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蜜蜂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在蜜蜂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并按照生产无公害蜂产品要求进行。一、 蜂病的预防1、 选育抗病蜂种有两条技术途径,一是在同一品种内定向培育,二是利用杂种优势,选育抗病蜂种。2、 饲养强群保持蜂脾相称,加强蜂群管理早春蜂群应注意保温,夏季应重视降温。除了蜂巢外部人为保温、降温措施外,应保持子脾上蜜蜂的适当密度,并根据外界温度高低,调整蜂路。淘汰老脾多造新脾巢脾是蜜蜂繁育场所,也是储蜜场所,同时是病源载体,及时淘汰病群巢脾、老脾能有效减少病源传播。3、 预防蜜蜂病虫害的措施提倡自繁自养除引进良种除外,不从疫区购买蜂群,以免相互感染。饲料应用自产的蜂蜜、花粉。从外地购进旧蜂箱应严格消毒后再使用,本蜂场发生蜂病,应立即隔离治疗,不要将病群巢脾任意调入健康蜂群,以防交叉感染。每年对蜂箱、巢脾消毒一次以上。改革喂药方法改传统的糖水拌药为将蜂药加入花粉或糖粉喂蜂。防止蜜蜂农药中毒了解周围农田喷洒农药情况,采取应急措施,预防或减少蜜蜂的农药中毒。二、 常见蜂病的治疗蜜蜂常见病虫害有蜂螨、爬蜂病、白垩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中蜂囊状幼虫病及茶花、油茶花蜜中毒。1、 大小蜂蟠规律及症状夏、秋季,大蜂螨寄生率高,小蜂螨危害也开始严重。巢门前,有残翅不全幼蜂爬出,经肉眼辨认有的蜂体上附有蜂螨。在割除雄蜂脾时,能发现大幼虫、蛹体上附有大蜂螨,有时见蜂体上附有蜂螨。将新出房子脾抖蜂后,能发现小蜂螨在子脾上乱爬。防治经常割除雄蜂蛹,清除雄蜂房内蜂螨。在6月上旬,主要蜜源结束后,继箱群可挂氰菊酯(螨扑)治螨。在小蜂螨寄生率上升时,用升华硫均匀刷在封盖子脾上,5天1次,连续2〜3次。7月份,在椴树、荆条大流蜜前期可关王或采用处女王交尾,造成断子,让蜂螨暴露在蜂体或巢脾上,再挂氟氨氰菊酯条治螨。大流蜜期不用药,预防蜂药污染蜂蜜。2、 爬蜂病规律及症状南方一般在春季4〜5月份油菜花期,北方5〜6月份洋槐花后期、荆条花期易发此病。西方蜜蜂爬蜂病,主要由螺原体、孢子虫等病原综合引起的青壮年蜂病。病蜂爬出箱外,行动迟缓,不能飞翔,聚集在低洼地或草丛中。有的死蜂双翅展开,吻伸出,但不同于农药中毒。防治药物防治可用柠檬酸。继箱群每晚喂500毫升药物糖浆,内含2克柠檬酸。每天1次,连续喂3次,停3天,再喂3次。3、 白垩病规律及症状一般发生在春季及初夏,外界气温19〜30°C,空气潮湿。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的蜜蜂大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在巢门口可发现有灰白色或黑色片状硬质幼虫体。患病巢房封盖不齐有凹陷、穿孔。死亡的幼虫呈干枯状,白色或灰黑色,无臭味,无粘性,易被清除。防治此病发病后不易治愈。蜜蜂春繁时,不喂来历不明的蜂花粉,箱内换入茶花花粉脾或喂茶花花粉可减少白垩病发生。发病轻时,可用药物治疗,用丙酸钙加入糖浆喂蜂,继箱每群喂糖浆0.5千克(含丙酸钙0.5克)。严重时应该换脾,必须蜂多于脾,再喂糖浆。4、 美洲幼虫腐臭病规律及症状夏季弱群易发病,在大流蜜期,病情减轻,甚至自愈。由幼虫芽孢杆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病。4〜5日龄幼虫易发病,封盖后死亡。发病的封盖房油亮发光,下陷,有穿孔。腐尸紧贴房壁,挑起有拉丝,褐色有鱼腥味。防治发病初期,将病脾抽出淘汰,严重的换箱换脾再用药物防治,用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每箱(10框)每晚喂500克糖浆(含200毫克纯土霉素),隔4日1次,连喂3次,停3天,再喂3次。采蜜前6周停止喂药。5、 欧洲幼虫腐臭病规律及症状一般春季脾多于蜂的弱群易发生。由蜂房球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病。