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用菌接种与培养_第1页
药食用菌接种与培养_第2页
药食用菌接种与培养_第3页
药食用菌接种与培养_第4页
药食用菌接种与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食用菌接种与培养第一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一节母种转管及培养

第二节再生母种扩繁成原种第四节菌种质量鉴定菌种保存

第三节栽培种接种与培养

第二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一节母种转管及培养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母种转管无菌操作技术要点:1.将接种用品及原始母种放入接种箱内。2.用菇保1号、气雾消毒盒(2g/m3)或甲醛进行熏蒸,时间要在30分钟以上。3.手、台面、接种工具、母种管用酒精棉球擦试消毒。4.点燃酒精灯,火焰灼烧接种镐至烧红后冷却,凡能伸进试管的杆部均过火灭菌。第四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5.左手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并拢握住菌种管和待接试管,斜面向上,并保持水平。第五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6.右手小指、无名指及手掌拔掉棉塞,用火焰灼烧试管口并不断搅动。第六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7.先弃去前端1cm处,然后用接种镐快速移取黄豆粒大小的菌种入待接试管斜面培养基中央。第七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8.灼烧试管口,并将棉塞在火焰上迅速过一下然后塞上。

9.用接种镐挑持住母种管,另一只手换待接管,重复上述操作。

10.收拾台面。

11.贴标签第八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二、母种培养

接种后,于22℃左右的环境避光培养,每天都有要仔细观察,对污染的试管及时挑除。原始母种的培养初期一定要天天检查,以免菌丝将污染处盖住,难以挑出,造成巨大损失。一般7-10d左右可以长满管。长满管后,一部分用于扩繁,另一部分用于保存。于+5℃的水箱冷藏层中至少可以保存2个月。第九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节再生母种扩繁成原种

第十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原种接种技术操作要点少量原种接种:可利用接种箱。(1)手、母种管、接种工具酒精消毒,点燃酒精灯(2)左手持母种管、右手持接种镐并灼烧(竖直、横拉)(3)拔掉棉塞并用手夹住,灼烧管口,并以火焰封住管口(4)将接种镐伸进母种管内,待冷凉,弃除前端1cm处的培养基,接种镐一经灭菌后不许接触未经灭菌的物体。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5)将母种菌种切成5段,迅速移进原种瓶口,菌种不能掉外面(同时另一人将瓶口打开,并以火焰封口)。

(6)要以原种瓶口迎母种管口,不能反向。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封瓶口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示接种块位置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大量原种制作:常利用塑料接种帐或接种室,按照无菌操作规程,三人配合:一人挖取菌种,一人掀瓶口,一人摆瓶。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培养

准确贴好标签,接种后于22℃左右的培养室暗光培养。培养的最初10d,每天都要检查,及时挑选污染菌种瓶,妥善处理。及时挑选了污染菌种瓶,检查生长情况并进行详细记录。培养室不能过于干燥,湿度要保持在60%左右,否则菌种瓶失水过快。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节栽培种接种与培养

栽培种制作的接种方法,与原种相似。一般罐头瓶栽培种制作也是三人配合,用接种匙挖取菌种。配合熟练,可在短时间内大量接种,效果也很好。如果栽培种制作采用塑料袋做容器,则接种时采取四人配合的形式。一人负责挖取菌种,一人负责把持袋口,另外两个人负责打开袋口和封口。封口时可利用皮套或钉书钉封口。培养方法基本同原种原始培养方法。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四节菌种质量鉴定菌种保存

一、菌种质量鉴定

菌种质量的优劣,不单纯是盈利问题,而且是能否在激烈的菌种销售竞争中求得生存的问题,是关系到广大栽培者的生产利益的大问题。作为菌种生产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也要有职业道德,严格把住菌种质量关执行跟踪服务,从菇农那里获得信息反馈,使菌种质量精益求精。作为菌种购买者也应懂得菌种质量鉴定的一般方法,确保生产成功

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外观鉴定很多栽培者都直接购买栽培种或购买原种用于扩接栽培种或用生产栽培。具体的选购方法归纳起看即“提、闻、看”三个字。提:即用手抓住棉花塞轻轻提起,看棉花塞松紧适度。过松或过紧均达不到过滤空气的目的,从而无法保证制作优质菌种。同时也可手测重量判断失水情况和菌龄。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闻:在一批菌种中随机抽样检查。把棉花塞拔起后,半瓶口、袋口或管口靠近鼻子嗅菌种气味。若菌种中散发出酸、霉、臭等气味,则说明菌种有杂菌的污染,不是纯培养的菌丝,纯培养的菌种具有特殊香味。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看:首先是看菌种外观,看是否破管、破瓶、破袋。再看菌种是否“纯、正、壮、润”。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液体鉴定在同PDA培养基同样料的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待鉴定菌种,如培养后出现浑浊或稀薄现象,说明该菌种不可用于栽培,如结果为洁白的菌丝球,该菌种可以放心用于生产。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出菇试验大规模生产前,进行出菇试验,是保证生产成功的重要方面。只有出菇试验,才能够最终直观地体现菌种质量情况。大规模生产基地,应该有示范场。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菌种的保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