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_第1页
第三章 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_第2页
第三章 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_第3页
第三章 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_第4页
第三章 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应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2021/5/91教学方法研究综述:黄慕洁:《1979—1994年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述评》,《历史教学》,1995年第6期。该文将1979—1994年的72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归为九类:一、对传统讲述法革新的教学方法;二、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三、历史图式教学法;四、目标教学方法;五、借鉴、引进的国外新教学方法;六、引进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七、情景教学法;八、现代化教学技术方法;九、其他教学方法等。2021/5/92张天明:《近十年历史教学方法研究的回顾》,《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3期。1995年以来的历史教学方法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为:(1)由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历史知识、如何应付考试转向重视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质的全面提高;(2)由关心教师如何“讲”好历史课逐渐转向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学”会历史,历史教学方法研究从重视研究教法转向更广泛地研究学法;(3)由主要研究某一历史教学方法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转向重视各种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优化组合;(4)以前,人们所研究的历史教学方法从其自身来说基本上属于单一的历史教学方法,十年来,很多新的历史教学方法是在吸取原有的多种教学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体现了原有各种教学方法的多种特点,历史教学方法自身由单一性走向综合化;(5)以前,人们认为教学方法只是教学的问题,很少将历史教学方法与历史课程、教材联系起来研究,十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教学方法改革不仅仅是个方法问题,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应该将其纳入到课程体系、教材内容的整改中去,因而,从课程层面对历史教学方法进行的研究越来越多。2021/5/93

叙述法一、讲述法描述法概述法二、讲解法三、谈话法

常用的课堂讲授方法:

第一节

历史课的讲授方法

2021/5/94一、讲述法

讲述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地讲授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人物的活动,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进行历史思维,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2021/5/95讲述法的基本原则

①统一性原则讲述法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满堂灌,教师唱独角戏,讲述时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时可以让学生作“讲”的主体,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021/5/96讲述法的基本原则

②熟练性原则

讲述法适用于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往往是内容繁复,彼此关联的,讲述法设计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好知识结构,抓住能够表明或体现事件、现象本质的重点、关键点,还要讲明白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以体现出历史知识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2021/5/97讲述法的基本原则

③结合性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灵活地将讲述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如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结合起来,交互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021/5/98例如:学习《贞观新政》,可以用图示的方法将贞观新政的内容表达出来:

改革赋役制度沿袭、完善“三省六部制”贞观新政修改法令,编《唐律疏义》

完善科举制2021/5/99讲述法的基本原则④最佳效果原则借助教具,挂图和先进的现代电化教学技术,增强讲述的直观感,给学生以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赋予讲述法新的生机和活力。

《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2021/5/910第一,叙述

叙述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有头有尾,有情节地讲授。其特点是,完整清楚地交代和显示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重大的历史事件包括:重大的革命运动和起义、重大战争、有事实经过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事件等。

2021/5/911陈胜、吴广牺牲后,由楚国旧贵族项羽和沛县农民刘邦领导的两支农民起义军在战斗中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207年,发生了著名的巨鹿大战。章邯带领的秦军主力,这时正驻扎在巨鹿一带,(指图)项羽令士卒“破釜沉舟”,打破灶具,沉掉渡船,每人带三天干粮,表示如不打胜仗。决不生还。结果,农民军九战九捷,大败秦军。章邯投降了。项羽把降卒30万全部坑杀。巨鹿之战,消灭了秦军主力,是秦末农民战争中最关键的一战。从此,项羽的勇猛也天下闻名了。在巨鹿大战的时候,刘邦带领农民军正向关中进军,公元前206年攻占了咸阳,曾经统一了全国的强盛的秦王朝,只存在了15年,就被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2021/5/912叙述法要则

一要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叙述,不能偏离教科书另搞一套。允许补充史实,但要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适当补充,注意史实的典型性和真实性。二要有一定的条理性。历史事件的过程往往是错综复杂、纵横交织的。教师要善于从复杂变化的历史事件中理出基本线索,力求条理清晰,波澜起伏,防止杂乱无章,平平淡淡。2021/5/913叙述法要则

三要突出重大情节。历史事件过程的许多情节有主次之分,两者不是简单的直线式发展,而是交相掩映,曲折有致。叙述时教师要主次分明,突出重大情节。四要有充沛丰富的感情。2021/5/914第二,描述

