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管理知识及综合业务管理P_第1页
企业经济管理知识及综合业务管理P_第2页
企业经济管理知识及综合业务管理P_第3页
企业经济管理知识及综合业务管理P_第4页
企业经济管理知识及综合业务管理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四章

第一节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基于企业资金运动具体内容的分类

负债投入资本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缴纳税费和分配利润等货币资金资金退出▲供应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负债投入资本货币资金投入资金使用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缴税等货币资金资金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货币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资金资金资金运动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销售过程业务资金退出业务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

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一、资金筹集业务的主要内容

负债投入资本货币资金成品资金固定资金缴纳税费和分配利润等货币资金资金退出▲供应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负债投入资本资金投入资金使用成品资金固定资金缴税等货币资金成品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成品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资金资金运动资金筹集业务储备资金生产资金货币资金1.所有者权益资金筹集业务2.负债资金筹集业务可以是货币资金及其他资产形态进入企业盈余公积:按规定比例从实现利润中提取部分未分配利润:本年已实现但留待以后年度分配部分留存收益实收资本:投资者直接投入企业部分资本公积:资本在投入过程中的增值等投入资本损失利得利得、损失所有者权益二、所有者权益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所有者权益的组成内容(一)实收资本业务的核算1.实收资本的含义是指企业的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实收资本:投资者直接投入企业部分资本公积:资本在投入过程中的增值等投入资本所有者权益2.实收资本的分类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货币资金投资非货币资产投资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划分按投资形式划分如设备、材料等实物资产、知识产权和土地使用权等。3.实收资本入账价值的确定

★货币资金投资——现金或银行存款方式投资,按实际收到的货币资金金额入账。

★非货币资产投资——设备等投资,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入账。【例】

假定某投资者以设备向企业投资,价值为500万元,该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中所占份额为45%(即450万元)。企业应在收到投资时计入“实收资本”450万,超过其450的部分(即50万元)应计入“资本公积”。企业实际收到的资本金超过投资方在本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4.实收资本的核算(1)账户设置

实收资本退还投资数收到投资数

◆货币投资

◆实物投资

◆无形资产投资

期末余额

×××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无形资产××××××实收资本账户性质:所有者权益账户结构:贷增借减对应账户:见图示均为资产类账户把握账户重点内容按投资形式记入不同账户在实务中极少发生★在股份企业为“股本”

(2)核算举例:见教材P94-95【例1】企业接受投资者的货币资金投资。借:银行存款2000000贷:实收资本2000000

【例2】企业接受投资者的设备投资,双方确认的价值为100000元。借:固定资产100000贷:实收资本100000

【例3】企业接受投资者的土地使用权投资。作价3600000元。

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借:无形资产3600000贷:实收资本3600000(3)账户登记

(二)资本公积业务的核算

1.资本公积的含义

投资者或他人投入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在金额上超过其法定注册资本的部分。

【例】假定某投资者以设备向企业投资,价值为500万元,该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为400万元,计入实收资本,超过其享有份额的部分(即100万元)应计入资本公积。

2.资本公积的核算(1)账户设置

资本公积使用数形成数

◆如转◆投资者投资超增实收

过其在注册资本资本中所占份额(假定为100万元)

期末余额×××资本公积账户性质:所有者权益账户结构:贷增借减对应账户:见图示银行存款等实际收到投资者投资(假定为500万元)

实收资本

◆投资者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假定为400万元)

◆由资本公积转入部分(2)核算举例:【例4】企业接受投资者的货币资金投资5000000元。其中4000000元作为实收资本,另1000000元作为资本公积。借:银行存款5000000贷:实收资本4000000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000000【例5】经股东大会批准,将公司的资本公积200000元转作实收资本。借:资本公积200000贷:实收资本200000(3)账户登记

三、负债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负债资金是企业从债权人处筹集到的资金。主要是:从银行借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发行债券。(一)短期借款业务的核算1.短期借款的含义P95偿还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借款。

