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变形记》 群文阅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促织》《变形记》 群文阅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促织》《变形记》 群文阅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促织》《变形记》 群文阅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促织》《变形记》 群文阅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荒诞的变形,真实的批判——《促织》《变形记》(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全文,了解情节内容与手法2.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手法,理解虚幻与现实关系3.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异化,剖析手法背后的不同4.文化传承与启示:知人论世,理解批判现实的主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蒲松龄用他的《促织》为我们讲述了封建社会一个“人变虫”后意外发家致富的故事,而卡夫卡以他的《变形记》向我讲述了在金钱至上的年代一个“人变虫”后被家人和社会抛弃的故事。作者都采用超现实的荒诞手法,或用含着眼泪的微笑,或用悲伤的一声叹息,讲述同样的“异化”故事。【作者介绍】蒲松龄:清代杰出文学家。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蒲松龄少年时也专心于科举考试,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振一时,后来却屡试不第,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以教书授徒为业。直到72岁,清政府给了考了一辈子都没取得功名、超过七十岁的蒲松龄一个安慰性的功名——岁贡生)。屡试不第的原因有三:一是晚清科场腐败黑暗,舞弊成风。蒲松龄是正人君子又家境清寒,既不愿也无钱打点,所以屡战屡败,落魄一生。二是没有搞明白科举考试的“八股”套路,蒲松龄的文章,虽是发自肺腑,但在时人看来却是离经叛道。他能以第一名考中秀才,是因为当时的考官也是个有名的文化人叫施闰章,这个风花雪月之人,颇有想象力,看蒲松龄有大才就给他点了第一,他才中了秀才。后来的那些主考官,都是中规中矩之人,蒲松龄难入他们法眼。另外,蒲松龄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聊斋志异》的创作中,分散了精力。当然,蒲松龄倾其一生心血写成了不朽名著《聊斋志异》,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块丰碑。若是他中举了,最多是一个清官,但中国文学却少掉了一个里程碑。郭沫若评价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卡夫卡:20世纪奥地利小说家,被称为“荒诞文学之父”。他生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动荡不安、物质主义盛行的年代。父母都是讲德语的犹太人,父亲知识贫乏、头脑简单并且为人偏执、专横粗暴,卡夫卡一直生活在“专制如暴君”般的父亲的阴影中。卡夫卡的一生非常坎坷: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没有自己的家庭;他是一个银行小职员,对工作感到十分痛苦,但又不得不去。但他勤奋地写作,几乎隔绝社会上的交往,这些对他的作品影响巨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作品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变形记》讲了主人公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他变成甲虫之后无劳动力,不能再为这个家庭创造价值,即使他极力想与亲人联络感情,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被抛弃,孤独死去。