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1页
甘肃省定西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2页
甘肃省定西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3页
甘肃省定西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4页
甘肃省定西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定西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群落中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为()。

A.密度B.多度C.盖度D.频度

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3.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形象地说明了系统的()。A.有序性B.整体性C.整合性D.稳定性

4.系统功能的整合性是指()

A.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B.整体功能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C.整体功能小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D.以上三者都不是

5.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甚至出现种群灭亡。最易出现这种情形的生物类型是()的种群。

A.出生率高B.生长快C.成熟晚D.个体小

6.棉田中的七星瓢虫是棉蚜的天敌,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B.寄生C.捕食D.共生

7.种群的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如蝗虫大发生),这种现象称为()。A.种群平衡B.种群大爆发C.种群衰退D.周期性波动

8.个体数量多、覆盖面积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铰强的植物种是()。A.建群种B.优势种C.伴生种D.亚优势种

9.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A.相对密度等于40%B.盖度等于40%C.频度等于40%D.相对盖度等于40%

10.紧密林带()。

A.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B.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C.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D.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11.高尔基体中,寡糖链的合成与加工非常像一条装水线,N-连接和O-连接糖基化最后一步都是要加上唾液酸此可推测催化唾液酸转移酶最有可能存在于高尔基体的()。

A.(;GNB.顺面膜囊C.中间膜囊D.反面膜囊和TGN

12.种群分布的类型是()

A.均匀分布B.随机分布C.集群分布D.以上三种类型都是

13.碳循环是一种()。

A.液相型循环B.沉积型循环C.气相型循环D.混合型循环

14.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是按()。

A.环境的性质分类的B.环境的范围大小分类的C.环境的主体分类的D.环境的质量分类的

15.两种动物间的斗殴属于()A.捕食B.干扰竞争C.利用竞争D.他感作用

16.下列不属于碳循环途径的是()。A.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B.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C.陆地生物与海洋生物之间的碳素交换

D.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

17.下列属于阳性植物的是()。

A.红豆杉B.玉米C.柔毛冷杉D.云杉

18.当今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A.共生B.竞争C.捕食D.种内斗争

19.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土壤圈

20.莲藕的通气组织属于()

A.内环境B.外环境C.微环境D.区域环境

21.下列气体中,对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贡献最大的是()

A.N2

B.O2

C.CO2

D.SO2

22.有关种群容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A.种群容量指的是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

B.温、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决定了种群容量

C.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

D.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种群容量

23.光照的长短在植物的发芽阶段并不起作用,但在开花阶段则是必须的。这是由于()。

A.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

B.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需要的多种因子

C.各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不是经常存在的

D.由于某一因子的数量产生变化,而导致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的变化

24.自然界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是()

A.异域性物种形成B.邻域性物种形成C.向域性物种形成D.以上三者都是

25.与昼夜变化相适应,动植物常常表现出节奏行为,由于这个节奏大体上是24小时的周期,又称为()A.似昼夜节律B.光周期现象C.温周期D.光周期

26.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经常在简单的食物链上引入新的环节来加强对农副产品的转化和利用。蜜蜂引进农田,用花粉生产王浆、蜂蜜等产品,这种做法属于引入()

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

27.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

A.r对策B.K对策C.S对策D.J对策

28.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水能D.煤

29.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强光照的植物属于()

A.阳性植物B.阴性植物C.中性植物D.耐阴植物

30.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二、填空题(20题)31.从沙丘开始的演替,从基质的性质可称为______。

32.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之间的竞争就越。

33.高等植物的枯枝落叶被分解者所利用,分解成碎屑,然后再为多种动物所食,这样的食物链是______。

34.食物链一般分为捕食链、腐屑链、______三类,也有人提出加上混合链共四类。

35.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______。

36.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需要是分阶段的,生物的一生中所需要的生态因子是随着生物______阶段的推移而变化的。

37.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_______。

38.高斯原理(或假说)又称为______原理,意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39.在群落交错区内,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

40.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种内竞争,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这样的种群调节方式是______。

