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杭州萧山区检察院招考聘用司法雇员11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浙江杭州萧山区检察院招考聘用司法雇员11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浙江杭州萧山区检察院招考聘用司法雇员11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浙江杭州萧山区检察院招考聘用司法雇员11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浙江杭州萧山区检察院招考聘用司法雇员11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3年浙江杭州萧山区检察院招考聘用司法雇员11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戒烟∶疾病A.酒驾∶事故B.核对∶差错C.过失∶反思D.斟酌∶顾虑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戒烟”会减少“疾病”,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酒驾”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而不是减少,排除;B项:“核对”会减少“差错”,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先出现“过失”,再“反思”,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排除;D项:“斟酌”指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顾虑”指因有某种担心而不敢去说去做,或者不愿意做,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2007年以来,我国正式启动了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试点工作,金融租赁行业迅猛发展,行业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为实体经营提供服务的角度看,金融租赁行业在降低传统实体企业的固定成本、助力实体企业技术革新和提升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要求相比,金融租赁行业还未充分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下列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A.金融租赁行业覆盖面偏窄B.金融租赁行业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力C.金融租赁行业客户黏性较低D.金融租赁行业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要求相比,金融租赁行业还未充分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金融租赁行业覆盖面偏窄,说明其本身存在不足,与是否充分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反向论据。金融租赁行业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力,说明金融租赁行业已经开始在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具有削弱作用。C项:增加论据。金融租赁行业整体客户黏性较低,说明该行业还未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没有广泛被客户认可,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金融租赁行业的盈利模式与论点是否充分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的是最能质疑题干观点的一项。题干中给出了明显的论点,即文段最后一句,但没有体现论据内容,所以应直接针对题干观点进行削弱。题干观点: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要求相比,金融租赁业还未充分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A项,金融租赁行业覆盖面偏窄,指出了金融租赁业本身的劣势,不能质疑题干观点。B项,金融租赁行业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力,说明金融租赁行业已经在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质疑了题干观点。C项,金融租赁行业整体客户黏性较低,同样指出了金融租赁业本身的劣势,不能质疑题干观点。D项,金融租赁行业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同样指出了金融租赁业本身的劣势,不能质疑题干观点。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要求相比,金融租赁业还未充分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论据:无。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金融租赁行业覆盖面偏窄,指出金融租赁业存在的不足,无法削弱,排除;B项:金融租赁行业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力,肯定了金融租赁业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当选;C项:金融租赁行业整体客户黏性较低,指出金融租赁业存在的不足,无法削弱,排除;D项:金融租赁行业盈利模式相对单一,指出金融租赁业存在的不足,无法削弱,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建筑同样是有生命,有它的生命史。它不仅发生、成长,而且会成熟、转换、兴亡。生命是灵动的,建筑也同样是灵动的,是一个活体,所以它才倾注有那么多人类的情感。情感是生命的确证。生命需要空间,建筑与空间更是无法割裂,空间是它生命的舞台。同样,生命拥有历史,建筑也是活在时间中的,离开了时空,无论生命还是建筑都不存在了。但托庇于时空,生命与建筑却可以超载出来,进入无限与永恒——而这,正是建筑美学所追求。对以上文字在原文中的作用推测最准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旨在论证建筑生命史B.这段文字作为后文阐述建筑美学的引子C.为接下来介绍建筑美学的历史渊源埋下伏笔D.对前文关于建筑美学的论述进行总结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建筑有生命、有生命史,然后通过建筑与生命的关系进行解释,最后通过转折词“但”将话题引到“建筑美学”上。文段为“分—总”结构,强调建筑美学追求无限与永恒。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作为后文阐述建筑美学的引子”承接这个文段重点的内容继续论述,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本段前面讲“建筑是具有生命的”,并用“建筑与生命的很多共性”来进行论证,最后得出,建筑与生命一样追求的是“无限与永恒”,而这正是建筑美学的追求。破折号引出重心,即建筑美学,下文必定会围绕建筑美学展开阐述,B选项正确,当选。根据本段文字各句之间的联系,表明了作者的写作重心在建筑美学,A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本段文字显然不是一段总结性的文字,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引出主题后要围绕主题展开写作,但内容并不能判断出一定是建筑美学的历史渊源,因此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B。4.下面不属于卵生动物的是(

)。A.蜗牛B.刺猬C.海龟D.青蛙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蜗牛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属于卵生动物。B项错误,刺猬属于胎生,它是胎生哺乳动物。C项正确,海龟是海龟科、海龟属动物。海龟生活于亚热带近海上层,终身生活于海洋中。大多数海龟居住在沿岸的浅滩水域,有些种类的海龟冬季居住在食物丰富的水域,到了季产卵季节会作一次长途迁徙。D项正确,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5.小芳说:“所有爱吃雪花梨的人皮肤都很白。”大丽听完小芳的话后说:“呵呵,未必。”以下哪项准确表达了大丽的观点?A.有的人爱吃雪花梨皮肤却不白B.所有爱吃雪花梨的人皮肤都不白C.有的爱吃雪花梨的人皮肤可能不白D.所有爱吃雪花梨的人皮肤都不一定白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所有……都”等,确定为集合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大丽认为“未必”,即“不一定”,故她的意思是“不一定所有爱吃雪花梨的人皮肤都很白”;根据模态、集合命题的等价转化,得到“有的爱吃雪花梨的人皮肤可能不白”因此,选择C选项。6.下列选项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羊毛

B.棉花

C.塑料

D.天然橡胶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如塑料、合金(部分合金)等。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号称20世纪三大有机合成材料。

