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1篇_第1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1篇_第2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1篇_第3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1篇_第4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1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1篇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1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P19-P21页。教学目的: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展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探究“小括号”的应用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师: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课件出示复习题:1.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30+8×45×2+380-64÷829+24÷42.把二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5×3=1581÷9=916+12=2825+15=409-9=028÷7=4(课前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二、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谈话:小淘气是个擅长观察,擅长发现问题的孩子,在生活中他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他很想和同学们挑战,你们愿意和他比一比吗?(用谈话法为学生引出一个虚拟的竞争对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竞争意识)2.课件出示“过河”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学生观察后老师提问:图中告诉我们哪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答复)师:刚刚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如今我们一起来看图。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如今每只船限乘9人,需要几只船?(通过创设男、女生过河的情境,使学生将计算生活化,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解决问题。师:我们先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几条船?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生1:我估计大概需要7条船。我把男生看成30人,女生看成30人,这样用总人数60人除以9,大约需要7条船。生2:我估计大概需要6条船。方法和前面的同学差不多,只是人数多算了,所以我从7条里减掉1条船,大约需要6条船。师:那么到底需要几条船?谁会列式解答?生:29+25=54(人)54÷9=6(只)师:第一步先算什么?生:先算全班总人数,再除以每条限乘9人。师:说得好!师:谁能用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把分步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生:29+25÷9师:小组讨论:这样列式行不行?生1:不行,因为这样就不是先算加法了生2:不行,因为这样就先算女生要几条船,男生没算(评析问题的出现为后面小括号的出现做好铺垫。)师:好,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那我们该怎么办?要先算29+25,就必须给它加上一个符号表示出来。如今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试写并展示:29+25÷9(29+25)÷9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一样的地方?生:数据和运算符号一样。师:观察的非常认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后一道算式加了小括号。师:那咱们计算一下,结果怎么样?学生计算展示得数后讨论:为什么两道题的得数不同?多让学生说。师:大家说的都很好,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得数不同。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一种新符号——“()”小括号(板书)。每个数学符号都有它所表示的意义。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以后,大家看到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今再来看这道题,应该怎样做才能符合题意呢?(评析结合详细情境,老师将小括号介绍给学生。)师:同桌之间讨论并汇报结果。(引导学生感知小括号在计算中的作用。)生:(29+25)÷9=54÷9=6(只)答:需要租6只船。师:通过对“过河”问题的解决,我们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的作用?生1: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生2: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生3:小括号里的要先算,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师:老师把大家说的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出示:小括号,本领大,算式有你就变化。改变顺序少不了,先算括号要记牢。学生齐读。(儿歌的编制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加深印象。)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比一比,谁的眼睛亮。(说说不同之处及运算顺序)18-9×2(18-9)×22.比一比,看谁算得对又快。(学生说说算法)5×(36-29)(83-35)÷894-(25+19)3.我帮妈妈算一算每桶方便面4元,每袋大米64元,妈妈带了100元钱买了一袋大米,剩下的钱可以买几桶方便面?学生独立做题,老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小学数学教案篇2设计说明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严密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一新课标理念,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在详细情境中观察、发现。教学伊始,创设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思”,迅速感受到情境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再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用课件生动再现几个蕴涵数学知识的生活现象,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快速得到激活,在考虑、讨论中较快地发现“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2.在动手操作中考虑、质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去考虑、去质疑,促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在积累对圆柱、圆锥特征认识的同时,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才能也得到培养。3.