41.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实验研究和模拟。

42.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______,使植物的两个重要过程失调。

43.夏绿林或夏绿木本群落,又称______,它是温带地区湿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典型的地带性植被。

44.大气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空气的化学成分和空气__________两个方面。

45.能表现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46.热带雨林分布区的种类组成______。

47.由于能量在传递过程中______,食物链的长度一般只有四、五级。

48.______是运用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农、林、牧、副、渔生产,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

49.土地退化的形式主要有土壤侵蚀、土地沙化、______、土壤污染,以及土壤肥力退化等。

50.g·m-2·a-1是______单位。

三、判断题(10题)51.湖水的DDT浓度为0.09mg/L,在吃鱼的水鸟体内,DDT浓度会高达98mg/L,比湖水中的DDT浓度高出一千多倍。这是生物富集放大作用的表现。()

A.正确B.错误

52.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可以进行虫情预测预报。()

A.否B.是

53.在群落的自然分类系统中,有的以群落区系组成为分类基础,有的以其生态外貌为基础,还有的以其动态特征为基础。()

A.正确B.错误

54.一个物种可以同时占有两个或更多个营养级。()

A.正确B.错误

55.氮循环的主要生化过程包括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氨化作用。()

A.正确B.错误

56.黑龙江省是种植水稻纬度最北的地方,此现象是常年温度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的表现。()

57.种群内成员间的竞争常导致均匀分布。()

58.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A.正确B.错误

59.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废气中的硫氧化合物引起的。()

60.()

四、简答题(5题)61.简述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

6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63.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6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65.简述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生态位的主要特征。

67.论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68.论述人工选择在种群进化与适应中的作用。

69.影响细胞增殖周期的因素有哪些?细胞增殖周期与许多医学问题密切相关,举例说明。

70.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六、单选题(0题)71.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A.生物的种类B.气候条件C.经纬度的递变D.地球自转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C

6.C

7.B种群大爆发是指动物密度比平常显著增加的现象。

8.B

9.C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10.A

11.D

12.D

13.C

14.A

15.B

16.C

17.B

18.A

19.A

20.A

21.C

22.C

23.A

24.A

25.A

26.A

27.A

28.C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电(能)、风能、太阳能等。

29.B

30.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31.旱生演替旱生演替

32.生活型生活型

33.碎屑食物链碎屑食物链

34.寄生链寄生链

35.生态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36.生长发育生长发育

37.年龄分布状态年龄分布状态

38.竞争排斥竞争排斥

39.【正确答案】:

边缘效应

40.自动调节

41.野外调查

42.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43.落叶阔叶林

44.运动

45.群落最小面积

46.极其丰富极其丰富

47.严重损耗

48.生态农业生态农业

49.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壤次生盐碱化

50.生产力

51.A

52.Y

53.A

54.A

55.A

56.N

57.Y

58.A

59.Y

60.N

61.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有:(1)系统组成的多样组成系统的物种越复杂层次相对越多系统的反馈控制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的效应就越强系统的稳态机制就更能充分发挥其作用。(2)干扰不能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对外来的压力和干扰有一定抵抗和适应能力但这个适应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系统就要受到破坏这个限度被称为生态阈限(阈值)。(3)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幼年的生态系统处在演替开始阶段往往易于波动不稳定。成熟的生态系统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负反馈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稳定性随之逐渐增强。(4)环境的影响。在恶劣的环境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少结构简单、脆弱、稳定性差;反之稳定性强。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有:(1)系统组成的多样,组成系统的物种越复杂,层次相对越多,系统的反馈控制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的效应就越强,系统的稳态机制就更能充分发挥其作用。(2)干扰不能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对外来的压力和干扰,有一定抵抗和适应能力,但这个适应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系统就要受到破坏,这个限度被称为生态阈限(阈值)。(3)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幼年的生态系统,处在演替开始阶段,往往易于波动,不稳定。成熟的生态系统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负反馈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稳定性随之逐渐增强。(4)环境的影响。在恶劣的环境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少,结构简单、脆弱、稳定性差;反之,稳定性强。