故正确答案为C。7.调查显示,2010年,有41.6%的城镇居民对文化消费持谨慎态度,有24%的居民家庭没有订报纸和杂志,有75%的居民很少去或没有去过电影院。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城镇居民对文化消费没有兴趣B.报纸、杂志、电影票价格偏高C.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偏低D.文化产品不重视城镇消费群体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公布调查的结果,罗列了三组居民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数据。对并列的三项内容进行概括,“对文化消费谨慎态度”“没订报纸杂志”和“很少去或没去电影院”体现居民对文化产品投入低,即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偏低。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的全面概括。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通过一系列数字具体地说明了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情况,由此可以推出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较低。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A选项“没有兴趣”表述错误,文中说的是“持谨慎态度”;B、D选项文中没有提及,无法得知,因此排除A、B、D。故正确答案为C。8.下列选项所指的行业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杏林B.梨园C.仁心仁术D.悬壶济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A、C、D项错误,三项所指均是医学行业;B项正确,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9.有人认为,创造力和精神疾病是密不可分的。其理由是:尽管高智商是天才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仅当高智商与认知抑制解除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创造性天才。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A.事实上,大部分杰出人物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精神疾病症状B.长期封闭式治疗精神疾病反而可能降低患者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C.人生中的某些事件,如破产、失恋等,也能够提高人的创造潜能D.大部分拥有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并没有表现出自己是创造性天才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创造力和精神疾病是密不可分的。论据:尽管高智商是天才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仅当高智商与认知抑制解除相结合的情况才能得到创造性天才。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论点探讨的是“创造力”“创造性天才”,而该项探讨的是“杰出人才”,杰出人才不一定是创造性人才,不具有削弱作用。B项:无关选项。该项只是提到某种治疗精神病方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和创造力的影响,与“创造力和精神疾病”的关系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该项只是提到其他因素可以提高人的创造潜能,与“创造力和精神疾病”的关系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大部分拥有高智商的精神病人”并未表现出是“创造天才”,说明“创造力和精神疾病”并非密不可分,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观点,即“创造力和精神疾病是密不可分的”。要质疑该观点,可以说明创造力与精神疾病无关。题干的观点:创造力和精神疾病密不可分。A项,指出大部分杰出人物并没有表现出精神疾病症状,但杰出人物未必具有创造力,未必是创造性天才,不能质疑题干观点。B项,指出长期封闭式治疗精神疾病会降低创造力,但不代表患有精神疾病,其创造力就高,就会变成创造性天才,且“可能”的语气较弱,不能质疑题干观点。C项,指出破产、失恋等也能提高人的创造潜能,但无法说明创造力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不能质疑题干观点。D项,指出大部分拥有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并没有表现出自己是创造性天才,精神病患者的特点就是认知抑制解除,说明在高智商与认知抑制解除相结合的情况下也不能得到创造性天才,直接质疑了题干观点。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论点:创造力和精神疾病是密不可分的。论据:仅当高智商与认知抑制解除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创造性的天才。本题论点和论据都是在讨论创造力和精神病之间的关系,讨论话题一致,要想削弱,可考虑否定论点,即创造力和精神疾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说明大部分杰出人物没有表现出精神疾病症状,但不确定杰出人物是否为论点讨论的创造性天才,属于不明确选项,无法削弱,排除;B项:该项说的是治疗精神疾病会带来的结果,题干讨论的是创造力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C项:该项说的是某些事件可以提高创造力,题干讨论的是创造力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D项:强调大部分高智商精神病患者并没有创造力,那么创造力和精神疾病之间就没有必然的联系,举例削弱论点,可以削弱,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10.口碑:票房:电影A.质量:价格:商品B.公平:正义:律师C.好评:差评:服务D.相貌:品格:性情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三个词项,可用遣词造句法确定三个词项之间的关系,即口碑会影响电影的票房。口碑好坏会影响电影的票房。A项,质量优劣会影响商品的价格,与题干关系一致。B项,公平和正义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C项,好评和差评都是对服务的评价,与题干关系不同。D项,相貌、品格和性情是描述人的三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故本题选A。11.某考生正在填报志愿,有法律、管理、经济、金融、审计和会计6个专业是考虑填报的专业,但是综合各方面因素,有如下的考虑:

如果填报法律专业,那么就不填报管理专业,但要填报会计专业;

只有不填报审计专业时,才填报金融或经济专业;

如果不填报经济专业,那么也不填报会计专业;

法律专业一直是自己想读的专业,一定要填。

由此可以推出该考生:

A.填报了金融和经济专业

B.管理专业和经济专业都没填报

C.填报了法律专业,还填报了金融专业

D.填报了会计专业,但没填报审计专业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等,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法律→¬管理且会计

②金融或经济→¬审计

③¬经济→¬会计

④法律

第三步,进行推理。

④为确定信息,从确定信息入手。

④是对①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管理且会计”;

“会计”是对③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经济”;

“经济”是对②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审计”。

由此可知:该考生填报了会计和经济,没有填报管理和审计,是否填报金融不确定。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翻译题干。

①法律专业→—管理专业且会计专业;

②金融或经济专业→—审计专业;

③—经济专业→—会计专业;