在合作学习中内化、建构知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去学习新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丰富自己对新知的认识,完成对圆柱、圆锥知识的建构,进而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课前准备老师准备圆柱和圆锥模型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柱、圆锥形实物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及半圆形纸片胶水小棒直尺平板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观察、发现。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轮车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车轮,观察并考虑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体验“点动成线”。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结合“面的旋转”的知识来认识圆柱、圆锥。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行车后轮车条上系上的彩带,并想象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让学生初步体验“点动成线”这一现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起到新旧知识衔接的作用。⊙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2页上面的3幅情境图。师:仔细观察风筝的运动、雨刷扫过车窗、旋转门转动的现象,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并汇报发现。发现一蜈蚣形的风筝在天空运动的过程中,很多小节在天空中连成了一条线。发现二雨刷扫过车窗,雨刷在左右摆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扇形。发现三长方形旋转门在转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圆柱。老师小结:通过这三幅图可以知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激活学生的生活经历,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络。2.做游戏。(1)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及半圆形纸片用胶水粘在小棒上,做成一面面小旗。(2)用做好的小旗做“旋转游戏”,认真观察小旗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可以动手画一画。(3)学生汇报,明确小旗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3.认识圆柱与圆锥。师:以前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有曲面。拿出我们的学具一起探究吧!(1)看: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圆柱与圆锥。(圆柱由两个圆面和一个曲面组成;圆锥由一个圆面和一个曲面组成)(2)滚:学生拿出圆柱和圆锥形学具在桌面上滚一滚,说说自己的发现。(3)剪:试着将圆柱和圆锥剪开,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动手操作发现:圆柱剪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圆锥剪开后得到一个扇形和一个圆。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快速旋转小旗的活动,结合想象空间,体会圆柱和圆锥的形成过程,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数学教案篇3第1课时:数据搜集整理〔一〕教学内容:数据搜集整理教学目的:1、体验数据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p的过程,理解统计的意义。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单的问题,同时可以进展简单的分析^p。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答复以下问题,同时可以进展简单的分析^p。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实在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讨论,师生互动,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老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假如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适宜。〔指名学生答复,并说明理由。〕老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老师小结:你们刚刚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答复,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老师追问:假如我们如今要马上把信息反应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展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二、互动新授1、讨论搜集数据的方法。〔1〕老师提问:刚刚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展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指名学生答复。〕学生讨论搜集数据的方法。〔2〕出示统计表。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答复: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老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拟简便的方法,如今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老师说颜色,学生举手,老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假如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适宜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分析^p表格,老师根据分析^p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三、稳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搜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展分析^p。〔2〕采用比拟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p”。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少。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人。你最喜欢去〔〕,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展反应。〕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2〕根据表格内容答复以下问题。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我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板书设计: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适宜?红黄蓝白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中位数》教材第105页例4、第106页例5及局部习题。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络与区别,会根据数据的详细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2、过程与方法经历中位数的.