(二)任务一:阅读《促织》全文,整理文言知识,梳理全文情节发展。【提问】请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分析重点词句的用法。【明确】序幕(1):征虫——宫中尚促织,官员纷献媚。(故事发生的背景)【文言梳理】①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名词作状语,用笼子。【内容讲析】为什么是“宣德间”?把背景设置在明朝,为了避开清朝的文字狱,另据史料,明宣宗朱瞻基“尤爱促织”,增加真实性。“宫中”实际指皇帝,皇帝喜欢斗促织,于是“岁征民间”。动用天下百姓,以供一人玩乐,这皇帝真是任性!但是促织不是陕西出产,进贡也轮不到华阴。偏偏有个华阴令,想讨好上级,献了一头得到赞赏,于是就揽来了这鬼差事。县太爷不可能去抓蟋蟀,怎么办?就层层往下摊派!听说过摊牌各项赋税的,如今却摊派一只只蟋蟀,甚是荒唐!华阴令让里胥去办,官大一级压死人,里胥把这事摊到里正头上。一个“责”字,可以看出,里正也是不得不办!一只小小的蟋蟀,牵扯出了骑在百姓头上的种种势力。为什么能?因为皇帝喜欢玩。于是官员要迎合,以求升职;于是小吏借机摊派,以谋私利;于是游手好闲的人也看到商机,从中渔利。开端(2):寻虫——成名充里正,被逼交促织。(主人公出场)【文言梳理】①操童子业。操:从事。(大王来何操?操:拿)【内容讲析】“成名”这个名字很有讽刺性。一个连秀才都没考上的读书人,如何成名?就这么一个老实的读书人,成了层层摊派的最后落实者。因为“迂讷”,才被报充里正不能脱身;因为“迂讷”,才不敢也不愿摊派给里中百姓,只好自己弄得家产耗尽。不欺压别人,就要自己去捉。每天早出晚归,提着竹筒,拿着铜丝笼,在杂草堆里,在颓墙根下,掀石头,掏洞穴,什么办法都用尽了,硬生生把一个读书人,锻炼成了一个捕虫人,然而一切努力却是白搭。即便抓得一两头,也是小小的,不合规格。当然,按常理,不可能一头也捕不到啊。这句“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实质上是伏笔,后文成名见了儿子魂化的促织,于是“以其小,劣之”,同意比斗是因为“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以及交上小促织后“宰见其小,怒呵成”,这些都是照应。这是伏笔照应手法的经典一例。成名无法交差,邑宰又步步紧逼,成名挨了板子,出去捉虫都做不到了,从“忧闷欲死”到“惟思自尽”。成名似乎陷入绝境,怎么办?读者也在为成名着急,自然产生阅读期待。发展(3-4)卜虫、得虫——神巫妙指点,喜得青麻头。(情节出现转机)【文言梳理】①各各竦立以听。以=而,表修饰。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固定句式,译为“莫非……”【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②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③掭以尖草。状语后置句。【内容讲析】第3段以成名妻子的视角来写:“填塞”说明场面火爆,密室、垂帘、香几、鼎,还有念念有词的巫婆,无不散发着神秘气息。旁观者的“竦立”是侧面描写,表现巫术的神奇。一切似乎都在暗示:驼背巫婆确实有本领,促织的事情有希望解决。“无毫发爽”更是确认了这一点。成妻问卜的结果是一幅画,虽然看不懂,但是上面有“促织”这个关键信息就够了。就如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的李小二叫他媳妇去偷听,只要“高太尉”“好歹要结果他性命”这两个关键信息听到,就足以串起后面的情节发展,足以引出林冲心中的怒火,至于其它的信息,多了,反而没了趣味!高人的指点,自然不同一般,当然需要成名“反复自念”,把结果一下子说出来,也是无趣的。接下来自然要直接展现成名操练已久的抓蟋蟀神技。成名是读书人,比没有读过书的妻子强,从“中绘殿阁,类兰若”获得了线索。尽管挨的板子的伤,还没有好,但毕竟看到了一线希望,所以“强起扶杖”,重操捕虫之业!本该书房读书考功名,却上山去抓虫应差事,这是什么世道啊!按图索虫,成名找到了符合画中的地方。按照神的指示,希望应该很大。偏偏已经“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还是“绝无踪响”。看到了希望,又把握不到,让人心焦。这就是蒲松龄叙事的高妙,欲情故纵,让读者欲罢不能!新的希望又有了:出现了画中的“癞头蟆”。“猝然”是始料未及,让人惊喜。成名自然要“急”,追赶的结果是,又看到了画中的“针针丛棘”,赫然出现了要找的目标:一只蟋蟀。