④一定填报法律专业。

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分析选项。

根据④①可以得出:考生填报法律、会计专业,不填报管理专业;根据③否后推否前,考生填报了会计专业,那也应该填报了经济专业;再根据②得出:考生没有填报审计专业。综合上述结论为:考生填报了法律、会计、经济专业,没有填报管理、审计专业,金融专业不确定。把结论代入选项,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12.请从所给的这几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似,元素的另类叠加。第一组图形中前两个图形中相同的部分保留,不同的部分消掉。同时第二个图给出了中间小元素的移动方向,即沿着十字架的方向。第二组其小元素的叠加方向是对角线方向,第二组中符合此规律的只有B项。故正确答案为B。13.可再生能源包括:A.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B.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C.核能、水能、风能、潮汐能D.太阳能、石油、风能、水能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第二步,按照一次能源是否可再生,一次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再生”,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再生能源而言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非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因此,选择B选项。A项: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A项错误。C项: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C项错误。D项: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项错误。14.目前正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技术是:A.光机电一体化技术B.生物技术C.新材料技术D.电子信息技术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知识。第二步,电子信息技术是一种应用电子技术来获取、传递、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技术。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成为当代最活跃、渗透力最强的科学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出特征,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电子信息技术正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技术。因此,选择D选项。A项: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机械技术与激光——微电子等技术揉合融汇在一起的新兴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它是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结合而成的综合性高技术。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和酶)来生产有用物质,或为人类提供某种服务的技术,并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新材料技术是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物理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创造出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术,并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1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给出的图形构成元素完全相同,只是黑色三角形和黑色五角星的位置不同,考虑这两者的位置变化。黑色三角形顺时针移动两格,黑色五角星逆时针移动三格得到下一个图形。故本题选A。16.1.4,0.9,1.25,4.49,9.121,(

)A.16.169B.16.289C.25.169D.25.289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小数数列。第二步,原数列可拆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来看。整数部分为1,0,1,4,9,可以看成(-1)²、0²、1²、2²、3²,因此所求项整数部分为4²=16。小数部分为4,9,25,49,121,可看成2²、3²、5²、7²、11²,底数为质数列,因此所求项为13²=169。则所求项为16.169。因此,选择A选项。17.及时纠偏,________纠错,不仅体现一个社会的集体智慧,也是一个国家理性力量的表现。就像当初如能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今天解决人口超负荷的难度就会低得多。因此,从及时纠错的现代理性角度看,适度容忍不同声音是相当必要的,多元价值的重要意义之一便是达到某种________,以免在一个方向上走得太远而使纠错成本过大。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尽早

制衡B.彻底

均衡C.公开

均势D.坦诚

和谐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及时纠偏……纠错”可知,两个分句并列,该空应该与“及时”词义相近。B项“彻底”既可形容深透、完全而无所遗留,也可形容水清见底;C项“公开”①指面向大家或全球;②把秘密公布出来;D项“坦诚”指真诚待人或与人相处。三者皆不能体现“及时”这一含义,排除B项、C项和D项。A项“尽早”指尽可能地提前,符合文意。锁定答案A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制衡”指相互制约,使保持平衡,填入该空表示相互制约达到平衡,与语境中“以免在一个方向上走得太远”相符。因此,选择A选项。均衡:平衡。均势:①力量相当;②力量平衡的态势;③象棋术语,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18.填入第⑥自然段中的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句子是:A.医学治疗手段随着医学发展不断多样化B.医学治疗手段曾属于文化活动的范畴C.医学乡愁在医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大同小异D.医学的乡愁还来源于医学发展的阶段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在第⑥自然段的开头,起到统领下文的作用。后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论述,从“人类自诞生始即具有疾病,有病即有了医疗”到“随后进入了自然医学阶段”,再到“

十六世纪以来,现代医学诞生

”,主要讲的是医学乡愁与医学发展的关系。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A项、B项和C项均没有体现医学发展的阶段性,均可以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19.计算之于(

