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手法2021/5/91【命题揭秘】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对比、设问、反问、互文、双关、顶真等。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阐释表达效果。常见的需要熟练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对比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只就共性的作用说说而已。高考对于“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诗中的某句抒发情感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请从修辞的角度谈某一句的妙处。2021/5/92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修辞手法。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在诗歌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2021/5/93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解析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诗人开篇就描写了清溪的本色给自己以清心的感受;接着二、三联分别运用衬托和比喻的手法来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最后,又创造了一个情调凄凉的清寂环境。答题时一要找准“明镜”“屏风”的本体,二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比喻的妙处。运用比喻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倒映在清溪之中,仿佛行走在明镜里;鸟在山中穿梭,仿佛穿行于绘画的屏风里。虚实相生,虚实相融,山清水秀,美丽如画,给人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2021/5/94比喻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修辞方法2021/5/95(1)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它使描绘的事物更形象,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感人。如:
(含拟人和拟物)山园小梅(其一)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颔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深,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2021/5/963.【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水仙子•舟中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2021/5/97(2)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每一种情况举一个例子来看看:①把人当作物来写。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老舍《龙须沟》)具体说明:把人当作物来描写,赋予他们物的表现和状态。2021/5/98②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高尔基《海燕》)具体说明:把“影子”比拟成蜿蜒游动的火蛇。③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全集》第三卷)具体说明:把“公理”这种抽象概念比拟成能卖几块钱一斤的东西。2021/5/99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解析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的手法,二是这种手法的具体作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是说卷帘把春愁放出屋外;本来“愁”是无形无色的,但用“放”“去”等动词,使用了比拟的手法,把“愁”化无形为有形,使得诗句更加形象化。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点明修辞)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化无形为有形,(阐释运用)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写出了词人在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后,心情为之一畅的感觉。(分析效果)2021/5/910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6.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愁用舟载,这是否合乎逻辑?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答案这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没有重量没有形状的愁绪当作有重量有形体的物来写,看似不合逻辑,实则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愁绪之浓、之重。2021/5/911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夸张的作用是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2021/5/912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感皇恩·出京门有感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一日三秋,寸肠千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的思想感情。2021/5/913
借代指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或借事物的局部(或特征)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可以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8.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此句的妙处。答案本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绿”“红”以颜色分别借代“叶”“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生动形象新鲜而又奇特。2021/5/914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9.(2013·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解析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赵诗第一句中“侵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赏析修辞手法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而这两句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则需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2021/5/915解析
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第二句写她耳中所闻。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这个人啊,倒是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让人捉摸不定了。最后一句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作者明确而又含蓄地表达出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
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多义性和同音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也能使诗歌的内蕴丰厚,余味深长。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第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2021/5/916对比是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语句的表现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人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封建贵族“朱门酒肉臭”的奢华生活和穷苦百姓“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命运对比得更加鲜明突出,形象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悲惨丑恶状况。2021/5/91711.(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指出表达技巧为对比,所以回答中应该明确指出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再结合“妙处”,回答对抒发作者情感的好处。抓住“久”“偶”表明时间的对比,抓住“佳节”“愁”读出隐含的佳节本应该是高兴的情感,而和现实情感对比;抓住“偶”,表明偶尔坦露心迹,隐含壮志长期隐藏在心中而难酬的苦闷。妙在用三层对比(点明修辞)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阐释运用)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分析效果)2021/5/918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或问题引入,带动全篇;或中间设问,承上启下;或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12.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蟾宫曲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本曲以设问开头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曲简析。2021/5/919解析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开头一个设问提得十分突兀,但作者笔锋一转,把读者的目光引入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曹操、孙权、诸葛亮都是英雄。作者以大开大合之笔,再现了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歌颂了他们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大展抱负的宏愿。答案用设问句开篇,点明本诗追溯英雄伟业的题旨,领起下文三个典故,分层次地叙述三国英雄人物的业绩。2021/5/920
用疑问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用于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13.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诗歌末句用反问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2021/5/921解析这首诗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项羽的。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百战疲劳壮士哀”是根本原因,“中原一败势难回”是结果。答案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2021/5/922
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句作下文的开头。主要作用是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14.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螿①;泣寒螿,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①寒螿:寒蝉这段曲词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2021/5/923解析《梅花酒》写的是王昭君远嫁匈奴离别后汉元帝的感受。那空旷的深秋原野在他的想象中是如此悲凉,当他回眸自视时,他将面对的是更孤独寂寥的情景。这里写的景,并非实景,而是幻景,是作者采用幻觉的形式作间接抒情,透过这些景物所创造的凄清、阴冷的朦胧氛围,深一层地展示了汉元帝与王昭君诀别后的相思之痛。答案:曲的后半部分全部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2021/5/924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2021/5/925答题范式:点明修辞手法+结合诗歌分析其具体运用+使用效果思维建模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第三步: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2021/5/9261.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即学即练】借代、反问。(点明修辞)用“粉黛”代当年的歌女,这是用特征代人。用“笙箫”代音乐,这是用乐器代音乐,使语句整齐,内涵丰富。同时运用了反问的语气,起到了强调的作用。(阐释运用)表达了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分析效果)2021/5/9272.(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财经学院《老年社会工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地理空间数据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药剂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公共危机治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城市学院《创造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1年电力工程墙面砖施工作业指导书
- 浙江财经大学《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电气工程制图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地下管道安全生产培训
- 暑期英语学科培训心得体会(16篇)
- 《消防检查指导手册》(2024版)
- 2024年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2025年重庆三峰环境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育婴培训课件
- 《管理品牌资产》戴维·阿克著
- 药品网络交易服务三方平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B2B平台(完整版)
-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同步练习)
- 电网数字化项目工作量度量规范应用指南(2020版)
- 小学开学第一课禁毒安全
- 2025年砌筑工职业技能(中级)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开题报告:适应人口发展趋势的区域教育结构优化与政策调整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