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市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长效机制_第1页
建立我市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长效机制_第2页
建立我市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长效机制_第3页
建立我市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长效机制_第4页
建立我市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长效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立我市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长效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公路综合服务水平的要求,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全省最优”的**公路形象,实现“福民强市”宏伟目标。针对我市农村公路实际情况,需建立和不断完善公路路政管理长效机制。一、明确责任、分级管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明确各级地方政府责任,由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一是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地、规划等部门公路控制区内建(构)筑物审批范围及权限进行监管,杜绝越权、违规(法)审批。二是县级、乡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工作,对矿产企业、大型运输企业,由县政府年初签订责任书,收取超限超载保证金,制定相应奖惩措施;由乡政府派专人不定时对签订责任书单位进行抽查、检查,会同公路及相关部门形成监督机制,源头和路面治理相结合,共同遏制公路超限运输行为。三是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保护乡道、村道的需要,在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但不能影响消防和卫生急救等应急通行需要。二、明确职责、部门协作各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公路保护工作。1应加强对公路管理机构和路政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及监督。路政管理部门和养护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坚持两个单位每月会商制度,促进路政、养护协调发展。路政管理部门要狠抓日常巡查的落实,每月路巡不少于20天,不断提高巡查力度和密度,努力做到路政巡查全覆盖,对公路违章占道、堆积物及时进行处理,发现公路受损或存在安全隐患要第一时间设置安全标识或标志,及时通知养护部门并协助保通,尽快修复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三、积极发挥县、乡、村三级联动路政管理作用,实现网格化无缝隙管理一是每年年初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把路政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由县(市、区)政府与各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各村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农村公路管养的好坏作为对乡、村工作的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年终评先、奖惩挂钩。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调推进、科学管理”的工作格局。二是利用37个路政管理站,实现网格无缝隙管理。各路政管理站和中队坚持周联系村制度,月例会制度,季联席会议制度,把日常巡查与综合整治相结合、与改善公路通行环境相结合、与城乡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着重解决违章占道、过村路段脏、乱、差、集市贸易等较难治理且容易回潮的问题,严格按照县、乡、村三级联动流程进行处置。努力改善人民群众出行环境,保持我市农村公路良好的路容路貌,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第二篇:建立公路路政执法人员培训长效机制研究建立公路执法人员培训长效机制研究道路交通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交通管理状况如何,不仅反映出城市政府公共服务与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投资环境。交通执法作为交通管理的必要手段,良好的交通执法环境对于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交通运输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现代化文明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建立健全良好的交通执法环境长效机制的对策进行探讨。李盛霖部长在2011年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十二五”公路管理工作要实现“路政管理法治化”,形成“高品质服务、高科技支撑、高素质队伍”的公路管理格局。作为公路路政执法管理部门,要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走新型公路养护管理道路,其核心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执法培训长效机制,有效地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执法人员依法治路的水平。当前,进一步研究路政执法培训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途径、根本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为此,笔者谈一点粗浅认识。人民群众认识路政工作往往是通过路政人员这个具体“窗口”途径,而提升从事路政管理工作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能力是树立公路交通部门威信、保障路政管理工作有效有序进行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建立可持续执法培训长效机制,是摆在公路部门面前紧要而长期的课题。继续组织开展交通执法队伍练兵比武活动。以“内练素质,外树形像”为主题,对全市交通系统执法人员进行执法业务知识培训、封闭式集中军训、执法工作目标考评、执法人员考试测验和比武演练大会,以活动为载体,抓练兵促建设,提高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养成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廉洁高效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科学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强法规建设。以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为目标,继续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交通运输部和省市有关法规、规章,特别是重点加强行政审批监督。加快立法调研工作,力争尽快出台《哈尔滨市城市汽、电车船管理条例》、《哈尔滨市城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为提高行业管理法制化水平提供法律保障。强化技术保障。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是规范执法、科学执法的重要支撑。要加快交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尽快实现市交通局与局属行政执法单位、各区县(市)交通局的微机联网,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化监管,推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网上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强交通、通讯工具,摄录设备、视频监控系统,电子稽查扫描装置、手持终端机、手提电脑,智能防护服装等装备的配备和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推广使用电子营运证、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指纹录入识别系统、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等先进技术,同时,整合现有资源,加快交通运输信息中心、智能交通调度中心和交通战备指挥中心的建立,为加强交通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完善执法体制,按照“一个执法主体、一个处罚窗口、统一指挥、统一管理、专业队伍执法”的管理模式,整合现有交通行政执法队伍,调整、充实一线执法力量,并通过多种渠道增加新鲜“血液”,逐步实现专业化、军事化、现代化,全面提高执法水平。