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对面
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所关心的问题
五类问题
一电信、电科专业涵盖的领域二学习的主要内容三关于考研四关于就业五几个问题的探讨一电信、电科专业涵盖的领域
●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前景如何?
●电子信息工程的技术更新是不是很快?我们大学的知识会不会等毕业之后已经比较落伍了?
●当今我们专业在国际上精尖技术和产品都有什么?
●电子信息所学的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与哪些行业联系比较紧密?
●电子信息工程有没有分枝学科?有哪些?1.信息技术和信息科学的概念
信息技术指对信息进行一系列处理,如存储、显示、传递、转换、分析和利用等所需要的技术。我们通常讲的信息技术主要指信息的处理方式和处理能力。
信息技术的核心: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
这四项技术越来越成为提高各国竞争力和经济增长能力的关键。微电子技术方面,目前正走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日本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席卷全球,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领先世界,正是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通信技术上,以数字程控交换机为代表的数字化产品的生产,使得通信产业大大进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其中软件的进步可谓神速;网络技术方面,因特网给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美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经考证,有1/4的经济增长点归功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信息科学的进步。
信息科学的概念
信息科学是以信息论为基础,以数学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送和储存的一门科学。这种信息既包括计算机信息,也包括生物和人类的信息。
信息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信息传送效能和保证信息传送的完整。朋友们经常听说的智能电脑,就是信息科学的一种。
无论是信息的处理、分析、交换,还是信息的存储控制,都与计算机科学紧密相连。因此,信息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科技的高速进步是分不开的。
信息科学发展所依赖的信息技术进步,实际上都来源于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都以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为保证。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必将带来信息科学的高速发展。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生物、社会、工业、农业、国防、科学实验、日常生活和人类思维。电视、数据通信、遥感和生物医学、工物理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
2.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当冯·诺依曼开创性地提出并着手设计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EDVAC时,正在美国Princeton大学工作的华罗庚教授参观过他的实验室,并经常与他讨论有关学术问题,华罗庚教授1950年回国,1952年在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三位科研人员在他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1956年筹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时,华罗庚教授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1958月1日:在北京738厂生产103型计算机(DJS-1),共生产38台;
1959年国庆节前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在738厂完成了104机研制研制任务。
1960年4月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成功地自行设计研制了一台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平均浮点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参加119机研制的科研人员约有250人,有十几个单位参与协作。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年)1965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实际上从1958年起计算所就开始酝酿启动。在国外禁运条件下要造晶体管计算机,必须先建立一个生产晶体管的半导体厂(109厂)。经过两年努力,109厂就提供了机器所需的全部晶体管(109乙机共用2万多支晶体管,3万多支二极管)。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为用户运行了15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在我国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109机
我国工业部门在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与生产中已发挥重要作用。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成功108机、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320机(DJS-6),并在738厂等五家工厂生产。哈军工(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于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晶体管计算机,生产了40多台。
第三代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1973-80年代初)
1973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进入80年代,我国高速计算机,特别是向量计算机有新的发展。1983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完成我国第一台大型向量机-757机,计算速度达到每秒1000万次。757机
同年就被国防科大研制的银河-I亿次巨型计算机打破。银河-I巨型机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文革动乱时期与国外拉大的距离又缩小到7年左右(银河-I的参考机克雷-1于1976年推出)。第四代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80年代中期至今)1992年国防科大研究成功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于1993年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1995年,国家智能机中心又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含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国家智能机中心与曙光公司于1997至1999年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机器规模已超过160个处理机,2000年推出每秒浮点运算速度3000亿次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2004年上半年推出每秒浮点运算速度1万亿次的曙光4000超级服务器。
曙光4000L
