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建校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小学建校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小学建校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小学建校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小学建校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江县西郊村小学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31.1项目背景················································31.2项目概况················································5第二章项目的规划相关性及建设必要性················62.1项目的规划相关性······································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场址选择····································83.1场址现状················································83.2场址建设条件···········································8第四章建设规划方案·······························114.1建筑规划设计指导思想································114.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14.3工程方案···············································124.4配套设施···············································14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估·······························165.1环境影响评价依据······································165.2项目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165.3项目运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165.4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分析······························175.5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175.6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18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与节能·························196.1劳动安全卫生··········································196.2节能····················································20第七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21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22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29.1投资估算··············································239.2资金来源与筹措·······································23第十章社会评价···································2410.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2410.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2510.3社会风险分析·········································25第十一章研究结论·································26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通江县诺江镇西郊村小学”1.1.2项目概况及理由:1.全村1-4个社。2.全村4500余人(含入住的临时住户)。3.本村面积约4.5平方公里。4.随着本村人口的增长,为使当地儿童得到系统基础教育,根据实际情况,本村决定拟办一所小学,使本村儿童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1.1.3报告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3、《四川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4、《巴中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5、《通江县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6、《通江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7、《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的通知》;8、委托方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科教兴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教育事业的兴衰,事关下一代的成长,事关全县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形势下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质量的竞争。从长远看,一个地方人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振兴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基本国策,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其目的就是要争先抢占在国际竞争中科技、人才和经济的制高点。可以说现在教育的差距就是将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差距。近几年,通江县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的迫切要求仍有差距。如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学校资源不足,办学条件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等。通江县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建设和谐昌盛新通江县的四大战略之首就是科教立本,在省、市、县三级十一五规划中均把教育列入优先发展、重点发展之中。省政府决定,从2008-2012年在全省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基础教育建设项目作为民生八大工程项目之一,包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辅助设施改造、中小学条件装备、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和普通高中等六个分项目。它将把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最基层,这无疑对通江县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诺江镇初级中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好机遇。1.2项目概况1.2.1建设地点:项目位于:“通江县诺江镇西郊村四社”。1.2.2项目建设目标:建设教学综合楼、学生食堂、锅炉房、浴室、办公楼、公厕、体育场、水、电、路、绿化等工程。1.2.3主要建设条件: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学校院内,周边供水、供电、通讯、交通和场地条件优越,有利于建设。1.2.4项目建设进度安排:本项目于2011年10月动工,预计2012年7月底竣工,总建设工期10个月。