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_第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_第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_第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_第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马列部〕制定〔〕制定日期〔2022年12月1日〕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年12月11日〕批准〔〕批准日期〔2022年12月11日〕(一)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通过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讲授,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法律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1、设计理念:课程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任务,尊重高职教育规律,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课程体系。2、设计思路(1)以职业人培养为主线。课程强调德才兼备,以德提才,以才强德,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价值观,整合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全程服务高职人才培养目标。(2)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课程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提高为重点,素质培养为根本,系统设计知识、能力、价值目标,立德树人,推动理论教学。(3)以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模式。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高等职业职教育规律,突出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安排,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性。引导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行结合。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课程从大学生成长成才面对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提升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修养能力,为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二)分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明确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系统学习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理论,明确弘扬中国精神要坚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巩固并拓展学生的道德知识,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继承中国革命道德。(3)巩固并拓展学生的法律知识,系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培养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4)提高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同。(5)通过实践,使学生接触和体验纷繁复杂的思想、道德、法律现象,学到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形成合理的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结构。2、能力目标(1)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明确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责任和人生价值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及自我修养的能力。(2)能够将道德的知识内化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主的要求,成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的道德主体,在实践中提升道德能力。(3)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与社会生活等密切相关法律问题,树立法治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4))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策划、准备和组织,锻炼学生的宣传能力、组织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写作能力。3、价值目标:(1)通过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提升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修养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通过理论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三、课程设计(一)课时安排学分分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本课程为3学分,总课时为48学时,实践教学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进行。本科层次:3学分,48学时,两学期完成专科层次:3学分,48学时,两学期完成(二)课程内容理论教学内容学时实践教学内容绪论2项目一:制定大学生活规划项目二:开展“企业需要什么样素质的人才”的社会调查利用节假日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6项目三探访成功校友或成功人士项目四: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成就出彩人生感悟演讲利用节假日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6项目五:以“时代·人生·理想”为主题,组织一次全班的演讲会。利用节假日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6项目六: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农村。利用节假日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项目七:开展”学习先进人物、道德模范事迹”感悟演讲活动。项目八:开展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0项目九:开展道德讲堂项目十:设立“校园文明监督岗”,项目十一:开展“大学生公德状况”调查。检视校园中违反公德的行为项目十二:大学生恋爱婚姻观调查项目十三:开展传承经典诵读。利用节假日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2项目十四:开展大学生法治意识状况调查项目十五: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利用节假日四、教学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项目形式展开,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选择其中的一至两项进行。教学内容知识、能力、态度目标与要求教学建议理论教学内容学时实践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绪论2项目一:制定大学生活规划项目二:开展“企业需要什么样素质的人才”的社会调查利用节假日1、引导学生认识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3、明确时代新人肩负的历史使命;4、明确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明确时代新人肩负的历史使命;2、明确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6项目三探访成功校友或成功人士项目四: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成就出彩人生感悟演讲利用节假日1、掌握人生观的含义与内容;2、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3、明确为人民服务是科学的人生观;4、明确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实现条件;5、树立正确的人生观;6、在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1、人生观的内容及其三者的关系;2、辩证对待人生矛盾。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6项目五:以“时代·人生·理想”为主题,组织一次全班的演讲会。利用节假日1、掌握理想信念的内涵及特征;2、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3、理解新时代大学生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4、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5、正确认识实现理想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1、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2、理解新时代大学生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6项目六: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农村。利用节假日1、理解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2、明确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且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3、掌握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4、认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5、理解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6、领会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7、明确如何成为改革创新生力军。1、理解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2、明确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3、认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4、领会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1、明确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2、明确如何成为改革创新生力军。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项目七:开展”学习先进人物、道德模范事迹”感悟演讲活动。项目八:开展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1、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2、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3、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4、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坚定价值观自信;5、理解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1、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3、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坚定价值观自信。理解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0项目九:开展道德讲堂项目十、设立“校园文明监督岗”,项目十一:开展“大学生公德状况”调查。检视校园中违反公德的行为项目十二:大学生恋爱婚姻观调查项目十三:开展传承经典诵读。利用节假日1、掌握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和社会作用、道德的变化发展等基本理论;2、掌握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3、掌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4、掌握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5、掌握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6、理解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7、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8、掌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9、掌握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0、掌握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11、掌握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传承家庭美德,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12、理解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13、掌握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14、在实践中做到向上向善、知行合一。1、掌握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和社会作用、道德的变化发展等基本理论;2、掌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3、掌握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4、掌握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5、掌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6、掌握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7、掌握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8、掌握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传承家庭美德,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9、掌握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1、掌握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2、理解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3、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4、理解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2项目十四:开展大学生法治意识状况调查项目十五: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利用节假日1、掌握法律的内涵与特征;2、了解法律历史发展;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4、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5、正确认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法律体系;6、掌握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7、了解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8、了解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9、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10、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11、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12、掌握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3、掌握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14、理解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15、掌握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16、学会培养法治思维;17、明确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含义及其关系;18、掌握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法律义务;19、明确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1、掌握法律的内涵与特征;2、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3、掌握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4、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5、掌握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6、掌握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7、掌握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8、掌握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法律义务;9、明确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1、正确认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3、理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4、理解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5、明确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含义及其关系。五、考核评价1、考核评价采用多元评价,包含课堂理论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2、课堂理论教学评价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3、平时考核包含网络课程学习评价和课堂出勤、作业、提问评价,侧重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听课认真程度,同学之间在完成课题时的合作精神,学生在课堂及完成课题时的交流、语言表达能力,督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4、期末评价采用闭卷考试,侧重于考核学生对有关思想道德的基本原理与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对理论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运用分析能力。5、实践教学评价,侧重于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完成实践教学学习任务时,查阅资料、驾驭资料、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以及组织、参与的合作精神。6、要求每个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一次公益活动实践任务,并完成一定数量的社区自愿者实践任务,由德育教研室汇同学生处、团委及各系部对学生在学期间表现,包括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共同评价,并把评价的成绩列入德育课成绩之中。六、课程资源(一)课程教学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鼓励教师制作与课程配套的影像资料,开发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校园网建立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参考文献、与本课程相关的数据库、图书资料室和学习讨论室,通过信息共享、交流反馈等方式,为师生提供大量的课程信息。拓宽教师与学生的视野,体现本课程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二)参考文献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