3日龄小幼虫易感染,4〜5日龄死亡,虫体变淡黄色、黄色、直至黑褐色,易清除有难闻酸臭味。防治西方蜜蜂患此病不严重,在蜜蜂密集,注意保温条件下蜂群能自愈。用土霉素治疗,方法与治美洲幼虫腐臭病相同。6、 中蜂囊状幼虫病规律及症状南方2〜4月与11〜12月,北方5〜6月,是发病高峰期。由病毒引起,每天上午,可见工蜂从巢内拖出病虫尸体,散落在巢门前。子脾有插花子,房盖有穿孔,房内有尖头死幼虫,褐色无臭,易从巢房拖出。防治去除病群蜂王,换上健康群成熟王台,新王交尾产子后,蜂群康复快。在断子间淘汰病脾,让工蜂密集,多造新脾。用中草药华千斤藤(海南金不换)干块根15〜20g或半枝莲的干草50g,煎汤,可用于20〜30框蜂的治疗。7、 茶花与油茶花中毒规律及症状发生在10〜11月份茶花、油茶花开花期。茶花、油茶花流蜜不佳,危害蜂群轻;流蜜好,危害蜂群严重。蜜蜂在采茶花、油茶花后,引起大批幼虫死亡,死亡幼虫散发酸臭味。防治在茶花、油茶花流蜜期不间断喂饲糖浆(蔗糖与水比2:3),上午一次,晚上一次,阴雨天不断,结合分区管理效果更好。另外,山区放养的蜂群,秋季易受胡蜂侵害,根治办法要设法找到胡蜂蜂巢彻底毁巢,或捉住胡蜂,粘上毒药,放其回巢,毒杀虫子。蜜蜂的非传染性病害和中毒蜜蜂有多种非传染性病害,这些病害没有传染性,可以由各种毒物例如有毒花粉和毒蜜、甘露以及化学农药等)所引起,也可能由于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或饲养管理措施失当而造成。这类疾病虽然没有传染性,但发病突然,范围广泛,死亡率高,常使养蜂者措手不及,难以挽救而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这类疾病应以预防为主。(一)甘露蜜中毒1、 中毒原因蜜蜂大量采集甘露蜜后,由于甘露蜜比普通蜂蜜含有高出几倍的矿物质和糊精,蜜蜂取食后不易消化而造成中毒。蜜源充足,气候正常时,工蜂是不会去采集甘露蜜的。一旦气候恶劣,蜜源中断时,工蜂就会采集甘露蜜。2、 中毒症状甘露蜜中毒主要引起采集工蜂死亡,并且常常是蜂群越强死蜂越严重。中毒严重时,蜂王和幼虫都会死亡。中毒的蜜蜂腹部膨大,失去飞翔能力。病蜂死亡在箱外,有时也死在箱内。中毒而死的蜜蜂,蜜囊呈球形,中肠萎缩环纹消失,呈灰白色,肠的内容物中有黑色絮状沉淀,后肠呈蓝色或黑色,肠内充满暗褐色或黑色的粪便。如果在蜜源中断期间,蜂群突然积极外出采集,而采集蜂出现死亡,就有可能在蜜蜂采集了甘露蜜。此时打开蜂箱抽出未封盖的蜜脾进行检查,若蜜汁浓稠,呈暗绿色,没有天然蜂蜜的芳香,即可判断为甘露中毒。3、防治措施对蜜蜂甘露蜜中毒要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保证蜂群内有足够的饲料,不使蜂群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秋季最后一个蜜源期要留足越冬饲料;如果蜂群已经采集甘露蜜,在越冬期前应将巢脾中的存蜜全部摇出,另外喂给优质蜂蜜和白糖浆作越冬饲料。(二) 植物毒素中毒1、 中毒原因某些植物的花蜜和花粉中含有对蜜蜂有毒的物质,当工蜂采集了这类花蜜和花粉后,便会引起中毒。对蜜蜂有毒的蜜粉源植物种类很多,常见的油茶、茶、藜芦、毛茛、乌头、羊踯躅等。2、 中毒症状由于各种有毒蜜粉源植物所含毒物的种类不同,所以表现的中毒症状也不一样:蜜蜂采集油茶花蜜中毒后经过2~3天才出现症状,主要是腹部膨大,不能飞行,在巢门前乱爬,没有抽搐、痉挛的现象。蜜蜂食用藜芦花粉后2~3小时就会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抽搐翻滚、无力飞行,很快爬出巢门痉挛而死。然而,成年蜜蜂采集茶花蜜后,一般不表现任何症状、只是群内幼虫腐烂。在有辅助蜜源的地方,蜜蜂一般是不会去采集有毒蜜源的。当气候干旱,外界蜜粉源缺乏时容易发生中毒。此外,箱内贮蜜不足也容易发生花粉花蜜中毒。3、 防治方法在进入油茶场地时,饲喂“解毒灵”糖浆有预防作用。发现蜜蜂油茶蜜和茶花蜜中毒,可采用油茶蜂乐25克加水475克配成500克药液喂蜂和喷蜂脾,可以解毒。(三) 杀虫剂中毒现在农业使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莠剂、杀螨剂的种类和数量都在日益增加。