描述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某些重大历史事件过程中的情节或场面、某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外貌形象或行为事迹、某些典型的历史现象或地理环境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

2021/5/915人的进步还表现在制作陶器上,这是人类向大自然进军的又一重大胜利。人们在树枝编成的篮子上抹上黄泥,放在火上烧煮食物,结果却发现泥土与火能产生一种大自然中没有的物质——陶。陶器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欢欣。彩图上的“半坡人面网纹盆”,使人感到一种古朴美,更令人神秘莫解的是盆上的图腾与符号。原始先民为什么画鱼?这是艺术的萌芽,还是图腾的崇拜?那三角形是数学概念的出现?那些刻画的符号是原始文字呢,还是对神的祈祷?这个神秘的陶盆,至今还有许多专家研究它呢,这就是历史的神秘美。2021/5/916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围绕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描述必须从教材内容出发,为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的服务,不能为描述而描述。二要有所选择和侧重。要选择和侧重那些有必要进行描述的特定的历史情境和历史人物,而不必对所有的历史情境和历史人物都进行描述。2021/5/917三要语言生动、细腻、准确、形象,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描述历史情节或场面要有声有色,引人入胜,给人以如临其境之感;描述历史人物要翊翊如生,形神兼备,给人以如见其人之感:描述历史现象或地理环境要真实自然,历历在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四要注意运用教材中配有的各类图像进行描述。2021/5/918第三,概述

概述是对那些虽属次要、但却能保持历史知识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的,必须交代清楚的部分历史事实作概括的讲述。要求语言简炼、条理清晰。2021/5/919复习“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这一专题时,教师可以概括其发展过程为“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2021/5/920叙述、描述和概述经常是配合

三种方式又是相辅相成的,即在叙述中不可能没有描述,在描述时首先要依靠叙述,而在叙述前后又往往需要运用概述。虽然三种方式在讲述时各有侧重,但目的都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具体的历史事实,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创造条件。2021/5/921二、讲解法

讲解法是对历史名词和概念、历史观点和规律等知识进行解析论证的一种方法。与讲述法相比,讲述法以“述”为主,重在交代史实;讲解法以“解”为主,重在释疑解惑。2021/5/922讲解的方式

解释与比喻、分析与综合、类比与对比。

2021/5/923解释

解释是对教材中的术语和难懂的字词句等进行简要的释义、说明。一是难字。二是术语或难词。“徭役”、“内阁”。三是复杂概念。如“资产阶级革命”、“封建社会”、“钦差大臣”、“共和制”等。四是难句。难句是指教材中引用的一些文言词句和古代诗词。2021/5/924

比喻

比喻是借助于鲜明的形象来比拟、说明某些历史现象和概念。

解释与比喻的基本要求是:解释要有的放矢,通俗易懂,有可接受性;比喻要恰当贴切,生动形象。2021/5/925以讲解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有位教师作了这样的比喻:“这种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当时还只是在江南的一些地方开始稀疏出现,而且在封建制度的束缚下,发展得很缓慢,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主导地位。这正象在封建社会这棵参天大树下长着稀疏的破土而出的几棵小草一样,看上去又嫩又细,却生机盎然,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而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虽然是树干巨粗,然而,这棵古老的大树已经开始枯萎,枝干叶黄了。”2021/5/926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分解为各个因素或部分,给予具体的说明,综合则是把从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中分解出来的各个因素或部分归纳起来,作出整体的结论。2021/5/927如讲解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首先就需要对战争过程进行具体分析:第一个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冲破宿命论的精神枷锁,号召人民为争取生存而斗争;第一次“斩本为兵,揭竿为旗”,把斗争锋芒直指秦朝最高统治者;第一个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革命政权—“张楚”政权,起义军队伍由开始的九百人,发展到几万人,最后壮大到几十万人;第一次推翻了封建王朝—秦王朝。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得出结论:“秦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2021/5/928分析与综合的基本要求是:分析要抓住事实,具体细致;综合要结论出于史实,全面准确。2021/5/929类比与对比

