军事船坚炮利军备废弛外交殖民扩张闭关锁国,愚昧无知综合国力资本主义迅速崛起,综合国力强大封建制度日趋腐朽落后危机四伏◆教师总结:可以看出当时的东西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十九世纪上半期中英两国社会状况的差异决定了中英之战必然爆发,并且也正是中英两国这种社会状况的差异构成了中国战败的必然性。【设计意图】教材中采用的统计数字,对学生有比较强烈的刺激,会促使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拥有很多“优势”的中国,为什么会战败?◆师生互动归纳: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②主观原因──清朝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落后、军事力量较弱等③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人类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一个没有海洋战略意识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大国争霸的世界近代史昭示,所有大国的兴衰都取决于海上。战败的“代价”——不平等条约三、解读不平等条约及影响3、《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师生互动归纳:内容: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开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税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四、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展示材料: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现实——“(英)和中国开放贸易十年后”,“其消费能力竟不及荷兰的一半”,“甚至落在巴西和土耳其之后。”——《密切尔报告书》◆提出问题: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材料:“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1854年《克勒拉德伯爵致包令博士函》◆提出问题:请回答:材料反映了英国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据此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借口。【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展示让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的原因有更深刻的了解。促进学生的思考。2、过程:第一阶段(1856—1858年)1856年:英法发动,俄美参与;1858年:《天津条约》第二阶段(1858—1860年)1860年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PPT:播放战争的线路图,让学生加深对战争过程的了解。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及影响政治:1、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严重的侵害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经济: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的冲击。总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课后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教师提问: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现在习主席正在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英国首相卡梅伦形容中英关系正进入“黄金时代”,中国已经日益崛起为世界大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回望那场175年之前的战争,它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启示::两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一个半世纪,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这是一段注解残暴与强权的写真。毫不掩饰的恃强凌弱,肆无忌惮的掠夺烧杀,其凶残、其野蛮、其贪婪,无不发挥至极,呻吟在近代中国人民滴血的记忆当中。如今,硝烟散尽,屈辱犹在。这段浓缩在北京西郊断壁残垣上的血泪记载,带着历史的凝重和岁月的沧桑,时刻警示着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勇敢地肩负起强盛民族的大业,让侵略者的野心与贪婪在强大的中国人民面前瑟瑟颤栗吧!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七、板书设计:鸦片战争一、原因1、卑劣的行径——英国的鸦片走私2、正义的回击——虎门销烟(导火线)直接原因:禁烟运动3、根本原因二、解读鸦片战争三、沉沦与觉醒——解读不平等条约及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教学反思:在讲授新课环节,对教材原有的三目进行了重新整合,分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二个部分,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更加连贯、更加简洁易懂。在这二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兼顾到了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问题探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提供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模式,梳理两次战争的线索,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问题:“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哪些危害?”“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