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最苦与最乐》教案设计范文3篇
学问与技能
1.在把握谈论文学问的根底上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1.明确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绽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宏大的才智及苦乐观,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重点对人生观的思索,对责任的思索。
难点训练严密的思维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导入
苦痛和欢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今日,我们就来谈谈最苦痛和最欢乐的事。你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谈话)刚刚,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仆人--梁启超,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名饮冰室仆人,曾参加“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进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练。著有《饮冰室合集》。
教学过程
1.谈论文小学问
(1)谈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当鲜亮、精确、概括。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论证: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2)常见的论证构造:a.总分总式构造b.对比式构造c.层进式构造d.并列式构造
(3)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方论证、比照论证、道理论证。
2.解题:
题目是一个并列短语,前后两个词语意思相反,谈的不是一般的“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
通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人生什么事最苦?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将来的责任。”
2.人生什么事最乐?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3.人们应当怎样对待责任?
应当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4.依据以上问题,分析课文构造。
构造:分总。
1.默读课文,把握本文严谨的思路。
(1)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背着一种将来的责任的?
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很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认,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通过与贫困、失意、老去、死亡进展比照,说明这些苦痛都有方法排解,而独有责任未了是无法排解的。
(2)究竟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未尽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全部的责任。
(3)如何阐述“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的?
引用了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4)是怎样阐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欢乐,尽小责得小欢乐。你想解脱苦痛,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久苦痛,欢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才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查找欢乐。)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未尽责任乃人生最大苦痛,尽责任为人生最大欢乐。(或“未尽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3.小组分析争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慨句;确定句、否认句;主动句、被动句等。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照论证等。
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厉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4.品尝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①“同意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苦痛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欢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欢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令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厉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④曾子还说哩
--表达语气,带上了语气助词“哩”。使原本凝重的语气变得轻灵。
第一局部(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
其次局部(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欢乐”。
第三局部(5~6):论述人应当勇于尽责任,而不应当躲避责任。
1.论证思路严谨。
2.语言庄重、灵动、流畅、简洁。
最苦与最乐
最苦--未尽责任最乐--尽责任人生应尽责而不应避责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谈论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是通过论点把握、语言分析、拓展练习几步来完成教学的。首先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梁启超提出的“最苦”与“最乐”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然后结合标题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应当是有“最苦”与“最乐”,并从中指导学生对论点的归纳。之后从谈论文的三个要素进展了分析,教会学生如何提炼论点,分析材料。然后是对谈论文语言的分析,找寻课文中的详细语句体会梁启超语言的流畅、严密、简洁、亲切等特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最苦与最乐》教案设计范文二
学习目标:
1、把握本课生字词,了解。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观点,理清文章脉络。(重点)
3、体悟宏大的才智及苦乐观,培育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什么叫苦?什么叫欢乐?说说你对苦与乐的熟悉吧!板书课题《最苦与最乐》。
二、展现自我
1、走近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名饮冰室仆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进主义思想家,维新派代表人物,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等。
2、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如释(sh)重负契(q)约悲天悯(mǐn)人
3、理解词义。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似乎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急后的轻松开心。释,放下。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思索下面的问题:
1、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苦痛。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欢乐。
2、人生当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
3、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
4、文章可以分为几局部?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点拨:第一局部(第1-3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
其次局部(第4、5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欢乐”。
第三局部(第6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躲避责任”。
四、研读课文
(一)谈苦
1、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笔下,贫而不苦的缘由是(),失意而不苦的缘由是(),老、病、死不苦的缘由是()。认为真正的苦痛源自()。
2、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将来的责任”最苦呢?
3、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有何作用?
4、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
(二)论乐
1、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2、认为这种乐的打算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
(三)担责任
1、找出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的含义以及要证明什么。
2、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3、最终一段证明白什么内容呢?“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五、合作探究
1.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终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别照应了“最苦”和“最乐”?
