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月光曲 教育课件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月光曲 教育课件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月光曲 教育课件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月光曲 教育课件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月光曲 教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月光曲RJ六年级上

月是故乡明,大家对《静夜思》这首诗应该是耳熟能详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与月光有关的曲子!

钢琴在西洋古典音乐中有着“乐器之王”的美称,贝多芬就是一位有名的钢琴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多部流传后世的钢琴曲。本文就讲述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吧。课文导入学习目标1.会写“谱、著”等12个字,会写“谱写、著名”等17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3.了解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感受贝多芬高尚的情怀。4.反复朗读第9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人物介绍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他的父亲是德国宫廷歌手,他从小就接受了父亲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作曲。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贝多芬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字词学习乐谱名著

幽静

鞋子盲人

纯洁键盘霎时一缕

涌现照耀

陶醉pǔzhùyōuxiémángchúnjiànshàlǚyǒngyàotáo乐音乐快乐

弹弹力弹弓yuèlètándàn

美妙的音乐(yuè)能给人带来无尽的快乐(lè)。这个皮筋弹(tán)力很强,正好用来做弹(dàn)弓。键(键盘)健(健康)霎(霎时)雾(云雾)陶(陶瓷)淘(淘气)【幽静】寂静。造句:入夜,窗外树影婆娑,分外幽静。【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文中指琴声不连贯。造句:他说话断断续续的,我始终没明白他的意思。【清秀】美丽而不俗气。【纯熟】很熟练。【清幽】(风景)秀丽而幽静。【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造句:水面微波粼粼,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一个个小银碗,煞是好看。【恬静】安静;宁静。造句:小姑娘的脸上露出恬静的微笑。【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造句:演唱会上,观众们都陶醉在歌手那动人的歌声中。【记录】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幽静——

微弱——

陌生——纯熟——断断续续——喧闹强烈熟悉生疏接连不断著名——

清秀——激动——纯熟——恬静——照耀——陶醉——闻名秀丽兴奋熟练安静照射沉醉

※在警察来调查的时候,围观的群众情绪非常(激动兴奋),纷纷指责那个人坏事做尽,希望他受到惩罚。

※她是个(恬静安静)的姑娘,总是默默地坐在一旁看书。

※同学们(恬静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的小路()的月光()的琴声()的大海幽静清幽美妙波涛汹涌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整体感知这篇文章总共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部分(1):讲贝多芬曾经谱写了《月光曲》,引出下文介绍《月光曲》的创作过程。第二部分(2-7):讲贝多芬被断断续续的钢琴曲所吸引,听到兄妹俩的对话,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奏了一首曲子。讲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和兄妹俩的陶醉。第三部分(8-10):

再仔细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课文解读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俩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2.“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怎样理解盲姑娘的这句话?()(多选)A.盲姑娘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对她来讲贝多芬的音乐会可听可不听。B.盲姑娘很懂事,听出哥哥的话中有不安、自责之意,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很后悔自己刚才的话。C.盲姑娘的话让我们感受到她的善解人意,也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她那种为生活所迫,而强压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BC3.反复朗读第9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皮鞋匠联想的内容,想象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贝多芬此时弹起的《月光曲》,是从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音乐联想。那微波粼粼的海面景象,仿佛是兄妹俩淳朴、美丽、善良、勤劳的美好情操。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波涛汹涌的大海,仿佛是贝多芬在替兄妹俩向不平等的社会提出抗议,在为他们鸣不平。4.体会贝多芬和兄妹俩的品格。兄妹俩:虽然生活艰苦,但热爱音乐,对生活充满乐观态度;相互关心、体贴,感情深厚。贝多芬:同情劳苦大众,具有音乐天赋和卓越才华。5.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

因为贝多芬听到茅屋里传出自己的钢琴曲,又听到兄妹俩的谈话,他为他们生活在穷苦中却仍热爱音乐、追求艺术所感动,所以要弹琴给盲姑娘听。

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油然而生。6.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这句话表现了贝多芬不辞劳苦,一心为民作曲、弹琴的精神。贝多芬因同情兄妹俩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他用音乐赞美兄妹俩淳朴、美丽、善良、勤劳的美好情操;用音乐替兄妹俩向不平等的社会提出抗议,为他们鸣不平;用音乐为兄妹俩描绘出宽阔自由的天地、光明美好的景象,给他们以希望。7.“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贝多芬这句话的理解。8.听一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示例:音乐《高山流水》让我仿佛看到了高峻的大山耸入云霄,云雾缭绕,仙气云集;浩浩荡荡的江水绕山而行,奔流不息,有龙腾虎啸之势。缥缈动听的琴声从大山深处传来,吸引了在山中砍柴的人。

