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变异和育种_第1页
遗传变异和育种_第2页
遗传变异和育种_第3页
遗传变异和育种_第4页
遗传变异和育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遗传变异和育种第一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一遗传的物质基础第二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DNA复制第三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转录3转译原核生物只有一种RNA多聚酶转录后不需加工,直接作为mRNAmRNA只能存活几分钟、几小时转录和转移可同时进行,是偶联的原核生物的mRNA是多基因的(polycistronic),即它们编码几个多肽第四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证明DNA为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1转化实验第五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噬菌体感染实验第六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病毒的拆开和重组实验第七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七个水平细胞水平细胞核水平染色体水平核酸水平基因水平密码子水平核苷酸水平三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存在部位和方式第八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细胞核水平质粒(plasmid):细胞质内能自主复制的核外染色体第九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原核生物的质粒质粒:游离于原核生物染色体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即cccDNA(circular,covalentlyclosedDNA)。质粒具有超螺旋结构,分子量一般在106~108Da间,大小约为1%核基因组。携带有某些染色体上所没有的基因,赋予细胞某些特殊功能。严紧型复制控制:质粒的复制与核染色体复制同步。松弛型复制控制:质粒的复制与核染色体复制不同步。质粒消除(curing或elinination):含质粒的细胞在正常培养基上遇化学、物理因素处理时,质粒的复制受到抑制而核染色体的复制继续进行,子代细胞中质粒消除。附加体(episome):某些质粒具有与核染色体整合、脱离的功能,这类质粒称附加体。第十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F因子制育因子,性因子,约2%核染色体,94.5kb,编码的基因约1/3与接合有关R因子抗药性因子,其基因编码的物质对抗生素有抗性Ti因子诱癌质粒,可同植物细胞中的核染色体整合,破坏控制细胞分裂的激素调节系统,从而使其变成癌细胞。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巨大质粒分子量200~300×106Da,比一般质粒大几十到几百倍,上面有固氮基因。降解性质粒可以编码许多降解性酶类,使细菌降解特殊物质。Col因子大肠杆菌素因子,即使大肠杆菌分泌大肠杆菌素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基因水平调节基因也有转录和转译作用,以其模板生成的蛋白质称为阻遏蛋白或变构蛋白。阻遏蛋白的作用是能与操纵基因结合,阻止了RNA聚合酶向结构基因滑动,既使结构基因失去了合成mRNA的能力。基因控制系统操纵子调节基因启动基因操纵基因结构基因第十三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阻遏蛋白也能与培养基中的底物(由结构基因转录、转译的酶催化分解的底物)相结合,当阻遏蛋白与底物结合后,阻遏蛋白从操纵基因分离,从而开放了RNA聚合酶通向结构基因的通道,便能转录成mRNA,并转译成蛋白质(酶)。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节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一基因突变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突然发生可遗传的变化。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诱变自发突变点突变染色体畸变碱基置换移码突变转换颠换缺失添加缺失添加易位倒位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突变类型选择性突变形态突变型抗原突变型产量突变型营养缺陷型抗性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非选择性突变(死活突变)(非死活突变)每一细胞在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突变的几率。(二)突变率(mutationrate)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不对应性:引起突变的因素和突变出的性状没有对应关系。2自发性:自然状况下也可发生。3稀有性:10-6~10-9间。4独立性:突变的发生一般是独立的。5诱变性:采用某种方法、药品可使突变率增加。6稳定性:新产生的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7可逆性:既可发生正向突变,也可发生回复突变。(三)突变的特点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变量实验(fluctuationtest)涂布实验(Newcombeexperiment)影印实验(replicaplating)(四)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证明两种观点细菌接触抗生素,抗生素使其定向变异预先已变,抗生素淘汰大量敏感型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诱变自发突变点突变染色体畸变碱基置换移码突变转换颠换缺失添加缺失添加易位倒位(五)基因突变的机制野生菌株(红色)缺陷型菌株(灰白色)第十九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对碱基被另外的一对碱基置换。转换(transition):即DNA链中的一个嘌呤被嘌呤或嘧啶被嘧啶所置换。颠换(transversion):即一个嘌呤被嘧啶或嘧啶被嘌呤所置换。1诱变的机制(1)碱基的置换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移码突变诱变剂使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加或缺失,从而使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发生转录和转译错误。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转座因子(transposibleelement),跳跃基因(jumpinggene)在染色体组中或染色体组间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DNA顺序。(3)染色体畸变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分子量小,0.7~1.4kb,只能引起转座效应而不含其它任何基因。转座子(Tn,transposon):分子量为2~25kb,含有几个到十几个基因。能插到受体DNA分子的许多位点上。Mu噬菌体(mutatorphage):是E.Coli的一种温和噬菌体,分子量大,约37kb,含20多个基因,可以引起插入突变。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自发突变机制(1)背景辐射、环境因素(2)微生物自身有害物质(3)互变异构效应(4)环出效应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损伤机理2修复光复活作用:把近紫外线照射的微生物立即暴露于可见光下,可显著降低其死亡率。暗修复作用:切除修复,有四种酶参与。(六)紫外线对DNA的损伤及修复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突变与育种(一)自发突变与育种生产中选育定向培育环境条件定向梯度培养皿卡介苗:结核杆菌显著减毒的结核杆菌(即卡介苗)定向培育230代,13年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基本环节(二)诱变育种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选择简便有效的诱变剂:选择优良的出发菌株:处理单孢子悬液:选择最适剂量: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利用和创造与形态、生理、产量等相关的指标。2诱变育种的原则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姬姆萨实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缺陷型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与缺陷型筛选有关的三类培养基:[-]基本培养基(MM)3营养缺陷型的筛选野生型能长最低营养成分的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各种营养缺陷型都能生长基本培养基+补充成分相应的缺陷型能生长[+]完全培养基(CM)[A]补充培养基(SM)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野生型营养缺陷型原养型(2)与缺陷型突变有关的三类一种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