1.2.5项目建设投资和筹资方案: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2823203.5元,资金来源先由建设方自筹及地方政府协助申请国家专项资金1.2.6主要经济指标:表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项目总占地面积㎡119722总建筑面积㎡3132.572.1教学综合楼㎡18005层2.2锅炉房、浴室㎡212.571层2.3体育场㎡30002.4学生食堂㎡2002.5办公楼㎡8002.6公厕㎡120第二章项目的规划相关性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的规划相关性2.1.1《通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在《通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健全现代教育体系,高标准普及基础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标准、高品质普及15年教育,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优化校园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用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中心城区中小学建设等项目。加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逐步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互动发展的格局。2.1.2《巴中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巴中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群众利益为重的发展理念,着力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硬件建设为主向软硬件建设并重转变作为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1.3《通江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根据《通江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通江县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中提到将实现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大力推进中小学的标准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确保教学秩序正常,依照我县“十一五”规划目标,并依照2008年四川民生八大工程之一农村义务教育辅助设施改造的有关规划,很有必要根据西郊村实际,彻底改善西郊村师生在校就餐、住宿、活动场地困难状况。规划中还提到要全力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提升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满意度,根据全县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城市化进程的要求,优化《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规划》。通过整合、改造等方式,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通江文化教育发达,代有名流。明清时期,县境书院、义学、私塾相互竞争,办学之风甚浓。清道光六年(1826),全县募钱,设义学15堂,私人兴办义学3堂。光绪末,县有私塾256所。光绪二十八年(1902)始办新学,建澌滩河初等小学堂和县第一高等小学堂,国9年(1920)建县高级女子学校,16年建县立初级中学。川陕苏维埃政府时期,建彭杨军事学校,青年团校、省苏维埃学校、省护士学校、省妇女学校等专业学校。民国34年建县立简易师范学校。1956年通江中学招收高中班。1959年建通江师范学校。1976年试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82年更名为县农民技术学校(注:2003年农校并入实验中学校址,该校址成立通江县第三中学)。现全县有小学532所,普通初中l9所,普通高中5所,其中通江中学为省级重点中学,其中职教中心,并实验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农民工再教育基地为一体。总在校学生人数达l03432人.仅通江中学近7年来,就为本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3000多人。2.2.1改善教学设施、优化教学环境的需要2.2.2完成通江县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的需要: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的通知》精神,通过5年努力,到2012年使我省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化学校比例不低于85%。“四川省民生八大工程”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加快中小学的建设进程,全面推进各地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此项工程是创造良好的硬件设施和现代校园环境,为发展高水平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创建教育强省奠定基础。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更为必要。第三章校址选择3.1校址现状3.1.1地点与地理位置:通江县隶属四川省巴中市,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巴中东北方向,地形地貌:山地地形,西郊村位于:通江县城西方向,人口规模4500余人。项目建设地点:“通江县诺江镇西郊村四社”,位于县城西3㎞处。3.1.2场地土地权属类别与占地面积:项目建设地点:“通江县诺江镇西郊村四社”,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使用权归所有。学校总占地面积1197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4159.24㎡。3.2校址建设条件3.2.1自然条件:通江县诺江镇西郊村地处东径107.22029度,北纬31.91943度。根据地形地貌成因,区内主要可分为河流冲击阶地、破碎黄土台塬地貌类型。河流冲击阶地主要分布在渭河两侧,高程约580—650之间,渭河一阶地高出河床2—10m,二级阶地比一级阶地高出25—30m,三、四、五阶地海拔高程在675—725m之间。丘陵破碎黄土台塬主要位于渭河的二级阶地以上,海拔高程为600—850m之间,由于被河流切割侵蚀,地面起伏不平,支离破碎,沟壑纵横,黄土覆盖层深厚。地下水补给途径为河谷潜流、河水渗漏、大气降水入渗等形式。地下水由河谷上游向下游流动,流向与河流方向基本一致,水力坡度为上游大、下游小。地下水排泄为地下潜流沿岸边溢出变为表流、人工开采及地下径流排泄。该区内最大河流,多年平均流量85.8m3/s,最小流量仅0.002m3/s。近年来由于降水量偏小,其时常发生断流现象,水中泥砂含量大,水质污染严重。1)气温条件:年平均气温:12.9℃最冷月平均气温:-16.0℃最热月平均气温:32.7℃年平均相对湿度:80—85%2)降雨:年平均降水量:609.5mm日最大降雨量:120mm年平均蒸发量:1314.4mm日最大蒸发量:248.8mm3)风:冬季平均风速:1.8m/s夏季平均风速:2.2mm/sm/s历年最大风速:20m/s主导风向:东风4)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450mm3.2.2自然灾害:通江县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和滑坡现象。通江县县域地震烈度为7度,这一地区为我国南北地震带与华北地震区的接合部,以中强震活动为主,一般不超过6级,频率也不高,近年常有弱震活动。滑坡是县域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分为堆积层滑坡、黄土滑坡和破碎岩层滑坡三种类型,小面积滑坡和高崖崩塌,在每年雨季时常发生。3.2.3社会经济条件:通江是经济、文化、信息、贸易中心,西郊村教育、卫生、文化、商贸等基础产业发展迅速,工程选址西郊村四社,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具有春暖干旱、夏热间雨、秋凉湿润、冬寒干冷四季分明的典型气候特征,地势平坦、水、电充足方便,地质、水文、气候条件良好,适合工程建设。3.2.4公用设施条件:项目建设场地内生活及消防用水引自自建水塔,供电引自室外低压电网。