主要应用在气象、环保、生物医学、基因研究、船舶、航空、航天、汽车、建筑、钢铁和新材料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有力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同时还将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2004年11月15日每秒峰值运算速度11万亿次的曙光4000A15日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正式启动。世界排名第十。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日之后第三个跨越10万亿次计算机研发和应用的国家,而且标志着中国最大的网格主节点投入运行,一座信息技术领域的“三峡大坝”正在构建。截止目前无故障运行超过100万小时。曙光4000A
2008年我国将推出100万亿次的通用商用机。
3.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微波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第一阶段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
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美国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
美国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渡,接续方式为人工,网的容量较小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1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频段,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频段为900MHz或450MHz。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
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当模拟蜂窝系统还处于开发阶段时,一些发达国家就着手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泛欧网GSM已于1991年7月开始投入商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已经成为陆地公用移动通信的主要系统,频段为900MHz。第六阶段从90年代末开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即3G系统)ITU正式发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标准主要有三种:欧洲提出的IMT-2000CDMA-DS(IMT-2000直接扩频CDMA),即WCDMA。美国提出的IMT-2000CDMA-MC(IMT-2000多载波CDMA),即CDMA2000。中国提出的TD-SCDMA,即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第四代移动通信指日可待
在欧洲地区,无线区域回路与数字音讯广播已针对其室内(Indoor)应用而进行相关的研发,测试项目包括10Mbps与MPEG影像传输应用,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则将会是现有两项研发技术的延伸,先从室内技术开始,再逐渐扩展到室外的移动通信网路。
目前第四代移动通信的频段尚未被讨论与制订,不过原则上将会是以高频段频谱为主,另外也将会使用到微波相关的技术与频段。卫星通信技术
1957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从而打开了电信事业的新天地。1965年第一颗商用国际通信卫星被送入大西洋上空同步轨道,开始了利用静止卫星的商业通信。卫星通信是地球上(包括陆地、水面和低层大气中)无线电通信站之间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而进行的空间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是地面微波接力通信的继承和发展。卫星通信的特点
(1)卫星通信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2)卫星通信具有多址联接功能。(3)卫星通信频段宽,容量大。(4)卫星通信机动灵活。(5)卫星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6)卫星通信的成本与距离无关。卫星通信的种类按服务范围分:国际通信卫星、区域通信卫星、国内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直播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军事通信卫星。按轨道分:中轨道,低轨道和静止轨道三种。按地面终端类型分:手持,车载,船载,机载和手提箱便携式型。静止轨道移动通信卫星是用于为某个固定地点提供服务,中,低轨道移动通信卫星一般都是采用众多卫星组网运行,适合全球服务。我国通信卫星的发展我国通信卫星的研制始于70年代331卫星通信工程的实施,到1984年4月,我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并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从研制转入实用阶段,并表明我国已全面掌握了同步轨道卫星的设计、制造、发射、测控及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的生产技术,为我国的卫星通信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1984年1月30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运载火箭是长征三号运载火箭(CZ-3F-02。
一九八五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业务。一九九0年四月七日,该中心成功发射了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一九九0年七月,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从这里起飞,将一颗模拟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一九九七年八月,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中推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三号乙”火箭再次从这里升空……现在,该中心已能使用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二号丙等五种型号火箭,将有效载荷从数十千克至数千千克不等的卫星送入太空,实现了从使用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的跨越,运载能力不断攀升。北斗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北斗一号车载型用户机
国产北斗系统地面信号接收天线
国产北斗GPS两用卫星信号陆用接收装置
二代军用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5月20日在机场集结的
我空降兵部队手持“北斗”终端
中国北斗一号导航系统手持用户机
军用新型北斗卫星导航手持机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不受通讯信号和空间距离的影响,一台主指挥机进行卫星定位后,可连接多部类似手机的“北斗一号”终端机,终端机每次可编写40多字的短信发送到指定手机上,非常有利于震区的救援信息传递。
北斗卫星工作组露营
中国首颗中继卫星4月25日
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航天模式极大飞跃“天链一号01星”
将在三个方面得到应用
1.远望号测量船队加上10余个地面站,才能为神舟飞船提供12%的测控覆盖率。一颗中继卫星即可覆盖卫星或飞船50%的飞行弧段,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使用效率都有了质的提高。2.航天器在太空中出现故障,抢救时机往往以秒计,一旦错过就可能造成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随着中国卫星数量的增多,故障率不可避免要增加。中继卫星投入应用后,将使航天器故障能够及早发现、尽早解决。3.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应用卫星获得的科学数据,要在卫星经过地面站上空时才能下传使用,如果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就会失掉最佳的应对处置时机。中继卫星可使各类卫星实现数据实时下传,及时应用,是各类应用卫星的效能倍增器。中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3号
5月27日发射升空创多项第一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广州卫星地面站接收的