这对农业生产无疑是必要的。但是蜜蜂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使养蜂业蒙受损失;从另一方面讲,由于蜜蜂中毒大量死亡,将使那些依靠蜜蜂授粉增加产量的农作物因为得不到充分的授粉而降低产量,影响农业的收益。农药杀虫剂进入蜜蜂体内,可侵害蜜蜂的神经系统引起麻痹,使运动器官和消化系统失去功能,蜜蜂饥饿脱水、衰弱而死。1、 中毒的症状不同种类的农药引起的中毒症状不同,一般有如下症状:(1) 全场蜜蜂(甚至周围几个蜂场的蜜蜂)突然大量死亡,死亡的大多数是采集工蜂,而且蜂群的群势越强死蜂越多,还可以发现大量的采集蜂携带着花粉团死的采集途中。(2) 中毒蜜蜂极度不安,大量爬出箱门,在地上翻滚打转,身体抽搐,死后吻吐出,双翅上举,腹部向前勾。(3) 蜂群混乱,爱蜇人,提脾检查时,很多蜜蜂无力附脾,坠落箱底。中毒的幼虫常会从巢房内脱出。(4) 严重中毒的蜂群,蜜蜂腹部肿胀,身体潮湿、发黑,这是中毒蜜蜂呕吐、脱水所致。2、 防治方法为了避免杀虫剂中毒,使蜜蜂更好地为农作物授粉,应该对农药的使用制定法规,以确保养蜂者的合法权益,也间接地保护农民的利益。(1) 禁止在授粉作物开花期间喷洒杀虫剂。(2) 必须在开花期喷药时,应在施药前三天通知蜂场,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3) 尽可能在杀虫剂中加入适量的驱避剂,以防止蜜蜂中毒。并且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杀虫剂。(4) 在喷洒农药杀虫剂时,蜂场可采取幽闭蜂群或暂搬离的方法,尽量避免中毒。在幽闭蜂群时,要做好蜂群的通风降温工作,并保持黑暗和安静,及时给蜂群喂水。(5) 一旦蜂群发生杀虫剂中毒,首先要把蜂群内的所有饲料全部清除,并立即喂以1:1的浓糖浆或甘草水糖浆。同时用解毒药物,如0.05%~0.01%的硫酸阿托品或0.1%~0.2%角磷定溶液喷脾,效果更好。蜜蜂主要病虫害的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此病是因病毒引起的病害,传染性很强,一般春季和秋季蜜蜂繁殖时比较容易患病。5〜6日龄幼虫多发此病,于封盖前后死亡,死虫封盖后,被工蜂打开,死幼虫露出尖头,有人称之为“尖头病”虫体黄灰色,尸体不腐烂,无粘性,无臭味。幼虫外裹表皮,表皮下充满水状液体,用镊子夹出时,幼虫形成一个囊状体。防治方法果断关王断子,选择发病轻或不发病的蜂群培育蜂王,取代患病群蜂王。如果蜂群少,又均发病,在有雄蜂的情况下,可杀死蜂王,令其改造王台。②合并弱群,加强保温,保持蜂群有足够的饲料,人工补充饲喂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饲料,可以有效地增强蜂群的抵御能力。③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或抗病毒的西药对该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如华千金金藤(又名海南金不换)50g加水充分煎煮后过滤,按1:1的比例加入白糖,可喂30〜40框蜂;病毒灵按每框蜂1片的剂量研成细末,按1:1的比例调入糖浆中喂蜂亦可。欧洲幼虫腐烂病此病是由蜂房链球菌引起的。通常感染3〜4日龄蜜蜂幼虫,死亡幼虫开始呈灰白色,不饱满,无光泽,而后死虫呈黄灰色,在巢房里腐烂,发出酸臭味。防治方法由于该病为细菌感染引起,故用抗菌素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常用药物有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选用其中一种抗菌素溶于糖浆中喂蜂,每脾蜂用量为2万单位。巢虫巢虫是蜡螟的幼虫。爬上巢脾的巢虫,蛀食巢脾并穿成隧道,吐丝作茧,毁坏巢脾和蜂子,严重时使许多蜂蛹在羽化前死亡,封盖子脾上因而出现大量“白头蛹”。防治方法对巢虫进行防治首先要经常清除箱底蜡层屑,使蜡螟无藏身和产卵繁殖场所;其次是要做到蜂脾相称,防止巢虫上脾,剔除老巢脾多用新脾。