第四章建设规划方案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研究是在市场预测和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论证比选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作为确定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原材料燃料供应方案及投资估算的依据。4.1建筑规划设计指导思想:采用先进技术,本着以人为本原则,根据地理条件和甲方的需求,依据各种现行设计法规、标准和政策,合理布局,设计好每一平方米的建筑,创造出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成果,求得最好的工程、社会、环境效益。4.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4.2.1项目总平面图布置方案:项目总平面图的布置根据地形的现状情况,把整个校区建筑分为南、北、东、西四个区域。包含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总建设用地面积11972m24.2.2教学综合楼布置:教学综合楼布置在校园内西南区域,总建筑面积1800㎡,5层框架结构。4.2.3锅炉房、浴室布置:锅炉房、浴室布置在学生食堂的北侧,锅炉房面积为37.44㎡,浴室面积为175.13㎡,分别独立布置男浴室和女浴室。4.2.4运动区布置:运动区布置在校园的北区。设有塑胶跑道,跑道内布置2篮球场,1个排球场。4.3工程方案4.3.1工程方案选择的原则:(1)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建、构筑物设计方案力求平面功能布置合理,立面简洁但不单调,朴素大方,具有良好的景观设计效果。(2)根据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确定建筑物的防火、防爆、防腐蚀的一系列性质,并按照相应规范设计。(3)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力求发挥整体效益,节省投资。(4)建、构筑物结构布置,造型和构造处理应考虑工艺、安装、检修等一系列要求。4.3.2建筑工程方案:(1)建筑设计按照“精心设计,突出功能,建设超前”的基本要求设计。平面布局设计,对于功能的充分发挥和使用效果与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食堂、教学综合楼、锅炉房、浴室、办公楼、公厕平面主要是按要求进行分区设计,力求布局合理,使用方便。另外,在平面设计中,我们强调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和可改造性。使工程建筑发挥最大效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2)结构设计本项目建筑综合楼、锅炉房、浴室采用框架结构,现浇楼盖,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类别为乙类。地基基础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3)围护结构和内外装修根据该建筑特性,墙体一般采用多孔砖。外墙采用丙烯酸外墙涂料粉刷,内墙装修材料为瓷砖和涂料。屋面防水用目前建设部批准和颁布的新型技术成熟的防水卷材,隔热层为当地惯用材料。建筑门窗采用塑钢门窗或不锈钢门窗。4.3.3运动场所设计:本工程运动场所主要分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类,各场地具体规格及特征详见表4-1。表4-1各运动场地规格及特征表序号名称规格面层结构数量(个)备注1跑道环形跑道塑胶5分道2篮球场塑胶23排球场塑胶14.3.4主要建筑物: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教学综合楼、锅炉房、浴室、厕所、办公楼、食堂,总建筑面积3132.57平方米。4.4配套设施4.4.1供电工程:(1)用电负荷和供电电源电力负荷应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本工程公共照明、消防用电为二级负荷,其它用电为三级负荷。(2)场区供配电a.各装置配电将按照不同的环境特点及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其中包括防腐、防粉尘等特殊场所的供配电设计。b.线路敷设采用架空、桥架、沟道、直埋等方式。c.照明、避雷、接地按不同的环境特点要求及有关规范进行设计。(5)电气保护及防雷接地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本工程各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分别按二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进行保护。在建筑物的屋顶设避雷带作为接闪器。接地系统利用柱筋做引下线,利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系统;电气接地保护采用TN-C-S保护系统。建筑物内所有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体的顶端和底端均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4.4.2给水工程:(1)用水量体育场用水量采用单位面积法估算,日用水量为160m3/d,主要为生活用水、绿化用水和消防用水。室外消防用水量按25L/s设计,室内消防用水量按15L/s设计。(1)水质、水压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生活用水水压不小于0.3Mpa,消防用水水压不小于0.8Mpa。(2)供水本项目给水系统采用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管道的供水方式。项目所在地的主要供水水源为市政管网,在学校内采用DN200给水管构成环状管网,供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4.4.3排水工程:(1)排水量本工程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水量按供水量的80%计,为128m3/d。(2)排水方案根据项目地区的排水条件,场区排水按“雨污分流”的原则考虑,建筑物内废污合流。4.4.4消防设计: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任一着火点均有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消火栓充实水柱10米,每层设单出口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米。由消防水泵房供水。消火栓箱为柜式,底部配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两至三具。室外设消火栓,保护半径为100米,设置间距为80米,失火时由城市消防车向室外消火栓系统加压供水灭火。建筑各层的防火分区、疏散宽度以及安全疏散距离均满足消防规范要求。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估5.1环境影响评价依据:1.(86)国环字第00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陕政发(1986)186号文《某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细则》;3.国家环保局HJ/T2.1-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993、1995)。5.2项目采用环境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l2523—90)《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5.3项目运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5.3.1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为经化粪池处理后,可合并纳入镇排污管网,对周边水体环境无直接影响。5.3.2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后,各主噪声基本在55—85dB之间,噪声主要在白天,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90)II类区标准;昼间:60Db(A),各边界昼间噪声跌加值均可达标。5.3.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本项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各类固体废物经合理处置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5.4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分析5.4.1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土地平整、回填、建设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到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将更严重。