用途:满足企业生产经营临时周转需要。如购买材料、偿付债务等。

2.短期借款本金及利息的确认与计量(1)本金的确认与计量按借款单据上的金额确认与计量。(2)利息的确认与计量

★确认方法短期借款利息属于企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应按月确认为借款使用期间的财务费用。

★计算公式借款利息=借款本金×利率×时间(按月、日)

★利率的确定公式中的利率一般是指年利率,为计算企业在各月、每日应支付的利息应换算为月利率、日利率。月利率=年利率(假定6%)÷12=0.5%日利率=月利率(假定0.5%)÷30=0.017%(3)利息支付方式①按月度支付。②按季度或半年支付。3.短期借款的核算方法(1)账户设置

短期借款归还数借入数

期末余额

×××

应付利息支付数预提数

期末余额

×××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按月支付利息×××按季或半年支付利息××××××(2)核算举例:见教材P96【例6】企业于2008年4月15日借入短期借款1000000元,借款期为6个月(10月16日还款),年利率为6%,利息按月计提,按季支付。4月15日借入短期借款时:借:银行存款1000000贷:短期借款1000000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借款4月15日到期10月15日利息支付时间6月末、9月末、10月半个月利息费用确认时间:每个月的月末

【例7】4月末,确认4月份(半个月)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预提方式)。★本月利息计算:1000000×6%÷12×1/2=2500(元)确认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借:财务费用2500贷:应付利息2500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借款4月15日到期10月15日利息支付时间6月末、9月末、10月半个月利息确认时间:每个月的月末·【例8—1】确认5、6月各月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预提方式)。★5、6月各月利息计算及分录:

1000000×6%÷12=5000(元)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借款4月15日到期10月15日利息支付时间6月末、9月末、10月半个月利息确认时间:每个月的月末···

借:财务费用5000贷:应付利息5000★至此共计提12500元:2500+5000×2【例8-2】6月末支付4、5、6月利息。借:应付利息12500贷:银行存款12500

应付利息

4月2500

5月50006月5000

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4月2500

5月50006月50006月125004、5、6月有关账户记录确认费用确认负债合计:12500合计:125006月12500若6月末没计提利息费用:

借:应付利息7500财务费用5000贷:银行存款12500

【例8-3】确认7、8、9三个月及10月半个月短期借款利息。5000×3+2500=17500(元)

借:财务费用17500贷:应付利息17500

★利息支付账务处理同前。【例9】10月16日偿还短期借款本金1000000元。借:短期借款10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0

(二)长期借款业务的核算1.长期借款的基本含义P96偿还期在1年以上的借款。

用途:满足企业进行固定资产购建的需要。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等。2.长期借款本金及利息的确认与计量(1)本金的确认与计量按申请借款时实际收到的借款数额确认与计量(2)利息的确认与计量

★确认方法:按月确认,并区别情况处理。①建设期利息:计入工程成本(资本化);②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利息:计入各期财务费用(费用化)。2009年借款:2009年1月1日,期限5年利息支付时间★利息费用计入工程成本2010年2011年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建设期完工投入使用

3.长期借款的核算方法(1)账户设置

长期借款归还数借入数

◆本金

◆利息期末余额

×××银行存款

×××

×××在建工程

×××

应付利息

应分期支付的利息期末余额

×××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利息财务费用

×××

(2)核算举例:见教材P96【例10】2007年1月借入3年期借款5000000元(2009年年末一次还本付息)。工程于2008年末完工。

借:银行存款5000000贷:长期借款5000000年应付利息=借款本金×年借款利率本例:5000000×8%(年利率)=400000(元)

借:在建工程40000贷:长期借款400000【例11】上述借款年利率8%,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计算2007年应付借款利息。

【例12-1】2008年应付利息400000元。借:在建工程400000

贷:长期借款400000【例12-2】2009年应付利息400000元。借:财务费用

400000

贷:长期借款400000★2008年末工程竣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下年度发生的借款利息应记入财务费用。【例12-3】2009年年末偿还长期借款本息计6200000元(其中本金5000000元;利息1200000元)。借:长期借款6200000贷:银行存款6200000★若长期借款为按年(半年)支付利息,到期还本:

