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压测试仪医学第一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Contents1ClicktoaddTitle2ClicktoaddTitle3ClicktoaddTitle44ClicktoaddTitle645第二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疾病介绍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称震颤性麻痹,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多发生于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在遗传分型中也有家族性和少年性帕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是临床上神经科医生常用的诊断概念,特指各种(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感染、中毒、外伤、药物以及遗传变性等)造成的以运动迟缓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遗传变性病性帕金森综合征。第三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帕金森病情分级生活和劳动力均丧失,可以站立,稍可步行生活自理,劳动力丧失姿势反应正常IV级:明显姿势反应异常III级:轻度姿势反应异常II级:两侧肢体和躯干症状I级一侧症状,轻度功能障碍V级:帮助起床,限于轮椅生活帕金森病情分级:V级最重,I级最轻第四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病因学说本病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的病因学说:(1)多巴胺(DA)学说(公认)(2)兴奋性神经毒性学说(3)氧自由基学说(4)线粒体功能障碍学说第五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帕金森病:锥体外系统(黑质-纹状体)多巴胺/乙酰胆碱神经功能失调第六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相关因素1年龄老化本病多见于老年人,60岁以上人口患病率高达1%,40岁以前发病者甚少。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或某些工业化学产品等可能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3遗传因素本病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现象,有报道10%左右的PD病人有家族史.第七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主要在提高脑内多巴胺的含量及其作用以及降低乙酰胆碱的活力,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因而得到缓解,但不能阻止病变的自然进展。现多主张当患者的症状已显著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表示脑内多巴胺活力已处于失代偿期时,才开始投药,早期尽量采取理疗,体疗等方法治疗为宜。(一)抗胆碱能药:安坦、苯甲托品等(二)多巴胺能药:左旋多巴、美多芭(三)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四)其他:金刚烷胺,能加强突触前合成和释放多巴胺,减少多巴胺的重吸收,尚有抗胆碱能作用
(第八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治疗方案手术治疗第九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治疗方案
分离型脑起搏器又称经颅磁电刺激术,由孙国安教授研究成功,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可在体外充电的脑起搏器,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论证和鉴定,给予高度评价,建议临床推广应用,目前已在威海国安医院临床应用。
帕金森病分离型脑起搏器第十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尚在探索中的帕金森基因治疗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临床症状震颤震颤多自一侧上肢手部开始,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掌指关节最为明显,呈节律性搓丸样动作,4~6次/s,乃由协调肌和拮抗肌有节律的交替收缩所引起。随病情的进展,震颤渐波及同侧下肢和对侧上下肢,通常有肢重于下肢,下颌、口唇、舌和头部的震颤多在病程后期出现。震颤大多数在静止状态时出现,随意活动时减轻,情绪紧张时加剧,入睡后则消失。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临床症状肌强直全身肌肉紧张度均增高。四肢因伸屈肌张力增高,致被动伸屈其关节时呈均匀一致的阻抗而称为铅管样强直,如伴有震颤则其阻抗有断续的停顿感,称齿轮样强直。面肌张力增高显得表情呆板呈面具状脸。吞咽肌及构音肌的强直则致吞咽不利、流涎以及语音低沉单调。患者站立进呈特有姿势。.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临床症状运动障碍表现为随意运动始动困难、动作缓慢和活动减少。患者翻身、起立、行走、转弯都显得笨拙缓慢,穿衣、梳头、刷牙等动作难以完成,写字时笔迹颤动或越写越小,称书写过小征。走路缓慢,步伐碎小,脚几乎不能离地,行走失去重心,往往越走越快呈前冲状,不能即时停步,称慌张步态。行走时因姿势反射障碍,缺乏上肢应有的协同运动。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病历姓名:高岩主诉:左上肢抖动10余年,进行性加重伴行走困难2年病史:于10余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左上肢不自主抖动,静止时抖动明显,当时生活未受影响。未予特殊处置。2年前出现双上肢抖动逐渐加重,行走缓慢,觉身体僵硬。后诊断为帕金森病。口服:息宁1片,泰舒达1片治疗。双上肢抖动明显好转,行走缓慢稍好转。近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四肢酸软,纳差,消瘦明显,自发病以来无明显发热、咳嗽,精神、饮食尚可。排尿、便正常。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语欠流利,自主体位,慌张步态。无急慢性病容,表情呆板,余正常。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欠流利。精神正常,无构音障碍,无失语。肌力: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双上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不自主运动:双上肢可见“搓丸样”不自主运动,慌张步态。治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及复方左旋多巴对症治疗。辅助检查:头颅CT、右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多发脑梗,脑白质变性。化验室检查:正常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护理问题躯体活动障碍与黑质病变、锥体外系功能障碍所致震颤、肌强直、体位不稳、随意运动异常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饮食减少和肌强直、震颤所致集体消耗量增加有关长期自尊低下与震颤、流涎、面肌强直等身体形象改变和语言障碍、生活依赖他人有关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护理问题知识缺乏缺乏本病相关知识和药物相关知识语言沟通障碍与咽喉部、面部肌肉强直,运动减少、减慢有关潜在并发症外伤、压疮、感染、便秘等无能性家庭应付与疾病进行性加重,病人长期需要照顾,经济或人力困难有关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护理措施安全护理1、安全配置保护性床档,防止地面湿滑等。2、定期巡视3、有人陪护,防止发生跌倒/坠床运动护理:运动目的在于防止和推迟关节强直与肢体挛缩1、疾病早期指导病人维持和增加业余爱好,坚持适当运动锻炼注意保持身体和各关节的活动强度和最大活动范围2、疾病中期对于已出现某些功能障碍或起坐已感到困难的动作要有计划有目的的锻炼3、疾病晚期病人出现显著地运动障碍而卧床不起,应帮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被动活动关节,按摩四肢肌肉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护理措施帕金森的饮食护理主要就是注意膳食和营养:①可根据病人的年龄、活动量给予足够的总热量,膳食中注意满足糖、蛋白质的供应,以植物油为主,少进动物脂肪。服用多巴胺治疗者宜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因蛋白质可影响多巴胺的治疗效果。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8克以下,全日总量约40~50克。在限制范围内多选用乳、蛋、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适量进食海鲜类,能够提供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②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供给应充足。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能够提供多种维生素,并能促进肠蠕动,防治大便秘结。患者出汗多,应注意补充水分。③食物制备应细软、易消化,便于咀嚼和吞咽,按半流质或软食供给。④饮食宜清淡、少盐;禁烟酒及刺激性食品,如咖啡、辣椒、芥末、咖喱等。应保证水分的充足供给。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
