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22年高考上海卷分类汇编
专题七
写作新课标解读考点分布新课标解读2022新变化命题趋势
纵观近几年上海语文写作,考点都是从思想内容、结构布局、语言表达这三个层面进行考查。要求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深度。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考作文写作要求贴近生活,引导学生稳定发挥;弘扬正气,体现立德树人理念;知行融通,强调考查的综合性;理性思辨,呈现教育改革走向。
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较2021年,更关注时事,要求学生弘扬正气。总体趋势:上海高考语文写作会继续延续近几年的出题风格,要求学生对待话题能够理性思辨,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其具体特点表现为:1.指导思想:直面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成长、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2.命题原则:结合现实现象的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3.文本字数:800字以上。4.分值分布:共70分。5.
难度预测:难度会与近几年的出题保持平行,或略有提升。真题链接【2022·上海卷】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分析】2022年的上海高考作文,还是如约而来了。题目一出,让人期待的心安静下来。没有出乎意料,也没有情理之中,她依然那么的貌似平实而特立独行。给你一个平实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从中触发你的哲理感悟。其实一直以来上海作文题,主要有两根绳子,一根联系着思辨,另一根联系着生活,将理论和实际同时纳入题目中,内涵丰富而不复杂。以平实社会现象的思考为出口,以对身边事实的关照为基础,结合自己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结论。2022年的上海高考作文很明显时一则社会现象类的材料作文。我一直强调,作文的材料本身也是一篇文本阅读,既要整体通读,也要寻找“关键词”,抓住重点,并且明确材料的倾向。找到“关键词”,其实就是找到材料中所说的“两个矛盾”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的矛盾”。2022年的核心关键词是“喜欢发问”与“重结论”,对这种现象,态度时多样的,有人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作为考生的你,是怎样思考的?这是让你对“喜欢发问”与“重结论”这两种不同的现象进行思考,进而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也需要关注时间的限定一个是“小时候”,一个是“长大后”。这就引起了你思考,为什么小时候就“喜欢发问”?这是因为小时候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未被外界所塑造,心无旁骛,对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心,善于思考,善于探索,注重事物产生的原因,凡事总要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这说明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促使着自己不断成长。而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注意这个“往往”,说明这是普遍存在的,为什么长大后人们往往重结论?那是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被外界所塑造,在塑造的过程中,地往往关注结论,讲究实用,而轻视了过程。结论固然重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断强调一切以结果为导向,只要结论,而忽视结论产生的过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殊不知,一切的结论都是在不断发问的过程中而产生的,没有发问与探究,何来任何结论?同时也要关注,前者是孩子,是对大千世界还有很多的不清楚,所以会好奇会发问。而成人对大千世界已经获得了一些基本的答案。成人自然需要考虑实用,考虑结果,考虑价值。同时发问也要注重思考,是基于思考之后的发问,如果单纯的发问,单纯的思考,而不考虑价值的,那就是无用。成人的探索要基于结果,然后不停的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甚至行动目标,最终才能得到与己于他与社会都有价值的贡献来所以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面对有人担忧,有人觉得正常,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态度倾向,进而明确立意。譬如可参考的立意有:1.保持好奇心,伟大的真理始于探究2.勇于探究,关注过程,重视结论3.有思之问,问而有果4.结论基于探究而产生,探究方可获得结论【2021·上海卷】25.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文题解读近年来,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总能够在透视生活的背景下反映出深刻的哲理。2020年如何认识“意外与转折”这一作文题目,便表现出思维的多元化特点。2021年“事物的价值”与“时间的沉淀”的关系,更以独特的视角对生活进行观察,要求考生能够由此阐发自己的感悟和认识。