几种蜜蜂病害及防治1蜜蜂螺原体病2蜜蜂麻痹病3蜜蜂孢子虫病4蜜蜂卷翅病5蜜蜂白垩病6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7蜜蜂大肚病8蜜蜂幼虫病9蜜蜂大肠杆菌病1蜜蜂螺原体病一、病原蜜蜂螺原体是一种呈螺旋状,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菌体直径0.17微米。二、 症状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面上蹦跳、爬行,失去飞翔能力,三五只蜜蜂集聚在一起,行动缓慢,不久死亡。死蜂大多双翅展开,吻伸出,发病严重时,不仅青壮年蜂死亡,而且刚出生不久幼年蜂也爬出箱外死亡,蜂群群势下降危害更大,患病蜜蜂消化道不尽相同,有的中肠膨大呈灰白色,有的缩小呈褐色,后肠有的充满稀黄色粪便,有的充满混浊水状液。三、 流行特点1、 地理分布:蜜蜂螺原体病分布较为广泛。调查表明,转地放蜂的蜂场,发病率高,病情严重,而定地饲养的蜂场,病情较轻。在浙江一带,春季4〜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在华北一带,发病高峰期为6〜7月份。2、 传播途径:用饲喂和微量注射法接种蜜蜂螺原体,均可使健康蜂患病,证明该病是通过消化道侵入蜂体引起蜜蜂死亡的。在蜂群内,被污染的饲料和蜂具是该病的传染源。据国外报道,从植物花上也分离到蜜蜂螺原体,证明花螺原体对蜜蜂有致病性。3、 该病与其他病害的相关性:蜜蜂螺原体单独感染蜜蜂发病的较少见,而常与其他病害如孢子虫病、麻痹病等混合发生,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蜂群群势下降严重。因此,在防治时,应采取综合措施。四、 防治方法室内测定表明,蜜蜂螺原体对抗生素类药物敏感,但由于该病通常与孢子虫病、病毒病混合感染,因此只用抗生素防治效果较差,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1、 药物防治:春季在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时,加入保蜂健、抗病毒一号和磺胺类药物预防。发病初期,再根据病原种类应用相应的药物对症治疗。2、 加强饲养管理:经常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饲料贮备,越冬饲料要求优质、量足。春季注意对蜂群保温并做到通气良好,以防止巢内湿度过大,秋季对巢脾和蜂具进行消毒。3、 选育抗病蜂种:淘汰抗病力差的蜂种,选育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新蜂王,保持蜂群群势,增强抗病力,更换陈旧巢脾和老弱蜂王。2蜜蜂麻痹病蜜蜂麻痹病,又叫黑蜂病、瘫痪病,是由慢性麻痹病毒或急性麻痹病毒引起的一种成年蜜蜂传染病。这种病传染快,病性重,比较顽固难治,对蜜蜂的危害很大。如不及时防治,轻则造成蜂蜜严重减产,重则会使蜜蜂出现大量死亡。蜜蜂麻痹病毒是通过蜜蜂建巢、调换巢脾、利用病群育王等途径传播给健康蜂群的,阴雨过多、蜂箱内湿度过大,或久旱无雨、气候干燥,都会导致发生。健康蜂还可通过与染病蜂接触和吸食被污染的饲料而发病。其主要症状是,由于神经细胞直接受病毒损害,引起病蜂麻痹痉挛,行动迟缓,身体不断地抽搐颤抖,丧失飞行能力,翅和足伸开,虚弱地振翅,无力地爬行,有的腹部膨大,有的身体瘦小,常被健康蜂逐出巢门之外,到后期则体表发黑,绒毛脱光,腹部收缩,如油炸过的一样。防治蜜蜂麻痹病,可采取以下五条措施:1提高蜂群的自身抵抗能力。要选育抗病的和耐病的蜂种,选择健康无病的蜂群培育蜂王。在自然界缺少蜜粉源时,要及时补助饲喂,补给一定量的蛋白质饲料,以强势减少患病危险。2及时处理病蜂。要经常检查蜜蜂的活动情况,如发现有的蜜蜂出现麻痹病症状,就应该立即将其消灭以免将麻痹病传染给健康蜂。3防止蜜蜂吸食被污染的饲料。对蜜蜂要饲喂无污染的优质饲料。如果蜜源植物已被污染,就要迅速离开污染源。同时,要加强蜂箱保温,严防蜂群受潮。4更换清洁的新蜂箱。要对蜂箱进行经常消毒,每隔6天左右一次,方法是用10克左右的升华硫粉,均匀地撒在框梁上、巢门口和箱门口。5用药喷脾。可将20万单位的新生霉素或金霉素,加入1公斤糖浆,摇匀后喷到蜂脾上,每隔2天喷1次,连续喷2次~3次。