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背影》课件_第1页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背影》课件_第2页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背影》课件_第3页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背影》课件_第4页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背影》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请同学们观看一组照片,从中你可以看到哪些细节之处?句式:“从……,我看出图中的父亲是一个……的人”23456背影朱自清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8学习目标1.通过对“背影”的分析感知父亲形象,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课文;3.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第一节走近作者——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素朴缜密,意境隽永,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诗集《雪朝》(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等。散文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绿》等。《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写作背景12散文写作方式灵活,具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等特点。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第二节识字识词——识字识词迂()拭()搀()差()使交卸()簌簌()赋()闲游逛()踌躇()栅()栏马褂()蹒跚()颓()唐琐屑()举著()晶莹()情郁()于中yūxièchóuchútuíyùshìsùzhàsuǒxièchānfùguàjǔzhùchāiguàngpánshānyíng(jí)狼藉(jí)籍贯——识字识词丧奔丧沮丧(sāng)(sàng)期期待期年(qī)(jī)背背负背影(bēi)(bèi)藉慰藉狼藉(jiè)(jí)簌籁(sù)簌簌(lài)万籁俱寂藉籍——词语集注差使:祸不单行:赋闲:勾留:踌躇:警觉:蹒跚:触目伤怀:情郁于中: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职。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文中指失业在家。短时间停留。犹豫。睡眠时容易醒来。文中是不要睡得太沉。腿脚不灵便。文中指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而引起内心感伤。文中指感情积聚在心里。第三节初读感知181、听课文录音,请同学们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表现了父子间怎样的情感?

本文写了“我”与父亲月台惜别,父亲为“我”买橘子的事。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愧疚、感恩之情。192、思考: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如何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背影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点明“我”对父亲的“背影”难以忘怀。第二部分(2—6):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部分(7):写别后思恋,眼前再次浮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恋之情。203、文章标题是《背影》,背影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请在课文中圈画出来。01

点题的“背影”02

买橘子的“背影”03

离别时的“背影”04

思念中的“背影”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第四节精读细品22

细微之处见深情,这篇散文贵在多处运用细节描写,以情感人。请认真研读第6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背影的。——精读细品23“父亲是一个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再三嘱咐”“终于不放心”“踌躇”“终于决定”外貌描写,表现父亲买橘子的不容易,与儿子的穿着形成对比动作描写,似一个慢镜头一般,将这一动作的背影仔细刻画。

心理描写,写出了父亲犹豫反复的心理,在父亲眼里,“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关怀照料的孩子24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劝解和安慰,身心最艰难的父亲反过来安慰儿子,表现父亲坚强的同时也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在父亲眼里,“我”永远是那个没有长大的需要他关怀照料的儿子。体现了父亲为儿子考虑得十分周到。

饱含了父亲对“我”的牵挂、惦念、体贴、依依不舍之情。语言描写25——精读细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读者,我们被伟大的父爱所感动,那作者能体会到这深沉的爱吗?请找出表示作者情感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26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血。《背影》故事发生在这一年。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的工资。父子矛盾激化,朱自清离家出走。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朱自清只能怅然离开。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27

看到父亲送站时和脚夫讲价钱,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看到父亲嘱咐茶房“好好照应我”“我”觉得他“迂”看到父亲爬上爬下车站月台时不耐烦不耐烦感动第五节拓展反思29

有人说,本文语言朴素而不是典雅,匀净而不失细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拓展反思

朴素:未用华丽的修饰语,而是如口语一般。多用白描,简洁而表现力强。

典雅:使用不少文言词汇,如“赋闲”“勾留”等,既增强了语言的概括力,又使文章显得典雅。

匀净细腻:短短一千多字,将“背影”刻画得如此生动,详略得当。在表现“背影”时,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30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父亲的背影表达父子之情,那么为何又要写与背影无关的第2—5段呢?

第2、3段交代家庭情况,看似与“背影”无关,却是“背影”故事的缘起与前奏;第4段写父亲为儿子送行,是“背影”故事的基础;第5段写送儿子上了车,是“背影”故事出现的准备。虽未直接写“背影”,却与“背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丰富了背影的内容,也深化了父亲伟大的形象。31背影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恋——再现背影第一次流泪:悲伤第二次流泪:感动第三次流泪:惜别第四次流泪:思恋父子之情32听歌曲《父亲》,谈谈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是从哪些细节中体会出来的?句式:“从……我看出父亲是一个……的人”33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