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课件_第1页
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课件_第2页
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课件_第3页
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课件_第4页
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马卡连柯(名言网)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马卡连柯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摘自名言网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马卡连柯(名言网)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马卡连柯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摘自名言网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背景资料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流感大流行主要有这几次:1918年西班牙流感,始于美国东部,全世界约1/3的人口(约5亿人)感染约2千万~5千万人死亡;H1N11957年亚洲流感,全球百万人死亡;H2N21968~1977年香港流感,死亡人数一百万,当时致病的H3N2病毒至今仍有流行;1997年及2005年出现的人禽流感。2001年7月,我国颁布并实施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新课标。这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我国面向21世纪,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升综合国力而进行的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迄今已有10个年头。在新课标指引下中小学音乐教育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对应的全国中小学音乐课比赛也举行了5届,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新课标执行好坏的关键是师资,基础教育的改革势必为高师院校提出新课题、带来新挑战,为培养胜任新课标教学的师资,广大高师院校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教学改革,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培养了众多优秀基础教育音乐人才,成绩显著。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值此新课标颁布10个年头之际,有必要回头审视高师针对新课标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本文从高师声乐教学的角度展开讨论。一、新课标的核心精神内涵新课标认为基础教育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一门必修课,这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的基本性质。音乐课程的价值包括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四大方面。新课标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新课标的总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总体而言,新课标强调通过基础音乐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具有良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勇于创新、视野开阔的人。二、当前高师声乐教学仍存在的问题新课标实施伊始,在高师声乐教学领域引出了许多话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大家参与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同志的热情明显降低,高师声乐教学偏离新课标轨道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培养歌唱家、崇洋求难、向专业音乐院校看齐等旧弊重又抬头,值得我们深思。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洋歌,轻中国作品。在大多数高师音乐系,随处可见《外国歌剧作品选》、《意大利歌曲集》、《德语艺术歌曲演唱指南》等外国声乐教材,期末考试演唱外国作品的学生也大有人在,甚至有学生总结出考试唱洋歌易于得高分的“经验”来。以洋为美、向洋看齐大行其道,这不能不说是高师声乐教育的悲哀。诚然,以意大利歌唱学派为代表的西洋唱法有其科学性,理应借鉴之,进而接触一些外国作品;但同时应看到,西洋唱法在演唱某些中国作品时有其明显局限,不能精确表达中国作品的“味儿”,不能包治百病。唱法因作品而变,因此,我们不应让某一种唱法、某一类作品在教学中长期强势,而应平衡古今、兼取中外,当务之急是重视中国作品,尤其是个性鲜明的民族声乐作品。2.重成人歌曲,轻少儿歌曲。高师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是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基础教育师资面对的是谁?是广大中小学生。由此可见,高师声乐教学留些空间给学生研究青少年歌曲一点也不多余。