每年计算的利息: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第三节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一、供应过程业务的主要内容负债投入资本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缴纳税费和分配利润等货币资金资金退出▲供应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负债投入资本货币资金投入资金使用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缴税等货币资金资金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货币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资金资金资金运动供应过程业务1.材料采购业务

2.设备购置业务二、固定资产(设备)购置业务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确认还要同时考虑以下两个因素:(1)该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产包含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不是为出售而持有!)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二)企业取得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1.购置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对购入设备等固定资产,应按发生的实际支出确定入账价值。包括买价、运输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以及借款利息等。

★但一般不包括交纳的税金(进项税额)2.建造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对建造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管是否办理竣工决算),即可按估计价值入账。包括人工、材料和机械费等成本。

(三)固定资产的核算1.账户设置

在建工程资产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固定资产增加实际成本减少实际成本◆购置形成◆报废、出售●无需安装●需要安装期末余额

×××在建工程增加实际成本减少实际成本◆购置成本、◆完工工程成◆安装用料、本结转付安装费等期末余额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无需安装固定资产需要安装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清理等×××应交税费××××××固定资产资产类账户应交税费:负债类账户2.核算举例:见教材P79—81

【例5-13】购入不需要安装设备,买价125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1250元,运费等20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固定资产12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1250贷:银行存款148250【例5-14】购入需要安装设备,买价48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1600元,运费等50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在建工程48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81600贷:银行存款566600

【例5-15】自行安装设备发生各种费用。借:在建工程34800贷:原材料12000应付职工薪酬22800

★安装费构成需要安装设备实际成本。

【例5-16】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已交付使用。该工程总成本为:

485000+34800=519800(元)借:固定资产519800贷:在建工程519800

【例5-17】购入不需要安装设备,买价12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0元。款项尚未支付。借:固定资产1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04000贷:应付账款1404000

(3)账户登记以上经济业务在总账账户中的记录情况见教材P81图5—3三、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企业对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通常有实际成本计价和计划成本计价两种。(一)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1.实际成本计价的基本含义◆企业日常收、发材料均采用实际成本在途物资

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原材料材料入库实际成本收入材料实际成本生产成本等领用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实际成本收入材料发出材料★实际成本也称历史成本、原始成本,即材料取得成本。

2.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的构成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买价+采购费用★相关税金有两种: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为价外税,记入“应交税费”账户;其余税金(如进口关税等)为价内税,计入采购成本,记入“在途物资”账户。★小额零星采购费(如市内运输费)不计入采购成本,可计入管理费用。

购货企业销售企业发出商品运费单据发票买价+采购费用相关税金(不含增值税)、保险费、运输费和包装费等3.原材料采购按实际成本的核算(1)账户设置原材料入库实际成本发出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途物资采购实际成本入库实际成本◆买价◆采购费用期末余额:在途物资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实际交纳数应当交纳数

【期末余额期末余额

×××】

×××◆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生产成本等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账户性质:负债类账户账户结构:贷增借减在途物资账户性质:资产(成本)类账户●尚未运达企业或尚未入库的采购物资等银行存款等××××××应付账款(票据)

×××××××××

预付账款等

×××××××××付款购买赊购等预付款★注意货款结算方式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应交税费负债类账户。但结构较特殊:借方发生额在先;余额方向不固定验收入库发出材料(2)核算举例:见教材P84—87

【例5-18】购入甲、乙两种材料各为5000千克、2000千克,材料款及进项税额用银行存款全部付清。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20000—乙材料38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6860贷:银行存款184860

★随货款一并支付给供货企业的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关于应交增值税的说明

增值税: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实现收入,以及购买货物时按规定应交纳的税款。

增值税税率:一般为17%。

销项税额:根据销售收入等计算确定。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进项税额:根据购货款等计算确定。进项税额=买价×税率。