1)个人卫生的护理
2)皮肤护理
3)提供生活方便4)采用有效的沟通方式
5)保持大小便的通畅健康宣教皮肤护理康复训练安全护理照顾者指导就诊指导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护理措施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帕金森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过程,疾病早期,患者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生活能够自理,震颤也不显著,患者自己往往不太介意,心理上也没有太大的顾虑。随着病情的进展,劳动能力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下降,患者逐渐变得精神、情绪低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终日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兴趣索然,对工作、学习、家庭、前途丧失信心,常有自责和自卑观念,认为自己丧失了劳动能力已变成废人。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变得表情呆滞、精神冷漠,呈“面具脸”,语调单一,谈吐断续,与人沟通能力下降,有些患者了解到本病最终的不良结局,更会产生恐惧或绝望心理。到疾病后期阶段,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可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
二、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心理护理应该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之中,可以说是护理工作的灵魂和患者康复的精神力量。生病求医是患者的主动行为,但如何去控制患者的心理状态,却应该是护士的主动行为,如果能够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就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使其在病房感到舒适、愉快、安全、亲切和自然,不会产生恐惧、不安和陌生,从而树立治疗信心,对医院产生信赖感。
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护理措施1.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创造良好的环境,是使患者获得最佳身心状态的重要因素。首先房间的设置上,病房应全部设置成小房间,每个房间最多容纳3张病床,这样有利于患者的休息。房间的窗帘和地面均为淡蓝色,据专家研究发现,蓝色能够减慢呼吸,降低血压,使人感到宁静。我院病房地面采用的是进口的亚麻材料,防滑效果好,柔软,而且走路噪声低,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的特点。在楼道内,地面也是淡蓝色的亚麻材料,墙壁上有绚丽多彩的各种风景画,柔和的光线,使患者倍感舒适,甚至感觉到住院是一种享受。
2.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入院时,初次印象是日后患者与护士交往的关键,护士要给患者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对树立患者的信心及其今后的治疗非常重要。我们采用的是责任制护理的模式,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专门有一位责任护士负责该患者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患者入院第1天,责任护士必须热情接待,带患者参观病房环境,介绍医院的探视陪住制度,接待患者亲属并进行谈话,讲解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手术后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及家属对住院治疗过程有个大体的了解,以达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为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帮助患者认识自己所患疾病的原因、表现、治疗和规律。病房内应备有帕金森病的有关科普知识材料,如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可以有选择性地给患者介绍同病房其他患者的术前情况和手术效果,使患者看到手术的满意疗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更充满信心。4.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爱护。
临床上经常见到有的患者手术前因为紧张而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的症状,护士应主动接近患者,告诉他们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麻醉效果很好,手术不会出现疼痛,而且术中医生和护士始终陪伴在身边,有什么不舒服可以随时处理,使患者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
5.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学修养,讲究语言艺术。
帕金森病患者情绪平静时症状一般较轻,但在情绪紧张、激动或窘迫的情况下,肢体震颤往往会加重。与患者谈话切不可急于求成,最好不要直来直去地提问题。有些护士为了完成病史记录,常向患者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例如:"你对自己的病有什么认识?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信心?"等等,这些问题不但使患者感到很难回答,同时也会感到护士并不是在关心他,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在强行询问。这时,患者常常会采取防卫态度,不会讲心里话。开始谈话时,要设法使患者情绪松弛,采取认真、耐心、缓慢、和蔼、热情的态度听患者说话,用亲切同情的目光,鼓励患者说出最担心什么,最需要什么,耐心倾听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劝告和指导,使患者感到尊重和理解。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常见的并发症:因本病多于50岁以后发生,常见于老年人的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赛事赞助违约保险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舞蹈基础训练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工程劳务合同协议示例
- 蹦床运动馆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功能性涂料创新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乳制冰淇淋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设备采购租赁合同格式样书
- 2025企业资产借款合同格式
- 【MOOC】风景背后的地貌学-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护理感动案例
- 2024版《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附答案(共90题)
- 企业天然气转让协议书范文范本
-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 玩具照相机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算法与实践-第16章 LSTM神经网络
- 中考监考和考务人员培训手册
- 数学史简介课件可编辑全文
- 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