总之,对蜜蜂麻痹病只要发现及时,防治有力,是能够控制危害、减轻损失的。3蜜蜂孢子虫病蜜蜂泡子虫病又叫"微粒子病",是蜜蜂的一种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欧美一些国家发生较普遍,在我国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东北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发病较普遍而且严重。患泡子虫病的蜜蜂寿命缩短,产蜜及产王浆能力明显下降。病原蜜蜂泡子虫病是由蜜蜂泡子虫引起的,它寄生于蜜蜂中肠上皮细胞,以蜜蜂体液为营养发育和繁殖,有二种生殖形态,即无性裂殖和泡子生殖。在蜜蜂体外以泡于形态存活,泡子长椭圆形,大小为小6〜5.5微米X1.7〜2.6微米。泡子虫泡子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蜜蜂的粪便中可存活2年;58°C温水中存活10分钟,在4%甲醛溶液中能活1小时,用甲醛蒸气及冰乙酸蒸气处理1分钟就可将泡子虫杀死,在2%氢氧化钠溶液中也仅能存活15分钟。在直射的阳光下,经15〜32小时才能杀死泡子虫;在10%的漂白粉溶液里,需10〜12小时才能杀死;而在1%的石炭酸溶液中,只需10分钟就可将其杀死。症状患病初期,蜜蜂的外部症状表现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才逐渐表现出症状,如行动缓慢,萎靡不振。后期则完全失去飞行能力。病蜂常集中在巢脾下面边缘和蜂箱底部,也有的病蜂爬在巢脾框梁上。由于病蜂常受到健康蜂的驱逐,致有些病蜂的翅边缘出现缺刻。也有的病蜂在蜂箱巢门前和场地上无力爬行。病蜂体色较正常蜂暗淡,以意大利蜂为例,病蜂腹部末端暗黑色,第一、二腹节背板呈棕黄色略透明,中肠灰白色,环纹模糊,失去正常弹性。正常中肠淡褐色,环纹清晰,弹性良好。病蜂体内白细胞通常较正常蜜蜂减少50%左右。3.诊断方法蜜蜂的检验从疑似患泡于虫病的蜂群中抓取10只带病状的工蜂,拉出消化道,剪取中肠,放入研钵内加10毫升蒸馏水研磨,制备悬浮液,取1滴涂于载玻片上加盖片,置45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长椭圆形泡子,则可确诊为泡子虫病。如果是干的病蜂样品,则可去掉蜂的头部和胸部,取其腹部研磨并加10毫升蒸馏水制备成悬浮液,经纱布过滤,上清液以4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沉淀物涂片镜检。以上方法同样适用于对雄蜂的检验。蜂王的检验检验蜂王是否患病,采取活体检验法。抓取蜂王,将其扣在小玻璃杯内或纱笼中,下面铺张白纸,使蜂王排泄粪便,然后再将蜂王送回原群,取少许粪便涂片,加1滴蒸馏水盖片镜检。蜂蜜的检验涂片法:取待检样品蜜1份,用水做倍比稀释,涂片镜检。沉集法:取待检样品蜜1份,用9份水稀释,混匀后,以4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沉淀物涂片镜检。泡子虫泡子与其类似物的区分酸处理,用似区分泡子虫和真菌泡子:涂片制备液,加1滴浓盐酸,置室温或30C温箱内20〜30分钟,泡子虫泡子外壳破裂,有的则完全被酸溶解而消失,而真菌泡子却保持原状不变。酒精乙醚等量混合液,用以区分泡子虫和脂肪球:涂片制备液加几滴酒精乙醚等量混合液,待蒸发干后,再加1滴蒸馏水,镜检结果,泡子虫泡子尚存,而脂肪球溶解消失。(3)苏丹m染色液处理,用以区分孢子虫和真菌孢子、脂肪球及花粉粒:涂片制备液加几滴苏丹m染色液,数分钟后镜检,结果是孢子虫孢子无色,真菌孢子染成浓淡不等的红色,脂肪球橙黄色,花粉粒呈蓝黑色。4.流行特点发病规律孢子虫病的发生与温度及蜜源关系密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发病高峰期出现在春季。江苏、浙江发病高峰期为3〜4月份,华北、东北和西北为5〜6月份,而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发病高峰期出现在l〜2月份。