2.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和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本文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六、拓展延长
1、展现课前收集的关于责任心的名言佳句,理解其意思。
子曰: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顾炎武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忱,他将一事无成,而热忱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担当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方法。--毛姆
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阿来
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看法,说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材料: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转变心情。您虽不能转变容貌,但您可以呈现笑容。
您虽不能躲避现实,但您可以英勇面对。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理解了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熟悉,表达了他的才智和旷达,启迪我们当责任向我们走来时,我们要勇担责任、牢记责任,由于“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八、课堂作业
1.摘抄本文中你觉得富有哲理的语句,并牢记于心。
2.收集有关勇担责任的小故事,与同桌共享。
3.试着谈谈自己对生活的苦与乐的熟悉,写一篇小短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最苦与最乐》教案设计范文三
一、复习有关谈论文的常识
1、谈论文的概念:谈论文是以谈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见的常用文体。谈论文是以理服人。
2、谈论文三要素及其定义:
论点:所持的见解(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证明)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怎样证明)
3、论点
论点就是所持的见解和主见,是文章的灵魂,是完整的陈述性推断句。一篇谈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谈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4、论据
【1】事实论据:(1)包括:有代表性确凿的事例,史实,统计数据;(2)类型:概括或详细
【2】道理论据:包括:经过实践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公认事理等。
5、论证
【1】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2】论证方法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照论证、比方论证。
6、谈论文根本构造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它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横式”。以“横式”构造为主的有:
【1】“总论分论总论”;
【2】“总论分论”;
【3】“分论总论”三种。
以“纵式”构造为主的主要是层层深入式。
7、谈论文语言:精确、严密、精当、概括、规律性强。
二、展现教学目标
1、积存生字、生词及与相关的文学常识;
2、在弄清有关谈论文学问的根底上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表现中心论点的写法,与及严谨周密的论证和深入透彻的阐述;
4、领悟对人生的价值的思索,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三、简介写作背景
苦与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有不少这方面的精彩论述,寻常百姓也有很多深刻的思索。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痛定思痛,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超凡才智的高度,写下本文,道出了自己对苦痛和欢乐的理解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欢乐。
四、提醒课题
“苦”和“乐”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将它们放在一起,相互比照,相互反衬,加之又分别以“最”字来修饰,这样既能使论题鲜亮、突出,又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五、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仆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仆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首领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他提倡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六、字词积存
1、读准字音
恩惠hu如释sh重负契q约监视dū
包揽lǎn悲天悯mǐn人卸xi却qu排解jiě循xn环
2、多音字
lu落日děi觉得
luō落落大方d心安理得
落l丢三落四得de办得到
Lo落枕
3、学习词语
达观dguān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qyuē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条款、文书。
如释重负rshzhngf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急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开心。
海阔天空hǎikutiānkōng象大海一样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宽阔。比方言谈谈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心安理得xīnānlǐd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符合道理,心里很坦然。
悲天悯人bēitiānmǐnrn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困难,怜惜人们的苦痛。
仁人志士rnrnzhsh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无入而不得意wrrbzd君子无论到了什么境地都可以安稳得意。
任重而道远rnzhngrdoyuǎn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方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受长期的奋斗。
七、分析构造
第一局部(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
其次局部(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欢乐。
第三局部(56):论述人生应勇于负责,而不能躲避责任。
八、问题探究
1、是怎样论述“身上背着一种未尽的责任”是“最苦”的?
明确:先以环环相扣的设问句否认人生最大的苦痛是贫、失意、老、死;然后提出人生最大的苦痛是身上背着一种未尽的责任。
2、分析“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格外盼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寻常,也不算什么苦。”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明确:用设问句的形式,既引起了读者的留意,又能让读者沿着的写作思路思索。
3、分析“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明确:将负责任的状况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论说更加深入。
4、由“一日”到“一生”强多了什么内容?
明确:采纳层层递进的方式,论说了责任未尽带来的苦痛无法排解。
5、“翻过来看,什么事最欢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这里引用古语、俗语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古语、俗语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尽责任之后轻松开心的心情和欢乐自由的境地,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6、“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这里讲了苦与乐的什么关系?
明确:人责任尽完时的欢乐程度取决于负责的日子,日子越长,责任越重大,到完毕时欢乐的程度就越深,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7、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诸圣诸佛的悲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坡成就介绍课件
- 上海市奉贤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
- 专业职业课件
- 合伙合同与终止合同
-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考模拟试卷(1)语文试题含解析
- 山东理工大学《数据结构中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25年重庆一中初三4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销售合同书范文
- 店铺租赁合同模板
- 云南省德宏市重点中学2025届初三5月模拟考试自选试题含解析
- 养老院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鉴定审批书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2025年03月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公开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预防触电知识培训
-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和流程
- 国开2025年《会计政策判断与选择》形考任务1-9答案
- 京瓷哲学学习与应用课件
- 2025年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 2025年甘肃财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