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教案大全_第1页
初一数学教案大全_第2页
初一数学教案大全_第3页
初一数学教案大全_第4页
初一数学教案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数学教案大全初一数学证明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同学能用公式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育同学观看、分析及概括的力量;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同学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详细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觉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详细的公式,要留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很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晰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详细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试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动身,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熟悉和改造世界带来许多便利。

三、学问结构

本节一开头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看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别、再由特别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详细例子的前提下,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同学清楚地熟悉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详细例子的基础上,使同学参加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敏捷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同学熟悉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同学自己尝摸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详细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同学应观看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依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别熟悉过程,有助于提高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设计示例

公式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使同学能利用公式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使同学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二)力量训练点

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力量.

(三)德育渗透点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阐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颜色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同学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数学方法:引导发觉法,以复习提问学校里学过的公式为基础、突破难点

2.同学学法:观看→分析→推导→计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

2.难点:同重点.

3.疑点:把要求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识的图形的和或差.

四、课时支配

1课时

五、教具学具预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同学思索,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同学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应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学校里学过很多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公式,教法说明,让同学一开头就参加课堂教学,使同学在后面利用公式计算感到不生疏.

在同学说出几个公式后,师提出本节课我们应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讨论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公式

师:学校里学过哪些面积公式?

板书:S=ah

附图

(出示投影1)。解释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

让同学感知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

(二)探究求知,讲授新课

师:下面利用面积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出示投影2)

例1如图是一个梯形,下底(米),上底,高,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这个梯形的面积S。

师生共同分析:1.依据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计算梯形面积,必需知道哪些量?这些现在知道吗?

2.题中“M”是什么意思?(师补充说明厘米可写作cm,千米写作km,平方厘米写作等)

同学口述解题过程,老师予以指正并指出,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1.通过分析,引导同学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必需明确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需已知哪些量.2.用公式计算时,要先写出公式,然后代入计算,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出示投影3)

例2如图是一个环形,外圆半径,内圆半径求这个环形的面积

同学争论:1.环形是怎样形成的.2.如何求环形的面积争论后请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训练巡回指导.

评讲时留意1.假如有同学作了简便计算,则赐予表扬和鼓舞:假如没有同学这样计算,则启发同学这样计算.

2.本题实际上是由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环形面积公式.

3.进一步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让同学做例题,同学能自己评判对与错,优与劣,是猎取学问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测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4)

1.计算底,高的三角形面积

2.已知长方形的长是宽的1.6倍,假如用a表示宽,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当时,求t

3.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C和面积S

4.从A地到B地有20千米上坡路和30千米下坡路,某车上坡时每小时走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千米。

(1)求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公式。

(2)若千米/时,千米/时,求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

同学活动:分两次完成,每次两题,两人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好后同桌交换评判,第一次可请两位基础较差的同学板演,其次次请中等层次的同学板演.

面对全体,分层教学,能照看两极,使全部的同学有所进展.

师:公式本身是用等号联接起来的代数式,很多公式在实际中都有重要的用处,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还可以利用公式推导出新的公式.

八、随堂练习

(一)填空

1.圆的半径为R,它的面积________,周长___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是,高是,它的面积_____________;假如,,那么_________

3.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是,那么它的体积__________假如,,那么_________

(二)一种塑料三角板外形,尺寸如图,它的厚度是,求它的体积V,假如,,,V是多少?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22页1、2、3第23页B组1

(二)选做题课本第22页5B组2

十、板书设计

附:随堂练习答案

(一)1.2.3.

(二)

作业答案

必做题1.

2.3.

.

选做题5.

探究活动

依据给出的数据推导公式。

初一数学证明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比较等方法,初步熟悉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参加对图形的围、拼、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进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爱好,培育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熟悉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

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四边形以及它的特点,今日,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伴侣(出示平行四边形图),你们见过它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熟悉这位新伴侣。

二、自主探究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在哪见过?

看,这是老师在生活中见到的四边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图

第一幅图是挂衣服的架子,其次幅图是围起来的篱笆墙,第三幅图是楼梯的扶手。

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它跟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分和联系呢?试一试。

同学动手操作,尝试拼平行四边形,老师巡察指导。

组织沟通,展现同学拼图结果,并让同学说说发觉了什么?