年轻的考生,写作时往往容易因为眼界的局限而束手束脚,思维不够开阔,更难成格局。写作此类题目,需要选择能够反映同类哲理的素材拓宽格局,信手拈来哲言慧语打破就事论事的苑围,这样,就可以把作文从“翻来覆去说一个观点”的死胡同中拯救出来。应该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总能够让人感受到大都市的大气胸怀。全球化时代,年轻人的思维也应该多元化、多样化。这一题目题干材料非常简短,思辨色彩非常强烈,在审题方面具有很明确的指向性,理解起来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事物的价值”与“时间的沉淀”这一关系,便能准确把握作文的核心立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青年考生担负着时代的重任,应该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清楚的认识。很多东西,正是因为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能够于沉淀中提升品位,最终收获生命的价值。然而,有人对沉淀则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沉淀只是一种方式而已,在此之外还应该有更多的选择,不能圈于一种固定的思维里。两种观点,没有对错之分,没有优劣之别,无论选择哪个角度,都需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对话题进行客观解读。
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立意:
方向一:时间是检验“价值”的重要标准
时间能够改变很多东西,也能沉淀很多东西。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有那些有分量的东西才能经得住大浪淘沙,成为有价值的东西,最终流传下来供后世评价学习。
方向二:愈是经典,愈能经得住时间考验
经典的魅力,在于能够穿透时空而始终散发出芳香。正是因为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正是因为承受了各种风雨,经典才能成为经典,经典的价值才能被人们广泛认可。
方向三:任何事物的价值,都取决于自身的定位
经得起时间沉淀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经典,也不一定具有巨大的价值。无论什么东西,它的价值都需要站在多元的角度上思考,而不能只选择一个标准来定义。
范文1
时间酿酒,余味成花(64分)晚清名臣曾国藩有言:“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信息冗长、思维碰撞的当下,最公平、严苛的筛子便是时间。梭罗曾说:“我毫不怀疑,时间是能甄别出优劣的。”诚然,只有经过时间的发酵与沉淀,人们方知酒香醇厚悠长。懂得了这层关系,便可对生命有更清楚的方向。来日方长,当以时间去沉淀生活,品出人间独特风味。时间积聚了人生阅历,让故事成为人的胸怀。所谓阅历,不是走遍千山万水,而是在平淡中体味生活。并非年龄大了就有阅历,也不是经历丰富者的阅历就一定丰厚。那只是时间沉淀的一种沧桑,如同一堆散落的珍珠,需要用时间这根悠长的细线和名为耐心的双手将它们串联,方有光彩夺目之辉。浮躁功利的心,哪怕见过大千世界种种奇观,没有时间筑起丘壑,它看到的也只是狭隘的一方,而非经历馈赠的宝贵礼物。时间淘洗了世间艺术,让真正的经典深入人心。艺术的出发点,本就是日常琐碎中对美的追求。艺术创作者,也不过是为了眼前的世界在自己手中变得更美好。卡夫卡的著作都写在他的日记本中,在他生前,日记本从未与世人见面,因为那是他私人对世界的认知,是人类对真理与美感最原始的追求。卡夫卡死后,友人并未遵其遗嘱销毁日记,而是将它们公之于众。在当时并未有人注意,可百年过去了,时间为他的作品打上了沉郁而悲壮的底色且愈发深刻,由此方被世俗奉为经典。艺术就是这样,来源于消遣,是时间让它们严肃起来,赋予它们历史或社会价值。当然,并非所有的价值都需要时间沉淀。时代在变换,每一代的人、事、物、价值观都在变化。各人眼中有价值的事物也不尽相同。如那洛阳牡丹,花开时便名动京城,其生命之美便体现在绽放的刹那。虽如此,其价值却如绚丽烟花,转瞬即逝。因此,我们应当辩证看待时间的沉淀:若是酿酒,自然是时间越长,酒香越醇;若要赏花,便无须顾虑其他,享受那短暂盛放,足矣。
总而言之,时间如水,满急而过,虽然它可能会带走落花,但最终留下的,都是圆润的宝石。愿你我都能凝练成一颗石子,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高分启示
1.高屋建瓴,超越自我。本文在主题立意方面是非常具有高度和深度的。时间的沉淀,能够让生命获得更丰富的价值,能够让艺术真正成为不朽。作者围绕这些角度进行分析,表现出具有哲理性的思考,超越了平常才情,放飞了本真自我。
2.行云流水,洒脱自然。本文的结构能够给人一种自然成文、水到渠成的感觉。从点题到重点分析,再到升华思考,每一个层次都仿佛是信手安排,但整个思路又能够以一条线紧紧连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整体,主题集中。
范文2
沉淀添风采,事物本闪光
时光在笔尖上流逝,在汗水里流逝,我们换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值得纪念的回忆。因此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得以闪光,我却认为不尽如此。事物的价值,既可利在当代,也可利在千秋。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时间长久地沉淀往往会把我们雕刻成最美的样子。