反观当前高师声乐教学,课堂上见不到《蜗牛与黄鹂鸟》、《种太阳》、《歌声与微笑》等中小学音乐课堂常见的青少年歌曲,却经常见到《胜利啊!胜利啊!》(Vittoria!Vittoria!)、《负心人》(Corengrato)、《夜空中银河低垂》等成人歌曲。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学生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难道要等学生毕业后再去接触他们职业生涯中真正常用的歌曲?这种教育实难称之为有的放矢。究其原因,还是向专业音乐院校看齐、求难、培养歌唱家的旧弊在作怪,忘却了“师范性”的本质。3.重“唱”的能力,轻“教”的本领。有人讲高师音乐毕业生既要能“上舞台”,又要能“站讲台”,在教如何“上舞台”方面我们做了很多,但在培养学生如何“上讲台”方面做得还远不够。笔者的女儿在幼儿园中班,园里组织歌唱兴趣班,据说任课老师从某师范大学毕业不久,唱的很不错又很负责,我们很有兴趣,欣然报名,但在两次活动之后孩子不太愿参加兴趣班了,原因在于老师总让孩子们放声唱,看谁歌声更响亮,以至于孩子嗓子哑了,说不出话来,了解到这一情况我们退班了。但我在想,这样的个案不正是我们高师声乐教学的一个缩影吗?孩子的老师不正是千万个高师音乐毕业生中的普通一份子吗?诚然这位年轻老师的声乐审美观出了问题――她以为大的声音就是好的声音;她的教学法也出了问题――不懂得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但我认为这样的尴尬与这位负责的小老师关系不大,倒与我们这些从事高师声乐教学的人关系不小。我们是该认真告诉学生们怎样教小孩子了,以切实帮助他们“站好讲台”。4.重专业技巧,轻人的教育。如果您让一个高师学生讲一下他在大学四年里唱了多少歌,他可能会拿出一个长长的清单;您在清单里任点一首请他演唱,估计他都会唱;但是假如您请他谈一谈歌曲的词曲作者何人、讲的是什么、学唱这首歌有何意义时,恐怕很难得到理想的答案,为什么?因为重了技巧、轻了人文。新课标强调基础音乐课属于人文学科,其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而不是培养“小音乐家”,这个定位清楚了,高师的人才培养规格也就清楚了。当下相当数量的高师音乐生学习不求上进、过于讲究吃喝玩乐,不遵守学习纪律、不懂得尊重师长的现象时有发生,充分表明他们还未成“人”,又怎能指望他们去育人?因此,声乐专业教师要树立“育人”的观念,技术重要、育人更重要,切不可将育人的重任一股脑推给学工系列的同事。要知道,所有教师都有育人的责任,况且通过作品育人是专业课教师的独特优势。三、改进高师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1.统一认识,高度重视。针对高师声乐教学依然存在的问题,声乐教师尤其是高师声乐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牢固树立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人才的办学宗旨,强调“师范性”,针对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入研究基础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基础教育新规律,有的放矢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要继续深入研究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将思想认识统一到新课标的要求上去,主动融入这场规模宏大、惠及长远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新课标颁布实施仅有10个年头,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不仅要下大力气将改革不断推向前进,培养更多胜任新课标教学的优秀人才,更要时刻防止旧弊的抬头。2.加强教材建设高师声乐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是高师声乐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国伊始“一边倒”向苏联学习,以翻译苏联教材为主,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20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声乐专业的第一部规范、系统教材(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1981年)的广泛使用,再到新世纪以来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层次鲜明的各类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先后高师声乐教材逾百种。但由于新课标颁布至今尚不足十年,围绕新课标编写的高师声乐教材暂未面世。站在新课标的角度看,原有的教材或多或少存有缺憾,加强教材建设,编写与新课标紧密衔接的高师声乐教材十分必要。教材建设至少应在三个方面加以重视:一是增加基础声乐教学理论知识的内容;二是增加儿童、青少年的歌曲;三是进一步突出民族特色鲜明的作品。总之,高师声乐教材应适应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这一发展趋势,增强对新课标的适应性。3.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声乐教学法教学。声乐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不仅要懂“唱”,还要懂“教”,学好声乐教学法势在必行。现实中,专门开设声乐教学法课程的院校并不多,以讲座形式或在临近毕业实习时向学生笼统介绍声乐教学法较为常见,主讲教师也多为教育理论方面的教师,本身未必有足够的声乐教学经验,授课手段也往往是给学生照本宣科一些条条框框,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声乐教学法这门课程应由理论功底相对扎实的声乐教师来担任,课程应至少包括声乐基础理论知识、青少年歌唱技巧训练法、中小学音乐课堂组织法等模块。