(它们的对边一样长,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

老师边画平行四边形边指出:像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同学独立完成,分小组争论,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组织同学想一想,再围一围。

3.“想想做做”第3题,同学在书上描一描,老师巡察检查。

4.“想想做做”第4题,同学动手完成。

5.“想想做做”第5题,同学在家长的关心下完成。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初一数学证明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操作等活动,熟悉平行四边形以及图形的特征;通过操作活动(折纸)熟悉并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

2、经受探究平行四边形外形的过程,了解它的基本特征,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培育同学动手操作力量。

3、通过观看、操作、沟通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索的条理性。

教学重、难点:

让同学在观看、操作、沟通等教学活动中熟悉平行四边形。

教具预备:

一个长方形方框,多媒体课件。

学具预备:

每人一块直尺、一副三角板、一张印有平行四边形的白纸和一个剪好的平行四边形、一个硬纸条做的长方形方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熟悉了平行四边形。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也常常见到平行四边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这些物体,你能在这些物体上找出平行四边形吗?(请同学到台上用鼠标边指边说,然后课件再呈现同学所指出的平行四边形。)

老师:同学们观看得特别认真,找到了这么多的平行四边形,它们有些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今日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

二、探究新知

1、熟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老师:同学们喜爱看魔术表演吗?(喜爱)现在,老师就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

(老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方框)这个图形大家熟悉吗?(它是长方形)

老师:对!这是一个长方形。老师握着这个长方形方框的两个对角,轻轻地拉一拉。变!变!变!这还是长方形吗?(平行四边形)对!这是平行四边形。

老师:你们想玩玩这个魔术吗?

(2)同学自己用硬纸条做的长方形方框来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3)师:同学们观看老师手里的平行四边形,同桌争论你们发觉了什么?

生1:对边平行

生2:对边相等

同学们真聪慧,真能干通过观看发觉了这么多!

同学们,这些发觉对吗?现在我们来验证我们的发觉,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平行四边形,首先我们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来验证对边是否平行。

汇报结果:对边平行

现在我们再来验证一下对边真的相等吗?应当怎样办呢?

生:测量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

师:请拿出你们的直尺测量手中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

汇报结果:对边相等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发觉了平行四边形有两个特点,它们是什么呢?

(4)师:我们现在熟悉了平行四边形,也知道它的对边相等且平行。那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呢?

老师通过同学的回答引导出: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熟悉平行四边形的高

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知道了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现在我们来学行四边形另外一个特征。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平行四边形跟老师做(折高)。

师:打开平行四边形,观看折痕有什么特点(垂直于边)

师:想一想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老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折平行四边形的高,你有什么发觉?

同学:我发觉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很多条。

老师:对!平行四边形有很多条高。

第99页第3题,同学独立完成之后全班沟通,老师强调底与高的对应性。

师:引导熟悉底

3、引导同学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1)完成表格

(2)归纳总结第98页课堂活动第1题

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老师:它们都有哪些地方一样呢?(它们都是对边相等,对边相互平行……)

老师: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征,长方形、正方形都具备。

我们通常说长方形、正方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具有不稳定性。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能给大家讲讲吗?

初一数学证明教案篇4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把握矩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别条件。

2.提高对矩形的性质和判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受探究矩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别条件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洁的说理过程中进展同学的合情推理力量,主观探究习惯,逐步把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2.知道解决矩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渗透转化归思想。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加深对矩形的的熟悉,并以此激发同学的探究精神。

2.通过对矩形的探究学习,体会它的内在美和应用美。

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难点: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分析启发法

教具预备:像框,平行四边形框架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演示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归纳矩形的定义:

问题:从上面的演示过程可以发觉:平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同学思索、回答。)

结论: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探究矩形的性质:

(1)问题:像框除了“有一个内角是直角”外,还具有哪些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备的性质?(同学思索、回答.)

结论: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探究矩形对角线的性质:

让同学进行如下操作后,思索以下问题:(幻灯片展现)

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转变平行四边形的外形.

