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安观点我国财政制度介绍财政四本账概览:我国财政分为四本账,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是核心。一般预算收入以税收为主体,稳定性高,而支出则包含了最基本的政府职能。一二三本账之间互相存在调入调出关系,而社保基金预算只能调入不能调出。财政收支特点:税收和卖地是财政收入的双支柱,税收中“4+1”主税是关键。三本账中收支中地方政府占比均超过中央政府,但是地方政府在支出中的占比明显更高,这就使得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匹配度较低。赤字与综合财力:四本账中仅一般预算可列赤字,具体包含国债和地方一般债。广义赤字则包含政府债、结转结余资金和调入资金。一般预算综合财力就是扣除赤字后的所有一般预算账本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结转结余资金和调入资金。政府债务:我国法定政府债务包括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目前我国的政府负债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名不高。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更值得关注,尤其是地方隐性债务。23年财政政策研判从预算报告看23年财政政策:从财政政策表述、赤字率、准财政的表述来看,23年财政积极程度有所下降。23年预算报告提到的隐债管理问题明显增多,对于存量化解和增量遏制的着墨也更多,因此23年隐债监管加强的概率较大。最新财政数据与政策:1-4月一般预算收入和两本账合计收入增速大幅反弹,主要是因为留抵退税带来的低基数影响使得增值税增速高达58%;1-4月一般预算支出增速基本与22年持平,但两本账支出增速进一步下降。两会后虽然没有明显的财政政策信息,但是政治局会议对经济的判断明显乐观,隐含了财政退坡的诉求,而私募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强对城投债影响较大,准财政工具也重回压缩趋势,因此隐债监管加强已经有所体现。风险提示:地产销售不及预期;金融政策明显收紧;财政支出明显下降。目录C
O
N
T
E
N
T
S财政制度:四本账详解与政府债务分析今年政策:经济复苏,财政退坡1.1
财政四本账概念与相关关系《预算法》》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
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
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用事业的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
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我国财政分为四本账,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是核心。收入以税收为主体,而税收具备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支出则包含了最基本的政府职能,例如一般公共服务(维持行政机关运转)、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支出、教育公共卫生等。除了社会保险外,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经常调出资金到一般公共预算。二三本账在历史上属于预算外收支。二三本账的收入都属于非税收入。2014年新预算法正式将其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独立性较强。另外三本账之间会互相调入资金,而社保基金预算只能调入不能调出。我国财政分为四本账1.2
财政收入特点:税收和卖地是双支柱56.5%91.2%40.1%27.8%40.6%0%10%20%30%40%50%60%70%80%90%100%全国中央地方土地出让金税收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土地出让金外的政府性基金一般预算非税收入全国来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地方政府收入中卖地和税收基本相当。税收在财政三本账(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合计收入的占比接近六成,但央地财政结构差异较大。2021年税收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91%,是中央财政的绝对主力;而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比重仅40.1%,卖地收入占比则达到40.6%。地方财政收入占比超过中央,但稳定性不如中央。三本账中地方政府收入都超过中央,尤其是政府性基金。但财政收入中税收的稳定性明显超过非税收入,所以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定性要明显超过地方政府。三本账财政收入比例(2021年) 中央与地方收入占比(2021年)55%96%61%68%0%10%20%30%40%50%60%70%80%90%100%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国资经营三本账合计地方中央Wind1.2
财政收入特点:
“4+1”类主税是关键,央地差异较大税收结构(2021年)Wind我国现行税种有18个,按照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4+1”类主税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在全国税收中的占比分别为80%和12%。根据税收规模和特点,
我们将中国税种分为“
4+1”
类主税、房地产相关税收、广义资源税、其他中央税和其他地方税四大类。“4+1”类主税在中央税收中的占比高达90.9%。“
4+1”类主税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在地方税收中的占比分别为69%和25%。1.3
财政支出特点:刚性支出在一般预算中占比过半2020年一般预算中刚性支出占比约60%。一般预算支出约22个细分项目,全国来看2020年头三大支出分别是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和农林水事务。根据支出的刚性与否,可以将一般预算支出分为刚性支出和非刚性支出。“三保”和债务付息支出属于目前地方政府强调比较多的刚性支出。三保支出大体分布在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这5个支出科目。另外中央政府的外交和国防支出也属于刚性支出。全国一般预算支出结构(2020年)Wind1.3
财政支出特点:地方政府支出压力较大86%97%64%89%0%10%20%30%40%50%60%70%80%90%100%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国资经营三本账合计40%64%37%27%24%27%21%23%11%7%12%0%10%20%30%40%50%60%70%80%90%100%全国中央地方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一般预算非刚性支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土地出让相关支出一般预算刚性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和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都应属于非刚性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中土地出让支出占比很高,国有资本经营支出规模很小,国企资本金注入占比接近一半。三本账支出合计中一般公共预算刚性支出占比最高,但地方较低。三本账中地方支出占比很高,明显超过收入中地方的占比。2021年三本账收入中地方占比68%,支出中地方则占比89%.三本账财政支出比例(2020年) 三本账财政支出地方占比(2021年)地方 中央Wind1.4