类比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本质相同(相似)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各自特点和共同特征;对比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表面现象相同(相似)而本质相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进行比较,揭示它们本质上的区别。2021/5/930手工作坊手工工厂工厂手工劳动手工劳动大机器生产规模小,简单协作规模大,分工细规模很大,分工很细封建师徒关系雇佣剥削关系雇佣剥削关系2021/5/931三、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交谈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师生谈话或问答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称为谈话法或问答法。2021/5/932屯田的同时,曹魏还重视了兴修水利和新生产工具、技术发明的推广。你看课本上的图:翻车,能看出它的用途吗?(学生:是灌溉工具,从低处到高处,从河里往岸上提水用的)看课文,“汲”读作“ji”,意为从下往上打水。谁能看着图讲解一下这翻车怎汲水?有说不出的地方,我给你“帮腔”。(学生:把木制的水槽靠在岸边,槽里架一块和槽一样宽的板,板的上端装一个大轮轴,板的下端一定有一个小轮轴,一条由一块块小板连结成的长链环,在那块板的上下两面,绕过大小轮轴)当那两个人踏动那大轮轴上的拐木,大轮轴转动带动长链环——龙骨板叶转动,就把水从下边,用个什么动词最妙?最贴近?(学生:刮上来)如果要把这两个人解放出来,用什么力量代替?(学生:畜力)可是牛、马踏不了那拐木,怎么改装?(学生:让牲口转磨盘,再用一个立齿轮、一个卧齿轮的传动,就能带动大轮轴)用你们小学自然课学的机械知识,是能完成这个改装的,可是我们的老祖先还要等几百年以后才能解决。(学生:翻车也还可以采用水力、风力)你们的想像很丰富。曹魏时,还把水排——水力鼓风冶铁推广到官营冶铁作坊里。再看这四张图:牛耕、采桑、播种、扬场,和中原技术差不多了,可这是在今甘肃,说明了整个北方农业的发展。2021/5/933根本特征是:教师不是直接把知识交代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从而获取新的知识;重视和促进了学生本身的学习主动性及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2021/5/9341、检查性谈话法

主要用于温习旧知识,为讲授新知识打基础,其目的主要在于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学习过的知识,检查学生对其掌握的情况以及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并为导入新课作好铺垫,

2021/5/9352、启发性谈话

主要用于学习新知识,依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教师提出有机联系的一系列问题,不断给予学生启发和提示,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掌握新的知识,

2021/5/9363、概括性谈话

是指教师在讲完史实后,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提出一些归纳性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比较、综合和整理,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形成历史概念或得出认识结论。

概括性谈话多用于新课结束之前或用于专门复习课中的某一具体专题,这时进行能保持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021/5/937学习《西安事变》时,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史实后,教师针对中共对解决西安事变的态度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提出问题,以使学生由历史事实推导、总结出历史认识。教师提问:中共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是什么?制定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何在?如何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2021/5/9384、巩固性谈话

是在讲完新内容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巩固已学的新知识,教师依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从而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对教学进行调整改进。

2021/5/939需要注意的是:

1、谈话必须依据教学任务和目的,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2、谈话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2021/5/9403、谈话内容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从中得到启迪和鼓舞。首先提出问题,让全体学生认真思考,待大多数学生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后,再指定学生回答。

2021/5/941如:在讲北魏孝文帝迁都、汉化时,老师可以说:“有人说孝文帝迁都、汉化,使鲜卑人的勇武之风变为文弱之气,加速了北魏的衰落,我觉得很有道理,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这时,老师是把自己放在被否定的立场上的,学生在希望驳倒老师(有了知识基础)的好胜心理下会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教师提问的语言应是面向全体、亲切生动并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比如“哪位同学来回答我们的问题呀”、“谁来给我们讲一讲”、“大家想想看”、“谁还有补充”、“请同学们来告诉我”等.要让学生感到问题是提给每个人的,并不是要某个特定同学来回答的,以此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2021/5/9424、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选择、确定用谈话法

A.谈话所涉及的历史理论不要过于复杂、抽象,否则学生不易理解,自然也就不能回答出教师的问题。B.知识内容的条理性要清楚、明晰,不需做太多解释,过于凌乱分散不利于学生系统、深入的掌握历史知识。

C.谈话必须启发诱导,并辅之以其他教学方法。

2021/5/943四、图文示意教学法

简称图示法。它是运用各种符号、数字、图形、词组等组成图示,表达历史史实或历史概念的一种方法。2021/5/944优点:

