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工作概论第四章社会工作的理论社会工作理论,是对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本章的主要内容:简介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历史发展、理论分类以及各种理论的相关内容。第一节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及发展(一)理论(theory)的含义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般性水平较高的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与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一、理论对社会工作的意义(二)理论的内涵⑴理论是一种经得起时间、空间考验的、合乎逻辑的概念;⑵理论是由一群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概念所组成,用以解释一种或一系列的社会或自然现象;⑶理论是一组可被验证,或已经被验证事实间关系的逻辑解释。理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一定事物或现象的存在、变化及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多方面的功能。(1)描述(2)解释(3)预测,但不是预言(4)提示方法(三)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正是因为有了一套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进而对社会现象做出有说服力且符合逻辑的解释,这样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伴随着理论体系发展的系统化、复杂化,要想掌握这种理论体系,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训练和专业的理论教育。一项事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关键就要看这项事业的理论发展程度如何;同时,要想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其理论发展的程度高低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工作的实践,也为社会工作理论的检验提供了实验场。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社会工作理论,并不是指一般科学的纯理论(puretheory),而是指社会工作实施之理论化,或是指其他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施上。(四)社会工作理论的功能: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提出一套达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社会工作的职责。社会问题非常复杂,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服务范围广、种类多,社会工作对象的特点及问题各不同,且不断变化,在有限的训练中不可能教会学生应对如许众多的问题。而要解决上述矛盾,就是使学生通过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训练,掌握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法。二、理论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1957年格林伍德(E.Greewood)提出专业的五项基本特征:一套理论体系(abodyoftheory)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authority)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codeofethics)社会或社区的认可(sanctionofthecommunity)专业文化(professionalculture)过分夸大了社会工作所处理对象的个性、特殊性、变异性,而忽略了更多的共性(理论)。错误地认为“理论”必须是绝对正确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从而在传统社会工作中忽视甚至否认经验的作用。应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盲目崇拜学者和排斥学者。
三、关于经验和理论的两个误区早期(19世纪)的社会工作者被称为“提供财物支持的人”,他们只是行动者,而不是思想者,也没有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案主提供服务。只是当社会工作发展到专业化阶段,理论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才逐步被认识并被重视。在社会工作正式成为高等学校的一个专门训练领域之初,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成为社会工作主要的知识来源。1917年芮奇蒙德出版的《社会诊断》一书虽然采用了医学意义上的“诊断”概念,但书中仍然根据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人行为的重要性。在1920年以前的社会工作训练中,社会学都是最主要的内容。
四、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1917年之后,随着“诊断”、“治疗”模型的引进,精神分析心理学及精神医学对社会工作训练的影响逐渐加大,并逐步取代社会学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来源。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社会工作理论逐步多元化。在这一时期,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都介入社会工作领域,成为社会工作训练和实务的基本的理论来源。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对贫穷救济政策的反思导致社会工作的危机和转机。从这时起,政治学、经济学、公共行政等学科知识纷纷被社会工作采用。后来,系统理论、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又介入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的理论更加丰富了。理论与实务
理论与研究工作经验初步观察归归纳纳工作指引、提示设立假说实实践践实际工作验证演绎验证假说归归纳纳理论理论
五、理论、实务与研究的关系第二节社会工作理论的特点及结构1社会工作理论的专业性所谓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专业性,是指这些理论、知识体系对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具有独占性和专门性。这是社会工作取得社会认可与专业权威的主要来源,是社会工作者取得专家权的主要依据。相对于不少比较成熟的专业来说,社会工作理论的专业独占性程度尚不高,社会工作理论多元纷呈的局面,尚难以整合成比较严密的理论体系,这是社会工作者应当加以充分关注的问题。
一、社会工作理论的特点2社会工作理论的改良性社会工作理论,特别是社会工作的实务知识,对人与社会资源、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并将其目标设定为帮助他人、改善环境、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社会工作理论是助人的知识,是改良性知识,这是社会工作理论最突出的特性之一。3社会工作理论的操作性社会工作理论不是抽象的理论思辨,它能够转变为具体的运用,因此,社会工作理论是可操作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也是有层次的,但即便是最抽象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理论,也是来自实践经验总结,并反过来指导新的实践。社会工作领域所存在的更多理论是实务性理论,可操作性是实务理论最显著的特点。4社会工作理论的客观性社会工作理论是经过无数次实践验证而被证明为真实、正确、有效的一些观念和认识,这些理论(知识)是可由别人基于充分、健全和合乎逻辑的证据而加以证实的。1社会工作的宏观理论