犹记得漫天黄沙中,一代代塞罕坝人不惧艰险,不畏流言,扎根荒漠,历经时间的沉淀,终成就一片绿洲,功不可没;犹记得大学生村官秦明飞在城市与乡村间选择了泥泞,一心为民,时间的沉淀让他多了沧桑,但更多了责任与满足。仰望天空,第一朵绽放于东方苍穹的蘑菇云仿佛从未散去,但它的背后,是邓稼先隐姓埋名,离开家乡与亲人,呕心沥血打造的属于中国人的尊严;俯视大地,田野里是我们一辈又一辈赖以生存的粮食,是袁隆平每天奔波于试验田与实验室之间,不辞辛苦,用汗水和时间播种的最美的种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时间的沉淀不会让灰尘蒙住他们的光辉,反而会让他们的价值更加闪亮。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当然,有些事物纵使不历经时光的沉淀,也依然闪闪发光。
你能否想起,那位以笔为武器的鲁迅?于动乱年代中不甘现状,执笔写下《狂人回记》,他清醒地意识到需要拯救的不是国民的肉体而是精神世界。你能否想起,清醒的犹太裔女作家内米洛夫斯基?她于“二战”中写下的著名小说《法兰西组曲》,揭露“二战”的残酷与悲伤,轰动一时,亦影响后代的思想。他们的力量即使不经沉淀,于当代,于现代,都有深入人心的旋律,都能激起人们心头的波浪。功在当代,利亦在当代,也将影响千秋,这是他们独一无二的睿智与清醒。时间的沉淀会让事物大放光彩,但纵使不需要时光的沉淀,有些事物亦能闪闪发光。
无论时间长短与否,我们的努力总会换来令人欣喜的成绩。尼采的“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告诉了我们时间的意义;孟郊的“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亦告诉了我们当下的意义。所以,事物的价值会在时间的沉淀中闪光,亦会在我们珍贵的当下拥有别样的风采。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时间的沉淀为我们积累了最动人的夕阳,风华正茂的当下为我们保留了最灿烂的朝阳。于时间中我们寻找属于未来的模样,于沉淀中我们发现事物的闪光,于当下我们收获崭新的篇章。事物的价值并不全在时间的沉淀,于事物本身,我们亦能看到它独特的价值与闪光。
高分启示
1.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表达对时间沉淀与价值体现的关系,作者在选材上注重丰富多样,如人物素材,突出了精神品质;名言名句,提升了文化色彩;名篇名著,表现出积累深厚。这样,整个论证内容就表现出丰富性的特征。
2.条理清晰,论证合理。分析话题时,作者安排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两个主体段,分别以名言引出过渡性内容,使段落之间承上启下,能够表现出严谨的逻辑。同时,长段与短段的搭配,表现出错落的布局。
3.语言生动,表达到位。本文的表达,恰当地配合主题的需要,表现出生动的特点。如开篇的形象解读,将抽象的道理说得清清楚楚;列举事例时运用情景烘托,将人物的精神品质自然引出;“最灿烂的朝阳”等比喻,提升了写作的文采。【2020·上海卷】25.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70分)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一、深思材料,明确意图材料本身提供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世上许多“重要转折”总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而人在事物发展进程中又该如何应对?虽然每个考生思考的方向和角度有所不同,这自然很容易让大家想到——2021年是特殊的年份——新冠疫情的爆发,使这一年的冬天更加寒冷,紧接而来的南方暴雨所给民众造成的灾难等。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转折”,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接受磨难的考验。2021年上海高考作文的试题与时事相接,以疫情为背景,多数考生自然会联系新冠疫情思考,写“积极抗争,相信未来”这一大的主题。这在过往只重点陈述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中有凸显出了“新”的变化:紧密联系现实,关注时事。2021年上海作文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青年与社会、国家、世界发展的关系。二、明确核心关键词通读材料,材料中的核心词为”转折“和“人对事物发展进程”。(1)转折要想深入分析材料,就要先明确作文核心词“转折”的含义。“转折”的字典义是:①事物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式等;②指文章或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方向。很显然,我们的试题中所指向的不是狭隘的文学上的第②个语义,而是指的第①个。对于转折,我们可以分析为做具体的某一件事情时所发生的的转折,也可以引申为,在人生的轨迹中遇到的转折或者国家乃至世界遇到的转折等。其次,要明确关键词“转折”的修饰语——“重要的”,强调“转折”的的影响重大,可能会改变整个事情的发展结果,或是影响到个人的人生轨迹,国家的兴衰等。再次,要重视关键词“转折”的限制条件——“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与2017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预测”有所不同,此处的转折是基本上不可预测的、毫无征兆的。(2)人对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材料中“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句话中,“发展进程”强调的是人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一个“是否”与一个“?”,其实已经更加明确的交代了写作方向和任务。命题人没有在审题上设置任何障碍,但在认识和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上有暗示。