增值税的抵扣:按规定进项税额(已交数)可以从销项税额扣除(抵扣),二者差额为企业实际应上缴数。即:企业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例5-19】支付甲、乙两种材料外地运杂费7000元。按重量(5000千克、2000千克,见例5-18

)进行分配。

★发生的共同运费应分配计入各自采购成本。借:在途物资—甲材料5000—乙材料2000贷:银行存款7000

★发生的零星运费,可记入“管理费用”。分配率=共同性采购费用÷分配标准(买价或重量等)各种材料应分配共同性费用额=分配标准×分配率

★本例分配过程参见教材P85(本例按重量分配)

【例5-20】购入丙材料,货款未支付。

借:在途物资—丙材料2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6720贷:应付账款—红星工厂256720【例5-21】向供货企业预付购货款。借:预付账款——胜利工厂180000贷:银行存款180000

★预付账款时,材料尚未收到,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应先记入“预付账款”账户,待材料到达时再进行冲转。

【例5-22】预付账款的丙材料到货,冲转预付账款,并结清差额款。另用现金支付运费5000元。

借:在途物资——丙材料42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71400贷:预付账款——胜利工厂180000银行存款311400库存现金5000

★支付的银行存款311400元为买价和应交税费之和(420000+71400)与预付账款(180000)之差额款;运费5000元应计入处理采购成本。

【例5-23】签发商业汇票购入丁材料。含税总价款为418860元。

★商业汇票是一种信用结算票据,具有一定的付款期限,一般附有一定的利率,可用于企业之间的往来结算。

★本例应在“应付票据”账户核算。该账户为负债类账户。结构见教材P84。应付票据负债类账户账户结构:贷增借减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期末余额×××◆到期兑付商业汇票

◆开出、承兑商业汇票

●付价税款●抵应付款在途物资×××应交税费××××××

★该业务中给出的是含税价款,应先进行分解计算,以便正确记入有关账户。计算公式:

◆不含税价款=价税款总额÷(1+税率)

本例:418860÷(1+17%)=358000(元)

◆增值税税额=价税款总额-不含税价款

本例:418860-358000=60860(元)或:358000×17%=60860(元)

借:在途物资—丁材料358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60860贷:应付票据—××单位418860

【例5-24】签发商业汇票,抵付应付账款(与例5-20相联系)。借:应付账款—红星工厂256720贷:应付票据—××单位256720

一种负债减少,另一种负债增加。

【例5-25】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实际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结转就是将通过“在途物资”账户归集的材料采购成本结转入“原材料”账户。

在途物资买价、运费等验收入库成本原材料验收入库成本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买价+采购费用

【例】京连公司在本会计期间共购入四种材料。它们的采购成本资料可从有关的经济业务中查到(实务中应从已登记的账户中查找)。甲材料:12000+5000=125000(元)乙材料:38000+2000=40000(元)丙材料:216000+4000+420000+5000=645000(元)丁材料:358000(元)★结转材料采购成本前,应先计算出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以便于结转。计算公式为:例5—18例5—19例5—20、22例5—23根据以上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借:原材料—甲材料125000—乙材料40000—丙材料645000—丁材料35800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125000—乙材料40000—丙材料645000—丁材料358000

【例5-补例】发出甲材料用于产品生产,实际成本50000元。

借:生产成本50000贷:原材料——甲材料50000账户登记为:

原材料—甲材料入库125000发出50000

生产成本—A产品领用50000实际成本(3)账户登记以上经济业务在总账账户中的记录情况见教材P88图5—4注意:与计划成本法的区别(二)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1.计划成本计价的基本含义

★在日常收、发材料时均采用计划成本。材料采购

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原材料材料入库计划成本收入材料计划成本生产成本等领用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收入材料发出材料

★计划成本:企业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时所确定的成本。账户变化!进行实际成本归集时的做法与实际成本法相同★从材料入库开始与实际成本法完全不同2.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特点●设立“材料采购”账户,采用两种成本计价。●专门设置核算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归集差异。●月末时,分配成本差异,并计入领用材料成本,将其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原材料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材料入库计划成本收入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收入材料发出材料材料成本差异