偏偏作者不让成名马上就抓到,这该死的蟋蟀进了石洞,用尖草撩拨,还是不出来。这也难不倒咱这久经抓虫的成名,方法咱有的是:文的不行,咱来武的;用草不行,咱用水灌。一番“骚操作”后,这可爱的蟋蟀出来了!抓起一看,要身材有身材,要容貌有容貌,那是一个“帅呆了”!就是拿和氏璧来换,咱也不干,谁叫皇帝老儿喜欢呢?于是乎,好吃好喝地好好伺候着。再发展(5-6)失虫、化虫——失虫又复得,小儿化促织。(情节自然发展)【内容讲析】没有意外才是最大的意外,有意外才符合生活的逻辑。果真大喜之后是大祸,情节急转。儿子9岁,正是好奇顽皮、狗都嫌的年纪。成名儿子一“窥”一“窃”,促织死了;一“惧”一“啼”,儿子害怕了。母亲“面色灰死”“大惊”,痛骂儿子“死期至矣”;儿子也明白自己闯祸了,哭着出去了,因为害怕,把自己化作一条悲伤的“抛物线”。成名妻子本该追出去,但此时在她心中,虫命比人命贵,恼怒绝望中的她,哪里顾不上孩子?更何况孩子也9岁了。果然,父亲听说蟋蟀死了,“如被冰雪”,身心凉透。绝望中去找罪魁祸首,着急忙慌转了一圈,最后发现孩子投井死了,大怒变成了大悲。蟋蟀没了,孩子死了,一切希望都断绝了,更没有心思吃饭。但孩子总要入土为安,用草席裹了,准备草草掩埋。没成想,在完全绝望之际,又出现了一丝希望,孩子竟然没有死,多少是点安慰。但是蟋蟀死了,往后的日子咱办?既然孩子还活着,先不再管他,成名全部心思都在空洞洞的蟋蟀笼上,于是僵卧床上,一夜无眠。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成名总不能这么一直躺着。突然,有促织叫。僵卧的成名立刻“惊起”,“愁”变成了“喜”。照例,作者要吊读者的胃口,不能让成名一下子就捉到。和第4段一样,一番周折才得到促织,本以为跟之前的蟋蟀一样大,仔细一看,太小,看不上它,再转转,看看还有不。没成想,那只小蟋蟀主动跳到成名的衣袖上,形状像土狗,梅花样的翅膀,长长的腿。不知是否合要求,聊胜于无,先收着吧,找机会试一下这只蟋蟀,引出下文斗促织的一幕。【小结】成名心理变化:大惊——大怒——大悲——喜——愁——喜——惴惴的。真是高潮迭起,惊心动魄。高潮(7)斗虫——大战蟹壳青,成名益惊喜。(情节深入发展)【文言梳理】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定语后置句。②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内容讲析】正当成名想试一试小促织的本领时,有个少年带着促织主动送上来。高明作者的笔下没有一个闲人,蒲松龄更是如此,少年出场帮助成名验证了小促织的无穷威力,为后文作铺垫,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为了突出小促织绝非凡物,蒲松龄拿起毛笔,进行了层层铺垫式的叙述:第一层,直叙“蟹壳青”的厉害,反反衬小促织。“蟹壳青”的名号,颇有梁山好汉的味道,意在显示其厉害。当然,“蟹壳青”越厉害,越能反衬小促织更“牛”。第二层,描写好事少年的狂妄和成名的惭怍心态和不敢心理,为后文蓄势。“径”“掩口胡卢”都表现了好事少年的趾高气扬。第三层,直接描写小促织“蠢若木鸡”。既是铺垫,更是暗示小虫绝非凡物。《庄子》中就有:“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第四层,进一步描写少年的狂妄态度。先“大笑”,再“撩拨”“又大笑”又多次“撩拨”。最后才是展现主角小促织神技:小促织忍无可忍,直咬对方脖子,一招致胜。(如果直接写小促织一招致胜,那多没意思,听书人一定会高喊“退票”!)真是小小促织,不可貌相。真可全胜收场,但蒲松龄的笔刹不住车。平地起波澜,一只鸡出现,几乎不给人反应时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啄小促织。成名心想完了,没想到小小促织面对天敌,先是一闪,跳出一尺多远,幸好!本以为逃出鸡口,不料却落入鸡爪之下。真的完了!局势陡然紧张,成名从“骇立愕呼”到“顿足失色”。没想到,情节又急转,小促织竟然跳到了鸡冠上,紧盯不放。可见“虫已在爪下”是观者的错觉,因为小促织动作太快了。如果说前面对付“蟹壳青”的一招致敌,没有让读者真实地看到小促织的厉害,勇斗公鸡的场面则让读者大呼过瘾!小小促织果然不同凡物,斗过“蟹壳青”是勇猛,斗过天敌就是神勇,怎不叫成名更加惊喜?一个“掇”字,成名动作多么轻柔,小促织多么配合。结局(8)献虫——进宫展奇技,终得大欢喜。(高潮)【内容讲析】事不宜迟,成名第二天就献上,且信心满满。献虫的过程自然也不能太顺,不出一点波澜,怎么体现小促织的神勇?邑宰一看,自然是发怒,这照应了第2段“劣弱不中于款”、第6段“以其小,劣之”和第7段“蓄劣物终无所用”。