“?”的暗示性就在这里。“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客观事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个事实判断,然而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发展进程就无能为力呢?答案可以是“是”,也可以是“否”,也可以做不完全肯定或不完全否定,要看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无能为力还不是无能为力,形成的是一个价值判断,是对某种客观存在的主观认知。也可以对前面一段话提出质疑,世上任何重要的转折,它都有它发生的苗头,只要我们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不会意想不到它的转折。如果辩证来看,因为“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转折”和“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并不构成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即人应该积极发挥主动性,努力影响事物发展——如此不负人的独特与创造;但也有很多偶然事件会产生影响,这是个人无法预料的,这个时候就要顺势而为,尊重历史的进程——如此符合人类因为群聚而产生的不决定于个体而取决于集体的趋势。三、立意点拨2021年上海高考试题侧重于强调面对意想不到的重大转折,青年学生的态度与做法,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一).正面立意:1.化转折为转机2.当机立断,因势利导3.烈火见真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意想不到的转折,坚毅之士积极应对3.天无绝人之路:即使天有不测风云,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终将影响或改变“转折”所带来的后果。4.千锤百炼始成钢(二).逆向立意顺势而为,铸就人生:面对意想不到的转折,好风凭借力,顺应历史潮流,铸就不一样的人生。(三).辩证立意面对重要的转折,人在事物发展进程如何应对,取决于“转折”本身。如果“转折”是滞后历史发展,违背人类发展规律,那么我们作为人就要积极应对,奋力而为;如果“转折”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那么我们就应当顺势而为,顺应历史发展的大潮,“置身其中”。四、作文的行文思路明确立意后,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框架进行分析。开篇可以先剖题,分析核心关键性“转折”,并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析为什么提出此论点,我们可以从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角度分析。“必要性”角度可选用的论据,如:①面对重大转折而一蹶不振的项羽,兵败后他不没有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而是选择了逃避现实!②屈原受奸佞小人陷害,被君主两次放逐,面对秦军破城,救国无望的巨大挫折时,在绝望和愤怒中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③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退回巴黎,大臣劝其发动全民战争,他拒绝了,寄希望于流亡伦敦,却被英国人直接送到了圣赫勒拿岛,病死客乡。③隋末天下大乱,转折之中,李渊李世民父子顺天应人,顺势而为,建立大唐,迎来盛世的辉煌;④面对巴黎和会上,中国谈判的失败,造成了国内的学生运动的爆发,在这重要的转折之中,新青年们顺势而为,影响了历史的进程等等。“重要性”角度可选用的论据,如:①1665年,伦敦发生了鼠疫,牛顿被迫回到了家中进行隔离,在此期间,牛顿发现了许多伟大的物理学定律,二项式定理、光的分解、流数法,第一、第二定律和引力定律等。②君子遇穷困,则德益进,逆益进。——陆九渊③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孙中山④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鼠疫。昔日美丽繁华的佛罗伦萨城,变得坟场遍地,尸骨满野,惨不忍睹。这件事给当时意大利一位伟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影响。为了记下人类这场灾难,他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历时5年,写下了《十日谈》。⑤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歌德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最后分析怎么做。面对突如其来的转折,我们可以有短暂的消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不能无为,而应有所为。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积极应对这意想不到的转折。对于怎么做,也可以层层深入分析,如:首先,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灵活变通,化危机为转机;最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2019·上海卷】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参考范文:在比较中重塑独特的自我上海一考生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的一体化促使文化正在冲破国家、民族的壁垒。在频繁的国际文化合作交流中,如何不迷失自我,并向世界展现属于