第一幅气象云图创造多项第一星载有效载荷数量第一:它采用新型卫星平台,装载着11台高性能的有效载荷探测仪器,在国内卫星上是首次。单机活动部件数量第一:它的20台单机有活动部件35个,是国内卫星活动部件最多的。气象卫星观测功能第一:它的遥感仪器观测谱段从真空紫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一直到微波频段样样齐全,既有光学遥感,又有微波遥感,能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多光谱、三维、定量探测,与欧美新一代气象卫星处于同一发展水平。报道说,风云三号卫星发射成功后,最长3周后就可完全投入使用,它不仅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服务,还将使中国的中期数字化气象预报成为可能。长征五号火箭有望搭载月球车
最大载荷25吨
二学习的主要内容●现在讲培养复合型人才,那么以我们专业来讲,要具复合型的能力,还应学好哪些专业?●我们专业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其应用发展前景如何?●要学好本专业,应注意些什么?●电子信息工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于大一的学生,我们对大二、大三的专业课应该多储备哪些知识?对我们来说,比较重要的基础课有哪些?●电子信息工程与电路的联系是不是很密切?1.基础课内容德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计算方法、矢量分析与场论等。英语:大学英语、专业英语体育:体育与健康2.主干课程
电信电科电路理论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低频电子电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数字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系统分析信号与系统分析微机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应用信息理论与编码信息论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基本电路高频电子电路通信原理通信系统电磁场与波电磁场与波数字图像处理(双语)数字图像处理(双语)
光电子技术与应用微波技术
3.实践性教学环节●入学教育(11)●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31)●军训(11)●数字电子课程设计(31)●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认识实习(31)课程设计(11)●公益劳动(周六、日)
●通信基本电路(32)课程设计●金工实习(21)
●电子设计综合训练(41)●电路实验(21、22)●生产实习(41)●电子技术实验(22、31)●毕业实习毕业设计(42)4.积极参加、主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体育比赛文艺表演书法艺术摄影协会各种讲座学生社团各种社会实践培养意识、发掘潜质;认识社会、建立信心。三关于考研
●关于考研的学生,有哪些具体的专业(学科)可供选择?●我们专业是不是毕业后考研的必要性很大,如果考研的话,在我国有哪些学校在这方面比较强?还有国外我们专业这方面是不是比我国强得多?●本专业考研去哪个学校较好?2007年电气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控制工程和控制理论河南理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上海交通大学微电与固体电子学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河南理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河南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暨南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武汉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青岛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浙江工业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西南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拖动院校分布鞍山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河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四川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河北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燕山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武汉理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河南大学、江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中国电波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36所)相关专业●控制工程和控制理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微电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力电子拖动●电路与系统●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安全技术与工程●计算机●自动化注意几个问题1.考研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早动手、早准备、攻难点、抓重点;2.将报考学校与自己发展方向结合;3.提前与报考学校联系,收集资料,熟悉考题类型,有重点、有目的学习和复习,提高效率。4.充分利用资源,疏通关系,增进了解,建立友谊,铺平道路。四关于就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哪些行业的工作对我们的发展有帮助?●有人说在我们学校我们这个专业如果不考研的话,是很难找到工作的,能不能解释一下?●我们专业毕业后能干什么工作?●我们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在我国哪些地区,我们专业毕业生需求量比较大?●我们专业毕业后待遇怎么样?月工资一般是多少?●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厅的招聘栏中为什么见不到招电科专业的单位?●电科专业当前的就业行式是什么样的?1.就业地域
北京、上海、深圳、厦门、苏州、郑州、驻马店、安阳、焦作、平顶山、广东、苏州、武汉、浙江、太原、云南、山东、昆山。
2.就业行业●通信公司●机械●石油●光电●教育●房地产●煤炭●销售●国家机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899-402-1:2025 EN Printed electronics - Part 402-1: Printability - Measurement of qualities - Line pattern widths
- 2025年职业卫生安全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西方哲学与思想史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社会创新与社区发展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公关策划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估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定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 放射科工作计划 (一)
- 动物常见病防治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
- (三模)2025年5月潍坊市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新建装配式厕所施工方案
- 易制毒考试题及答案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 普惠金融大学试题及答案
- 运营维护的合同范例共
- 2025年公共营养师考试的重点知识回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监理工程师职业能力测试卷: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管理试题卷
- 软件开发设计模式试题及答案
- 医生的个人成长经历自传范文
- 带状疱疹知识
- 2025-2030纳米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