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育教学课件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育教学课件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育教学课件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育教学课件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育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9*精神的三间小屋

1.掌握作者的三间小屋的具体内容。(重点)2.详细分析文章提出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具体的精神内涵。(难点)3.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难点)情景导入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得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自主预习【作者作品】毕淑敏,女,国家一级作家。祖籍山东,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等。著有《毕淑敏文集》四卷,长篇小说《红处方》。【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毕淑敏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有改动。我们常把人的心灵比喻为天空、大海,以形容它的广阔。这篇文章选择的比喻则更贴近日常生活经验:一般家庭,住上三居室,就算小康了,这里指的是身体运动的空间。那我们心灵活动的空间,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在精神上,我们是否也需要有三间小屋,可以盛得下情感、事业和我们自身呢?文章独辟蹊径,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大厦的建设问题,令人耳目一新。yòuyìhuìhuīchěnɡjiūèjīnzēnɡwùlínɡrúdūnɑnɡqùjiānxiāo弋戈嘹缭嘹潦【厘清词义】

形容品种繁多。

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

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林林总总:形销骨立:鸠占鹊巢:自惭形秽:李代桃僵: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

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难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不知所措:俯拾即是:间不容发:合作鉴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指导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再读课文,理清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指导第一部分(1~6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第二部分(7~18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第一层(7、8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第二层(9~13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第三层(14~17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第三部分(19、20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第1~6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指导

1~3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4~6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2.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指导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3.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指导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适合的事业,文中:“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要干一番大事业,如何寻找。也许王国维的《三境界》能给我们启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第一境界是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瞩,确立远大目标;第二境界是耕耘阶段,再苦再累,在所不惜,只要努力达成目标;第三境界是收获阶段,已经为追寻目标精疲力尽,快要放弃时,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获得了成功。所以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只要我们努力!努力了,我们容易找到合适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所以努力是关键,而“空谈雄心壮志”“等待一鸣惊人”是不可取的。所以对待我们的学习、事业要认真、努力,乐于其中,因为“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只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你才会乐于其中。4.第三间小屋中,为什么作者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指导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不同渠道接受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渐渐有的人就被这个信息社会所同化了,常常随波逐流,用他人的观点来肯定事物的价值,常常以为众人所追求的就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使他们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5.如果我们的精神小屋不住着自己,会出现什么情况?☞指导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我们的精神,将会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6.你认为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点拨指导自身思考拥有独立的思想(庄严、真诚的小屋)【语言赏析】语言朴实,意蕴深厚。☞指导朴实无华、充满哲理的语言,激发了我们情感和思绪的奔涌,展示了宁静致远的境界:“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如大地、海洋和天空般广阔的心胸,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人性和健康人格的期盼。【写法解读】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借助感性的形象和感性的手段,把“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表达出深刻而撼动人心的思想:“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谢谢观看Exit

精神的三间小屋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的生活启示。

2.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3.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学习目标物质or精神

如果说人的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么,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呢?这正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新课导入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走进作者自惭形秽广袤宽宥游弋轻觑

濡养麾下坍塌huìmàoyìqùrútānyòuhuī字词积累【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给文章分层,理清作者思路。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第二部分(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整体感知第一层(7—8)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第二层(9—13)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第三层(14—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细读1-6段,思考: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层,说说两个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

1—3段:写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由使用空间概念描述人的心灵引出“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引发读者思考。细读感悟

4—6段:紧承前文内容,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关系:层层深入,这一部分引出下文对“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的论述。作者认为应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细读7-17段,思考:

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了,作者希望我们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经常打扫,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呢?

有事业心,选择自己适合和爱好的事业,建设努力向上的小屋。

理解“否则,鸠占鹊巢……不得安宁”的内涵。“鹊”指的是“鸠”指的是“鸠占鹊巢”:“事业”“事业之外的赘生物”赘生物取代了事业的位置

你认为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呢?

请你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你是否尝试过如此构建“精神的三间小屋”。安放自身需要思考,拥有独立的思想。

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这三间小屋的。

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盛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憎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作者是按照层层深入的顺序来写这三间小屋的。细读18-19段,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向人们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1.本文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做简要分析。

①文本虽然为说理文,但是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说理形象,文辞优美,增添了文章的美感和可读性。品味语言

如“如果想重温祥和……从天窗洒入”一句,以“精神垃圾”指心中的恨以及不健康的情感;以“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指除掉那些不健康的情感,让关心、爱等健康的情感驻足心间。②语言富有哲理性。

如“安放我们自身”“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等句子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都是对人生的高度审视,越读越妙,越品越见文章的深刻性。2.说说下面一段话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