中国的独特文化味,是我们需慎重思考的。首先我们要对自我有深刻的认识,什么是独属我们的中国味?以音乐为例,要认识音乐的“中国味”,需要我们广泛地接触、聆听中国各式的曲调,辨析我国不同民族乐器的差异,体会悠扬的乐曲中传递的文化情怀。当然,这只是我们认知中国味的方式之一。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聆听过西方音乐强烈的节奏感,感受过西方音乐对于力度、强度的极致追求,我更能感悟到中国音乐独有的柔和委婉、细腻淡然。“中国味”的音乐尚虚无、讲韵味,追求空灵的意境,这些教科书上的抽象的文字,在聆听、比较异域音调之后变得具体而真切。因此,除了深入探究自身特点之外,接触各具特色的同类事物更能唤起我们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加深我们对自身独特性的认识。认识音乐如此,认识其他艺术门类,乃至世间万物皆是如此。如果我们在认知的过程中仅仅将目光锁定于所要认知的事物本身,感触和认知终究是
有限且浅层的,我们会受自身见识、感受所局限,为传统的观念、固化的标
签所左右;而广泛地接触各具特色的同类事物,将认知对象放到一个更为纷繁复杂的背景中,对事物间的差异性进行感受和比较,才能获得对事物最为
鲜活、直观的感受和认知,才能更为准确地定位认知对象。而当我们通过比较对事物的独特性有了深刻感知之后,我们方能获得动力和方向,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它。认知不是目的,将认知的结果转化为
实践,从而进一步寻找、发展事物的独特性才是最终的目的。任何不具特性
的趋同注定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想要在文化界限日益模糊的当今世界中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仅仅对所谓的独特性沾沾自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
要以谦虚、开放的心态去审视存在的差异,在不断地挖掘、融合的过程中重
塑出无以替代的独特的中国文化。重塑中国味的文化如此,塑造一个独特的自我也是如此。在比较中寻求自身的特点,在接纳、重塑的过程中成就“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解析】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说理能力。与
2016年开始上海高考作文出现的“现象类”“泛现象类”材料不同,2019年高考作文材料探讨的是人的认知方法、规律。因此,审题、立意上都与往年高考作文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在审题上要求考生认真读懂材料,明确考题要求。往年高考作文材料中都会出现明确的“关键词”,例如2018年的“被需要”,对于考生而言较为容易把握。但是2019年的作文写作如果盲目从材料中抽取关键词,例如“音乐”“中国味”等,则可能出现偏题、套作等情况。通读材料,理解材料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对材料进行整体把握,明确材料的问题指向是正确审题所需的基本能力。材料以“音乐”为例,是探讨的依据。“由此”表示前后分句存在着因果逻辑关系。这里追问一个“为什么?”就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往往可以通过与同类事物的比较而得到凸显。“比较”,这个关键词的获取是建立在考生对于材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之上,这也是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在审题上难于往年的地方。还有一个重要的关联词“从而”,更容易为考生忽视。“从而”同样也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且有表示“进一步行动”的意思。“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句话启示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熟悉事物的独特性并非是认识事物的终点,还需要形成一个由无意识感知到有意识探寻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入探求事物的独特性,同时提升自身认识事物的能力。审题误区考场作文中,考生偏题、套作现象并不少见。其主要问题是过于依赖习惯性思维,盲目地从材料中寻找关键词,无视材料的表述及写
作要求。例如有的考生抓住“中国味”泛泛而谈,以并列式的结构依次谈了音乐中的中国味、饮食中的中国味、服装中的中国味等等,事例丰富,语言流畅,然而全文不提认知事物的方法,与材料要求相去甚远,属于偏题作文。同样,有的考生能抓住材料的论题,谈论人的认知方法,但是所论述的方法却是要全面认识事物、要不畏惧困难、要持之以恒等,完全无视材料的内容,同样属于偏题作文。除了未能理解材料造成的审题错误之外,还存在着未能完整理解材料的审题偏差。不少考生未能注意到材料“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样一句话,由此导致议论缺少丰富的层次、立意不够深刻等问题。【2018·上海卷】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参考范文: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都说“给永远比拿快乐”,自愿的“被需要”,不仅让人在忙碌中感到快乐,看到对方接受了自己的帮助,更是一种爱的满足,更是一种幸福。