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妙乐曲的创作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源于高尚而真挚的情感。主题归纳思维导图

学做课堂笔记方法总结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查资料这是一位同学做的课堂笔记,为什么要做课堂笔记?你会做课堂笔记吗?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你一定听说过吧,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变慢。学习的过程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所以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实践证明,那些善于做课堂笔记的人,学习效率要高很多。怎么做课堂笔记呢?(1)提高书写速度,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书写符号;(2)在课本或笔记的右侧画一条竖线,留出1/3或1/4的空白,用于课后拾遗补缺,或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3)抓要点,记关键;(4)记提纲,并用大小写数字分出不同的层次。(5)画图表,利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箭头等绘制关系图。做课堂笔记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内容呢?(1)记老师讲课的重点;(2)记自己的疑问;(3)记难点;(4)记易错点;(5)记课外知识的延伸;(6)记转瞬即逝的灵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教材习题

朗读指导:朗读时,要关注人物的感情变化:盲姑娘的话要读出对贝多芬音乐会的渴望之情,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之情;哥哥的话要读出自责和对妹妹的关爱之情;贝多芬的话要读得诚恳、热情。第9自然段总体基调是舒缓的,但描写海上风起浪涌的几句,要用激昂的语调来读。答案参见“课文解读”中的第5题和第6题。

反复朗读第9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再背诵下来。答案参见“课文解读”中的第3题。背诵指导:可结合想象的画面辅助记忆。听一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答案参见“课文解读”中的第8题。拓展空间西方著名的音乐家1.音乐之父——巴赫(德国)2.音乐神童——莫扎特(奥地利)3.古今乐圣——贝多芬(德国)4.歌曲之王——舒伯特(奥地利)5.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意大利)6.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7.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8.交响曲之王——海顿(奥地利)9.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法国)10.钢琴诗人——肖邦(波兰)11.钢琴之王——李斯特(匈牙利)12.指挥之王——卡拉扬(奥地利)23月光曲第1课时

第1课时新课导入《月光曲》是贝多芬的名曲,关于它的创作,有一个传说。字词学习谱莱茵盲纯键缕陶pǔláiyīnmánɡchúnjiànlǚtáo乐谱谱写莱茵河蓬莱绿草如茵盲人盲从纯熟纯洁琴键键盘千丝万缕陶醉陶冶传chuánzhuàn多音字这本传()记记载了他一生的传()奇故事。zhuànchuán①旧时一般指解说儒家经书的文字。②记载。特指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③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①递,转授。②推广,散布。③叫来。④传导。⑤表达。散sànsǎn①没有约束,松开。②零碎的,不集中的。③药末(多用于中药名)。①分开,由聚集而分离。②分布,分给。③派遣。广场四周的草坪中还有一群散()养的鸽子在散(

)步。sǎnsàn初读课文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传说是在人们口耳相传过程中形成的,贝多芬和《月光曲》是历史上存在的,但故事可能是人们的想象。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如果你是贝多芬,在这样的时间,听到这样的琴声,有什么想法?(形)幽雅清静。通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剩余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第3~6自然段为穷兄妹俩演奏钢琴曲第7~9自然段再弹一曲第10自然段记录作品

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1796年起贝多芬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双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世人尊称他为“乐圣”。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说说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的原因。贫穷、不幸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热爱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懂事盲姑娘虽然家境贫寒,但她从未放弃对音乐的追求;虽然她非常渴望听到贝多芬的演奏,但是为了安慰哥哥,就说自己是“随便说说”。听到这里,贝多芬被感动了。为热爱音乐的善良的人们奉献音乐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的原因:分角色朗读第5~7自然段。“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非常熟练你对盲姑娘还有什么新的认识?盲姑娘能听懂贝多芬的音乐,可以说是他的知音。如果你是贝多芬,心情如何?激动伯牙子期是知音,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贝多芬觉得姑娘是知音,所以他问——“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曲吧。”

一阵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