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质代谢教学课件_第1页
矿质代谢教学课件_第2页
矿质代谢教学课件_第3页
矿质代谢教学课件_第4页
矿质代谢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设疑:

土壤中的矿质元素有许多种,这些矿质元素是否都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呢?答:不一定一、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1、矿质元素: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2、必需元素的判断:溶液培养法:用含有全部或部分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完全培养液缺Mg培养液加入Mg离子3、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大量元素:N、P、S、K、Ca、Mg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Ni二、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2、吸收形式:离子形式3、吸收过程:1、吸收部位:主要是根尖成熟区利用大麦幼苗溶液培养实验,测定K+的吸收量正常溶液加呼吸抑制剂加载体抑制剂A组B组C组材料K+吸收正常K+吸收量明显下降K+吸收量明显下降吸收K+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吸收K+的过程需要载体运输。植物吸收矿质元素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综上推断:A、B对比说明:A、C对比说明:

如果矿质元素是随着水分的吸收而被吸收的,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将会如何变化?水培法不变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不是同一个过程上述材料说明:材料有人用化学方法分析了大麦幼苗在0℃和16℃条件下,根吸收水分的量与吸收矿质元素的量,其结果如图所示:600时的吸收量C16时的吸收量C水镁铵0204080100吸收率试一试:4、根对水分的吸收和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根对水分的吸收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吸收方式吸收动力联系渗透作用主动运输根细胞与环境之间的浓度差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ATP2、矿质元素须溶于水才能被根细胞吸收;3、矿质元素被吸收后会影响细胞内外溶液浓度,从而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1、吸收的主要部位相同;思考请谈谈影响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有那些?提示: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的角度分析①载体(种类和数量)②温度③土壤通气状态④pH⑤土壤溶液浓度

1、植物落叶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哪些?

2、土壤中缺乏可再度利用的元素时,首先表现缺素症状的部位是什么地方?

3、土壤中缺乏不可再度利用的元素时,首先表现缺素症状的部位是什么地方?想一想三、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1、运输:2、利用:离子形式不稳定化合物稳定化合物能能否N、P、MgCa、Fe利用形式能否移动再利用实例K、Na溶解在水中随水分运输而运输1、为什么要合理施肥?2、什么是合理施肥?3、什么是无土栽培?四、合理施肥图1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K的需要量图2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P的需要量Kg/hm2020406080100120140越冬前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成熟期Kg/hm2020406080100120140越冬前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成熟期原因:各种植物需肥规律不同研究性学习探究获得农作物“少肥高效”的方法如何合理施肥?任务:课题:给植物“打吊针”无土栽培植物实践:家用无土栽培装置无土栽培产品(彩云阁)荷格伦特营养液配方无土栽培溶质每升培养液中加入数KH2PO4

1毫升KNO35毫升Ca(NO3)25毫升MgSO42毫升FeFDTA1毫升H3BO32.86克MnCl2.4H2O1.81克ZnSO4.7H2O0.22克CuSO4.5H2O0.08克H2MoO4.H2O0.02克乙二胺四乙酸铁盐

典例:一同学作植物的水培实验,如图,培养液完全按标准配制,在培养过程中,又及时添加补充该培养液。第一周长势正常,第二周起出现缺素症状且越来越严重,第三周全株萎蔫,继而死亡。实验失败。请分析回答:1、既然配制的是全素标准培养液,为什么还会出现缺素症状?可采取什么补救措施?2、培养液中并不缺水,为什么植物到第三周竟然萎蔫?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谢谢指导惯性惯性现象车将将将将用尺子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到底会怎么样?车将将将将车将将将将车将将将将用尺迅速打出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失去了支持在重力的作用下就落在正下方。现象解释木块与小车原来静止,突然拉动小车,木块的底部随小车一起向前运动,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所以木块向后倒。现象解释木块与小车原来一起向前运动,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下,木块的底部随小车停下来,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木块向前倒。现象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⒈急刹车人会向前倾;突然起步,人会向后仰⒉跳远时要先助跑一段

3.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

4.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比比看,谁最快1.答: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汽车突然刹车,乘客的脚随车一起停下来,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乘客就会向前倾;反之,汽车突然起步,乘客的脚随车向前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乘客就会向后仰。2.答:先助跑一段,运动员就具有向前的速度,跳起后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加跳远的距离。3.答:使劲甩手,沾在手上面的水和手一起运动,手突然停下,沾在其上面的水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所以就会被甩掉。4.答:拍打衣服,衣服偏离原来的位置,附在衣服上的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就会从衣服的缝隙中飞出来。⒈雨天和雾天,公路上常出现汽车“追尾”事故,原因是什么?⒉我国公安部门规定,坐在小型客车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都必须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哪种情况下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思考与练习

板书设计

9-2惯性惯性现象一、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惰性”静止保持静止状态原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