人最大的需要,不一定是金钱,也不一定是地位,而是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体现在,被社会需要,被工作需要,被家人需要,甚至被陌生人需要。他人有需求,自己正好能助一臂之力,这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胜过一切。有人说幸福是相濡以沫,幸福是腰缠万贯,幸福是身强力健,幸福是儿孙满堂......能相濡以沫,是因为你需要我,我需要你,彼此成了依靠。能腰缠万贯,是因为社会需要你发挥聪明才智去建设,金钱是你创造价值过后的回报。能身强力健,是因为你知道还有很多事需要你去完成,还有很多人需要你去爱。能儿孙满堂,是因为有了你,才能维系一个家的纽带,是你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家人需要你这根主心骨。人只有在无助的时候,才会懂得,自己是多么需要一个肯出手相助的人。而那个被需要的人,或许帮不上什么忙,但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倾诉,这个世界就不会太孤单。于是,也就懂得了,能在关键时刻成为被需要的那个人,是多么重要。而作为被需要的那个人,或许能帮上忙,或许又只是陪伴,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真正聪明的人,宁愿人们需要他,而不是感谢他。我觉得这不仅仅是聪明,更是高尚,回报和付出,他更在意的是付出,而付出在自己看来是实现价值,而从外界分析这是大爱。大爱中实现自我价值,很聪明地诠释了“高尚”二字。但是,有些人利用自己的能力,使别人不得不需要他,臣服于他,从而敛财甚至伤天害理,这是要遭天谴的。这样的人,他们痴迷于被人需要,已经扭曲了人生观,从而心生邪念,所以上天不会因为他扭曲的“及时行乐”而眷顾。爱,与狭隘,出发点往往是一样的,但就在某一个节点出现了念头上的偏差。就有可能会造成天堂与地狱的差别。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是用来灌溉自己,而不是用来放纵自己。【解析】这个作文题所要探讨的话题是“人的需要”。这个话题看上去简单,人人都可能曾经思考过,但是要想清楚,乃至说清楚是绝不容易的,它取决于一个人的认知水准和思维素养。这个话题不仅仅涉及日常经验,同时牵涉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甚至关涉文化思想哲学等领域。为了更加准确深入地把握这个题目,我们必须从核心关键词“需要”出发,关注本材料的其他“辅助性”关键词:“自身”、“被他人”、“生活”、“价值”。任何撇开这些辅助性关键词,对“需要”进行的解读,都会显得空疏。这个材料要求考生深入研究:自身需要、他人需求、自我价值、社会价值之间的联系。这四个错综复杂的概念要在短时间内梳理清晰,其实是不太容易的。考生从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入手写作,都可以找到依据,自圆其说。在诸多立意之间进行筛选择取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立基于这个有关“需要”的话题,思考你自己的生活以及当下这个时代,人们生活中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比如,究竟当代人们是为了自我需要往往无视了社会需要,显得自我,还是经常过分强调“被需要”,而忽视了个体自我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呢?针对生活中、时代中的问题进行立论和分析,这样的文章,因其具备“问题意识”,而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容易激发写作者的写作冲动和写作热情,甚至产生思想的火花。当然,有重心地立意与理性/辩证的论辩并不冲突。最终总是要思考,甚至解决上述四个概念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我们可以从如下的角度进行思考:1、当下时代的观念问题:向市场经济、商业社会进发的转型时代,越来越注重个人价值、个人需要的满足,这有别于传统的伦理观念,因而两种观念确实会产生冲突,但它们应当是一个现代社会必需的正当价值观,所以厘清个人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要间的内在关系具有时代意义。2、个人需要与“被他人需要”:因此,基于上述的认知,首先可以逻辑地得出,从价值排序而言,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先于被他人需要。但是“被需要”其实是人生存的一种目的,它可以并不是具体一些需要的内容,它是一种感觉,一种对于伦理关系的认知,是一种存在意义的认知。所以“被需要”,让一个人确立自己的个人需要和个人价值的自觉。然后人会在社会生存中努力满足在“被需要”的存在感的引领下的个人需求,去实现个体的价值,进而更加具体了创作出了社会或者他人对自己的需要,实现了“被需要”。而相反,如果时时处处总在纠结他人究竟具体对我需要哪些,就会束缚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发掘,进而影响个人需要的满足,最终影响其社会价值的实现。总之,这是一个具有充分思考含量的“含金量”颇高的朴素题目。考生在创作这一篇大作时,就是在满足自我的需要,但是同时也是在创造“被他人需要”的有益结果,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1、“被需要”是一种价值体现。这个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通过“被需要”实现价值,实现目标或理想;另一个方向是,当我们受恩于别人时,希望“被需要”,将爱心传递,从而实现价值感。2、不要因“被需要”的心态,迷失自我,要找到本真自我。这个“被需要”的心态,是指,为了博取眼球而做出的各种行为,就会迷失自我,所以,“被需要”的前提是尊重自我。3、只有脚踏实地、提升自我,才能真正实现“被需要”的价值。