接着用“虫”“鸡”来试,读者都已经知道结果,一笔带过。献给抚军,抚军又献给皇上。这些都是过渡,也是一笔带过。祸端由宫中而起,自然高潮也应放在宫中,才能圆满地收官。在宫中,与天下诸虫打斗的场面也是略写,为什么?因为前面连鸡都斗过了,其它的蟋蟀更不在话下,自然没有必要再重复。要皇帝另眼相看,自然还得会点与众不同的本事,所以作者重点写小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新鲜感爆棚,也为小促织增添了人性,更加后文点出蟋蟀是成名儿子魂魄化成作了伏笔,使情发展更加合理。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龙颜大悦,抚军就得了好处;抚军大悦,邑宰得了好处;邑宰大悦,成名也得了好处。这里“宰以卓异闻”内含讽刺意味。皆大欢喜之余,让成名的儿子也恢复,道出“身化促织”的隐情。最后全家享受富裕的生活。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妙,只有知名深解其中味。尾声(9)议虫——君王无儿戏,小民福祸倚。(尾声)【内容讲析】蒲松龄按照史书的写法,后面来一段评论,表明写作用意。故事讲完了,不端一碗“鸡汤”出来,总感觉少了点升华的意味。主要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天子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仅仅是因为天子的一时兴起,结果导致一些官员巧立名目,以此趁机敛财,而普通百姓为一只“促织”弄得家破人亡,真可谓“苛政猛于虎”。这“鸡汤”有批判的苦味!第二,善恶终有报。在昏官当道、腐朽破落的封建制度压迫下,而主人公成名能坚守本心,即便生命危在旦夕也不侵犯更底层的平民,最后得到眷顾,实现大富大贵。这也传达出作者希望人们能够始终保持一个良善的心,能够做到“仁者爱人”。这“鸡汤”有善良的甜味!第三,“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现实情况。蒲松龄其实很不情愿让抚臣、令尹得到好报,但是按现实逻辑,又非得通过他们才能把好处传导到成名这里。这“鸡汤”还有一点不得已的酸涩味!【提问】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又云“人贵直,文贵曲”,讲的就是文章要曲折有致,对于小说而言更要如此,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小说,不能引人入胜。请分析《促织》的情节特点。【明确】线索:促织(或“促织的得失”)情节特点:情节发展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朝廷“征虫”,让成名“薄产累尽”“忧闷欲死”;“觅虫”又不得而“惟思自尽”,从“征虫”到“觅虫”,成名的命运一路下跌。“卜虫”带来转机,然后按图索虫,终于“得虫”,成名命运达到了一个高值。一切似乎沿着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儿子的好奇,造成“失虫”,情节一下跌落,紧接着儿子投井,成名的命运彻底跌到最低谷。但又留有一线生机,到第六段儿子复苏“心稍慰”,接着儿子“化虫”,成名也复得一虫,从第五段的最低谷到第六段结尾,成名命运又开始往上走,到“斗虫”大胜,到最后“献虫”受赏,成名命运达到了最高点。【三个大转折】①从“觅虫”这个低点开始转好,②从“得虫”这个高点开始转坏,③从失虫最低点又开始转好。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情节显得摇曳生姿。【补】局部情节的曲折性,如寻虫:从“执图诣寺”到看到场景“俨然类画”,成名这时是满怀希望的,然而找了一段时间,结果“绝无踪响”,成名失望至极,这是一次转折;然后“蟆猝然跃去”,这一只癞蛤蟆是图画中的,这时突然跳出了,让成名又心生希望,接着在蛤蟆的指引下发现“虫伏棘根”,成名非常高兴,但是这虫立即“入石穴中”,成名又有些失望,这是第二次转折;接着成名通过“掭以尖草”“筒水灌之”最终“逐而得之”,由失望再到最后的得到后的大喜,这是第三次转折。【提问】作者蒲松龄为什么要把小说的情节设计得如何曲折,有何意义?【明确】①与《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包含两个故事)不同,《促织》这个故事是一个单线索故事,人物相对简单,如果采用直线式发展,内容会很单薄,故事会很平乏,采用一波三折的曲线式发展,使内容更加丰富。