赤字、广义赤字和综合财力:广义赤字更能反映财政政策积极程度赤字及赤字率定义:官方讲的赤字仅仅包括弥补一般预算账本下的国债和地方一般债。赤字率就是根据当年新增国债和地方一般债的规模与名义GDP做比值。另外三本账都不列赤字,但政府性基金可以发行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来获得收入,也计入政府法定债务。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不作为赤字的原因主要是其对应的项目具有现金流,一般能覆盖还本付息。为与官方赤字相区别,我们把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政府债务称为第二本账赤字,将一般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政府债务合称为两本账赤字。广义赤字及广义赤字率定义:广义赤字包括能够弥补一般预算收支差额的所有科目,具体包括政府债务、上年结转结余资金、从二三本调入,地方政府广义赤字还包括中央转移支付。广义赤字率就是广义赤字与名义GDP的比值。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也能得到第二本账广义赤字和两本账广义赤字这两个概念。2022年,对于全国政府而言,一般预算广义赤字中政府债务占比58%;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一般预算广义赤字中政府债务占比仅6%,中央转移支付占84%。广义赤字更能反映当年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例如2022年官方赤字率下调,但是政府通过调入资金等使得广义赤字率有所抬升。综合财力实际上就是扣除债务之后的政府全部收入,与赤字的概念相匹配。对于全国政府而言,一般预算综合财力等于一般预算收入+上年结转结余+从二三本账调入,政府性基金综合财力也是类似的计算方式。2022年全国一般预算综合财力中一般预算收入占比89%。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一般预算综合财力还要包括中央转移支付。2022年地方一般预算综合财力中地方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和中央转移支付分别占比50%和45%。由于其他分项较少,地方政府一般预算综合财力可以简单概括是本级收入和中央转移支付收入之和,地方政府政府性基金综合财力可以简单概括是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4赤字、广义赤字和综合财力:广义赤字更能反映财政政策积极程度中央20182019202020212022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44789305827719146294885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130280053009502765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32239057898490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87900924999165193397107550赤字155001830027800275002650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103400110799119451120897134050地方2018201920202021202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7905101077100124111077108819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6967474415833158221697145从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432943114813521607结转结余+从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11887180241610584261027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79898194459200692203072217839赤字8300930098008200720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188198203759210492211272225039全国201820192020202120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352190382182895202539203703从中央政府性基金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7541333172623362507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130280053009502765地方结转结余+从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118871802416105842610270收入总量198125212543209028214252228244赤字238002760037600357003370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221925240143246628249952261944中央和地方一般预算广义赤字(亿元)全国一般预算广义赤字(亿元)Wind1.5
政府债务:我国政府债务包括中央和地方两部分22年末我国法定政府债务有61万亿按政府层级分:中央25.9万亿,地方35.1万亿(目前仅31个省级政府和6个计划单列政府可以发行)。按预算账本分:一本账政府债务30.4万亿(含国债和地方一般债),二本账政府债务26.6万亿(含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按用途分:中央债务未再按用途划分。地方政府债则分为新增债(用于项目支出)、置换债(用于置换14年末经审计的非政府债券形式的政府债务)和再融资债(主要用于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目前置换债仍有存续,但已经不再发行。2022年末我国政府债务类型与余额Wind1.5
政府债务:我国政府杠杆率不算高衡量政府杠杆率的指标主要是负债率和债务率。负债率是政府债务余额与GDP的比值,债务率是政府债务余额与综合财力的比值。我国对地方政府杠杆率的考核主要是根据债务率,但国际比较一般是用负债率。根据BIS数据,2021年末我国负债率7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不算高。2021年末世界主要经济体负债率(BIS数据)116%96%90%85%71%19%0%50%100%150%200%250%222%日本美国欧元区巴西印度中国俄罗斯地方政府债务率
=一般债余额
+
专项债余额政府综合财力≈
一般债余额+专项债余额
一般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政府性基金收入地方政府债务率计算公式Wind1.5
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值得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由来:在GDP锦标赛之下,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诉求通过融资加快发展。中央长期要求地方政府不得发债,因此历史上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更多是以城投为载体而举借的隐性债务。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成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爆发式增长的关键催化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表象:1)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率连年上升,目前已超警戒线;2)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主要集中在隐性债务。2022年占比58.8%。两次金融危机促使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增速大升 近几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率连续上升Wind1.5