1、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图文示意教学法把语言讲述与图片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神经系统和视觉神经系统,使之在接受教师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同步运动,能够同时刺激学生大脑的两个半球进行思维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形成最佳思维状态创造了条件。2021/5/945图表退出一二三四企业名称创办时间地址创办人安庆军械所1861安庆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1865上海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1866福建马尾左宗棠天津机器局1867天津崇厚轮船招商局1872上海李鸿章开平煤矿1877唐山李鸿章湖北织造局1888先在广东后迁武昌张之洞汉阳铁厂1890湖北汉阳张之洞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工矿企业表2021/5/9462021/5/9472、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它可把比较复杂化的知识变为可以直观的概要化的知识,可把零散化的知识变为可以直观的系统化的知识,可把比较抽象的知识变为可以直观的形象化的知识。这不仅给教师以教之便,使教学手段多样化,而且给学生以学之益,使学习负担大为减轻。2021/5/948学派代表主张著述道家李耳朴素的辨证思想《道德经》庄周《庄子》儒家孔丘“仁”、“因材施教”等《诗经》《尚书》《春秋》《论语》孟轲“仁政”、“民贵”、“君轻”《孟子》荀况人定胜天《荀子》墨家墨翟“兼爱”、“非攻”《墨子》法家韩非“以法治国”《韩非子》兵家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孙膑“事备而后动”《孙膑兵法》2021/5/949秦朝疆域示意图咸阳长城陇西大海象郡2021/5/950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理解记忆的效果。2021/5/951秦的政权机构示意图

御使大夫皇帝丞相郡县太尉2021/5/952运用图文示意教学法

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科学设计图示。同样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往往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图示,应选择其中科学而又简洁实用的最佳图示。第二,必须把符号、格式前后统一起来,以便学生识读。第三,不宜把图示放在全课的中心地位。否则会削弱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产生不良影响。2021/5/953五、四段式教学法

四段式教学法是把课堂教学分为四个阶段来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

第一段:在上课开始时的5—7分钟里,先由教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规定学生各自阅读新课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进行思考。要求学生用红色笔划出人名或重点,用蓝色笔划出重要年代或地名。

2021/5/954四段式教学法第二段:教师讲授新课。这一段的时间约在25一28分钟。教师讲授新课,应力求少讲精讲,避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同时要在黑板上写出正题板书和补充板书。2021/5/955四段式教学法第三段;保证有5分钟或稍多一点的时间,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听完新课内容之后想问题,提问题。第四段;至少以5分钟或稍多一点的时间,进行课堂作业。作业习题必须少而精,一般以一个综合性的习题为宜,最多不超过两个简要的小型习题。2021/5/956四段式教学法优点

一是有着严谨而完整的系统。四段式教学法的每一段各有明确具体的目的和要求,同时又有密切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严密完整的系统,而无松散零乱之弊。2021/5/957

二是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重教轻学的弊端。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要目的,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四段式教学法则注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之相互作用,彼此渗透,使其相向而行,彼此交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教学要求。2021/5/958四段式教学法的局限性

必须依据教学班级、教学对象、教学课题的不同特点相机择用,以求实效,不可盲目乱用。2021/5/959六、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互相议论交换意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方法。2021/5/960组织课堂讨论的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讨论前,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教师作为讨论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要提出讨论的课题内容,要求学生超前预习教科书。调阅有关课外学习资料,准备好口头发言提纲或书面发言稿。2021/5/961

第二,讨论时,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抓住中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而不能借讨论来推销教师自己的观点。要鼓励每一个人都踊跃发言,参加讨论,而不能由教师自己或极个别学生垄断谈话。一般可以认为,积极参加讨论的人愈多,讨论的效果就愈好。讨论本身是件严肃的事情,既要创造轻松活泼的讨论情境,又不能失之轻薄。在集体讨论时,应当避免只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无学生之间在一起交换意见的现象,因为这种讨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在分组讨论时,应当避免学生放任自流、讨论流于形式的现象,教师要积极督导巡视或选择一个小组参加讨论。2021/5/962第三,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做总结。总结要集中大多数学生的正确意见,得出对某一问题的讨论结论,同时要举出讨论中某些学生所持的各种不同意见,并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2021/5/963讨论法的优点在于:一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讨论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思维的良好机会—依据讨论问题,旁听他人意见,运用一定原理,经过本身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它不失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优良手段。2021/5/964

