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湖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湖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湖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湖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这是生态因子的

A.间接作用B.直接作用C.综合作用D.补偿作用()

2.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A.金字塔形B.钟形C.壶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3.某些植物要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正常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

A.春化现象B.温周期现象C.昼夜节律D.物候节律

4.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又称能量守恒定律B.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无损失C.又称能量衰变定律D.光合作用不适用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5.下列现象中反映了共生关系的是()。

A.小麦与稗草共同生长在一片土地上

B.青蛙与蟾蜍在同一个池塘内生活

C.鹿与斑马生活在同一草原的不同范围内

D.豆科植物根部有固氮菌的生长

6.逻辑斯蒂方程中的修正项(K-N)/K,是逻辑斯蒂系数,其意义是()。A.环境压力的度量B.环境负荷量C.增长量D.常量

7.一般来说,北方的群落中,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的()。

A.多B.少C.相等D.看具体情况而定

8.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是

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D.有机整体

9.逻辑斯谛方程中的K表示

A.内禀增长率B.环境容量C.瞬时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

10.冬季太阳能蔬菜大棚,主要改善了蔬菜生长的()

A.湿度条件B.CO2浓度C.光照强度D.温度条件

11.下面关于动物婚配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单配偶制B.群婚制C.一雌多雄制D.一雄多雌制

12.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能够流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所消耗。

A.同化作用B.异化作用C.合成作用D.呼吸作用

13.某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老年个体比例增大,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这个种群的结构类型是()。A.增长型B.稳定型C.下降型D.不规则型

14.赤道附近的植物群落类型是()。A.针叶林B.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草原

15.根据单元顶极学说,在一个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只会形成一个()。A.偏途顶极B.土壤顶极C.气候顶极D.地形顶级

16.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A.种群动态研究B.种群数量C.种内、种间关系D.种群调节

17.目前地球上面积最大,对维持人类生存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森林生态系统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

18.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19.驯化能改变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即可改变其()。A.生态幅B.生态对策C.种间关系D.内分布型

20.公元前200年以前,记载江淮平原沼泽植物的带状分布与水文土质的生态关系的我国古籍是()

A.《管子·地员篇》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尔雅》

21.牛与瘤胃中的微生物的关系属于()

A.偏利共生B.原始合作C.寄生D.互利共生

22.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在食物链传递时损失最小,人类应采取的食物结构是()

A.喝牛奶、吃牛肉B.禽蛋C.水产D.谷物

23.生态系统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生产量P之比.即Pt/Pt-1称为营养级之间的()。

A.同化效率B.生产效率C.利用效率D.组织生长效率

24.炎热夏季的中午,玉米苗会出现暂时性萎蔫现象,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蒸发,玉米的这种适应是()。A.行为适应B.生理适应C.结构适应D.形态适应

25.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A.过多的氮B.过多的磷C.过多的碳D.过多的氮和磷等

26.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A.成群型B.均匀型C.随机型D.聚集型

27.泛群系是()群落分类的最大单位。

A.英美学派B.法瑞学派C.北欧学派D.苏联学派

28.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绿色植物属于()

A.第一营养级B.第二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D.第四营养级

29.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A.土地退化B.土壤污染C.生态平衡失调D.土地沙化

30.下列关于顶级群落中,表述错误的是()。

A.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

B.结构和物种组成相对稳定

C.有机物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

D.顶级群落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二、填空题(20题)31.一个生物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和__________种群组成的。

32.陆生动物失水的主要途径有______、呼吸失水和______。

33.从沙丘开始的演替,从基质的性质可称为______。

34.能量流以______作为主线,将绿色植物与消费者之间进行能量代谢的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35.由一个物种经过趋异进化而形成很多物种的现象叫做______。

36.苍耳的种子具有勾刺,其种子传播方式为传播。

37.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反馈系统中,被捕食者种群的增长,对捕食者来说是一种______。

38.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适应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

39.白唇鹿在低密度条件下生活时,雌鹿怀孕率为93%;在高密度条件下,雌鹿怀孕率为78%。这是生态系统中______作用的反映。

40.英美学派对群落进行分类,主要是根据群落______原则的概念,所以有人也将该体系称为动态分类系统。

41.人类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解决和控制,都要以______原理为基础。

42._____________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它能与新合成多肽N端信号序列结合,并引导新合成的多肽及与其相连的核糖体与ER结合。

43.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南坡的水分不足以维持森林植物生活的需要时,就为________占据。

44.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一般表现在坡向、坡位、坡度和______。

45.两个相似的物种由于竞争的结果不能占有相同的。

46.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______环境。

47.生活型是不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同生存条件下发生的______。

48.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长期超载放牧,使某些优质草类大大减少,有毒的、带刺的劣质草类增加,草原生态系统草的种类改变,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载畜量下降,这是生态平衡的失调在其______上的表现。

49.______寄生是指寄生生物必须经常或暂时居住在寄主体上并从寄主处获得营养。

50.由于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_______,食物链长度一般只有四、五级。

三、判断题(10题)51.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生产总称为次级生产。()

A.正确B.错误

52.新迁入的植物对新的未开发生境中的原有物种的进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A.正确B.错误