政府债务:隐债风险较大,但具备软着陆的可操作性地方隐债风险较大。1)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透明度较低、外部约束较少、利率更高、期限更短、举借主体更多。2)城投债务已经持续多年出现零星违约,且违约频率有上升的趋势,导致低等级城投债信用利差系统性走阔。国内国有资产雄厚,银行体系较健康,中央政府杠杆率低,因此地方债务风险具备软着陆的可操作性。城投债务利率水平明显超过地方政府债利率水平2018年后低等级城投债信用利差系统性走阔Wind目录C
O
N
T
E
N
T
S财政制度:四本账详解与政府债务分析今年政策:经济复苏,财政退坡52.1
财政预算报告分析:观察财政政策最重要的依据是财政预算报告岁末年初三次会议确定财政政策;4月和7月政治局会议进行微调。其中预算报告对财政政策的表述最全面。2023年财政政策的确定与微调资料来源:Wind,会议宏观或财政环境定调财政政策表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2年12月)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 积极压力仍然较大,但明年经济运行有望
贴息总体回升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全国财政工作会议(22年12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完善减税降费措施,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全国两会确定预算报告(23年3月)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2023年国内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加上2022年集中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后基数偏低,为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奠定了基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政治局会议(23年4月)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3年财政支出到底积极不积极?1)从财政政策指导思想的文字表述来看:今年对财政政策的具体要求同时包含了加力和更可持续,没有提出新的减税降费措施,但提到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积极程度不如22年,但高于21年。预算报告对于财政政策指导思想的相关表述资料来源:Wind,年份积极程度排序当年预算报告中积极财政的取向18年6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严控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严格贯彻预算法,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19年2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实质性降低增值税等税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有效降低企业负担;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20年1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坚持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21年5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率;落实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税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22年3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为稳定宏观经济出力,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保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推动财力下沉,有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23年4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
大力优化支出结构,
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兜牢基层
“三保”底线,
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优化税制结构,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增强财政宏观调控效能,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2.1
财政预算报告分析:今年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较22年下降23年财政支出到底积极不积极?2)从财政支出增速来看:23年财政支出增速在过去五年中仅高于21年,接近18年。23年财政支出增速下降23年财政广义赤字率小幅下降Wind2.1
财政预算报告分析:今年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较22年下降23年财政支出到底积极不积极?3)从广义赤字率来看:23年两本账广义赤字率超过18-19年,低于20和22年,和21年基本持平。历年财政预算报告中两本账广义赤字率来源22年12月以来PSL未见明显新增2.1
财政预算报告分析:今年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较22年下降Wind23年财政支出到底积极不积极?4)从准财政的表述来看:从近期发改委的表述看,23年扩大使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可能性明显下降。23年推出新一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可能性下降资料来源:政策文件,平安证券研究所日期场合会议相关内容22年11月9日发改委投资司召开重点省份基金项目视频调度工作会加大督促协调力度,落实好日调度和周报告制度要进一步做好要素保障和配套融资强化基金项目监管加强宣传解读,正确引导社会预期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前期工作,为明年扩大有效投资打好基础22年11月16日发改委新闻发布会目前,7399亿金融工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22年11月18日发改委投资司召开部分省份基金项目视频调度工作会督促指导地方推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签约投放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前期工作,为明年扩大有效投资打好基础22年11月25日发改委投资司召开全国基金项目视频调度工作会督促基金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22年11月30日发改委召开基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等和稳经济政策措施督导“回头看”视频工作会议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争取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23年1月18日发改委新闻发布会23年要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继续用足用好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的经验做法,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资金,强化要素保障。23年3月6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今年扩大有效投资重点做到以下工作:持续推动去年开工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加快建设,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2.1