)相当于实验之于(

)A.推理逻辑B.物理天文C.数学化学D.大脑助手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代入A项,计算和推理都是得出结论的方法,实验和逻辑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代入B项,计算与物理并无必然联系,实验与天文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代入C项,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技能,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技能。前后关系一致。代入D项,借助大脑进行计算,实验不一定要借助助手。前后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20.水熊虫也叫水熊,是对缓步动物门生物的俗称,有记录的约有900余种,大多是世界性分布的。它们的体型极小,最小的只有50微米,最大的也只有1.4毫米,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水熊虫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能在冷冻、水煮、风干的状态下存活,甚至能在真空中或者放射性射线下存活,而一旦将其放回到正常环境下,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段文字旨在说明:A.水熊虫是缓步动物门生物,种类繁多,分布性广B.水熊虫体型非常小,使其易于在极端状态下存活C.水熊虫生命力极强,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也可存活D.水熊虫可长时间放慢或停止自己的新陈代谢活动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先介绍了水熊虫的种类、分布和体型,引出“水熊虫”这一话题。接着强调它们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最后对其生命力强进行论证。可知文段为“分—总—分”结构,主旨句为“水熊虫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归纳。文段首先介绍了水熊虫的生物特征,然后引出并重点论述了水熊虫生命力强的表现。正确答案应体现水熊虫“生命力强”这一重要特征。文段首先介绍了水熊虫的基本生物特征,然后引出“水熊虫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的话题,接着具体介绍了其生命力强的表现。总结归纳,文段意在说明水熊虫生命力强这一事实,C项与文段主旨相符,当选。A项,所述内容符合文段对水熊虫基本生物特征的描述,但此项仅是引出话题的内容,非文段主旨所在,排除。B项,文段仅仅阐述了水熊虫生命力强这一事实,未提及生命力强的原因,因此无法推出水熊虫因体型非常小而易于在极端状态下存活的结论,排除。D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水熊虫新陈代谢的问题,排除。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水熊虫”的分布以及体型,引出“水熊虫”这一话题。后文通过程度词“最”强调“水熊虫”生命力最强,并进一步解释说明,故文段旨在强调“水熊虫生命力极强”,对应C项。A项,“种类繁多,分布性广”是文段引出话题部分,非重点,排除;B项,“使”为因果关系关联词,文中并未提及因为“体型小”使其“易于存活”,无中生有,排除;D项,“放慢或停止自己的新陈代谢活动”,文中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日本成功复苏水熊虫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21.一位农民发现,家里养的一只小羊的重量等于10只母鸡的重量,5只母鸡的重量等于6只绿头鸭的重量。那么该农民养的一只小羊的重量等于12只绿头鸭的重量。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根据题意,一只小羊的重量=10只母鸡=6×2即12只绿头鸭,所以一只小羊的重量等于12只绿头鸭的重量。因此,判断本题正确。22.“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词中前后出现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木B.船和地面C.山和船D.地面和船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第二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出自唐朝的敦煌曲子词《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就是运动,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就是静止的。“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这句话是说山好像走过来迎接客人一般,是山相对于船来看是运动的,参照物是船。“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句话是说仔细看看,不是山在动,而是船在动,这里的参照物是地面,相对于地面,船是运动的。因此,B项正确,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23.某外卖平台在其App首页上展示了“1折券”的宣传,但在专区推广的商家和代金券,价格并不是1折。此举属于:A.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B.合法市场竞争行为C.垄断竞争行为D.合法商业宣传行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竞争知识。第二步,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六)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题中“1折券”活动属于虚假宣传,是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因此,选择A选项。垄断竞争是主要市场形式的一种,在经济学中的概念为:无限趋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的明显特征是:①市场中具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且消费者具有明显的偏好,商品与服务“非同质”;②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完全自由的;③各生产者提供的众多商品是有差别,但并没有本质区别。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存在形式。24.当代的机器人有一些严重的缺点,你认为下列几项中不成立的一项是:A.机器给人带了更多的麻烦B.机器人不能像人一样思考C.机器人只能做容易的动作D.机器人没有人的筋肉那样的性能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利之处,所谓的麻烦主要是人类在使用机器人过程中不适当造成的,不是机器人本身的缺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可以采用常理法。机器人给人带来的更多的是便利,A项说法显然有误。A项说法错误。机器给人带来的更多的是便利。B项说法正确。机器虽然向智能方向发展,但是还不能完全像人一样思考。C项说法正确。目前机器人只能做简单的动作,还不能像人一样做复杂动作。D项说法正确。机器人显然不具有人的肌肉那样的性能。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人类发明机器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给人类带来便利,而非给人带来更多麻烦,A项说法不成立。机器人不能像人一样思考,没有人的肌肉那样的性能,只能做简单的动作,这三项都是目前机器人存在的缺陷,也是科学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故正确答案为A。25.如下图所示,左侧为大立方体,右侧为其部分立体截面,问哪个选项能够与其拼成完整的大立方体: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立体拼合,解题原则为凹凸一致。根据题干要求,可知正确选项和右侧图形拼合后应为左侧正方体。如下图所示,将选项C进行转动后,可与题干右侧图形拼合成左侧正方体。故正确答案为C。26.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是:A.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B.热爱人民的领袖。C.你完全不必这样做。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一辆接着一辆的驶过。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有歧义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有歧义,可以有两种断句方式:“热爱/人民的领袖”或“热爱人民/的领袖”。A项、C项和D项句意明确,不存在歧义。因此,选择B选项。27.0,2,(

),66,628,7780A.8B.10C.33D.44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波动,考虑幂次修正数列。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表: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底数为2+1=3,指数数列和修正数列都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求项为3²+1=10。因此,选择B选项。28.2019年1月6日清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观赏到了一场日食的天象,这也是2019年首场日食。下列关于日食说法正确的是(

)。A.日食可分日全食和日偏食B.日食时太阳、月球与地球三点成一条直线C.日食时月球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光D.在民间传说中,称此现象为天狗食日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BCD项正确,日食又叫做日蚀,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在民间传说中,称此现象为“天狗食日”。故正确答案为BCD。29.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A.教师应讲授学习的过程B.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C.教师应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D.教师教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此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属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式的分总结构。文段结尾处指出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换言之教师应该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故C选项正确。A、B项,原文未涉及相关内容,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D项,是对文段“不是……”部分内容的概括,偏离文段中心,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0.1,1,3,15,105,(

)A.765B.742C.903D.945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数列中数字“1”连续出现两次,且3,15,105有明显倍数关系,作商寻找规律。等比数列变式。相邻两项作商得到1,3,5,7,(9),为奇数列,故应填入105×9=945。31.鱼:鳞片A.人:衣服B.鸟:羽毛C.书:目录D.蚕:蚕茧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分析题干两个词项的关系,鳞片为鱼身体的组成部分之一,且位于鱼身体表面。选择选项中具有相同关系的一项。鳞片为鱼身体的组成部分之一,且位于鱼身体表面。A项,衣服不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不同。B项,羽毛为鸟身体的组成部分之一,且位于鸟身体表面,与题干关系相同。C项,目录是书的组成部分,但并非位于书的表面,与题干关系不同。D项,蚕茧是蚕在幼虫时期结成的茧,与题干关系不同。故本题选B。32.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提示