62.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

63.(1)环境条件。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除了日光外,还有3个重要的物质因素(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和两个重要的环境调节因素(温度和氧气)。(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①初级生产者。②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③初级生产量的分配状况。④初级生产量的消费状况。⑤群落中动物的影响。(3)补加能源的作用。

64.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①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②生态因子的主导因子作用;③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⑤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⑥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谢尔福德耐性定律)。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①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②生态因子的主导因子作用;③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⑤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⑥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65.(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扩散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扩散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

66.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

67.(1)组成特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根本标志。(2)空间特征。生态系统通常于特定的空间相联系是生物体与环境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从而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3)时间特征。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间特征。(4)功能特征。生态系统的代谢活动和功能过程是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参与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来完成的系统的各组分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5)开放(1)组成特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根本标志。(2)空间特征。生态系统通常于特定的空间相联系,是生物体与环境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从而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3)时间特征。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间特征。(4)功能特征。生态系统的代谢活动和功能过程,是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参与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来完成的,系统的各组分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5)开放

68.人工选择是人为定向地使生物发生遗传变异,即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人为手段(定向培育、杂交选育、基因嫁接、克隆技术等)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或者通过改变和影响环境等环境胁迫的作用来影响生物生长和繁殖等。人工选择已经成为种群进化适应的强大动力之一,因此,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种群的进化与适应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遗传变异的结果。人工选择不可避免地会有有害类型的产生,如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导致农药越用越多,而害虫种群越来越大。

69.(1)影响细胞增殖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中控制细胞增殖的因素,特别是各种生长因子。不少生长因子受体具有蛋白激酶活性,在生长调节中通过对各种靶蛋白磷酸化实现其对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另一是生长因子受体的传感机制,最终引起细胞内有关增殖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增殖;第三是某些基因及其产物与细胞增殖调控的关系,其中包括癌基因、细胞分裂周期基因等。(2)细胞增殖周期与许多医学问题密切相关。如细胞周期检测点功能的减弱,导致突变基因的累积和正常细胞的进化,只有当这些累积的突变基因,破坏了细胞周期的驱动机制,细胞才进入失控性生长的境界(癌变)。

70.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有三个阶段。①裸地形成。没有植物生长的地面称为裸地,它是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裸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类:地形、气候、动物牧食和人类活动。裸地的共同特征是环境条件比较极端,或者潮湿,或者干燥,常常盐渍化程度严重,等等。原生裸地的条件比次生裸地更为严酷,一般群落形成的速度比次生裸地缓慢。②物种传播。群落形成过程中物种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物种向群落内的扩散过程。物种扩散有被动扩散和主动扩散两种类型。植物主要以被动形式扩散,主要依靠风力传播。被动扩散的动力还有水、人和动物的活动。有些植物的繁殖体具有钩、刺、芒、黏液,可以依附在动物体上传播。有的则种皮坚硬或是浆果,靠动物吞食后到处扩散。主动扩散一般针对动物而言。为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动物总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不断地向新的区域扩散,如飞行和洄游。有些植物的繁殖体也能进行主动扩散,有些植物则依靠根茎向外蔓延。③物种定居。生物扩散到一个新区后,定居成功的可能性和扩散距离及对新区域环境的适应程度有关。最迅速定居成功的是扩散力很强、对环境条件忍受幅度大的物种。先锋物种有开拓新区的能力。在原生裸地最初形成的只能是地衣群落。而在次生裸地,一般最早形成苔藓群落或杂草群落。随先锋植物进入新区的还有昆虫、螨类等开拓性动物。

71.B甘肃省定西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群落中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为()。

A.密度B.多度C.盖度D.频度

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3.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形象地说明了系统的()。A.有序性B.整体性C.整合性D.稳定性

4.系统功能的整合性是指()

A.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B.整体功能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C.整体功能小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D.以上三者都不是

5.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甚至出现种群灭亡。最易出现这种情形的生物类型是()的种群。