53.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目是无限的。()

54.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季相不分明。()

A.正确B.错误

55.随着海拔升高积温不断减少,因此农作物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

A.正确B.错误

56.竞争会使群落中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变窄。()

A.正确B.错误

57.生态环境资源因素中包括了人口因素。()

A.正确B.错误

58.春季水温升高、光照适宜,加之有充分的营养,使得有旺盛繁殖能力的硅藻迅速增长,形成春季数量高峰。不久之后,硅藻的数量会持续不变,形成赤潮。()

A.正确B.错误

59.伴生种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对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不起主要作用。()

A.正确B.错误

60.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S型。()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61.简述种群年龄结构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

62.简述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

63.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并举例说明。

64.简述水生原生演替的演替系列。

65.简述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湿地的生态功能。

67.论述与传统农业比较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哪些。

68.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影响分解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论述分解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69.论述植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70.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六、单选题(0题)71.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气相型的是()

A.磷B.钙C.氮D.铁

参考答案

1.B

2.A增长型种群:锥体成典型的金字塔,基部宽,顶部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3.A

4.C

5.D

6.A

7.B解析:由于北方环境条件的限制,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温热多湿条件下的数目要少,故选B。

8.C

9.B

10.D

11.B动物的婚配制度存在单配偶制、一雌多雄制、一雄多雌制。

12.B

13.C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窄,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14.C

15.C

16.A

17.A

18.D

19.A

20.A

21.D

22.D

23.B

24.B

25.D赤潮产生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有大量磷,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

26.C只有当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随机型。

27.C

28.A

29.C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土壤沙化。

30.D解析:A、B、C三项说法都正确,D项中说法有误。群落处于变化的外界条件之下,不可能长久不变延续下去,故选D。

31.微生物

32.体表蒸发失水;排泄失水

33.旱生演替旱生演替

34.食物链

35.适应辐射适应辐射

36.沙漠和深海洋沙漠和深海洋

37.正反馈正反馈

38.耐瘠型;耐肥型;喜肥型

39.负反馈

40.动态发生演替动态发生演替

41.生态学生态学

42.SRP(信号识别颗粒)

43.草原

44.海拔高度

45.生态位生态位

46.改造改造

47.趋同适应趋同适应

48.结构结构

49.专性专性

50.严重损耗严重损耗

51.A

52.A

53.N

54.A

55.A

56.A

57.B

58.B

59.A

60.B

61.((1)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为年龄结构。(2)年龄结构的基本类型如下:①增长型。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下宽上窄(或答: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种群处于增长期。②稳定型。年龄锥体呈倒钟型,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③衰退型。年龄锥形底部窄,上部宽(或答: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种群数量处于下降状态。

62.①胞吞泡的大小不同:胞饮泡直径为150nm,吞噬泡直径大于250nm;②胞饮作用是一个连续发生的作用,吞噬作用是一个信号触发过程;③胞吞泡形成机制不同: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或这一类蛋白的帮助,吞噬泡的形成需要有微丝及其结合蛋白帮助。

63.(1)各生态因子都有各自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相互之间不可替代。(3分)(2)在一定的范围内,某因子不足时,其作用可由其他因子的增加或增强而得到补偿。(3分)(3)例如,光照和CO2聪因子在植物光合作用中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但是在光照不足引起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时,增加CO2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光合作用下降的幅度。(4分)

64.典型的水生演替系列依次是:(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2)沉水植物阶段;(3)浮叶根生植物阶段;(4)直立水生植物阶段;(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6)木本植物阶段。

65.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能源消耗越来越大,能源危机越来越明显,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1)煤、石油、天然气、铀等石化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2)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3)生物能源的多层次、多级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66.(1)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2)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3)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4)湿地具有蓄洪的作用;(5)湿地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1)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2)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3)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4)湿地具有蓄洪的作用;(5)湿地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

67.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结合起来而建立的具有高功能、高效益的农业系统。生态农业的优点如下:①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②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农业生物,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又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③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生态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既为社会生产了数量多、质量好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又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经济。④有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提高农民素质。生态农业是技术密集型农业,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多种经营,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68.(1)分解作用: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者的作用下,逐渐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3分)(2)主要影响因素:①分解者种类和数量;(2分)②待分解物质性质(或资源质量);(2分)③理化环境。(2分)(3)生态学意义:①分解作用使得物质得以再循环;(3分)②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3分)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分)④净化生态环境。(2分)

评分说明:生态学意义的各要点需加以论述,没有论述的扣1分。

69.①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也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和最稳定的因素。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也叫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把CO2和水转变成糖类即通过光合作用把一些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并利用。②绿色植物吸收CO2和水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状态的C固定成有机分子的C再被动物、细菌和其他异养生物所消耗。绿色植物也能够通过呼吸作用把产生的CO2和水排出体外返还给无机环境CO2又可以被绿色植物直接再利用。绿色植物在C循环中的作用巨大。③太阳能和化学能通过绿色植物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生态系统中成为消费者和还原者的唯一能源。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后能量才能不断地沿着生产者、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逐级流动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①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也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和最稳定的因素。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也叫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把CO2和水转变成糖类,即通过光合作用把一些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并利用。②绿色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