这一层次的理论涉及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的综合性说明,抽象程度较高。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福利经济学等就属于这个层次。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结构2社会工作的中观理论
它属于宏观理论与实践理论的中间层次,又可分为解释性理论与介入模式理论两个部分。其中解释性理论是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某一方面作具体解释,像解释社会问题的标签理论、儿童发展理论等。介入模式理论是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等进行一般说明,像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等。3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这一层次的理论涉及社会工作的具体技巧与操作方法,像自由联想法、批判式提问法等便属于这一层次的理论,抽象程度最低。⒈大卫·豪(David·Howe)的观点⑴为了社会工作的理论⑵有关社会工作的理论⒉马孔·佩恩的观点
⑴关于社会工作的理论
⑵社会工作的理论
⑶对社会工作有助益的理论
⑷社会工作实务及方法有关的理论
三、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⒊皮拉利斯(Pilalis)的观点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论(实践理论)马孔·佩恩大卫·豪理论抽象程度高低皮拉利斯结构部分内容实例关于社会工作的理论For理论为了社会工作的理论宏观理论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性的说明
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工作有助益的理论中观理论解释性理论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某一方面进行专门解释标签理论儿童发展理论等社会工作的理论Of理论有关社会工作的理论介入模式理论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等进行一般说明危机介入理论任务中心理论等和社会工作实务及方法有关的理论实践理论社会工作的具体技巧、操作方法自由联想法批评式提问法等社会工作理论之比较第一:“调查”阶段。第二:“精神分析学”阶段。第三:“精神分析学”与“功能主义学”并立阶段。第四:“获得”阶段。--理论和知识体系在数量方面迅速增加第五:“盘点”阶段。--理论过于繁杂
第六:“理论统一”阶段。第七:“理论归类”阶段。
四、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过程第三节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一)社会学的社会福利研究的演变早期社会学家(孔德、斯宾塞等)不太重视社会福利研究,他们的重点是社会稳定,而作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矫正行动—社会福利,被认为是短暂、过度性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社会学界积极为政府干预社会福利事业寻找理论依据,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现象社会学等学派都不同程度的涉及这一领域。--社会科学与政治的联姻。
一、社会学的社会福利理论(二)功能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1功能主义思想的演变早期涉及“功能”的思想:孔德、斯宾塞、涂尔干;早期提出功能主义:马林诺夫斯基;功能主义系统化:以帕森斯为代表;修正功能主义:默顿等。2功能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观点工业化、都市化、科层化是导致社会结构功能分化的原因。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出现是社会结构功能分化的功能性反应。社会福利社会问题社会福利制度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经济技术方面的因素。科层化的发展,民主参与的扩大,下层民众能够影响社会政策;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福利制度。选择型普遍型合理性: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福利项目;民众参与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社会福利干预社会问题(启示意义)。不合理成分:过分强调工业化等客观因素的作用,忽视了社会福利的主观性质(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的影响。建立社会福利的“大理论”,忽略了社会福利的差异本质。(三)冲突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1冲突主义的演变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模型:社会体系是分工、敌对、压制、异议、冲突、非整合和变迁的系统,争夺有限的权力和利益,导致冲突。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冲突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
2冲突观点的社会福利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福利国家的变化。福利国家产生的原因:需要更有效率的生产环境;工人阶级的斗争;资产阶段承认为了政治安全必须付出代价。福利国家的功能:维持社会稳定,减少社会冲突的紧张。福利国家的本质:并未实现社会真正的平等。(一)福利经济学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国民收入再分配来增加全社会的福利。(旧)在收入分配不变的情况下,只要每个社会成员根据各自的偏好花费其收入,获得效用的最大值,就可以推论整个社会的效用或福利最大化。(新)
二、经济学的社会福利理论(二)凯恩斯主义提高有效需求的途径:一是提高人口出生率,摆脱人口危机;二是刺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可以通过广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来实现这两个目标。(三)新剑桥学派只有积极采取各措施来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使之趋于“合理化”,实现收入“均化”,才能使社会长治久安。国家来调节:社会福利。(四)马克思主义社会总产品的“两次有效扣除学说”,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构想,成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理论基础。(五)新保守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个人及家庭应对福利负责。社会福利必须采用选择性原则。(一)精神分析学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在本我、自我的冲突过程中,自我起到调节使用。社会工作的任务:治疗变态的人格,实现“三我”的平衡。