财政预算报告分析:今年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较22年下降2.1
财政预算报告分析:地方政府隐债管控加强23年隐债管控在保存量和遏增量方面都有所加强,整体政策严格程度介于21年和22年之间,偏向于21年。23年预算报告指出的当前存在的隐债管理问题较往年明显增多,新增的问题分别是化债不实和部分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历年预算报告对于上年隐性债务管控政策及存在问题的表述资料来源:政策文件,平安证券研究所上年财政政策回顾存在的问题17年高度重视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按照预算法、担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开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并向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通报结果,督促高风险地区多渠道筹集资金化解债务风险。出台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和分类处置指南,妥善做好风险事件应急处置政策储备。印发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监督暂行办法,开展常态化监督。组织核查地方违法违规担保融资问题,督促相关地区和金融机构依法整改。一些地方落实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不力,存在违规担保或变相举债问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增大18年印发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等文件,设定“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严禁各种形式的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初步实现对当前地方政府主要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监管政策全覆盖。组织核查部分市县和金融机构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格依法依规问责处理,相关责任人被给予撤职、行政降级、罚款等处分。公开曝光处理结果,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同时,继续开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督促指导地方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一些地方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风险隐患不容忽视19年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监管政策,加强资金供给端、项目建设源头风险防控。强化监督问责,配合建立终身问责、倒查责任机制,组织核查部分市县和金融机构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并公开通报曝光。健全统计监测机制,及时警示债务风险。督促地方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的地方仍违规担保或变相举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任务艰巨20年按照“开前门、堵后门”的思路,统筹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和风险防控工作。推动各地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主动接受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借、用、还的全过程监督。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专项债券项目单位偿债责任,严防专项债券风险。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强化地方政府违规举债责任追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有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21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完善债务常态化监控机制,强化政策协同,实施联合监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得到缓释违法违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情况仍然存在,有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22年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强跨部门协同监管,坚决查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严肃处理问责。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稳步推进隐性债务清零,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长效监管制度框架隐性债务风险进一步缓释,风险总体可控新增隐性债务情况仍然存在,有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部分地方偿债压力较大23年坚持督帮一体,支持地方防范化解风险。中央财政将债务风险较高、库款保障程度较低、财力相对薄弱的地区作为监测重点,及时向地方提醒提示风险隐患。进一步压实地方和部门责任,推动建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通报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引导省级政府加强资源统筹,支持高风险市县缓解还本付息压力。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建立常态化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稳妥推进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坚持遏增量、化存量,强监管、严追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缓释可控新增隐性债务、化债不实时有发生,部分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一些市县偿债能力弱债务风险较高2.1