认识计算过程,体验合作讨论,理解认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p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统计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教法学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导与讲解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自主理论体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师生谈话导入。2、课件出示王丽同学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如下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成绩124108136132她这四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下面让咱们去看看五〔1〕班7名同学正在进展的掷沙包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何呢?〔出示教材第105页例4情景图〕设疑:老师知道这组学生中有一名同学叫刘云,他的成绩是25.8米,你们猜猜他在这组中可能排在第几?三、探究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统计表。姓名李明陈东刘云马刚王朋张炎赵丽成绩/m36.834.725.824.724.624.123.2从他们的成绩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刘云同学排在第几?为什么刘云的成绩比平均数低,还能排在第三呢?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师: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有五个数都比平均数小,用平均数表示他们掷沙包的一般程度适宜吗?〔不适宜〕想想方法:从这组数据中挑出一个数代表他们掷沙包的程度,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学生这是可能有些困难,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估计,计算比拟,发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程度不适宜,从而引入新的内容——中位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介绍中位数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直接关系,任意一个数据大小的变化都会对平均数值都会产生影响,为弥补平均数在描绘某数据组的缺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中位数。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置居最中间的数据它的优点是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师:那么,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的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呢?生动手尝试,按大小排列找出中位数24.7。师小结求中位数的方法a、按大小顺序排列b、最中间的数据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理解,体验求中位数的过程,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并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3、小结: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程度。4、教学例5出例如5:五〔2〕班7名男同学的跳远成绩表姓名李志强陈文王文贤赵军张鹏刘卫华于国庆成绩/m3.062.902.743.522.832.892.78师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数的一般程度呢?〔1〕让学生分别求出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2〕同桌之间议一议,说一说。2.96比这一组数据中大多数数据都高,用它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程度不适宜,应选中位数。〔3〕假如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得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5、知识小结。设计意图〔学生在小这合作中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并动理论求平均数,中位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才能,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三、稳固应用,内化进步1、根本练习。2、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生读题,小组讨论,共同解答,汇报交流。3、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学生讨论自由解答。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中位数例4例5中位数24.72.89〔2.89+2.90〕/2=2.895按大小顺序排列数据个数奇数:最中间的数据数据个数偶数:最中间两数的平均数教后反思:教材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比拟平均数,从而产生中位数的教学的必要性。本人循着教材的思路和自身的理解设计了“平均数有时不能正确反映中等程度,有时能——发现概括平均数时候不能正确反映中等程度——该用什么数表示,学习中位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关系,——在练习中分散难点,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平均数不能正确反映中等程度,而中位数那么可以,深化理解中位数的稳定性。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案例:“认识平面图形”[背景分析^p]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构造、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表达数学中美的因素。我们有些学生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络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数学美育教学的欠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很多地方表达了数学的美,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获取知识,开发智力。认识平面图形这一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的数学内容,都是来自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物体,学生已有了一些经历,在此根底上通过观察、绘画图形,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直观地认识、识别、区分这些图形的同时获得对简单图形的美的体验,并在合作交流中初步开展空间观念,[教学目的]1、通过操作和观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2、在找一找、拼一拼、画一画各种图形,直观而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初步的观察才能、动手操作才能和用数学进展交流的才能。4、在愉悦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络。[教学重、难点]1、初步感知体与面的关系,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2、找出平面图形的共性,区分不同的形状。[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感受美。(上课一开场,播放优美、轻快的音乐)师:小朋友们,今天早上的空气多新颖呀。