在南方夏季高温炎热季节和北方的晚秋气温低的季节,孢子虫病的病情指数急剧下降,看不到病状表现。发病轻微的蜂群如遇丰富的蜜源条件,病情可暂时得到控制。冬末春初,患病蜂群成蜂死亡数量高于增殖数量,同时还伴随着蜂王的丧失或交替,此时气温低,外界若尚无蜜源,蜜蜂在蜂群内排泄粪便污染巢脾,蜜蜂在清理巢房时受到感染,幼年蜜蜂发病率较高。与发病相关因素蜂群越冬饲料不良,尤其是在蜂蜜中含有甘露蜜的情况下,易引起蜜蜂消化不良,促使孢子虫病发生,在蜂群内工蜂、雄蜂和蜂王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工蜂感染率最高,其次是蜂王,在工蜂中又以青壮年蜂感染率最高,而幼年蜂和老龄蜂较低;幼虫和蜂蛹则不感病。在蜂种之间,存在抗病性差异,西方蜜蜂发生较普遍,而东方蜜蜂很少发病。传播途径蜜蜂孢子虫病传染的唯一途径是消化道感染。被病蜂污染的饲料和巢脾是病害传染的主要来源。试验查明,1只感病12天的工蜂体内含有2000万〜3000万个孢子虫,而感染42天的蜜蜂中肠里孢子虫含量可达4000万〜6000万个。这么大数量的孢子虫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蜂箱、巢脾、蜂蜜、花粉及水源,尤其是当病蜂伴有下痢症状时,污染更为严重,当健康蜂在进行清理活动或取食蜂蜜、花粉、采水时,孢子便经蜜蜂口器进入消化道,并在肠道内发育繁殖,新的孢子体与肠壁坏死细胞一起脱落,排出体外,由此继续传播蔓延。病害在蜂群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盗蜂和迷巢蜂,尤其是蜂场的转运蜂群集中于火车站及放蜂场地,蜂群排列过分拥挤,加之蜂群新到一个地方,认不清本群巢门,常常误入他群,引起发病,用含有孢子虫孢子的蜂蜜喂蜂,造成重复感染,被孢子虫污染的蜂箱和巢脾未经消毒处理,重复应用而引起感染;养蜂员在检查蜂群或取蜜时,随意调换巢脾等活动都会造成病害的传播和蔓延。4蜜蜂卷翅病卷翅病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一种生理性疾病。江浙地区多发生于芝麻、棉花密期,福建多发生于瓜花期。该病不仅影响新老蜂的交替,而且直接影响蜂群的采集力和下一个流蜜期的生产。症状表现:病因主要是由于高温干燥引起。当外界气温高达35r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蜂群内蜜蜂少,子脾多,易发生卷翅病,群内如缺乏饲料,病情也会加重。其次是大蜂螨和小蜂螨,寄生于幼虫和蛹体,吸收体液,影响其正常发育,羽化出房的幼蜂出现卷翅或缺翅。症状羽化出房的幼蜂翅膀不能伸展,形成卷翅,轻者翅尖卷,重者翅面叠折,蜂体瘦小,通常边脾和子脾边缘的幼蜂病情严重。卷翅蜂在第一次出巢试飞时,往往坠地死亡。诊断和对策:采取以防暑降温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第一,选择阴凉靠近水源的地方作为蜂群越夏场地,特别要避免将蜂群放在烈日直晒的地方。第二,作好蜂群的遮荫。蜂场无天然遮荫物时,应架设凉棚或在蜂箱上加盖草帘遮萌。第三,调节箱内温湿度,在卷翅病发生时期,可采取蜂群内加灌水脾或在框梁间加木条等方法来调节群内湿度。第四,作好蜂螨的防治。把蜂螨的寄生率控制在2%以下,保持蜜蜂的正常生活。第五,蜂群缺蜜时,应用糖水补充饲喂(糖与水各半)。5蜜蜂白垩病蜜蜂白垩病主要是由蜂囊菌引起的危害蜜蜂幼虫的一种传染病。一、 流行特点本病在不良气候、温度和湿度下,通过患病幼虫及其尸体,还有被污染的饲料、蜂具与带菌的蜂螨等传染,一旦被感染,患病幼虫无一存活。一般发病在1--3月份,但秋、冬季亦有发生。二、 临床症状本病主要侵害蜜蜂幼虫,而雄蜂幼虫最易感染,其因是雄蜂幼虫多在巢脾边缘之故。幼虫发病后呈深黄色或白色,然后发生石灰化,逐渐变为灰白色至黑色。死亡幼虫尸体干枯后变成一块质地疏松似白垩状物,体表覆盖一层白菌丝。工蜂可将这种干碎尸片拖出巢房,一般在箱底和巢门外的地面可看见石灰块状尸体。此病严重时蜂群失去产浆和产蜜能力,甚至造成全场蜜蜂灭亡。三、 诊断根据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经实验室诊断,即进行病料接种培养,镜检见到蜂囊菌的菌丝和含有孢子球的孢子囊时,即可确诊为本病。