产生

适合B.提示

引发

合适C.提醒

产生

合适D.提醒

引发

适合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空格后文是对于这个词语的具体解释。A项和B项“提示”把可以启发思考的有关因素提出来,帮助对方思考;C项和D项“提醒”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两词都有使人注意的含义,但“提示”的目的侧重给人以启发,而“提醒”侧重使人注意。结合文段,专家提出让人注意座椅高度这个问题,填入“提醒”更恰当,排除A项和B项。第二步,再看第三空。空格作“高度”的定语。C项“合适”为形容词,多作定语,符合语境。D项“适合”为动词,多作谓语,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C项“产生”指由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代入原文,“久坐会产生疲劳感”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引发:引起;触发。33.从文中可以知道,爱丽丝•门罗出生于: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文段“而立之年,门罗的文学事业逐渐走向辉煌。1968年,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获得了加拿大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总督奖”可知,1968年门罗应在30岁或稍大于30岁,据此推断她应该出生于1930—1940年之间,应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上述信息。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由第四段“而立之年,门罗的文学事业逐渐走向辉煌。1968年,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获得了加拿大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总督奖”。而立之年为30岁,故可推知在1968年门罗应在30岁或稍大于30岁,则门罗应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门罗的出生年代,解答本题需要根据文段中提到的细节信息进行推算从而得出其出生年代。文中提到“而立之年,门罗的文学事业逐渐走向辉煌”和“1968年,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获得了加拿大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总督奖”,由此可知,门罗在1968年的时候年龄至少已经三十岁,由此可以推出她应该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故本题选A。34.清人纪晓岚讲过:有个官员一辈子没做过坏事,所到之处,也不过饮人一杯清水而已,于是想要阎王爷赏他生还去做官。阎王爷却讥笑道:不贪不占,就能算是好官吗?假若不搜刮民财就是好官,那么塑一个木偶放在官府,连井水也不喝,岂不更好?该官辩解:我虽无功,但也无罪呀。岂料阴司对为官者行为俱记录在案:做官三年,无绩可求,纯属混混一个。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为官之道B.无功即为有过C.为官需廉政亦需勤政D.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由“做官三年,无绩可求,纯属混混一个”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为官要有切实的功绩,B项“无功即为有过”与此相符,当选。本题迷惑项为C。但C项强调的是“勤政”,“勤政”并不代表“功绩”,与文段要强调的内容不符。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以纪晓岚讲故事的形式来讨论无功是不是好官。故事先说官员一辈子没做坏事,也很清廉,却被阎王爷讥笑,说明仅是清廉不能算是好官,最后该官辩说自己虽无功也无罪,阴司对该官评判却是,他没有政绩,是个混混。文段表达的重点就是为官不光要清廉,还要“有绩”。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亦需勤政”与文段表达的道理一致。因此,选择C选项。35.某考生正在填报志愿,有法律、管理、经济、金融、审计和会计6个专业供选择,但是所填报志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如果填报法律专业,那么就不填报管理专业,但要填报会计专业;(2)只有不填报审计专业时,才填报金融或经济专业;(3)如果不填报经济专业,那么也不填报会计专业;(4)法律专业一直是自己想读的专业,一定要填。由此可以推出该考生:A.填报了金融和经济专业B.管理专业和经济专业都没填报C.填报了法律专业,还填报了金融专业D.填报了会计专业,但没填报审计专业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所给几个条件包含了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将其逻辑关系梳理出来,条件(4)是确定的条件,以此作为突破口,进而推理出正确答案。根据题干条件得:①法律→非管理且会计;②金融或经济→非审计;③非经济→非会计;④法律。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因此由④和①可以推出不报管理专业、报会计专业;又结合③可知,报会计专业就要报经济专业,B项错误;结合②可知选言命题一真则真,推出报经济专业就不能报审计专业。而金融专业报不报不能确定,A项和C项不能推出,D项可以推出。故本题选D。36.在我国进行的环保疏浚项目中,正规疏浚公司涉足的很少。很多小公司的竞标价格很低,中标后以环保疏浚的名义进行一般疏浚施工,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以下哪一项不是本段文字论证的预设前提:A.正规疏浚公司的竞标价格比较高B.环保疏浚的成本高于一般疏浚C.环保疏浚不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D.正规疏浚公司都是大公司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是预设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在我国进行的环保疏浚项目中,正规疏浚公司涉足的很少。很多小公司的竞标价格很低,中标后以环保疏浚的名义进行一般疏浚施工,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补充前提。利用否定选项代入,如果正规疏浚公司的竞标价格不高,那么和竞标价格低的小公司在竞争时,正规疏浚公司会中标,这样就不会出现一般疏浚施工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即论点不成立,因此该项是前提,具有加强作用。B项:补充前提。利用否定选项代入,如果环保疏浚的成本低于一般疏浚,那么小公司就会进行环保疏浚而不是一般疏浚,也就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论点不成立,因此该项是前提,具有加强作用。C项:补充前提。利用否定选项代入,如果环保疏浚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那么小公司就不会以环保疏浚的名义去进行一般疏浚施工了,论点不成立,因此该项是前提,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利用否定选项代入,即使正规疏浚公司是小公司,那么如果被其他小公司以低价中标,他们仍然可以以一般疏浚的方式造成环境二次污染无关,论点依然成立,因此该项不是前提。因此,选择D选项。37.26,37,48,59,(

)A.70B.81C.69D.73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做差规律明显,考虑等差数列。第二步,观察数据,37-26=11,48-37=11,59-48=11,即公差为11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为59+11=70。因此,选择A选项。38.18,24,21,37,24,50,(

)A.19B.22C.25D.27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第二步,数列有七项,考虑奇数项、偶数项各自成规律。奇数项:18,21,24,(27),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所求项为24+3=27;偶数项:24,37,50,是公差为13的等差数列。因此,选择D选项。39.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道德是依靠(