为学以致用,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诸如说课、模拟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条件允许的,还应安排学生到中小学实地观摩学习,甚至承担一些简单的教学任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怕缺少“师范性”,一毕业就能够胜任基础教育音乐课教学工作。4.加强人文教育,健全学生人格。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音乐课只教唱歌,片面重视技能训练,与其它学科联系甚少,对人文教育关注不够。一方面强调歌声“齐”、音量“大”,使歌唱停留在拼条件的阶段、无艺术的美感可言;另一方面又有培养“小音乐家”的功利性目的。新课标淡化了这种功利性目的,更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将音乐教学与育人紧密关联。因此,高师声乐教学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首先要引导学生辨别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其高尚情操和创新精神;其次,通过合唱、重唱等歌唱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其学会交往,懂得如何在集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第三,通过多样性的教材,扩大学生知识面,促其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感悟和理解多元文化。四、结束语总之,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以新课标要求为方向进行教学改革已是高师声乐教改的大趋势,高师声乐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深入领悟新课标的基本精神,将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为培养基础教育优秀音乐师资力量不懈努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行启发式教学,“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索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即使过渡到了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与他们的感性经验相联系,借助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如学习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周长”,学生掌握起来没有问题,但当学习了下册的“面积”之后,学生的认识一下就混淆起来。可适时增加一课时帮助学生理清这种混淆。首先,让学生明确概念,周长是围成一个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面积是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接着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画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在第一个长方形上找出它的周长,并带领学生用笔描出它的周长;紧接着让学生在第二个长方形上找出它的面积,学生都用手摸着这个长方形四条边里面围成的面,随后带领学生用笔在长方形的里面涂上颜色表示出它的面积;紧接着再让学生观察这两个长方形,想一想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一样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一样。此时追问学生:你能再看一看,想一想,?L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有哪一点不一样吗?教师借助肢体语言又演示了一遍描周长和涂面积的过程后,有些学生迅速悟出了区别,举手回答:周长是平面图形外面的边线的长度,而面积是边线里面的东西。虽然说法并不规范,但这是学生自己的话,与其让他们记住干瘪的概念,不如让他们记住自己的话来得更直接、更深刻。完成了对周长和面积具体形象上的区别后,教师可在黑板上打乱顺序写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请学生指出哪些是周长公式。学生马上找到了(长+宽)×2和边长×4。问其原因,学生回答:周长就是边线的长,长方形有两个长和两个宽,合在一起就是(长+宽)×2,而正方形有四条一样长的边,所以合在一起就是边长×4。区分开了周长公式,那剩下的就是面积公式。这时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周长和面积能否比较。有的学生说能比,有的学生说不能,双方争执不下。教师接着在黑板上把第一个长方形擦去三条边,只剩一条边,而把围成第二个长方形的四条边都擦掉,只剩下里面的一个涂色面(如下图)。指着一条边问:这是什么?学生答:一条线。那它就是周长对吗?又指着涂色面问:这是什么?学生答:一个长方形面。那它就是面积。教师问:这条线和这个涂色面能比较大小吗?学生一下顿悟,哦!不能比。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出示了几道判断题:(1)长方形的周长比长方形的面积小。(2)正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周长大。(3)1m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背景资料