四、 预防对本病的预防,一是加强对蜂群的综合饲养管理,提高蜜蜂的抗病力;控制真菌繁殖的环境条科,实行定地饲养,适当与小转地饲养相结合;饲料要清洁卫生,适当加入3%柠檬酸钠助消化;箱内保持一定蜂胶;更换患病群蜂王和污染的蜂具;饲养抗病力强的蜂种。二是严格消毒,凡是被本菌污染的蜂箱、巢脾都要在脱蜂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三是用对本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毛霉目霉菌饲喂蜜蜂,以抑杀本菌。五、 治疗1、用黄连解毒汤加减煎汁,候温喷脾,连喷3天。2、喷脾3天后改用灰黄霉素1克混于500克糖浆中每天1次饲喂,连用3天。3、用10克蜂胶浸泡于40毫升95%酒精中,泡6天去渣,再加100毫升50r热水过滤,喷在抖蜂后的巢脾上,每天1次,连喷7天。可根据需要量制作蜂胶酒精浸泡液。6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又称“黑幼虫病”、“纽约蜜蜂病”)是由蜂房蜜蜂球菌引起蜜蜂幼虫的一种恶性、细菌性传染病。以3〜4日龄未封盖幼虫死亡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1病原学蜂房蜜蜂球菌属蜜蜂球菌属。本菌必须含5%CO2条件下培养,为革兰氏阳性、披针形、单个、成对或链状排列,无芽,无运动性,为厌氧乃至微需氧的细菌。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幼虫尸体保存毒力3年,在巢脾或蜂蜜里可存活1年左右,在40°C下,每立方米空间含50毫升福尔马林蒸气,需3小时才能杀死。流行病学被污染的蜂蜜、花粉、巢脾是主要传染源。蜂房蜜蜂球菌能在尸体及蜜粉脾、空脾中存活多年。蜂群内一般通过内勤蜂饲喂和清扫活动进行传播,饲喂工蜂是主要传播者。蜂群间主要是通过盗蜂和迷巢蜂进行传播。养蜂人员不遵守卫生操作规程,任意调换蜜箱、蜜粉脾、子脾以及出售蜂群、蜂蜜、花粉等商业活动,导致疫病在蜂群间及地区间传播。感染动物为蜜蜂幼虫,各龄及各个品种未封盖的蜂王、工蜂、雄蜂幼虫均可感染,尤以1〜2日龄幼虫最易感,成蜂不感染;东方蜜蜂比西方蜜蜂易感,在我国以中蜂发病最重。本病多发生于春季,夏季少发或平息,秋季可复发,但病情较轻。其次,该病易于蜂群群势较弱和巢温过低的蜂群,而强群很少发病,即使发病也常常可以自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3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45天(冬季除外,因随国家不同而不同)。以3〜4日龄未封盖幼虫死亡为特征。尸体位置错乱,呈苍白色,以后渐变为黄色,最后呈深褐色,并可见白色、呈窄条状背缉发生于盘曲期幼虫,其背线呈放射状)。尸体软化、干缩于巢房底部,无黏性但有酸臭味,易被工蜂清除而留下空房,与子房相间形成“插花子脾”。4诊断1从临床可疑为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蜂群中,抽取2〜4天的幼虫脾1〜2张,仔细检查子脾上幼虫的分布情况。如发现虫、卵交错,幼虫位置混乱,颜色呈黄白色或暗褐色,无黏性,易取出,背线明显,有酸臭味,结合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为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2实验室微生物学诊断:革兰氏染色镜检:挑取可疑幼虫尸体少许涂片,用革兰氏方法染色,镜检。若发现大量披针形、紫色、单个、成对或成链状排列的球菌,可初步诊断为本病。致病性试验:将纯培养菌加无菌水混匀,用喷雾方法感染1〜2天的小幼虫,如出现上述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的症状,即可确诊。5防治加强饲养管理,紧缩巢脾,注意保温,培养强群。严重的患病群,要进行换箱、换脾,并用下列任何一种药物进行消毒:①用50毫升/立方米福尔马林煮沸熏蒸一昼夜。