精神分析理论为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根据这些理论,社会工作者们在对案主问题进行诊断的时候,首先就是根据这些理论分析其人格是否健全,找寻其儿童时期的生活经历,然后依据相应的方法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三、心理学相关理论(二)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对人的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否定人类行为决定论,而将其置于具体的社会、心理环境中,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行为过程来考察。对社会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人文主义理论每个人的意义世界是通过理解或解释建立起来,当人们的理解或解释过程发生了困难,如现在的理解与过去不一样,或自己与他人的理解一致,便会产生问题。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努力理解案主的意义世界,及其内在矛盾,帮助他们重构意义世界。(四)团体动力学关于群体意识,群体变迁的机制的理论。群体环境对个体态度、行为的影响,群体领导作为对群体心理气氛、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等等,对社会群体工作方法具有指导作用。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有着广泛的、重要的运用。分为一般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
四、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1971年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理论,认为生命有机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系统都是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它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与社会。在系统论看来,系统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维持稳定和平衡,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联系,而是存在着多元互动或互为因果的循环关系。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1)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式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环境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调和度。(2)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着适者生存的法则,个人意义是环境赋予的,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环境中。(3)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生存的环境中进行。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系统理论强调要理解个人在家庭、团体、组织及社区中的社会生活功能,社会工作者应该从生活环境的不同层次系统之间的关联之处入手。不论服务对象的需要表现在哪个层面上,其背后都与各个系统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对所有有关的系统予以关注。生态系统理论{案例}:一位下岗工人,失去工作后,家庭关系也开始出现问题,孩子在学校也遇到了问题,学习成绩下降,同学关系变得疏离,家庭生活出现危机。他本人则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对生活一筹莫展。生态系统理论社工介入:社会工作者在帮助这个下岗工人的过程中,首先帮助他了解国家有关下岗职工的政策,然后了解街道和社区对下岗工人的具体照顾措施。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走出家庭,进入大的社会系统。走出家庭以后,他了解到国家对下岗工人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街道和社区也为下岗工人提供了一些免费的再就业培训。在多方努力下,他重新开始了工作。生态系统理论启示: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个人必须将自己放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只是将自己封闭在家里,不去与社会系统发生互动,就无法利用系统中的资源。当他走出家庭之后,就会发现国家、社区中有很多资源是可以利用的,能够帮助他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是由个人的原因引起的,社会环境中的障碍也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因素。--失地农民(2)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身上,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着手。--“生物人”和“社会人”(3)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4)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第四节社会工作理论的实务要点第一:个别化原则第二:与受助人签定治疗协议;第三:安全与支持的环境;第四:基本的方法是自由联想第五:倾听和感受受助人的想法和感受。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人儿童时期的经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精神分析治疗过程:治疗情景的建立;治疗关系的建立;治疗性对话(一)主要观点1、社会支持的概念: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与表达性支持—高龄老人的社会支持2、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发展因素:人的关系是发展的。个人因素:人格因素--自尊。自尊,亦称“自尊心”、“自尊感”,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c)环境因素:开放型社会/封闭型社会。
二、社会支持理论(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实务模式1、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讨论:何为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何为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2、干预模式:首先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评估;其次是拟订具体的帮助计划。(三)社会支持网络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重点在于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如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首先要对他们现有的社会支持网络做出必要的评估,确定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受助者提供支持;社会工作者能帮助他们建立哪些新的连接。在评估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要使社会支持网络切实能够发挥支持功能。社会支持网络通常能够在三个方面上发挥作用,即预防、治疗和恢复。(一)增能理论的历史巴巴拉·索罗门(BarbaraSoloman)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首先提出了增能的概念。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能时代”是在1980年左右。
