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两篇_第1页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两篇_第2页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两篇_第3页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两篇_第4页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两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两篇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①出游。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②,水与堤平,丝管夹岸。趺坐③古根上,茗饮④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⑤,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⑥,喧嚣怒诟⑦,山情水意,了不相属⑧,于乐何有也。(选自袁宏道《游高梁桥记》)[注]①王生章甫、僧寂子:王生指王袗(zhěn),袁氏兄弟的诗友。寂子,一和尚名,其人不详。②微岚:山中薄薄的雾气。③趺(fū)坐:双脚交叠而坐。④茗(mínɡ)饮:饮茶。⑤侑(yòu):用奏乐或献玉帛劝人饮食。⑥筵(yán)中人:设席饮酒的人。⑦诟(ɡòu):骂。⑧了不相属(zhǔ):全不相关。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拥:(2)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谓:2.下面是前人阅读【甲】文后的两处批注。你认为这两处批注恰当吗?请选择其中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加以评析。(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批注:景象寒气逼人)(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批注:文中有画)3.【甲】文中舟子的话,你觉得适合用怎样的语气朗读?为什么?4.【甲】【乙】两段选文中主人公的“痴行”有多重内涵。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1)裹、围(2)以为2.)示例一:我选(1)。我认为恰当。批注“景象寒气逼人”是说大雪封湖之状让人觉得寒气逼人;句子以“大雪三日”写雪下得大,下得久,从心理感受上写其寒冷,接着以“人鸟声俱绝”侧面写雪后的静寂之感,从听觉上表现其森然寒意。所以这一批注是恰当的。示例二:我选(2)。我认为恰当。批注“文中有画”是指文字有画面感;句子通过数词“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写雪后湖面的影子,影子的墨色与小,反衬出与雪后湖面的白色与大,从视觉上营造出一幅西湖雪夜水墨画。所以这一批注是恰当的。(答出对批注的理解;结合语句、批注进行分析。)3.困惑不解的语气。因为舟子既对张岱大雪夜(“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去湖心亭看雪的行为不理解;也对金陵客大雪之夜,竟然在湖心亭对饮行为的不理解。(答出语气,分;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若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即可)4.①超越普通人的不俗之举(雅趣)。【甲】文中张岱深冬寒夜独游西湖欣赏雪景,不同于普通人游西湖拘于常理;【乙】文中袁宏道早春时节“趺坐古根”饮茶赏景,不同于普通人的“喧嚣怒诟”。②体验天地间物我合一的独特恐受。【甲】文中张岱独享雪后静寂,融入大雪无痕的世界;【乙】文中袁宏道与友人静享自然之趣,沉醉于山情水意。③表明孤芳自赏的优越之感。【甲】文中张岱自得于自己的不俗之趣,体现清高孤傲的品格;【乙】文中袁宏道在“余等”认为众人不懂山情水意的讥讽中,显示出自己的高雅。(任意答出2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乙】三月一号那一天,(我)带着王袗与和尚寂子(一起)外出游览。当时的杨柳刚刚抽芽,山色雾霭溟濛,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断。(我们)盘腿坐在古树根上,把茶当作酒来品饮,浪纹树影好似劝人饮食的奏乐或玉帛一般,鱼(好像)在天上飞,鸟(好像)在水里游,人来人往,也好似这景致的一部分。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下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视而笑。而我们也私下认为是他们在这里设下宴席,喧嚣怒骂,与山水的自然景色产生的兴致全不相关,也不知乐从何来。二、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甲】湖心亭看雪(节选)张岱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雪夜感旧①陆游江月亭②前桦烛③香,龙门阁④上驮声长。乱山古驿经三折⑤,小市孤城宿两当⑥。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注]①本诗作于1197年,陆游时年73岁,闲居江阴。②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③桦烛:用桦树皮做的烛。④龙门阁:在今广元市北。⑤三折:三折铺,在今重庆奉节县附近。⑥两当:今甘肃省两当县。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2)是金陵人,客此客:(3)及下船及:(4)绿沉金锁俱尘委俱: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晚岁犹思事鞍马,当年那信老耕桑?3.《湖心亭看雪》(节选)中最能概括作者形象特点的一个字是“”;《雪夜感旧》中“耕桑”一词指代

。4.张岱和陆游在看雪时都抒发了对人生、国家的情感,试简要分析。5..请运用白描的手法,从“春雨”“秋风”“冬雪”中任选一个,写一段文字。(100字以内)【参考答案】1.(1)哪能(2)客居(3)等到(4)都2.(1)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啊。(3分)(2)我晚年还想骑马征战沙场,当年怎会想到终老田桑?(3分)3.痴田园(闲居)生活4.张岱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慨叹和对故国的思念。陆游抒发了人生壮志难酬的愤懑和想要报效国家的愿望。5.【片段示例】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点儿小雨,夹杂着一阵寒风。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降下来。繁密的、轻盈的雪花,接续地下着。不一会儿,地面上就白了。【参考译文】(那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