这是由“被需要”到实现价值之间,需要条件才来实现,不要不做好准备,而盲目去执行“被需要”,也有量力而行的意思。4、“被需要”时,要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被集体需要、被时代需要、被社会需要、被国家需要。这个以集体国家利益为先,然后奉献自己力量,从而实现自身价值。总之,2018年上海卷,其实是还是议论型的话题类,要求考生把格局和眼界放大,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这样解题破题才游刃有余,立意构架才得心应手。【2017·上海卷】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参考范文:【一类文上】得分69分预测与立命“余路还要走多久/你攥着我的手/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赵雷《成都》2016年,赵雷的一曲《成都》让多多少少被命运刺痛过眼睛的入暗自垂泪:生活的无奈在于你预测到了余路,却还是在挣扎。面对预测,不难看到生活中的人大都是这种模式:生命的前些年,壮志在心,呐喊“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试图让所有对自己的预测打脸;生命的后些年,放下骄傲,感慨“精诚之至,哀感之灵,自有命数,亦不能为之挽回”,叹息为什么不能对自己的预测随遇而安。就这样,我们周而复始地从“不信预测。不认命”走到“后I每不信预测,认命”,吊诡的逻辑就这样闭合得毫无破绽。其实,人们大可不必在这两种极端中盘旋。首先,对生活的预测是真实存在的。人类这个物种有一个最根本的特性,就是我们无止境地追求意义,形成理性,这决定了我们这个物种拥有比其他物种更强的理性思维,我们知道要什么也知道要怎样。真相是我们太擅长就现有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推理了。你从小就知道蜻蜓飞不高那要下雨,你敢说对生活的预测都是空穴来风?对生活的合理预测一定不会偏颇太大。但我并不想说对“准”的预测就要听之任之。哪怕是再合理的预测,都有一个致命的局限性,那就是它只能根据现有发生的一切进行预测,而你是个最大的变量。你素来碌碌无为,而下一刻的你可能做出大善,那么原本的预测就会被推翻,反之亦然。由此看来,就算对生活的预测并无不妥,人们也完全可以自我“立命”,当然前提是不完全脱离预测地异想天开。然而,道理总是简单,现实总是复杂。如韩寒的《后会无期》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现实就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之所以徘徊在“天命不足畏”和“亦不能为之挽回”的两种极端之间,就是因为在“立命”的道路上受挫了,想的比预测更好,做的比预测更糟。事实上,这份焦虑伴随着人类的终生:不确定的失去。让人恐惧。我们不知道义无反顾地去改变生活里每一次已能预测到结果的事情会意味着什么,我们焦虑这么做是不是会失去更多。但是我们也忽略了另一个事实:不确定的得到,让人兴奋。尝试去突破预测的路上也会有欢笑和掌声。但切忌盲目,天马行空并不是笔者所倡导的“立命”。仔细试想,如果我们事事根据预测如此理性地过活,那么我们人类跟正在日益兴盛的人工智能还有甚区别?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类不就因为这一点吗?我们要么真知道水深水浅,要么就以身犯险地去试探,这才是有血有肉的我们。先哲有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愿我们都能有勇气地对自己说:“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阅卷组意见: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佳作,其亮点有三。一是立意高远,富有思辨性。作者并不否认对生活的合理预测,主张突破预测,为人生立命,“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二是巧用连词,结构巧妙。几乎每段文字的开头,作者都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使说理逐层深入。三是材料丰富,内容翔实。特别是开头引用的赵雷的歌词,既巧妙地引出了论题,又开拓了论题的内涵,还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诗情。从题目到立意到语言表达,本文均符合一类文上的标准与要求。故得69分。【解析】这道评论体作文题,评论的对象是“人们对预测的不同态度”。对于这种现象,考生可以肯定,可以否定,也可以部分肯定或否定。考生在立意时可就其中一个方面立意,也可两者结合辩证立意,以体现写作者的辩证思维能力。1.从肯定的角度立意:尽人事,顺天意。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借助于大数据可以对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科学而理性的预测,可以让人们制订短期乃至中长期的规划和计划,做出相应的预案和行动准备。预测的不断更新与修正,会使预测的结果更为精准。而所谓的“生活充满变数”“不要预测"的观点,可能是为自己随波逐流寻找的借口。2.从否定的角度立意:生活因变数而美丽。虽然现在的科技已经比较发达,但生活中处处时时充满了各种变数,完全精准的预测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有相对准确的预测,生活如果完全拘泥于预测,也会变得索然无味。更为重要的是,媒体或大众对某人某事所做的夸大其词的预测,也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干扰,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过于倚重对未来生活的预测,也会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当下的生活与感受。