②0.5%次氯酸钠或二氧异氰尿酸钠喷雾;③0.5%过氧乙酸液喷雾。7蜜蜂大肚病蜜蜂大肚病是蜜蜂成年蜂病的一种类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受风、雨、雪、寒等外界恶劣气侯的影响,蜜蜂无法出巢,不能排泄泄飞翔,后肠积粪膨胀,加上外界粉蜜源断绝,全靠人工饲养,营养往往不足,抵抗力减弱而易患此病。该病传染很快,危害极大,几周内可以蔓延全场。患病严重的蜂群,死蜂堆满整个箱底,堵塞巢门。可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治疗。⑴抗病毒1号5g,加在5kg糖液中,混合均匀,每晚每群蜂喂300g,开始每晚1次,3天后隔天1次。⑵病毒灵1片,多酶片2片,醋酸20g,3种药物混合在1kg糖液中,每晚每群蜂喂300g左右,连续喂1周。⑶用大蒜1kg捣烂,加入米醋3g,浸2〜3天,滤出蒜渣,在1kg糖液中加入醋蒜溶液60g,喂蜂,连喂7天。强行促使蜜蜂飞翔排泄,是预防和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在晴天中午,气温8°C左右时,用5份蜂蜜、5份温开水、1份米酒混合,浇于框粱上,蜜蜂吸吮后,能促使母蜂出巢飞翔,在排泄肠积粪后,病情可缓解和消除。8蜜蜂幼虫病最使蜂农头疼的是蜜蜂幼虫病,不但病蜂难繁殖起来,还可使蜂场中其他蜂群受感染,甚至使整个蜂场毁灭。不少蜂农将治疗蜜蜂幼虫病寄托在药物上,狠狠的用药;病群迁延不愈,不死不活,很难恢复生机。彻底根治办法是采取换脾、换王、换箱等措施,将病群所有的巢脾虫脾一律销毁,再配合用药,即可治愈。最好将病群移至3公里以外地方隔离治疗,将消毒蜂箱置于病群位置,箱内放数张空脾,将病蜂抖落在箱中,使蜂多于脾,找到蜂王杀死,诱入1只新蜂王。将病蜂的巢脾、蜜脾、虫脾全部毁掉或化蜡或烧毁,毫不可惜。蜂箱的附属设备如隔王板、副盖、隔板等一律换成消毒过的。同时喂足饲料,场内喂水,再配合用药。用两三种药物交叉进行饲喂,至少喂药1周。如第一次毁脾没有成功,仍出现“花花脾”和腐烂幼虫,还要进行第二次毁脾。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呼吁保护动物的演讲稿(9篇)
- 油漆施工行业的安全管理研究-洞察分析
- 文物修复与保护法律规范-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技术在珠宝行业的应用与忠诚度提升-洞察分析
- 药物安全性评估方法-洞察分析
- 溯源技术对农产品质量提升-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在建筑历史重现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缝纫设备操作模拟-洞察分析
- 太阳活动与臭氧层变化关联性分析-洞察分析
- 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洞察分析
- 2024年新高考全国1卷第16题说题课件
- 《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第四版-上-U10 Company Performance
- 2024年统编版新教材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 医疗器械合作意向书(2024版)
- 专升本英语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 职业技术学校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调研报告
- 《冷机群控系统》课件
- 多媒体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武汉工商学院
- 2024年高级调饮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虫害防治年终报告总结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