二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深思熟虑的概念。讨论的过程,实际是运用知识、独立思维、阐述已见、形成概念的过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亲自参加讨论所形成的概念无疑要比运用其他呆板的方法所形成的概念深刻得多,牢固得多。

2021/5/965三可使学生交流思想,开阔思路。讨论是相互交流思想的有效方法。由于学生们的知识量和知识面、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等不尽相同,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各有不尽相同的观点和看法,把这些观点和看法发表附来就能起到相互交流思想、开阔思路的作用。2021/5/966七、历史探究教学法

历史探究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组织形式,通过自主独立的研究完成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题目,并在这个过程中经受到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磨炼的一种教学方法。2021/5/967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教师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设计一些简便易行的研究性课题。3、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4、引导学生学习完整的探究过程。

2021/5/968第二节

历史教材专题内容的讲授方法

2021/5/969一、政治史的讲授方法

政治史的内容大体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措施和政治改革、政治文献和政党,其他如民族关系、国际关系、各类战争等也可归于政治史之内。讲授政治史内容一般以讲解法、阐述法为主,进行分析综合。2021/5/970第一,政治经济有机结合

政治史要和经济史有机地结合。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一方面,必须说明经济决定着政治。

另一方面,又必须说明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2021/5/971第二,一分为二正确评价

由于每个政治人物、每项政治措施和政治制度等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制订的,因此对它们的评价也就只能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方法来分析其利弊,不能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2021/5/972第三,讲清线索揭示联系

讲清有关内容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揭示教材的前后内在联系。讲清线索揭示联系,可以把有关的政治史内容条理化、系列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概念。2021/5/973二、经济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经济史,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它包括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的演变,以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部门生产发展的基本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经济史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经济史内容中概念较多,宜用讲解法来揭示经济发展的线索和规律。2021/5/974第一,因果相联

讲授经济史内容,1、要揭示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因果联系。2、要揭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因果联系。3、要揭示阶级斗争与统治阶级实行的经济措施的因果联系,即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2021/5/975第二,点面结合

1、在讲授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个或两个主要部门。

2、在讲述一个部门各个方面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个或两个主要方面。

3、在讲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个或两个主要地区。

4、点面结合,还可以运用一些图表来配合。2021/5/976第三,串联理线

即把不同时期某一国家的同一方面的经济史知识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整理出基本线索。在复习课中教师可以集中时间帮助学生整理完成;在综合课中则需要逐次整理完成,也就是说,教师在讲述新知识时要不断联系旧知识,讲述后者联系前者,以此顺延,终至完成。有助于学生认识经济发展的连贯性;有助于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经济史知识的基本线索。2021/5/977第四,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即把空洞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进行具体形象的讲述,主要有补充典型材料、运用细致描述、穿插短小故事、引用诗词佳句等方法。具体形象地讲授经济史内容,作用在于言之有物而不空洞,生动形象而不乏味,能再现经济生活的表象,诱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使学生获得具体而又形象的经济史知识。2021/5/978比较方法

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方法。如唐朝的均田制,可纵向与北魏的均田制相比,讲述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可纵向与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讲述西欧封建庄园,可横向与我国东汉的大田庄相比;讲述古代日本的班田制和租庸调制,可横向与我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相比。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加深理解,加强记忆。2021/5/979三、文化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文化史的内容,狭义地说,仅指精神财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文化史内容,是狭义的文化史。大体包括文学与艺术

、哲学与宗教科学与技术以及其他文化史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及其他文化遗产)。

2021/5/980第一,讲清因由

一要讲清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文化产生的基础。

二要讲清一定的文化总是与其所处的时代相联系。

三要讲清一定的政治往往给文化的发展以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2021/5/981第二,前后相承

讲授文化史内容,应讲清有关文化渊源相承的关系。前后相承,可以使学生认识文化的发展在时间上是连续不断、互相衔接的,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文化的发展又都同先前的文化成果有着继承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不断吸取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又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帮助学生把有关的文化史知识归类串联,组成整体,使获得的知识有比较完整的系统,不支离破碎。2021/5/982第三,联系对照

讲授文化史内容,应把中外文化史上的同类知识加以联系和比较。外国领先的文化成就是联系对照的又一内容。

联系对照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尊重历史,不能盲目自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