①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当∠α是锐角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当∠α是钝角时呢?

③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同学操作,思索、沟通、归纳。)

结论: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3)议一议:(展现问题,引导同学争论解决)

①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假如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假如不是,简述你的理由.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你能用矩形的有关性质解释这结论吗?

(4)归纳矩形的性质:(引导同学归纳,并体会矩形的“对称美”)

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平分;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例解:(性质的运用,渗透矩形对角线的“化归”功能)

如图,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OA=4

厘米,求BD与AD的长。

(引导同学分析、解答)

探究矩形的判别条件:(由修理桌子引出)

(5)想一想:(同学争论、沟通、共同学习)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为什么?

结论: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理由可由师生共同分析,然后用幻灯片展现完整过程.)

(6)归纳矩形的判别方法:(引导同学归纳)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三、课堂练习:(出示P98随堂练习题,同学思索、解答。)

四、新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从学问与思想方法两方面小结。)

五、作业设计:P99习题4.6第1、2、3题。

板书设计:

1.矩形

矩形的定义:

矩形的性质:

前面学问的小系统图示:

2.矩形的判别条件:

例1

课后反思:在平行四边形及菱形的教学后。同学已经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自己动手猜想验证一些矩形的特别性质。一些相关矩形的计算也学会应用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总的看来这节课同学把握的还不错。当然合情推理的力量要渐渐的娴熟。不行能一下就把握娴熟。

初一数学证明教案篇5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培育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胜利的乐趣。

力量目标:能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解简洁的几何计算、证明题;培育同学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力量。

认知目标:了解梯形的概念及其分类;把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究;

难点:梯形中帮助线的添加。

教学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

教学方法:启发法、

学习方法:争论法、合作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说出每辆汽车车窗外形(投影)

2、板书课题:5梯形

3、练习: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是梯形?(投影)

4、总结梯形概念:一组对边平行另以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5、指出图形中各部位的名称:上底、下底、腰、高、对角线。(投影)

6、特别梯形的.分类:(投影)

(二)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究

思索:在等腰梯形中,假如将一腰AB沿AD的方向平移到DE的位置,那么所得的△DEC是怎样的三角形?(投影)

猜想:由此你能得到等腰梯形的内角有什么样的性质?(同学操作、争论、作答)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求证:∠B=∠C

想一想:等腰梯形ABCD中,∠A与∠D是否相等?为什么?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1)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B=60o,BC=10cm,AD=4cm,则腰AB=cm。(投影)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CA平分∠BCD,求证:∠B=2∠E.(投影)

假如连接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哪些线段相等?(同学操作、争论、作答)

如上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C、BD相交于O,求证:AC=BD。(投影)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问题一:延长等腰梯形的两腰,哪些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呢?(同学操作、作答)

问题二:等腰梯是否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是什么?(重点争论)

等腰梯形性质:同以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三)质疑反思、小结

让同学回顾本课教学内容,并提出尚存问题;

同学小结,老师视详细状况赐予提示:性质(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角度总结)、解题方法(化梯形问题为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问题)、梯形中帮助线的添加方法。

初一数学证明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

(2)能依据定义探究并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

(3)了解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依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洁的计算和证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受用平行四边形描述、观看世界的过程,进展同学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在进行性质探究的活动过程中,进展同学的探究力量.

(3)在对性质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同学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培育同学的推理力量和演绎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争论中养成与他人合作沟通的习惯;在性质应用过程中培育独立思索的习惯;在数学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提高克服困难的士气和信念。

教学重点: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老师活动:介绍四边形与我们生活的亲密联系,指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都是特别的四边形。提出问题(1)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教材91页章前图)(2)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从属关系?

同学活动:(1)利用章前图查找四边形

(2)说说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指明学习任务,理清四边形与特别的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引出课题

二、问题探究

(1)老师活动:老师用多媒体展现图片,庭院的竹篱笆,电动伸缩门,活动衣架等

同学活动:观赏图片并举例结合学校已有的学问以及对图片的观看和思索,归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动手依据定义画出平行四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