生产成本等领用材料计划成本结转差异分配差异材料采购★分配差异后,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实际成本3.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1)账户设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之差也称超支差,或借差;计划成本>实际成本之差也称节约差,或贷差。采购实际成本入库计划成本

期末余额:在途材料实际成本材料采购银行存款等××××××应交税费×××生产成本等原材料入库计划成本领用计划成本发出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之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之差材料成本差异◆分配超支差◆分入超支差◆分配节约差◆分入节约差★与实际成本法程序相同,但成本等有变◆计划成本>实际成本之差◆计划成本>实际成本之差期末余额:超支差【期末余额:节约差】★以上差异分配方法为《企业会计准则》(2006)之规定材料成本差异资产类账户双重性质账户

★《企业会计准则》(1992)规定的材料成本差异结转与分配方法(见教材P91)★差异结转方法、借差的分配方法相同;贷差的分配方法完全不同。采购实际成本入库计划成本

期末余额:在途材料实际成本材料采购生产成本等领用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之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之差◆分配超支差◆分入超支差◆计划成本>实际成本之差材料成本差异

◆计划成本>实际成本之差◆分配节约差(红字金额)◆分入节约差(红字金额)(2)核算举例:见教材P89--91

【例5-26】购入甲材料,价款120000元,进项税额20400元,以上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另用现金支付运费3000元。借:材料采购—甲材料123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0400贷:银行存款140400库存现金3000

★一般不宜编制这种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不能够清晰辨别。

【例5-27】甲材料按计划成本验收入库。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1)验收入库分录:借:原材料—甲材料1200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120000

(2)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结果为正数时是超支差(借差);为负数时是节约差(贷差)。本例:123000-120000=3000(超支差,借差)

计划成本

结转超支差分录:借: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30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3000

★差异的另外一种情况:甲材料实际成本123000元,计划成本为125000元。那么差异为节约差2000元(123000-125000),结转分录为:借:材料采购—甲材料2000贷: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2000

【例5-28】计算并分配(结转)领用材料的成本差异。

★目的: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基本原理是:领用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

★超支差时相加;节约差时相减。

★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相关计算公式(见下页)材料成本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100%材料成本5400+3000差异率

300000+120000=×100%=2%【例5-28】★材料成本差异相关计算公式及其应用举例发出材料应某种发出材材料成本分配差异额料计划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应分配差异额=150000×2%=3000(元)【例5-28】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3000贷: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3000

★登记入账后,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150000元就会被调整为实际成本。即:

150000+3000=153000(元)生产成本

领用材料计划成本150000分配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3000本月合计(实际成本)153000将计划成本调整为了实际成本

【例5-补例】假定甲材料月初的计划成本为50000元,节约差为3000元;本月购入甲材料计划成本54000元,超支差1200元。发出甲材料计划成本65000元。材料成本(-3000)+1200差异率

50000+54000=×100%≈-1.7%发出材料应分配差异额=65000×(-1.7%)=-1105(元)会计分录:借: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1105贷:生产成本1105

★登记入账后,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65000元就会被调整为实际成本。即:65000-1105=63895(元)生产成本

领用材料计划成本65000分配节约差1105本月合计(实际成本)63895(3)账户登记以上经济业务在总账账户中的记录情况见教材P91图5—5第四节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一、生产过程业务概述负债投入成品资金缴纳税费和分配利润等货币资金资金退出▲供应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负债投入资金投入资金使用成品资金缴税等货币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生产生产生产资金资金固定资金固定资金固定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资金资金运动生产过程业务★产品生产发生的各种耗费(生产费用)的处理资本货币资金资本货币资金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储备储备储备储备资金★完工产品成本的(生产成本)的计算与结转(一)费用的含义及其确认方法1.费用的含义回顾★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其实质是资产的耗费和债务的形成。2.费用的确认方法★按照权责发生制基础、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和配比等要求确认。