)来维系的。

A.法律法规B.社会舆论C.传统习惯D.内心信念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等力量来维持。故正确答案为BCD。40.学术评价中,往往交织着主客观的各种复杂因素。由于学术评价常受到评价主体学术观点、情感倾向、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人们倾向于依靠量化数据进行评价。事实上,这类数据所包含的评价意义是由点击者、下载者、引用者体现出的,过度倚重这类数据就是把量化数据的制作者当成了评价主体。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以量化指标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备受争议B.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不能过多依赖量化数据C.正确的学术评价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D.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学术评价才是可靠的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学术评价中往往会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接着以“由于……所以……”指出人们倾向于依靠量化数据进行评价,随后以转折词“事实上”强调“过度倚重这类数据会适得其反”。文段主旨句在“事实上”之后,主要讲的是“过度倚重量化数据是不好的”。文段的意图是“不应该过多依赖量化数据”。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A项:“备受争议”无从体现,且“评价体系”扩大概念。C项:“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无法推出。D项:“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学术评价才是可靠的”无中生有。41.为什么一些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尺寸比其它动物要大?原因通常被认为是社会行为,即灵长类动物生活于更大更复杂的社会群体中,为了更好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它们需要更大的大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上述观点?A.通过灵长类动物的饮食特点而非社群复杂性,能够更容易预测大脑的大小B.猩猩等一些灵长类动物通常是独居生活,但它们的大脑也很大C.大脑皮层的大小与大脑尺寸没有直接关联,但对于灵长类动物的认知、空间推理能力等非常重要D.灵长类动物中,食果类的大脑比食叶类大,这是因为果实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分散,找到果实是一项更为复杂的任务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尺寸比其它动物要大的原因是灵长类动物生活于更大更复杂的社会群体中,为了更好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它们需要更大的大脑。论据:无。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说明饮食特点决定了大脑的大小而不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可以削弱,排除;B项:通过举猩猩的例子说明独居动物的大脑也很大,即社会行为和大脑的大小无关,可以削弱,排除;C项:论点说的是灵长类动物大脑较大的原因,该项说的是大脑皮层对于灵长类动物的重要性,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当选;D项:食果类比食叶类的大脑更大,说明寻找食物的方式决定了大脑的大小而不一定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可以削弱,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选非题。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灵长类动物生活于更大更复杂的社会群体中,为了更好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它们需要更大的大脑。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通过灵长类动物的饮食特点而非社群复杂性,能够更容易预测大脑的大小,说明饮食特点决定了大脑的大小而不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具有削弱作用。B项:增加反向论据。猩猩等一些灵长类动物通常是独居生活,但它们的大脑也很大,说明大脑的大小与生活的社会群体无关,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讲述的是大脑皮层在动物的认知、空间推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D项:增加反向论据。食果类比食叶类的大脑更大,说明食物类型决定了大脑的大小,而不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首先分析题干,题干认为灵长类动物大脑尺寸比其他动物大的原因是由于灵长类动物生活于更大更复杂的社会群体中,首先找到能够反驳该观点的选项,即可通过存在其他原因导致或直接反驳等方式。题干观点: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尺寸更大是因为灵长类动物要处理复杂的社会群体中的各种社会关系。A项,表明灵长类动物大脑的大小可能与其饮食特点而不是社群复杂性有关,质疑了题干观点。B项,通过猩猩的例子说明大脑尺寸大小与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没有直接联系,质疑了题干观点。D项,举例说明灵长类动物大脑尺寸更大的原因可能是获取食物的方式复杂,而不是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质疑了题干观点。C项,说的是大脑皮层的大小对灵长类动物的重要性,但并没有说明大脑尺寸大小的原因,与题干论证无关。故本题选C。42.马克思曾说,文明如果是