二是对执法队伍的实行严格、严肃、严厉、严谨“四严管理”。严格就是对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肃就是严肃纪律,打造过硬的队伍要靠铁的纪律;严厉就是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要严厉,要树立行威;严谨,就是作风严谨,忠于法律,严守程序。第二,抓好队伍建设,提升执法水平和效率。治超工作长效开展需要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通,管理上严格,执法上规范的队伍来保证。经常性组织开展教育和业务培训,使大家真正掌握政策规定,严格执行治超有关政策,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依法治超的能力,杜绝执法随意性。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纪行为。达到规范执法、高效执法、文明执法,吸引公众自觉参与到治超行动中来。第三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刘家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交通局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上取得了较好成绩。在2008年全县综合养护管理工作评定中名列前茅,综合路况水平较高,所辖路段养护达100%,农村公路“重建轻养”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形成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良好环境。“二个机制”确定农村公路养护举措借全县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契机,刘家镇的农村公路得到快速发展,2007、2008两年共新修村级水泥路10.97公里,泥结石路11.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社社通公路。路修好了,如何提高公路使用寿命,做好养护工作是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刘家镇党政一班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基本思路,即:政策引导,落实责任,规范运作,服务指导,养管并举。落实养护管理组织措施,着力建立“二个机制”:政策引导机制。刘家镇在县委县政府及县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并实施了《刘家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刘家镇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办法》和《公路养护管理村规民约》等系列制度。镇成立了“刘家镇交通管理养护站”,分管交通的副镇长兼任站长,交管站挂靠在镇经发办,目前有人员4人。各村也相关成立了“村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队”,原则上由村主任任队长,按照每2公里1人的编制确定养护人员,全镇共组建了18人的专业化养路员队伍。明确规定了各村负责农村公路路基技术达标的组织与投入、养护工程土方施工的组织与投入、水毁抢险施工的组织与投入、日常养护投入。同时规定,泥石路、水泥路路面病害处理、桥涵维修、标志安装等组织施工与投入,并进行市场化运作,实行招投标管理、计量支付。为了保证专业化养护管理,调动各村养护的积极性,刘家镇对村养护费实行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补贴,列入财政预算,标准为水泥路每公里500元,泥石路每公里1000元,并根据每月考核成果,按照全年考核等级确定支付标准。政府推动机制。刘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把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全镇经济社会统一协调发展之中。不仅为农村公路注入养护资金,且围绕落实政策、推广经验、环境整治、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先后召开多次由各村三职干部参加的农村公路养护专项会议。每一次会议都是一次部署、掀起一个高潮。按照整体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求和目标要求,指导典型提前行动,提前完善标准,通过现场会议、简报通报等形式,加以宣传推广。从而各村打破了多年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沉闷局面。以联合村为例,该村率先在村民中集资了公路养护费,现已筹资2万多元,对该村负责的1公里的水泥路进行全面彻底的路基达标改善、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做到了水泥路面常态化养护。“三个到位”确保农村公路养护成果在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刘家镇党委政府既着眼当前,也立足长远;既研究管理思想的确立,也注意探索具体的管理手段,针对实际,实施有效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既注意当前养护工作进程的推动,也为长远的养护管理工作奠定基础、积累经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突出规范,做到“三个到位”。深入实际,指导到位。在组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刘家镇将相关政策、办法的落实,养护管理组织的建立,养护生产组织的调整,养护作业质量的控制,都寓于指导之中。通过有效的指导,帮助各村养护管理人员提高对农村养护管理的认识,帮助养路员工掌握养护作业技术,从而达到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的目的。08年全镇组织了一次大型的公路养护人员培训会,邀请县交通局公路养护工程师到场授课。培训了农村公路养护政策制度、养护管理组织、养护技术、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养护管理基础工作等内容。同时又分村组织培训,除对专业养护人员进行培训外,还培训到了村组干部、党员及村民代表,目的是让大家都知道公路养护的重要性并号召村民都参与到养护管理中来。随后,又印发了养护作业技术资料,下发到各养护管理队,受到养护人员的欢迎。认真服务,协调到位。在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刘家镇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把协调作为基本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努力改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环境,凡涉及公路养护的问题,各级干部是义不容辞,都会积极参与到协调服务工作中。08年8月,高山村养护的一条村路因一承包大山的老板不按规定使用公路,恶意侵占路权,群众反应强烈,村上解决也出现困难,在镇上得到消息后,立即派镇交管站人员积极协助工作,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事情很快得到解决。尽职尽责,措施到位。养护资金的足额到位,直接关系到公路养护的好坏。为此,刘家镇加大对养护资金的筹措力度,按“谁受益、谁建设、谁养护、谁管理以及养管并重、改造提高”的原则,认真组织养护资金。按《村规民约》的约定,在《刘家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可以收取的几种费用,做到应收尽收。针对个别车主和农户不按规定缴纳养护费的,镇交管站和村养护队配合县路政部门通过多种措施,加大了征收力度。对不按规定上路行驶的车辆也加大了惩罚力度,收到良好效果。同时通过制定《养护质量标准》和《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对各村的养护质量进行考核评比,根据考核结果兑现补贴资金,激发了各村的养护积极性,各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组织投入,彻底改变了农村公路重建轻养的局面。