②“人变蟋蟀”这一故事确实新奇,如果在情节安排上曲折一点,可以让读者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阅读快感,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③用情节的曲折来表现命运的曲折,可深化主题的讽刺性。“人变蟋蟀”的构思批判了“人命不如虫命”的现实,如果加上情节的跌宕,让成名一家的命运随着蟋蟀的“得而失,失而得”不断浮沉,让成名一家在悲与喜之间反复地被折磨,可以深化讽刺性。(三)任务二:阅读《变形记》(节选)全文,梳理全文情节发展与主人公的心理【提问】《变形记》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家人既惊慌又同情,父亲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第二部分写格里高尔的甲虫习性,以及逐渐成为全家的累赘。而父亲、母亲和妹妹也对他逐渐憎恨。第三部分写家人为了生存只得打工挣钱,并把格里高尔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又饿又病,绝望死去。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请阅读全文,并分清三个层次。【明确】第一层(1-6):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因不能起床而焦虑不安。第二层(7-21):格里高尔没能起床,家人和公司协理的不同表现。第三层(22-29):见到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家人和公司协理的反应:母亲瘫倒在地,协理被吓跑,父亲将格里高尔赶回房间。【提问】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时的心理是怎样的?【明确】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他惊慌、忧郁。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的“累人的差使”,为还清父债而苦干、他清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去。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赶他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还不忘顺从父亲。【补】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失业在家,过着甲虫生活,他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后来,一只苹果砸在背上,身受重伤,格里高尔终于被妹妹厌弃,他认为自己必须要离开家。他在绝望而又平和的心境中死去。【提问】《变形记》的叙事方事灵活精巧,采用双重视角,请分析有什么作用?【明确】整篇小说采用全知的第三人称视角,从而拉开与读者的距离,客观冷静地叙述;同时又运用格里高尔的视角,通过他去观察环境和他人,写格里高尔的心理活动,让读者真切地感受主人公格里高尔变为甲虫时的复杂心理活动。两种叙述视角时而并存,时而错开,时而重叠,第三称的冷峻叙述,让读者看到他的必然结局,格里高尔视角的真实叙述让读者体会他的痛苦与无奈。【提问】卡夫卡用《变形记》要表达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明确】《变形计》(选段)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极其荒诞的场景: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名小职员,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这样的变异成为了他的灾难。并且在他开门的那一瞬间,家人温柔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有的受到惊吓,有的暴跳如雷,把格里高尔视作正常生活的附庸和累赘。作者卡夫卡通过塑造格里高尔这样一个看似荒诞不经的异化形象,像我们读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和人性的丑恶。