地发展,而不是

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A.自由自觉B.自发自觉C.自由自发D.自发自然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根据反义并列标志词“是······而不是······”可知,横线处要填入一组反义词。B项“自发”指不受外力影响而自然产生的,即不自觉的,“自觉”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二者可构成反义并列,锁定B项。其他三项均无法构成反义并列,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3.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间,却不怕费力,大力兴办州学,捐出所有的俸银,用作办学费用,并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以正音为潮人诲”。8个月后,韩愈就调离了潮州,几乎没有什么“政绩”可言,然而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到南宋时,潮州已是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语言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B.潮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C.文化建设对城市有深刻的影响D.评价官员不应只看短期的政绩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记述了一个事件的发展,事件的结果是文段论述的重点,考生需要从事件的结果中引申深一层的含义。文段主要讲述的是韩愈在潮州做官时,大力兴办州学、推广唐朝普通话,虽然只有八个月,且当时没有显示出什么明显的效果,但这些文化建设举措却对当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文化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只有C项体现了“文化”的作用,当选。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讲述了潮州城市发展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是“潮州成为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原因是韩愈在潮州“大力兴办州学”“推广普通话”,也就是因为采取了这些文化建设的举措,潮州才能有如此的影响力,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文化建设能够影响城市发展。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能够体现文化建设对城市的影响,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材料讲述了韩愈通过兴办州学,推广唐朝的普通话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使潮州在南宋时成了文化名城。通过这个历史故事,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结合选项可知,C项符合文意。A项只是针对原文中“推广唐朝的普通话”所作的一个推断,表述片面,不是材料主要讲的道理;B、D两项都是材料表面表述的内容,并不是引申的含义。故正确答案为C。44.积极强化是指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以期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消极强化是指在行为出现时把不愉快的刺激撤销或减少,这样也可以增加行为频率。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积极强化的是:A.君子一日三省吾身B.杀鸡骇猴以儆效尤C.重赏之下必有勇夫D.从轻发落戴罪立功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涉及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个定义,但只考查积极强化,可重点关注该定义的内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方式(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对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目的(以期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积极强化的定义要点:①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对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②以期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A项,君子一日三省吾身,意思是君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并不涉及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不符合要点①。B项,杀鸡骇猴以儆效尤,意思是惩罚一个人来警告其他人,并不涉及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不符合要点①。C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意思是在丰厚奖励的刺激下,一定会有勇敢的人接受任务,重赏是用有吸引力的结果对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且重赏可以让勇夫不断出现,符合定义。D项,从轻发落戴罪立功,意思是处罚从宽,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并不涉及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积极强化”,其关键信息为:①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②以期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君子一日三省其身,意在强调反省,不符合“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不符合定义;B项:杀鸡骇猴以儆效尤,指用惩罚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不符合“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不符合定义;C项:重赏之下,符合“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必有勇夫,符合“以期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符合定义;D项:从轻发落戴罪立功,不符合“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积极强化:“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以期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消极强化:“在行为出现时把不愉快的刺激撤销或减少”、“可以增加行为频率”。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君子一日三省其身,意思是君子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不符合“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也不符合“在行为出现时把不愉快的刺激撤销或减少”,不符合任何一个定义,排除;B项:杀鸡骇猴以儆效尤,意思是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人,未体现奖励或减少不愉快的刺激,不符合“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也不符合“在行为出现时把不愉快的刺激撤销或减少”,不符合任何一个定义,排除;C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意思是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符合“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以期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符合“积极强化”定义,当选;D项:从轻发落戴罪立功,意思是处罚从宽,争取立下功劳,借以赎罪,不符合“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也不符合“在行为出现时把不愉快的刺激撤销或减少”,不符合任何一个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5.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600岁的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城市文化地标________________,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大都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以形神兼备的呈现方式B.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C.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或各类时髦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D.承载着无法替代的人文价值,满足着公众的审美旨趣和美好期待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位置,考虑承上启下的作用。先看空前位置,文段首句先引出文化地标这个话题,并谈到了600岁的紫禁城、拓荒牛雕塑等文化地标。其中“紫禁城见证着北京的过往”代表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拓荒牛雕塑标记着开拓进取”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再看空后位置,“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论述了城市地标的积极影响。所填句子应该和上下文话题一致。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深植于历史文化”“投射着时代风貌”分别和上文的“北京过往”“深圳的开拓进取”形成对应,“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可以引出下文内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连贯。由横线的位置可知,横线处应填入一个能够承上启下的句子,概括前后文内容,所填句子应与“文化”“时代风貌”“独特”有关。横线前指出,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并举紫禁城和拓荒牛雕塑的例子具体论述;横线后指出城市文化地标成为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并介绍其积极影响。横线处位于文段中间,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B项中“历史文化”对应“北京城的过往”,“时代风貌”对应“深圳的开拓进取”,“鲜明独特”对应“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填入与文段衔接紧密,对应恰当。A项,文段未提及“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话题,与前后文衔接不紧密,排除。C项,“视觉效果”“时髦文化元素”与文段无关,填入衔接不当,排除。D项,文段未提及“人文价值”“公众的审美旨趣和美好期待”,与前后文衔接不恰当,排除。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需考虑与前后文的衔接。横线前文引出城市文化地标的话题,点出城市文化地标具有代表性,见证着一个地方的过去,标记着一个地方的风格,横线后指出城市文化地标是一个能让人们产生城市内情感连接、文化认同的精神、文化象征,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并举例说明当下很多城市文化地标成为名片的例子。因此横线处要承接前后文,表达城市文化地标代表了一个城市的过去及风格,且城市文化地标是一个具有城市地方特色的名片的语义,对应B项。A项,“自然环境”无中生有,排除;C项,“视觉效果”“各类时髦文化元素”无中生有,排除;D项,“满足着公众的审美旨趣和美好期待”无中生有,且没有指出城市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的独特象征地位,无法和后文衔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46.到中世纪时期,大多数地区的文明已根深蒂固,难以________。唯独在西方,曾盛行一时的古典文明被连根拔起,为新文明的形成彻底扫清了道路,沿着崭新的道路自由发展。正是西方的这一独特性,使西方能发展经济力量,推动技术进步,产生向海外扩张、________世界诸海路的社会动力,这一重大发展________了中世纪历史的结束。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清除操纵宣布B.消除掌握宣示C.铲除把持宣判D.根除控制宣告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先看第三空,通过辨析备选词语的用法,排除干扰项。第三步,第一空备选词语词义相近,重点分析文段,根据对应关系确定答案。第四步,验证第二空。第三空,“宣布”的适用对象是人或者机构,不能与“发展”搭配,排除A。“宣判”为法律术语,与句意不符,排除C。第一空,对应“根深蒂固”“连根拔起”,填“根除”最恰当。第二空,“控制”与“世界诸海路”搭配恰当。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根深蒂固”“连根拔起”可知,该空应体现“大多数地区的文明根基很深,难以连根除去”之意。B项“清除”D项“消除”无法体现“连根除去”的意思,排除B项和D项。A项“铲除”侧重连根除去;C项“根除”侧重彻底消灭,均与“根深蒂固”“连根拔起”相呼应,符合语境。第二步,第二空不易排除,分析第三空。该空与“结束”搭配。A项“宣判”指法院对当事人宣布案件的判决,如“公开宣判、当庭宣判”,与“结束”搭配不当,排除A项。C项“宣告”指宣布,可以与“结束”搭配。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近义实词语境搭配。第一空,结合空格处的上下文,“根深蒂固”和“连根拔起”与B项的“根除”在语意程度和字面对应上最为恰当。“根除”指彻底消除;“铲除”指根除、彻底消灭;“清除”指扫除干净。B项相较其他选项更加地精准且生动形象,答案锁定B项。第二空,根据语意,B项的“控制”符合语境。“控制”指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把持”指专揽、控制;“操纵”指控制、支配;“掌握”指控制、主持。第三空,结合语境“中世纪历史的结束”可知“宣告”最合文意。“宣告”指宣布、告知,强调事情某一阶段的结束;“宣判”指宣告判决,用于法院判决;“宣布”指有了一定的结论后将其公之于众;“宣示”指公开表示。故正确答案为B。47.7,14,21,35,56,(