3.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立意:可以从偏重一者、兼顾“预测”与“变数”的角度辩证地来谈。在肯定或否定“预测”时,文章的主体部分肯定“预测”后,兼顾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对“变数”的尊重;同理,文章的主体部分否定“预测”后,兼顾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对“预测”的尊重。需要注意的是,文章需要有主体部分的偏重。另外,还可以从两者相互影响的角度辩证地来谈。【2016·上海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参考范文:用独立与理性,摆脱评价浪潮一考生我走上地铁,看见无数的低头党们刷新着朋友圈的评论;我登录网站,看见数不清的网红们为了评论区的好评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我打开电视,看见各种被曝光的明星整容、艺人生活,甚至还有普通人的生活……不可否认,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容易进入大众的视野,评价他人生活的现象越来越常见,我们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追本溯源,原因有二:一个是客观上的便利。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分享自己生活的平台。微信、微博、QQ等各类软件大行其道,无疑给了我们太多的机会,给了我们宽广的渠道。另一个更关键的原因在于人们的主观意愿。谁不想出名?谁不想受到万人追捧?谁不想名利双收,成为人生赢家?不错,正是人性中对于被认可、被重视的渴望,让我们主动地成为博主,主动地将生活分享在朋友圈,甚至主动地为自己创造了允许被评价的客观条件。我们无法拒绝内心深处的渴望,是我们让我们自己的生活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同样也是这种主动性,让我们渴求来自他人的评价。我们求赞、求评论,“看,有这么多人评价了我,赞了我,有那么多人关注我”,于是我们获得了一种满足感,获得了一种存在感。我们害怕独自一人,因而我们希望被评价,进而又去评价别人。刷得满满的评论,同时也刷得了满满的存在感。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评论别人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参与感、成就感。前段时间有网友自曝一份“辞职信”,理由是上班太早起不来床。评论中除了夸奖其有个性外,更多的是对于年轻人懒惰的不满、担忧和批评。不难看出,评价者在为这一事件定性,将个人行为上升至群体病症,将一句幽默、玩笑话上升至精神恶习。太过不解风情的同时,也不难看出,我们常常以为评价了一件事我们就参与了一件事。“我评价了,我参与了,有这么多人与我评价一致,我也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我不孤单。”这种想法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我们没有了自主独立的思想,只能依附于别人的评价来寻求满足。由此就不难看出,我们深受这种评价的影响。诚然,评价可生出许多激励自我、促进进步的积极影响,但更多的是消极的影响。我们根据他人的评价来改造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的看法中渐渐遗失了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人格的我们随波逐流,终会迷失在各种评价的浪潮里。对于评价与被评价,或许我们更加需要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想要自主独立,就要从屏蔽他人的评价开始。在众多声响中,先找到自己的位置,拥有自主独立的思想,自然而然也就有了“我这样很好”的自信力,自然不用从别人的评价那里获取一点点满足感、存在感、参与感、自豪感了。从自主开始,这世界才能少一些盲目的评价,多一些独立的思想。【点评】可以说,本文作者的视角、立意、语言等都胜人一筹,让读者眼前一亮。文章优势明显。1.排比蓄势,不枝不蔓。文章的开头,以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评价与被评价的现象与情况,为下文紧扣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网掩码的计算》课件
- 第6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
- 百货商店电器城保安工作总结
- 集装箱散货转化公路运输代理协议三篇
- 2023-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典型题】
- 乘除法应用题课件
- 2023年-2024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附解析答案
- 教育资源整合研究报告
- 《督脉与腧穴》课件
- 云平台下的供应链协同-洞察分析
- 新课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阿里菜鸟裹裹云客服在线客服认证考试及答案
- 水库防恐反恐应急预案
- 危险化学品销售管理台帐
- 五输穴及临床应用1
- 绿植租摆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童话知识竞赛课件
- 一氧化氮让你远离心脑血管病第(全书回顾综合版)
- GB/T 12574-2023喷气燃料总酸值测定法
-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抑郁病诊断证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