财政预算报告分析:地方政府隐债管控加强23年隐债管控政策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首次提出督促省政府帮助市县化解存量隐债,二是重提从资金供需双方面遏制新增隐债(过去五年间仅18年实施过)。历年预算报告对于当年隐性债务管控政策的表述资料来源:政策文件,平安证券研究所在财政总体工作和主要指出政策中的相关表述在财政改革中的相关表述17年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将赤字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大对特困地区和困难省份的支持力度,确保地方财政平稳运行。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风险。把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依法界定地方政府债务边界,指导省级政府及时妥善化解地方其他相关债务风险。健全统计监测体系,研究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中长期政府支出事项纳入统计监测范围,摸清风险隐患。督促省级政府制定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实施风险评估和预警,做到风险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实施跨部门联合监管,依法加大对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的查处和问责力度。18年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处置隐性债务存量,坚持谁举债、谁负责,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债务人、债权人依法合理分担风险。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遵循经济规律,举债要同偿债能力相匹配。开好合法合规举债的“前门”,合理确定分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稳步推进专项债券管理改革,丰富专项债券品种,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研究开展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绩效评价。严堵违法违规举债的“后门”,决不允许在法定限额外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精准制定应对预案,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督促金融机构审慎合规授信,严格按照企业项目实际,而不是按照政府信用评估融资风险。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从严整治举债乱象,终身问责、倒查责任。19年坚持疏堵并举,有效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0800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也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创造更好条件。继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符合政策规定的债务,全面完成存量债务置换。妥善处置隐性债务存量,督促高风险市县尽快压减隐性债务规模,降低债务风险水平。鼓励金融机构与融资平台公司协商采取市场化方式,通过合适期限的金融工具应对到期存量隐性债务风险,避免项目资金链断裂。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加强风险监测分析,对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发现一起问责一起、通报一起,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完善专项债券管理方式,推进实行限额规模全额管理,有关政府性基金预算必须首先用于到期专项债券还本付息,严格将专项债券与项目资产
、收益相对应,依法落实偿债责任,确保专项债券不发生任何风险。20年健全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机制,统一口径、统一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综合采取各类措施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严禁搞虚假化债,绝不为解决短期问题而留下后遗症。强化监督问责,做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21年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从国家总体安全和经济财政可持续发展出发,坚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不动摇。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将严禁新增隐性债务作为红线、高压线,对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落实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债务风险负总责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指导督促地方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推进数据比对校验,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风险,完善长效监管制度框架。22年有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强化预算约束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支持地方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部分有条件的地区稳妥推进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研究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对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严肃追责问责,以强有力问责形成震慑。推动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意见》,自觉接受人大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23年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保障财政更可持续。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安排财政收支政策,出台涉及增加财政支出的重大政策和实施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前,按规定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防止过高承诺、过度保障。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硬化预算约束,加强对财经制度执行、重大财税政策落实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压实各方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强化跨部门协作监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粤教版 高中美术 选择性必修2 中国书画《第六单元 中国篆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茶叶 标签印刷合同
- 餐饮店卫生房屋租赁合同
- 博物馆托管运营合同
- 北京语言大学教师任职合同
- 保险合同工作程序案例
- 暑假食品安全家长会
- 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巴拿马运河引航员平台》
- 临时工用工协议书简单版(7篇)
- 气温和降水学案
- 普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竞赛试题库(1000题和答案)
- 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2021年版)线路工程分册
- 马克·夏加尔课件
-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
- PPTPEAK经典广告案例分析
- 小学语文《习作一我的拿手好戏》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 工程项目增加签证单
- 被一部电影感动记韩国电影《鸣梁海战》观后感
-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复习课学生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