A.出生率高B.生长快C.成熟晚D.个体小

6.棉田中的七星瓢虫是棉蚜的天敌,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B.寄生C.捕食D.共生

7.种群的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如蝗虫大发生),这种现象称为()。A.种群平衡B.种群大爆发C.种群衰退D.周期性波动

8.个体数量多、覆盖面积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铰强的植物种是()。A.建群种B.优势种C.伴生种D.亚优势种

9.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A.相对密度等于40%B.盖度等于40%C.频度等于40%D.相对盖度等于40%

10.紧密林带()。

A.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B.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C.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D.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11.高尔基体中,寡糖链的合成与加工非常像一条装水线,N-连接和O-连接糖基化最后一步都是要加上唾液酸此可推测催化唾液酸转移酶最有可能存在于高尔基体的()。

A.(;GNB.顺面膜囊C.中间膜囊D.反面膜囊和TGN

12.种群分布的类型是()

A.均匀分布B.随机分布C.集群分布D.以上三种类型都是

13.碳循环是一种()。

A.液相型循环B.沉积型循环C.气相型循环D.混合型循环

14.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是按()。

A.环境的性质分类的B.环境的范围大小分类的C.环境的主体分类的D.环境的质量分类的

15.两种动物间的斗殴属于()A.捕食B.干扰竞争C.利用竞争D.他感作用

16.下列不属于碳循环途径的是()。A.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B.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C.陆地生物与海洋生物之间的碳素交换

D.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

17.下列属于阳性植物的是()。

A.红豆杉B.玉米C.柔毛冷杉D.云杉

18.当今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A.共生B.竞争C.捕食D.种内斗争

19.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土壤圈

20.莲藕的通气组织属于()

A.内环境B.外环境C.微环境D.区域环境

21.下列气体中,对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贡献最大的是()

A.N2

B.O2

C.CO2

D.SO2

22.有关种群容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A.种群容量指的是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

B.温、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决定了种群容量

C.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

D.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种群容量

23.光照的长短在植物的发芽阶段并不起作用,但在开花阶段则是必须的。这是由于()。

A.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

B.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需要的多种因子

C.各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不是经常存在的

D.由于某一因子的数量产生变化,而导致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的变化

24.自然界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是()

A.异域性物种形成B.邻域性物种形成C.向域性物种形成D.以上三者都是

25.与昼夜变化相适应,动植物常常表现出节奏行为,由于这个节奏大体上是24小时的周期,又称为()A.似昼夜节律B.光周期现象C.温周期D.光周期

26.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经常在简单的食物链上引入新的环节来加强对农副产品的转化和利用。蜜蜂引进农田,用花粉生产王浆、蜂蜜等产品,这种做法属于引入()

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

27.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

A.r对策B.K对策C.S对策D.J对策

28.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水能D.煤

29.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强光照的植物属于()

A.阳性植物B.阴性植物C.中性植物D.耐阴植物

30.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二、填空题(20题)31.从沙丘开始的演替,从基质的性质可称为______。

32.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之间的竞争就越。

33.高等植物的枯枝落叶被分解者所利用,分解成碎屑,然后再为多种动物所食,这样的食物链是______。

34.食物链一般分为捕食链、腐屑链、______三类,也有人提出加上混合链共四类。

35.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______。

36.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需要是分阶段的,生物的一生中所需要的生态因子是随着生物______阶段的推移而变化的。

37.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_______。

38.高斯原理(或假说)又称为______原理,意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39.在群落交错区内,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

40.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种内竞争,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这样的种群调节方式是______。

41.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实验研究和模拟。

42.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______,使植物的两个重要过程失调。

43.夏绿林或夏绿木本群落,又称______,它是温带地区湿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典型的地带性植被。

44.大气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空气的化学成分和空气__________两个方面。

45.能表现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46.热带雨林分布区的种类组成______。

47.由于能量在传递过程中______,食物链的长度一般只有四、五级。

48.______是运用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农、林、牧、副、渔生产,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