以上内容分别参见第三章第三节、第四节有关部分。(二)生产费用与生产成本1.生产费用与生产成本的含义

★生产费用:制造业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生产成本(制造成本):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生产费用总和的对象化。储备资金储备资金储备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固定资金固定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货币资金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生产费用耗费归集A产品生产成本B产品生产成本C产品生产成本生产成本2.生产费用与生产成本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

★费用生产是产品成本形成的基础。生产费用发生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2)区别储备资金储备资金储备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固定资金固定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货币资金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生产费用耗费归集A产品生产成本B产品生产成本C产品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生产费用与发生的期间相关,研究费用强调“期间”。◆生产成本是为生产一定的产品所产生的消耗,研究生产成本强调成本计算“对象”。在一定期间发生了哪些耗费?耗费多少?在哪些对象上发生了耗费?3.生产费用的组成内容及计入成本方式直接人工(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等)直接材料(生产产品消耗的材料费等)制造费用(生产产品消耗的设备费等)生产费用的组成内容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方式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间接费用为产品生产而发生生产成本

二、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月末时,按材料的用途编制“发出材料汇总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1.账户设置

原材料

×××领用数

◆生产领用◆一般耗用

生产成本实际发生数◆直接材料

制造费用实际发生数◆领用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账户性质:资产(成本)类账户账户结构:借增贷减生产车间维修设备、房屋等领用2.核算举例:见教材P94【例5-29】生产产品领用、车间一般耗用材料。(本月发料情况见下表)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计入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A产品320000—B产品330000制造费用165000贷:原材料—甲材料575000—乙材料240000(二)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人工费用的内容●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工资、奖金和福利费等。2.账户设置

原材料

×××领用数

◆生产领

◆一般耗用

生产成本实际发生数◆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实际发生数◆领用材料◆人员工资库存现金

提取数发放数银行存款×××提取数提取现金备发工资管理费用

实际发生数应付职工薪酬

实付数应付数

◆生产工人工资等

◆车间管理

人员工资◆企业管理

人员工资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性质:负债类账户账户结构:贷增借减

◆直接人工

◆人员工资★将各类人员薪酬计入成本、费用称为薪酬分配!

★管理费用与制造费用的区别管理费用为组织和管理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制造费用为组织和管理产品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董事会人力部门技术部门统计部门办公室企业职能管理部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产品生产管理部门3.核算举例:见教材P96~97【例5-30】提取现金,备发工资。借:库存现金3600000贷:银行存款3600000【例5-31】用现金发放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3600000贷:库存现金3600000【例5-32】分配本月产品生产工人、车间管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工资。★计入将各类人员工资当月的成本、费用借:生产成本—A产品1640000—B产品1430000制造费用320000管理费用21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600000【例5-33-1】计算并提取(计入当月成本、费用,也称列支)本月福利费。

★福利费应按照规定根据各类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提取。计算公式:

应提取福利=某类人员工资额×14%

【例】根据A、B产品生产工人等工资总额计算应提取福利费如下:A产品:1640000×14%=229600(元)B产品:1430000×14%=200200(元)车间人员人员:320000×14%=44800(元)企业管理人员:210000×14%=29400(元)

根据计算结果编制分录:借:生产成本—A产品229600—B产品200200制造费用—工资44800管理费用—工资29400贷:应付职工薪酬504000(验算:3600000×14%=504000)【例5-33-2】用银行存款支付职工福利费504000元。借:应付职工薪酬504000贷:银行存款504000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制造费用的含义

●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如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产品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等。

★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的区别管理费用为组织和管理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制造费用为组织和管理产品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董事会人力部门技术部门统计部门办公室企业职能管理部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产品生产管理部门

2.账户设置

原材料

×××领用数

◆生产领用◆一般耗用生产成本实际发生数◆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实际发生数◆领用材料◆人员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数