2009-2第四篇: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我市创新社会管理纪实之五2008年8月,鹰潭率先在全省建立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以党小组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的新型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事务理事会制度,组织开展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子。通过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了村民的自治能力、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群众的卫生陋习和居住环境,呈现出“三个明显改变和三个明显改善”,即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变,垃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户的卫生习俗明显改变,垃圾分类处理得到广泛认同;乡、村干部作风明显改变,工作绩效得到群众好评;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相互融洽了;邻里关系明显改善,相处更好了;城乡关系明显改善,相互贴近了。这是多年来农村没有过的喜人景象。模式:一次对农村垃圾处理的全新探索在推进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中,我市确定了一个基本思路:根据“原态垃圾”中的各种物质属性进行分类,用一种合理的方法处理,将其充分利用,变废为宝,使“垃圾”不成为污染物,而成为可利用的再生资源。农村垃圾处理“2+5”模式、集镇垃圾处理“三三六”方式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和思路而被提出的。在农村推行“2+5”垃圾处理模式,“2”就是落实农户和保洁员两个操作主体,“5”就是指对垃圾进行就地无害化处理的5种方法。在集镇实行“三三六”垃圾处理模式,就是落实居民、保洁员和垃圾处理工三个操作主体,通过三个处理环节、六种方法对垃圾进行就地无害化处理。这两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对农村的有机垃圾、无机垃圾、灰土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医疗卫生垃圾,实行统一管理、分类处理,在操作中做到了“乡镇组织,能承受、做得到;农民主体,能接受、做得好;自然村为单元,好操作、坚持得下”。实践证明,实行“2+5”和“三三六”垃圾处理模式,可以有效做到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运作一体化、成本节俭化。处理无害化,就是对“原态垃圾”实行日产、日清、日处理,做到不出村庄、就地消化,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利用资源化,就是对非有机垃圾中的废旧塑料、橡胶等进行回收利用,将有机垃圾处理与沤制农家肥和开发沼气池结合起来,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运作一体化,就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或回收利用,或密封储存,或用炉焚烧,相互衔接,过程连贯;成本节俭化,就是缩短了工作链条,减少了处理环节,有效降低了设施建造、工作运行、劳力投入、组织管理的成本。做法:建立体制机制,激活农民主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工作,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作为全市三大基础性工作之一。为此,我市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认真执行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调度、挂点督导、责任追究、考核激励等制度。33位市级领导挂点督导乡镇工作,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全市各相关部门积极跟进,形成了协作联动机制。教育部门广泛开展学生“三项活动”和教师“两项活动”;卫生部门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推行了农村医疗机构的生活垃圾分别纳入自然村、集镇统一处理;交通部门在县乡村道路沿线公共区域进行了垃圾治理试点;公路部门在境内所有国道、省道、县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立长效保洁制度;农业部门着重抓了垃圾处理工场大型沼气池的使用试点示范;供销部门加强垃圾废品回收网络建设;民政部门积极落实低保户与保洁员对接对象,每人每月安排低保补助;各级妇联组织农村妇女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巾帼行动。治理农村垃圾没有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单靠政府号召、政府投入是不能持久的,只有把农民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当作自己的事,自己动手,积极配合,全民参与,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从根本上为治理农村垃圾提供不竭动力。为此,我市以自然村为单元,结合农村特有的亲缘、血缘、地缘的实际,建立村民事务理事会,让村民中威望高、能干事、有热情的“核心人物”进入村民事务理事会,引导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做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延伸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手臂。成效:实现三个改变,改善三种关系人能改变环境,环境同样也能改变人。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我市农村干群、村民邻里、机关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农民的观念,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都随着“卫生清洁”工程的开展得到重大的改善和转变。鹰潭掀起的这场卫生革命,奏响了一首文明新曲。通过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治理、宣传教育及周检查、月评比等活动,我市的农村卫生体系实现了三个明显的改变。农村卫生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彻底清理了沉积多年的陈年垃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垃圾的污染问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农民基本上告别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讲卫生的多了,不讲卫生的少了。“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环境好,身体好”、“比卫生、比健康”、“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等观念正在形成并不断加强,不乱扔乱倒垃圾、合理处理垃圾和维护居室、庭院、村落、田园清洁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拣垃圾、扫庭院、爱干净、勤洗晒蔚然成风;农民以前对垃圾不进行处理的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每家每户自备了装有机垃圾、非有机垃圾的两个桶和袋子,对当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自觉及时分类,为保洁员统一进行二次分拣提供了便利。我市开展的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把干部的视线和精力引向了农村。市、县、乡干部深入农村上门宣讲、包村挂点、督查调研,和群众零距离接触,帮助他们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增进了干群感情,融洽了干群关系。同时,由于普遍成立了群众信任,由村组干部、党员、优秀中青年、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组成的理事会,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和造就了戴明良等一批有公心、有才干、有威信的土生土长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再造,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推动了农村“两委”换届、新农村建设、控访维稳、综治计生和村民事务民主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