49.土地退化的形式主要有土壤侵蚀、土地沙化、______、土壤污染,以及土壤肥力退化等。

50.g·m-2·a-1是______单位。

三、判断题(10题)51.湖水的DDT浓度为0.09mg/L,在吃鱼的水鸟体内,DDT浓度会高达98mg/L,比湖水中的DDT浓度高出一千多倍。这是生物富集放大作用的表现。()

A.正确B.错误

52.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可以进行虫情预测预报。()

A.否B.是

53.在群落的自然分类系统中,有的以群落区系组成为分类基础,有的以其生态外貌为基础,还有的以其动态特征为基础。()

A.正确B.错误

54.一个物种可以同时占有两个或更多个营养级。()

A.正确B.错误

55.氮循环的主要生化过程包括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氨化作用。()

A.正确B.错误

56.黑龙江省是种植水稻纬度最北的地方,此现象是常年温度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的表现。()

57.种群内成员间的竞争常导致均匀分布。()

58.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A.正确B.错误

59.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废气中的硫氧化合物引起的。()

60.()

四、简答题(5题)61.简述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

6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63.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6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65.简述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生态位的主要特征。

67.论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68.论述人工选择在种群进化与适应中的作用。

69.影响细胞增殖周期的因素有哪些?细胞增殖周期与许多医学问题密切相关,举例说明。

70.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六、单选题(0题)71.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A.生物的种类B.气候条件C.经纬度的递变D.地球自转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C

6.C

7.B种群大爆发是指动物密度比平常显著增加的现象。

8.B

9.C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10.A

11.D

12.D

13.C

14.A

15.B

16.C

17.B

18.A

19.A

20.A

21.C

22.C

23.A

24.A

25.A

26.A

27.A

28.C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电(能)、风能、太阳能等。

29.B

30.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31.旱生演替旱生演替

32.生活型生活型

33.碎屑食物链碎屑食物链

34.寄生链寄生链

35.生态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36.生长发育生长发育

37.年龄分布状态年龄分布状态

38.竞争排斥竞争排斥

39.【正确答案】:

边缘效应

40.自动调节

41.野外调查

42.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43.落叶阔叶林

44.运动

45.群落最小面积

46.极其丰富极其丰富

47.严重损耗

48.生态农业生态农业

49.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壤次生盐碱化

50.生产力

51.A

52.Y

53.A

54.A

55.A

56.N

57.Y

58.A

59.Y

60.N

61.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有:(1)系统组成的多样组成系统的物种越复杂层次相对越多系统的反馈控制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的效应就越强系统的稳态机制就更能充分发挥其作用。(2)干扰不能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对外来的压力和干扰有一定抵抗和适应能力但这个适应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系统就要受到破坏这个限度被称为生态阈限(阈值)。(3)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幼年的生态系统处在演替开始阶段往往易于波动不稳定。成熟的生态系统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负反馈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稳定性随之逐渐增强。(4)环境的影响。在恶劣的环境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少结构简单、脆弱、稳定性差;反之稳定性强。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有:(1)系统组成的多样,组成系统的物种越复杂,层次相对越多,系统的反馈控制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的效应就越强,系统的稳态机制就更能充分发挥其作用。(2)干扰不能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对外来的压力和干扰,有一定抵抗和适应能力,但这个适应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系统就要受到破坏,这个限度被称为生态阈限(阈值)。(3)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幼年的生态系统,处在演替开始阶段,往往易于波动,不稳定。成熟的生态系统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负反馈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稳定性随之逐渐增强。(4)环境的影响。在恶劣的环境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少,结构简单、脆弱、稳定性差;反之,稳定性强。

62.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

63.(1)环境条件。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除了日光外,还有3个重要的物质因素(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和两个重要的环境调节因素(温度和氧气)。(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①初级生产者。②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③初级生产量的分配状况。④初级生产量的消费状况。⑤群落中动物的影响。(3)补加能源的作用。

64.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①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②生态因子的主导因子作用;③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⑤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⑥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谢尔福德耐性定律)。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①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②生态因子的主导因子作用;③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⑤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⑥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65.(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扩散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扩散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

66.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

67.(1)组成特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组分和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