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掌握本文表面不动声色,而实际情感真挚,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2.掌握本文以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的详细描述再现人物全貌的写法。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过人品性及作文写话的文学主张。学习目标新课导入叶圣陶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可放弃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每一个机会。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走近作者【张中行】(1909—2006年),原名张璇(xuán),学名张璿(xuán),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代表作】合作编著《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相关介绍【代表作】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等。丁卯商酌譬如累赘拖沓妥帖字词积累mǎozhuóléizhuìtàpìtiē【商酌】商量斟酌。【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修润】修改润色。【譬如】比如。【诲人不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一、略读,整体把握文本1、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选用了哪些事例?二、细读,筛选信息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三、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感情。1、找出对叶圣陶描写的句子,分析其精神品质。(在书上勾画批注)2、请找出文中蕴含着作者对叶圣陶先生深刻情感的句子,并加以分析。(在书上勾画批注)3、勾画各段中心句、过渡句。切分文章结构4、归纳主旨1、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待人厚:修改文章恭送客人真诚复信律己严: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整体感知待人厚,律己严。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细读感悟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1、找出对叶圣陶描写的句子,分析其精神品质。(在书上勾画批注)人物分析①、回味先生的语言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待人平易,为学谦虚。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待人真诚,关怀备至。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②、回忆先生的身影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治学严谨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待人宽厚③、理解先生的苦心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叶圣陶先生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等。2、请找出文中蕴含着作者对叶圣陶先生深刻情感的句子,并加以分析。(在书上勾画批注)体会情感
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②、品味表达作者对叶圣陶先生情感的语句,读出深切的怀念。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3、
勾画中心句、过渡性的语句。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一(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二(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三(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一面。四(第6-8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五(第9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4、再读课文
融入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题、开头段、结尾段。
品读题目
1、齐读课题,说说你读到了什么?“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2、带着崇敬的感情再次朗读课题。归纳主旨
本文通过对叶圣陶先生生平典型事迹的叙述,表明了叶圣陶先生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崇高品德,展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可贵的精神风貌。
本文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品德,同时也阐述了叶圣陶先生的写话主张,特别强调了写文章要“简明”的重要性。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叶圣陶先生深深的怀念、敬佩和赞美之情。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总怀念敬佩赞美品德过人文墨方面日常交往写文章文风写作的各个方面提出希望待人厚写话简洁求完美铭记主张总律己严分4.孙权劝学
这是人教版的老课文。预习、练习不要千篇一律都是翻译。
——兴趣,本文特点预习◎你知道“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的意思吗?这两个成语就出自本文。参考注释,大致读懂课文,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三
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四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课外再搜集一些。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五
参考下面的提示,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翻译提示: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第二单元祖国之恋
选文情况
5 黄河颂/光未然
6 最后一课/都德
7*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 木兰诗 单元教学重点本单元教学重点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所谓“涵泳”,本义是“潜游”,引申为“浸润,沉浸”。批注本单元的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扣住语文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正如教材单元说明所说:“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但是,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简单粗暴的政治灌输和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从而唤起对于祖国山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的热爱。第二,要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同样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黄河颂》《土地的誓言》侧重情感的抒发;《最后一课》《木兰诗》则侧重故事的讲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样是侧重抒情的作品,《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又有不同:前者更为直露,以气势磅礴取胜;后者注重众多意象的排铺和抒情性描写,更为深沉隽永。所以这两篇课文可以落实抒情方式的学习重点。5,黄河颂《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语言浅显易懂,情感豪迈直露,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有太多障碍。这课的学习要落实“浸润”。我们说要“浸润”,设计的时候通过设置情境和朗读两条路径实现。预习◎在家国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想象这一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要读出气势。课后思考探究一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静下心来想想,体会一下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生发出来的磅礴的爱国激情。所以这一课的教学,应当以诵读为主,同时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诵读前,可以通过背景的介绍、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朗读的知识和技巧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笔下塑造的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黄河的形象,体味作品中奔涌而出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情感。四举办以小组为单位的诗歌朗诵比赛。可采用合唱式朗诵的形式,设计好领诵、男女生分声部朗诵、合诵等,认真练习,在班里展示。注意落实本单元学习抒情方式的要求,这篇课文主要掌握直接抒情。
二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采取的是哪种抒情方式?你还能从自己读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6《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也是一片经典的老课文。这篇课文和其他相比较,没有注明出处,就写着根据几种版本的译文改写。作品特点:用小视角讲大故事。
用阿尔萨斯一个小孩子的角度来讲普法战争的大故事,用一堂法语课来讲爱国情感。本课的教学可以分两步走: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情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对一些精彩段落、语句做重点品读、批注。本课的“思考探究”部分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安排的。
一
“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并说这些不同表明了什么。
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生
老师
二上“最后一课”前后,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前两题侧重内容的梳理,而且都采取了“比较”的方法,要求学生将“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相对比,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前后的心情、态度相对比,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最后一课”的意义。三韩麦尔先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找出你觉得刻画韩麦尔先生比较精彩的语句,并做一些批注。四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3.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后两题则侧重写法,一是对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一是对小说中一些意蕴深刻的语句的揣摩理解。同时训练学生做批注。这套教材从七年级上册开始自读课文就有批注,这个单元把做批注作为精读一种方法落实到教学环节中。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科技学院附属中学2025届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2025届初三三校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羽毛球场地租赁合同范文榜样
-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澄东片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年级下学期物理试题周末卷含附加题含解析
- 技术总监合同翻译
-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样本
- 租赁合同与租赁订单
-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多功能会议室租赁合同
- 厨卫设备定制合同协议
- 内控模拟试题 A套
- 软件安全-安全测试共96页PPT课件
- 《足球运动发展史》PPT课件
- 摄影构图基础PPT
- 爱我你就抱抱我课件PPT
- 鄂科版心理健康七年级 14.话说偶像 教案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4-04-05-05 人工智能训练师
- 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分子实验设计
- 《永遇乐(李清照)》(课堂PPT)
- 四川省2007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
- 长输管线焊材用量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