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流感大流行主要有这几次:1918年西班牙流感,始于美国东部,全世界约1/3的人口(约5亿人)感染约2千万~5千万人死亡;H1N11957年亚洲流感,全球百万人死亡;H2N21968~1977年香港流感,死亡人数一百万,当时致病的H3N2病毒至今仍有流行;1997年及2005年出现的人禽流感。关注甲型H1N1流感疫情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

关注甲型H1N1流感疫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报告确诊病例40余万例、死亡5000余例,全球实际发病和死亡人数远超过报告数。北美地区第二波疫情已经处于流行高峰,美国死亡病例已超过1000例。美国10月24日宣布全国进入甲型H1N1流感紧急状态。

关注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自9月份以来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频发。尤其是国庆长假结束后,疫情发展迅速,10月12日以来报告病例数达1.6万。截至11月1日,我国内地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75万余例,其中重症病例104例,死亡病例6例。

关注甲型H1N1流感疫情卫生部通报,上周(11月16日-11月22日),境内31个省份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9733例,住院治疗3101例,死亡51人。甲型H1N1流感病例占流感病例的比例为89.8%,与前一周(89.4%)相比有所上升。

关注甲型H1N1流感疫情广东省卫生厅通报,2009年11月16-22日,我省新增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49例,重症病例23例,死亡5例。截止11月22日,全省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6094例,重症病例49例,死亡7例。11月23日,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家对当前疫情形势进行了评估,专家认为,现阶段我省甲型H1N1流感疫情仍处于社区流行的上升阶段,疫情在社区持续传播。全球疫情特点传播非常快,但病情不严重。大多数国家从大量的输入型病例逐步转为本土病例;从散发扩展为群体发病;从轻症多发即而出现重症病例。国内疫情特点疫情从沿海向全国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由输入为主变为本土为主由散发病例向聚集疫情发展(9月1日全国各类学校开学以来,甲型H1N1流感疫情呈现以学校暴发疫情为主的加速上升态势)致病性较为温和,绝大多数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轻症病例随着北半球秋冬季来临,我国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数大幅上升,重症与危重病例数持续增加,个别地区已经出现死亡病例。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疫情已经提前开始进入流行高发期和持续快速上升期,流行规模和强度将明显高于往年,此次流行周期将持续到明年3月份。

积极应对疫情世卫组织专家认为,疫情可能持续1-2年,全球约1/3人口可能感染---积极应对疫情;病毒如何变化存在不确定性(是否发生变异和耐药性)--密切监测病毒和疾病的宏观发展趋势;依法、科学、有序的实施防控---就可以把疾病对人类的伤害降到最低。基础知识病原学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流感病毒为球形,直径80—120nm属于正粘病毒科

基础知识流行病学传染源: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下列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1.妊娠期妇女;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3.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临床特点为: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2.感染中毒性休克;3.多脏器功能不全;4.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治疗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抗病毒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扎那米韦(zanamivir)敏感。对于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不一定等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即可开始抗病毒治疗。孕妇在出现流感样症状之后,宜尽早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开始给药时间应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以内(以36小时内为最佳)。阻断疾病流行过程控制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控制措施一、隔离病人1、一旦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要尽快让患者脱离集体,或回家休治,或在学校安排的场所隔离,病情较重或有加重倾向的要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患者所在单位指派人员负责追踪记录转归情况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热退48小时后,患者可恢复正常上课或上班。预防控制措施二、加强室内通风、换气。1、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天通风不少于2小时学生上课时,宿舍要开窗通风课间和课后教室通风并注意将窗户全部打开,形成对流2、自然通风不良的,机械加强通风。如确要使用的中央空调和分体空调,先请专业消毒公司清洗消毒空气滤网,管道再使用,并保证足够的新风量。3、使用分体式空调的场所上一节课后或一节活动后开启门窗,启动换气风扇换气,换气时间按风扇流量、室内空间大小,保证室内空气交换1次以上。预防控制措施三、保持个人卫生1、勤晾晒被褥、勤换衣等,2、勤洗手,还要会洗手。3、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发病后或接触病人时要配戴好口罩等。还要会正确戴口罩。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手卫生方法正确的洗手技术能确保彻底地清洗双手的每一个部位。按照6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一旦干燥,你的手是安全的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拇指在掌中揉搓

手指互握,揉搓手指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揉搓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掌心对掌心揉搓

取适量产品于于掌心中,并涂抹双手至所有皮肤

使用酒精类手消毒剂的手卫生方法用水打湿双手取适量产品涂抹双手所有皮肤掌心对掌心揉搓

拇指在掌中揉搓指尖在掌心中揉搓用水冲洗

用一次性毛巾彻底擦干用毛巾关水龙头你的手是安全的

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方法

手指交叉,手指交叉,手指互握,掌心对手背揉搓掌心对掌心揉搓揉搓手指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上;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佩戴口罩后,避免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呼吸道卫生预防控制措施四、注意营养,锻炼身体,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多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可以每天进行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运动,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另外,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不要过分疲劳。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预防控制措施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少在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场所逗留;

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且在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因此,在流感流行时节,应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应减少看电影、集会集体活动,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预防控制措施六、合理使用消毒剂流感病毒在暴露于75至100摄氏度条件下能够被破坏,有几种化学杀菌剂可以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例如:氯、过氧化氢、去污剂或肥皂、酒精、含碘的消毒剂等。在正确的时间和剂量下使用消毒剂是有效的。可使用含有酒精的纸片或液体清洁手,摩擦双手至干为止。预防控制措施七、出现发热和异常,迅速就医;预防控制措施八、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截至11月25日24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累计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批签发300批次5271.7万人份。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签收疫苗4275万人份;累计完成接种2292万人。疫苗分配和接种工作要突出重点,当前疫苗接种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重点人群,各省份在确定疫苗接种顺序时,要优先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