三、增能理论(二)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而产生的。城市下岗人员VS农村贫困人口?2、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3、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个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打工皇帝4、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三)增能社会工作的取向从伦理价值的角度强调推动社会正义、尊重服务对象自己决定与自我实现,并让他们充分参与服务计划的制定。所谓干预认可,是指来自各个方面的对干预计划可能出现的允许范围。社会工作者要尽可能在各方允许的范围内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的帮助资源。在概念框架方面,增能观点认为能力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能力是可以不断增强。能力的三个层次:个人层次,人际关系层次,环境层次。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其助人过程注重以下方面:1、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建构协同的伙伴关系;2、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3、维持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4、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5、以专业伦理为依据,有意识地选择长期处于“缺乏能力”的人或社区为服务对象。(四)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1、协助他们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2、协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3、协助他们认识社会工作者只是帮助受助人解决问题的伙伴,受助人自己则是解决问题的主体;4、协助他们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案例】张某一家长期处于贫困之中。社会工作者杨某在与张某一家面谈中发现张某及其家人认为贫困是命中注定的,他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状况。面对张某一家的情况,杨某决定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改变环境中的不利影响。分析:增能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个人需要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排挤和压迫造成的。张某及其家人并非没有能力,而是生活环境的限制,使他们的个人能力被压制了。---草根创业。(一)理论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是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第二次是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新运动。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
四、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二)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及应用1.主要观点: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或同感)。善意的谎言?2.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强调每一个人都要受到尊重。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群体成员之间是有差别的。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三)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及其应用
基本概念:1、觉醒,即个人意识的觉醒。2、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3、选择的自由。4、对话的必要性。5、实行。【案例】一位妇女与丈夫离婚,带着自己的孩子独自生活。后来,由于母亲下岗,以及孩子的教育遇到困难,该妇女想到自己婚姻失败,又无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准备寻短见结束自己的生命。存在主义视角介入: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这位母亲梳理过去生活得经历和意义,在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引导她发现过去生活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让这些闪光点在现在的生活中重新发挥作用。在本案例中,让这位单身母亲认识到离婚、下岗对她来说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当她克服了这样的痛苦经历之后,她个人应对生活得能力就增加了。在未来的生活中,她就能够应对更多、更痛苦的问题。本章要点1和工业化初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福州市劳动协议格式
- 安保岗位聘用协议范本2024年限定
- 2024事业单位劳动协议定制样本
- 2024年不变单价服务协议格式
- 2024年债务以资抵债协议样本
- 2024房产中介服务协议模板
- DB11∕T 1671-2019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电气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 2024高效货车驾驶员专属聘请协议
- 二手电动摩托车交易协议2024年
- 2024年借款融资居间协议格式
- 智慧消防整体解决方案消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解课件
- 《推窗风来》中考语文作文优秀6篇
- 困境儿童(含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缺失儿童)风险评估表
- 腹部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课件整理
- 《客源国概论》期末考试题
- 公司吸烟管理规定范文
- 《江苏省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21)》
- 建立高效护理团队课件
- DBJ51 014-2021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 饲料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
- 河北省地图介绍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