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教学讲解课件_第1页
灸法-教学讲解课件_第2页
灸法-教学讲解课件_第3页
灸法-教学讲解课件_第4页
灸法-教学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灸法2023/6/61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以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能治疗针刺效果差的某些病症,若结合针法应用,则能提高疗效。《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音久。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一、概述2023/6/62《灵枢》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千金要方》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也《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灸法概述2023/6/63二、灸用的材料

艾叶的性能《本草纲目》

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情,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2023/6/64三、灸法的作用

1、温经散寒

灸法具有温通经络、祛湿散寒的作用《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2、扶阳固脱灸法具有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的作用,多用于脱证和中气不足等症3、消瘀散结灸法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多用于气血凝滞之症4、防病保健灸法具有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的作用,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能力。2023/6/65

四、灸法的分类和应用●壮(一)艾炷灸

●艾炷

大、中、小制作2023/6/66

1、直接灸

将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

有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

A.无瘢痕灸(非化脓灸)操作定穴-粘附液(凡士林)-中小艾炷-点燃至轻微灼痛-更换至3~7壮,皮肤轻度红晕无灼伤。适应证慢性虚寒性疾病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2023/6/67B.瘢痕灸(化脓灸)

操作

舒适体位-定穴-粘附液(大蒜汁)-中小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7~9壮。一周左右逐渐出现化脓,5-6周后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瘢痕。

适应证

顽固性疾病(哮喘、慢性胃肠疾病等)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2023/6/682.间接灸《肘后备急方》

a.隔姜灸

操作定穴-生姜片(0.2-0.3cm*2-3cm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壮至皮肤潮红(其间更换姜片)

适应证风寒湿痹、一切寒性疾病(消化、生殖)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2023/6/69b.隔蒜灸操作定穴-独头蒜(0.2~0.3cm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壮至皮肤潮红(其间更换大蒜)适应证未溃疮疡、腹中积块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2023/6/610操作食盐填于脐部-或上置生姜薄片—

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

3~7壮c.隔盐灸(神阙灸)适应证急性寒性胃肠疾病、中风脱证、四肢厥冷等2023/6/611d.隔附子饼灸操作定穴-附子片、饼(0.5cm~1cm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壮适应证命门火衰之阳虚证(阳痿、早泄等)及疮疡久溃不收等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2023/6/612(二)艾卷灸(艾条)

悬起灸和实按灸灸法的分类和应用1.悬起灸

温和灸相对固定2~3cm10~15min雀啄灸上下移动如啄食

回旋灸距离相对固定左右或旋转2023/6/613太乙针灸与雷火针灸操作置布或纸(数层)于施灸部位上,点燃艾卷按压热力透达深部,反复数次。用于风寒湿痹和虚寒证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卷灸2.实按灸2023/6/614(三)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相结合)

注意艾条的长度/防止烫伤(四)温灸器灸灸法的分类和应用(五)其他灸法1、灯火灸2、天灸(发泡灸)(蒜泥、细辛、天南星、白芥子、毛莨、斑蟊、旱莲草)2023/6/615瘢痕灸无瘢痕灸直接灸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艾炷灸艾卷灸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常用灸法艾灸其他灸法灯草灸、天灸

实按灸回旋灸2023/6/616

灸后调摄:《针灸大成》

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惊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凡百具要宽解。尤忌大怒、大老、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2023/6/617五、灸法的注意事项(一)施灸顺序先后顺序

先上后下先阳后阴灸量顺序

艾炷先小后大壮数先少后多2023/6/618(二)补泻方法《内经》《针灸大成》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

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灸治的注意事项2023/6/619(三)禁忌部位

面部穴位大血管等处不宜用直接灸关节活动部位不适宜用化脓灸机体状况

空腹、疲劳和精神紧张恐惧者应慎重施灸孕妇腹部腰骶部不适宜施灸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适宜用灸法防止艾火伤及皮肤和衣物灸法的注意事项(四)灸后的处理

水泡(不擦破自然吸收)化脓灸注意保持清洁,防止感染(五)把握适应证2023/6/620谢谢!2023/6/621

艾绒在燃烧时产生辐射能谱在0.5--5u之间包括远红外辐射和近红外辐射,以近红外辐射为主,谱峰在1.5u左右。远红外辐射一般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浅表部位,靠传导扩散热量,近红外辐射可直接渗透到人体较深部位(<10mm),还通过深部的毛细血管网将传递到更深更广泛的部位。经穴的线粒体较多,受近红外照射后可激发线粒体、腺三磷产生大量能量使生物电流量增大,形成电位差从而激发其他细胞能量,因此近红外辐射既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也可以能量缺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2023/6/622

《本草綱目》: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軟細,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脈。艾叶中纤维质占66.85%,蛋白质占11.31%,水分仅占8.98%,挥发油占4.42%和离子成分(钾、钠、铝、镁、钙)占8.44%,是理想的灸疗原料。艾草的使用,必須使用陳艾(或稱熟艾),而且越陳越好。新鮮艾草,含有揮發油較多,燃燒時,不易熄灰,令人有灼痛的感覺。相反的,陳艾則溫和易燃,可以減少灼痛之感。2023/6/623

《扁鹊心书》:“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艾灸第一。”

《扁鹊心书》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凡人游吴蜀,体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