得意的小鸡们也跟小朋友们一样早早地起床,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寻找食物,瞧!他们找得多快乐啊!(多媒体动态演示)你们看,这幅图漂亮吗?生:漂亮。师:漂亮在哪里呢?为什么觉得它漂亮啊?生:因为它有很多种颜色:有绿色、红色……生:因为它画了大树、房子、太阳……生:它有很多种形状,有圆圈、有三角形……师:小朋友们很会欣赏画,老师也觉得漂亮,这些图画里头有我们的数学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的样子和名字吗?生:想。二、动手操作,诱导美。师:其实,小朋友的手也可以创造出这些美的图形,先请大家从学具袋里任意拿出一个正方体,把它按在纸上沿着底面画一个图形,看看在你的笔下可以变什么样的图形?(边示范边说明)(生独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师:小朋友们,如今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从长方体的底面画出来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呢?生:四四方方的正方形。师:哦!你知道它叫正方形,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样子的图形是正方形呢?生:四四方方的。师:没错,正方形是四四方方的,但是还有一点这个小朋友没有说,正方形的四条边也都相等。我们就把四四方方的,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我们就叫正方形。老师手上是正方形的照片,我们来认一认吧!生:(根据老师拿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说知名称,加强记忆)师:大家再拿出任意一个长方体和圆柱,也沿着底面画画看。生:(第二次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师:谁先来说圆柱底面画出了图形?生:圆柱可以画出一个圆圈。师:圆柱画出了一个圆圈,你们同意吗?(同意)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不把这种图形叫做圆圈,我们有更好听的叫法,有谁知道吗?生:圆形。师:对了,像这样子很圆滑,没有角的图形我们叫它圆形,你们记住了吗?(全班齐读:圆形)那长方体又画出了什么图形呢?生1:我画出了一个长长的,方方的图形。生2:我画出了正方形。师:我们请这两位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他们画出来的图形好吗?(好)你们看,他们画出的图形一样吗?生:不一样,一个是长长方方的,一个是四四方方的。师:为什么同样是长方体,他们画出的图形不一样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样的长方体画出来的好吗?(请学生把运用的长方体拿上讲台展示)哦,小朋友们都看一下,原来这个长方体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它的两头都是正方形的。这位小朋友真棒,找得太好了。那另外这个我们把它取名叫“长方形”,这就是它的照片,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生:(根据老师拿出不同大小的圆形和正方形说知名称,加强记忆)师:接下来轮到球了,它能画出什么图形呢,小朋友们想试试看吗?(想)(第三次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师:画得时候,你们发现什么困难没有?生:球很难画,我画不出来。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小朋友们用球来画图形很难画出来,所以如今暂时球没有方法画出什么样的图形,但是等到高年级的时候,相信有小朋友能想出好方法画出来。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生:(根据老师指定的名称找对应的图形)师: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用掌声给自己鼓鼓掌。(拿出三棱镜),沿着它的底面也可画出一个新的图形。(老师画)它就是你们熟悉的朋友——三角形。师总结:我们今天认识了四个新朋友,他们是谁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这四个好朋友和我们昨天认识的立体图形不一样,他们住在平面图形的王国里,都是平面的。三、合作交流,寻找美。师:认识了这四个朋友,它们还委托老师另外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要把这些智慧星送给认真动笔表现出色的孩子,你们商量商量要奖给谁?生(兴奋地讨论着,给课堂气氛掀起一个高潮)师:在大家的配合之下,老师的第一个任务已完成了,第二个任务就是帮它们找找生活中的朋友——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图形,把你想到的找到的先告诉你身边的同学。(老师巡视指导)谁来帮老师来完成这个任务?生:(争着抢着说,老师指导补充)课本的封面是长方形,饮料罐的上面和下面老师圆形、三角板的面是三角形,桌子的面是正方形……师:我们重新再来看这幅图。(电脑逐一显示各种图形,学生说它们各自的名称。)四、游戏稳固,创造美。(1)找一找,练习一第3题。(2)拼一拼,练习五第4题。(3)引导学生用这四种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或其他的,拼好的进展全班展示,并给矛奖励。(4)画一画,用学过的这些图形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得漂亮得,老师给他签名,并送给一朵小红花。五、课堂小结,表达美。师:今天,你觉得我们的课堂美吗?美在哪里?生:美,因为我们可以拼很多画也可以画出很多画。师:今天小朋友拼出的画,画出的画很漂亮,很有创意,回家的作业就把你们的作品带给爸爸妈妈看,说给他们听,美在哪里。[教学反思]一、创设情境——以美激趣。鲜艳美观的图案,简洁大方的板书,亲切生动的语言,活泼有趣的故事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妙方”,因此,本节课教学,我就创设了如下情境:以“阳光明媚的早晨”画面导入,通过学生边观察边欣赏,“说说漂亮在哪里”,把冷冰冰的知识与美结合起来,触动学生的心灵,接着让学生通过动手描一描,拼一拼,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得知识并从中受到美的陶冶。二、回归生活——以美促智。“平面图形”这局部知识于现实生活,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在生活理论中具有一定的感性积累。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了让学生合作、寻找交流生活中物体的图形这一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和生活积累,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亲密联络,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三、积极评价——以美育德。老师的每一次动情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学生记忆犹新,激情高潮。为了迎合低年级学生的好表扬心理,我承读了幼儿教育的评价方式:如掌声、小红花、智慧星等,以无声、有声的方式对学生及时评价,营造舒心、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消费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持久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案篇6教学目的:1、学生可以根据9加几的计算方法,探究计算8、7、6加几的方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指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教学重点、难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2、学生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图意,你会列式吗?3、你可以根据学过的方法计算吗?二、学习新知,学生探究计算方法1、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计算?7+58+5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重点指导:凑十法3、学生说说你在计算中遇到的困难。4、反应:5+6=三、课堂练习:1、计算8+6=7+6=6+6=01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