《变形记》的“异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人虫形象,体现为人自身的异化。变形前,他是“人形虫心”,具有人的身体与言行,却早已失去了自我,沦为没有灵魂的工具;变形后,则是“虫形人心”,带着甲壳虫的躯壳与言行,却拥有人的思想情感。变形前,他厌恶工作,希望摆脱责任,获取自由而不能;变形后,他获得了自由,又渴望工作,回归人的世界,却以失败告终。2.家人的冷漠,体现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变形前,格里高尔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家人因为他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也因此受到家人的尊重而感到自豪,但终日奔波劳累,使他变成了甲壳虫;变形后,他丢失了工作,丧失了劳动能力而成了家人的负担,最后被家人抛弃。3.赚钱的工具,体现为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通过劳动以确认自我的存在,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最终获得身心的愉悦。而人的异化则体现为劳动反而使人失去自我,失去独立意志、自由与主体性。格里高尔拼命工作,但从工作中收获的除了能维持家人生活的工资以外,得到更多的却是劳累、屈辱、申斥以及不公平,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剥夺了他的自由。工作对他不过是谋生的手段;而对公司老板,他不过是赚钱的工具,可以随时替换的零件,员工与老板是纯粹的利益关系。在这种人与社会的“物化”关系中,格里高尔最终变成了一只甲壳虫。他的变形是人与社会关系异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对这种异化的反抗,他力图通过变形来找回自我。然而,这种通过异化来反抗异化是行不通的,注定的悲剧。【补】象征主义方法解构:1.文中的父亲,象征着独裁专制与冷漠残忍,他在这个家里拥有绝对的权威。在格里高尔变形以后,他在每次格里高尔想走出房间时攻击他,并且还将儿子的钱私自留下给自己使用。他对格里高尔没有一点情意,冷漠残忍在他身上展露无遗。2.母亲象征着人类的虚伪与自私。她表面上装作自己很爱儿子,面对儿子的变形,她表现出痛苦与难过,但其实是想着儿子要是恢复了还能继续赡养她。在格里高尔死后,她害怕这样的儿子成为拖累,并对他的死感到解脱。3.妹妹是势利的象征。她原本不坏却无法逃避环境的影响。哥哥即使变形也在想着供妹妹去读音乐学院。在哥哥变形后无法工作时,她提议除掉这个“怪物”。妹妹早已在环境影响下变成了冷酷势利的人。4.协理(相当于秘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象征。他眼中只有利益。在格里高尔变形后不开门,他就表示面对利益而言,其他一切问题都应该被克服。5.甲壳虫象征着现代社会中被工作、生活所挤压、异化为“非人”的现代人普遍的生存状态。(四)任务三:比较分析《促织》《变形记》(节选)的荒诞手法背后的真实意图【提问】如何理解《促织》故事虚幻与现实结合的写法?【明确】①情节设计是虚幻的。成名儿子魂化为促织以拯救家庭,而后又精神复旧,在现实中不可能的。②虚幻的情节又有现实的基础。一方面故事的背景是真实的,明宣宗酷好斗蟋蟀,人称“蟋蟀皇帝”;另一方面因无法缴纳赋税而自杀,通讨好上级而得到升迁的情况在现实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最后,文中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非常逼真。所以,作者借一个虚幻与现实交织的故事,表现了小人物的命运完全由统治者的喜怒哀乐来决定的主题。【提问】《变形记》的情节在整体上是荒诞的,但读起来却是那么的真实,请思考荒诞化的合理性?【明确】①叙述、描写的生活节与逼真化。小说描写的细节非常真实,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他的言行即符合虫的特点,又符合人的的言行逻辑,一切是那么的真实。②荒诞情节引发的心理非常真实。③荒诞背后是真实的情感表达。【提问】同样是荒诞化(人的异化)手法,《促织》和《变形记》的风格与特点上有异同?【明确】相同:两者都写了人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