)A.72B.80C.96D.91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观察数列特征,构成简单递推和数列:、、,则原数列所求项为:。故正确答案为D。48.当前,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但也应看到,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科技创新角逐空前激烈,只有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有力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真正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最适合做这段文字的标题是:A.努力拼搏,获取关键核心技术B.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C.重视激励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研发D.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讲述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现状,并通过“但”转折关联词提出我国科技领域依然存在问题,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最后一句提出对策,指出“只有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抓住机遇,引领发展。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最后一句对策句是文段的主旨句,强调必须“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关键核心技术”与文段话题一致,“掌握在自己手中”即“自主可控”,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标题的提炼。解答本题需要分析文段结构。文段为肯定成就+指出问题+给出对策的结构,对策为文段论述的重点,正确答案应体现“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这一对策。文段首先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不少成就,接着以“但”转折,指出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最后用“只有……才……”提出对策——只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此,文段强调的是对策,即“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标题要与此主旨相符。B项符合文段主旨,态度鲜明。A项只强调“获取关键核心技术”,未指出“把握在自己手中”。C项强调“激励原始创新”,无中生有。D项把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置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之前,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排除。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文段首句为背景引入,介绍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状况。接下来通过转折词“但”引出了科技领域存在的问题。尾句通过必要条件“只有······才”给出对策,意在强调“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本题为对策类文段,故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重点,对应B项。A项,“获取”,表述不明确,文段强调的不仅是“取得”,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自主可控”,排除;C项,“激励原始创新”无中生有,排除;D项,文段只强调需要“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创新引领作用”属于对策带来的作用或有利影响,而非对策本身,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49.婚后,宋某用婚前个人积蓄20万元购买股票,获利6万元;同时,他用婚后其父赠与的30万元购买企业债券,获利2万元。上述全部财产中,属于夫妻共有的是(

)。A.8万元B.58万元C.32万元D.38万元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第三项规定的除外……。《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婚后宋某购买股票获利的6万元属于生产、经营的收益,是夫妻共有财产;而婚前个人积蓄20万元属于宋某本人财产。婚后其父赠与的30万元购买企业债券,获利2万元,属于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及产生的收益,并且没有说明只赠与宋某一人,因此都属于夫妻共有财产。万元。故正确答案为D。50.下列属于霸王条款的是(

)。A.退换服装需提供购货发票B.打折服装概不退换C.已经穿过的服装概不退换D.退换服装应在售后7天内进行且只能退换一次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法。霸王条款是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业惯例等,限制消费者权利,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A项错误,退换服装要提供购货发票这一要求没有排除、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免除经营者责任,不属于霸王条款。B、C两项正确,打折服装、已穿过的服装若不符合质量要求,消费者仍可要求经营者退货或更换,概不退换的要求属于排除消费者的权利,构成霸王条款。D项正确,退换服装应在售后7天内进行且只能退换一次属于限制消费者的权利,构成霸王条款。故正确答案为BCD。51.经过努力,甲、乙、丙、丁等4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4所名校。9月初,甲、丙与乙、丁分别奔赴两座不同的城市去上学了,已知:(1)甲没有上北京大学 (2)乙没有上清华大学(3)丙没有上南京大学 (4)丁没有上东南大学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甲没有上清华大学乙没有上北京大学B.乙没有上北京大学C.丙没有上东南大学D.丁没有上北京大学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此题由题干条件不能直接推理,可以根据题干假设或者从选项出发进行反向代入。方法一:根据“甲、丙与乙、丁分别奔赴两座不同的城市去上学”,假设甲、丙分别去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则由(1)得,甲去了清华大学,丙去了北京大学;由(4)得,丁去了南京大学,则乙去了东南大学,没有矛盾。假设乙、丁分别去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则由(2)得,乙去了北京大学,丁去了清华大学;由(3)得,丙去了东南大学,则甲去了南京大学,也没有矛盾。即有两种可能的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中,A项错误;在第二种情况中,B、C两项错误;只有D项在两种情况均成立。故答案选D。方法二:将各选项反向代入,若能推出矛盾,则该选项一定正确。A项,假设甲上了清华大学,则根据“甲、丙与乙、丁分别奔赴两座不同的城市去上学”,可以推出丙上了北京大学,再结合(4)可以推出丁上了南京大学,则乙上了东南大学,没有矛盾。B项,假设乙上了北京大学,则丁上了清华大学,由(3)可得,丙上了东南大学,则甲上了南京大学,没有矛盾。C项,假设丙上了东南大学,则甲上了南京大学,由(2)可得,乙上了北京大学,则甲上了清华大学,没有矛盾。D项,假设丁上了北京大学,则乙上了清华大学,与(2)矛盾。故丁一定没有上北京大学,D项正确。故答案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解法一)题干信息确定,选项不容易排除,因此采用代入法,将选项带入题干,可得:A项:甲没有上清华大学,将甲上清华大学代入题干,可以得到甲上清华,丙上北大,乙上东南,丁上南大,符合题干,所以,甲可以上清华,A不正确,排除。B项:乙没有上北京大学,将乙上北京大学代入题干,可以得到甲上南大,丙上东南,乙上北大,丁上清华,符合题干,所以,乙可以上北大,B不正确,排除。C项:丙没有上东南大学,将丙上东南大学代入题干,可以得到甲上南大,丙上东南,乙上北大,丁上清华,符合题干,所以,丙可以上东南大学,C不正确,排除。D项:丁没有上北京大学,将丁上北京大学代入题干,因为乙丁在同一座城市,所以乙上清华大学,与题干中(2)乙没有上清华大学相矛盾,说明丁上北京大学是错的,所以丁没有上北京大学。因此,选择D选项。(解法二)根据题干已知信息难以推理,也可采用假设法。根据“甲、丙与乙、丁分别奔赴两座不同的城市去上学”,可知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下,如果甲和丙去北京,乙和丁去南京,根据条件可知:甲(清华)、乙(东南)、丙(北大)、丁(南京);第二种情况下,如果甲和丙去南京,乙和丁去北京,根据条件可知:甲(南京)、乙(北大)、丙(东南)、丁(清华)。由此发现,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丁都没有上北京大学。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为排列组合题型。本题根据题干已知信息难以推理,故采用假设法。根据“甲、丙与乙、丁分别奔赴两座不同的城市”,假设甲、丙分别去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则乙、丁分别去了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由(1)知,甲去清华,丙去北大;由(4)知,丁去南京大学,乙去东南大学,与题干已知信息不矛盾。假设甲、丙分别去了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乙、丁分别去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由(3)知,丙去了东南大学,甲去了南京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