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7.1.1有序数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数学-7.1.1有序数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数学-7.1.1有序数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数学-7.1.1有序数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数学-7.1.1有序数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1.1有序数对课标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用坐标来描述平面上的点,把相互对立的“数”与“形”统一起来,开创了解析几何的研究。变量和函数概念的引入,标志着数学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正如恩格斯所说:“数学中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了。”由此可见,坐标系的建立是数学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难点是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在教学中我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例和游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7.1.1有序数对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数学的方法,对于在生活中如何去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并不陌生,所以从生活入手,更能调动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因此课堂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问题,相信他们的方法会比教师能想到的更丰富多彩.7.1.1有序数对1.如图是小刚画的一张脸,他对妹妹说:如果我用(0,2)表示左眼,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1,0)B.(-1,0)C.(-1,1)D.(1,-1)2.如图,写出下列各点的有序数对:A(______,______);B(2,4);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7.1.1有序数对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有序数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也直接关系到后面对函数图象的学习,同时这也是将几何图形向数转化的初步内容。有序数对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构成更广阔的范围内的数形结合、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因此,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有序数对是学好全章的关键所在。教材中先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有序数对的,再由有序数对引出坐标,这种处理方式遵从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了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用坐标来描述平面上的点,把相互对立的“数”与“形”统一起来,开创了解析几何的研究。变量和函数概念的引入,标志着数学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正如恩格斯所说:“数学中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了。”由此可见,坐标系的建立是数学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2.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难点是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在教学中我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例和游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1平面直角坐标系7.1.1有序数对【知识与技能】1.知道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数.这样的两个数叫做数对.为了方便,通常先约定这两个数的顺序,所以这样的数对叫有序数对.2.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也能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所表示的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中对位置的确定体会有序数对的意义.进而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及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所表示的点.【情感态度】锻炼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有序数对的意义.运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或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所表示的点.【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同一个点.一、情景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去影剧院看电影,影剧票上怎样表示你的座位?问题2当教师告诉你某页书上的某个字是关键字,要你将这个字打上着重号,老师怎样告诉你这个字的具体位置?问题3在教室里,怎样确定每个同学的座位?【教学说明】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成果,最后形成共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1.怎样较简单地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2.在平面上表示一个点的位置只有一种方法吗?3.有序数对的顺序是怎样规定的?【归纳结论】1.通常用有序数对(a,b)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这种表示法非常简明,人们一般都喜欢运用它,是公认的较简单的方法.2.在平面上表示一个点的位置有很多方法,如表示点A的位置(如图),可用(0,3)表示,也可用(3,90°)表示;表示点B的位置可用(7,0)表示,也可用(7,0°)表示.(后一种表示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3.有序数对:为了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需要用两个有顺序的数a与b表示,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4.有序数对的顺序是人为规定的,但为了方便,往往大家都遵循一种特定的顺序,这样,在大的范围内,人们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些有序数对的顺序是国际上规定的或约定俗成的,如地球上用经纬度表示位置等.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青海西宁中考)如图是小刚画的一张脸,他对妹妹说:如果我用(0,2)表示左眼,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1,0)B.(-1,0)C.(-1,1)D.(1,-1)2.如图,写出下列各点的有序数对:A(______,______);B(2,4);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3.下面是中国象棋一次对局时的部分示意图,若“帅”所在的位置用有序数对(5,1)表示,请你用有序数对表示其他棋子的位置.4.(1)请说出王明和张强的位置.(2)若用(3,2)表示第3排第2列的位置,那么(4,5)表示什么位置?王明和张强的位置可以怎样表示?(3)请说出(3,3)和(4,8)表示哪两位同学的位置.(4)(3,4)和(4,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一般地,若a≠b,(a,b)与(b,a)表示的位置相同吗?(1≤a≤5,1≤b≤8,a,b为整数)5.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用有序数对(1,3)表示A点.请你描出下列各组点:(1)(1,3),(10,3),(7,1),(3,1),(1,3);(2)(4,3),(6,6),(6,3).将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你觉得它像什么?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涂上颜色!【教学说明】可由学生独立完成,相互交流,教师适时点拨.【答案】1.A2.解:A(1,1);C(4,6);D(5,9);E(7,7);F(9,3);G(10,5);H(6,3);I(8,0).3.解:各棋子所处的位置为:卒:(2,5),车:(3,1),士:(5,2),马:(6,4),炮:(8,3),相:(9,3).4.解:(1)王明的座位位置是第2排第2列;张强的座位位置是第5排第5列;(2)(4,5)表示的位置是第4排第5列,王明的位置可表示为(2,2),张强的位置可表示为(5,5);(3)(3,3)表示张军的位置,(4,8)表示李可的位置;(4)(3,4)表示的是第3排第4列的位置,(4,3)表示的是第4排第3列的位置,所以它们表示的位置不相同.一般地,若a≠b,(a,b)与(b,a)表示的位置不相同.5.略.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有序数对的意义.2.运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3.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所表示的点.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7.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课的优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到数、符号和图形可以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得课堂的容量很大,学生也感到非常的新颖,在非常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节课.不足之处也是有的,比如对于生活中有序数对的例子举的还是不够丰富,在时间的把握上还不是很精准,在与学生的配合上还少一点默契等等.7.1.1有序数对效果分析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实际问题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积极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程。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