◆生产工人

◆车间管理

库存商品

入库数制造费用账户性质:资产(成本)类账户结构:借增贷减月末时一般无余额银行存款等××××××累计折旧

×××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至此,“生产成本”账户的生产成本内容全部归集完毕月末完工产品成本结转期末余额:在产品成本◆支付费用、提取折旧等◆月末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数(一般为本月全部发生额)★前面已经讲述的制造费用有关内容直接计入间接计入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结构:借增贷减3.核算举例:见教材P99~101【例5-34】用银行存款支付下一年度报刊订阅费50400元。

借:待摊费用12000贷:银行存款12000★付款时先记入“待摊费用”账户,而不是全部记入当期(成本)费用,这样处理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

★从下年1月起,每月应分摊1000元(12000÷12)。

待摊费用

付款额分摊额待摊费用

银行存款

××××××

制造费用

×××【例5-35】摊销本月应负担的年初已付款的车间房租。借:制造费用4200贷:待摊费用4200

★年初付款时已经借记“待摊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本月摊销时应贷记“待摊费用”。

★由于车间房屋租金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不能记入“管理费用”等费用账户)。【例5-36】用银行存款支付应由本月负担的车间设备大修理费用3500元。

★设备修理费:对设备进行维护修理而发生的费用。发生时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3500贷:银行存款3500【例5-37】月末计算提取本月车间、厂部用固定资产折旧各为8600元、4500元。

★固定资产折旧性质: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提取折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折旧的提取方法:每月末,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并按照固定资产用途分别计入当月费用。

每月提取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原值×选定的折旧方法所确定的折旧率★折旧核算上的特殊做法:设立“累计折旧”账户,专门记录已提取的折旧额(而不是直接记入“固定资产”账户贷方)。

★关于“累计折旧”账户的结构

制造费用实际发生数固定资产

增加数

减少数(原始价值)(原始价值)期末余额:×××

累计折旧处置时结转各月末时提(减少)数取(增加)数(损耗价值)期末余额:×××

★设计为与“固定资产”账户相反的结构,目的之一是为便于与“固定资产”账户余额比较,计算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账户余额-“累计折旧”账户余额

管理费用实际发生数累计折旧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账户结构:贷增借减!特殊结构账户★提取折旧时计入有关成本费用★目的之二是使“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一直保留原始价值,以便为计提折旧提供统一的基数生产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特别提示

【例5-37】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时分录:借:制造费用8600管理费用4500贷:累计折旧13100

【例5-38】用现金购买车间用办公用品。借:制造费用900贷:库存现金900

本例:547000(165000+320000+44800+4200+3500+13100+900)÷(6000+4000)=54.70(元/工时)分配率=本月发生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例5-39】月末分配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应先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公式为:

本例:

A产品:6000×54.70=328200(元)B产品:4000×54.70=218800(元)某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分配标准×分配率(工时、人工工资等)

【例5-39】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A产品328200——B产品218800贷:制造费用547000制造费用分配表200×年×月会计科目生产工时分配率分配金额生产成本A产品600054.70328200B产品400054.70218800合计—10000—547000★在实务中,制造费用的分配应通过编制分配表进行(四)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与结转1.完工产品生产成本计算

(1)成本项目的构成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2)完工产品生产成本基本计算方法

★区分不同情况,并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见下页账户)生产成本—A产品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一般情况特殊情况特殊情况月初余额:月初在产品成本月末余额:月末在产品成本★考虑以上具体情况,完工产品成本计算需采用以下不同计算公式(见下页)★在存在特殊情况时应予考虑的因素产品实际投产时间(本月、以前月份)到本月末时,产品实际完工情况(全部或部分)将发生的三种费用相加之和即为所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

★教材上的举例假定两种产品均为本月投产并在月末时部分完工(月末存在在产品)。但未交代具体的计算过程。(见【例5-40】)★不同情况下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公式投产与完工时间完工产品成本的构成本月投产本月全部完工本月发生的全部费用本月投产本月部分完工本月发生的全部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以前月份投产本月全部完工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全部费用以前月份投产本月部分完工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全部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即该产品在以前月份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

2.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结转(1)基本含义:月末将完工产品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库存商品”账户。(2)账户设置

生产成本×××完工成本期末余额:(未完工数)

库存商品入库成本销售成本期末余额:(结存数)

主营业务成本

×××库存商品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账户结构:借增贷减完工产品成本结转销售产品成本结转资产费用★结转时间:各月末,对已销售商品成本的结转★结转时间:各月末,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以后进行

(3)核算举例:见教材P103

【例5-40】结转完工产品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A产品1842000—B产品1265000贷:生产成本—A产品1842000—B产品1265000

★完工产品成本并非本月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A产品本月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2517800(例29:320000;例32:1640000;例33:229600;例39:328200)B产品本月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2179000(例29:330000;例32:1430000;例33:200200;例39:218800)(五)账户登记以上经济业务在总账账户中的记录情况见教材P103图5—6第五节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负债投入资本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退出▲供应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负债投入资本货币资金投入资金使用成品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成品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资金资金运动销售过程业务一、销售过程主要业务概述成品缴纳税费资金资金货款结算业务

确认销售收入业务计算、交纳税金业务结转销售成本业务二、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等的核算(一)商品销售收入的核算

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收入确认:收入在什么时间入账;◆收入计量:收入以多少金额入账。负债投入资本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缴纳税费货币资金资金退出▲供应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负债投入资本货币资金投入资金使用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缴税等货币资金资金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货币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资金资金资金运动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何时入账?入账多少?★符合收入的定义;遵循照权责发生制基础★此外,还必须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生产企业主要收入

2.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减值、毁损等)和报酬(增值、使用后带来的利益等)同时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或能够合理的估计)。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收回的可能性大于50%)。

(5)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对确认收入的基本条件的理解销售商品①所有权上的报酬与风险的转移②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管理权与控制权的丧失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④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⑤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A企业B企业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五个条件,才能确认为收入!3.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

★一般应按照从购货方已收货款金额或合同等确定的应收款金额计量。但应考虑以下情况:

★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因质量原因等的售价减让)和商业折扣(因促销等对商品售价的打折)等应冲减当期收入。商品销售净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商业折扣

4.商品销售收入的核算(1)账户设置

主营业务收入本年利润

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

实现数应交数×××应收账款(票据)

应收数收回数期末余额:(未收回数)实现数应交数预收账款供货数预收数期末余额:(预收数)×××实现数应交数×××期末结转×××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性质:收入类账户账户结构:贷增借减,期末一般无余额结算方式1:现金结算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账户结构:借增贷减结算方式2:信用结算结算方式3:预收账款预收账款账户性质:负债类账户账户结构:贷增借减货款结算方式!(2)核算举例:见教材P108—110【例5-41】销售产品,收到对方签发的商业汇票(应收票据)。

★采用商业汇票这种结算方式,决定了企业不能马上收到货币资金。因而会计分录为:销售企业购货企业发出商品开户银行开户银行运费单据发票(应付票据)商业汇票(应收票据)商业汇票到期送存银行,收回款项具有承兑期限,暂存企业应登记“应收票据”账户及备查簿借:应收票据280800贷:主营业务收入2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40800应收票据款总额销售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具体内容为销项税额(税率按17%计算);销项税额既是企业应向国家交纳的税额,也是应向购货单位收取数。★现金结算时,应借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账户。【例5-42】预收货款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500000贷:预收账款—正大工厂

500000

★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的标准,预收款项时不能将收到的款项直接确认为企业的收入。【例5-43】赊销产品,货款暂未收到。借:应收账款—×机车厂

673

920贷:主营业务收入57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97920【例5-44】向预付款企业(正大工厂)提供产品,并收到货款差额存入银行。借:预收账款—正大工厂500000银行存款1138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4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38000

★提供产品应收货款为1638000元,原来的预收账款为500000元,差额款应为:1138000元(1638000-500000)。【例5-45】欠款企业(机车厂)开出商业汇票,抵偿所欠本企业货款。借:应收票据

673

920贷:应收账款—×机车厂

673

920【例5-46】赊销产品,货款未收。另用银行存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