5.4.2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的噪声源主要有挖土机、推土机、装卸机、水泥搅拌机、沙轮机、电钻、切割机及各种车辆等。5.4.3施工排水、废土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间施工人员需排放一定量的生活废水,施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废弃物,同时在建设施工期间需要挖土、运输弃土,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如沙石、水泥、砖瓦、木料等。5.5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应严格按照当地有关规定进行文明施工,落实具体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5.5.1施工扬尘:对运输黄砂、石子、建筑垃圾等车辆应严密覆盖,绝对防止散落;对施工场地和道路应实施洒水抑尘;对露天沙石等建筑材料堆放必须用帆布或塑料布封盖。5.5.2施工噪声: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对高噪声施工设备的维修管理,减少设备非正常的噪声。因该项目建设地无居民居住,影响较小。施工噪声执行GBl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标准的规定。5.5.3施工排水、废弃物及垃圾: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废水、机械清洗废水、施工队伍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方可排放,不能综合利用的建筑垃圾及多余建筑材料,不能随意堆放,应及时清运,妥善处理。5.5.4严格管理:建立施工环保管理机构和环境监理工程师制度,制订环保制度,加强对施工的管理,推广清洁生产。工程完工后应尽快恢复施工占地,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将施工期的不利影响减少至最小程度。5.6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师生、后勤人员日常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生活污水将进入排污管道,对周边水体环境无直接影响;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由学校集中收集后交由县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各类固废物经合理处置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与节能6.1劳动安全卫生6.1.1编制依据:国家有关劳动保护与安全法律法规。6.1.2项目区的自然危害因素及主要防范措施:(1)地震项目所在地的地震烈度危度,本项目的建筑物均按7度设防考虑主要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设备采用地脚螺栓与基础固定连接。(2)雷电项目区建筑物按规范采用避雷带防止雷电。6.1.3管理过程中主要危害因素及防治措施:(1)主要潜在的不安全因素①火灾:电气设备的短路、接触不良、摩擦等可能引起火灾。②触电:公用工程的各类机电设备、控制屏电气设备均有触电的危险。(2)防范及安全措施①“安全生产,重在预防”首先体现认真贯彻“三同时”原则,即安全技术和“三废”治理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绝不能让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设备运行。②“安全生产,重在预防”还体现在狠抓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进行定期的安全技术考核,加强安全防范技术措施管理。③所有的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采用接地保护。6.1.4安全措施方案:针对不同危害和危险性因素的场所、范围以及危害程度,研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方案,主要有:A、对危险部位和危险作业应提出安全防护措施方案。B、对危险场所,按安全劳动规范提出合理的生产工艺方案和设置安全间距。C、对易产生职业病的场所,应提出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方案。加强节能工作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消耗越来越大,节约能源越来越重要。能耗指标的控制,不仅能降低能耗,也降低了经营成本,大大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景区在工程建造材料、设备选型时在对技术性能、报价等进行比较的同时,应考虑能耗的比较,将经营的综合能耗降下来。6.2节能 6.2.1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发展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应遵循合理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项目的建设应符合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6.《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7.《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第76号)8.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6.2.2建筑节能:(1)确保主要建筑物采光及通风系统良好。(2)在建筑物中积极推广采用空心砖。(3)采用双层塑钢窗等保暖节能新型材料。(4)教学综合楼、锅炉房、浴室采用框架结构,保暖为挤塑板外墙保温。(5)合理利用空间,提高使用有效面积,力戒浪费。6.2.3给排水节能:(1)选择高效节能型产品。(2)经综合分析、合理选择管径,做好管网设计,降低管网阻力。(3)择优质防渗阀门,杜绝滴漏。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合理、科学地制定管理方案,确定项目的组织结构和配置人力资源是保证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顺利进行、提高劳动率的重要条件。在制定管理方案时,我们对项目的组织结构设置及人力资源设置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工程部:负责工程的前期准备联系和现场工程管理监督。预算部:负责对工程前期方案的策划,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及预决算的计算。财务部:负责资金的筹集和管理;财务的核算和监督以及资金的拨款和管理;交纳各种税务和上级管理费等,保证工程进度和各项资金使用计划。办公室:负责工程的总体筹划和管理。项目管理及进度安排为加强项目管理,西郊村村支书任组长、筹建方任副组长,组建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规划,督促项目建设进程,协调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及问题,确保项目按期完工。项目进度与计划安排:(1)2011年9月下旬:项目启动、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建设规划;完成项目的设计、论证、分析及招投标工作。(2)2011年10月:项目工程建设正式运行。(3)2012年7月底:整个项目建设竣工,投入开学使用。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1投资估算9.1.1投资估算依据与说明:(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3)2008《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2009《四川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2009《四川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川建发【2007】232号文件工程材料估算价参照某市建筑动态与价格信息2011年10期(4)业主方提供的有关资料9.1.2建设投资估算: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将建设投资的估算分为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部分,分别估算。1、工程费用(1)建筑工程费依据相关专业所提供的建(构)筑物工程量和单位造价指标估算,单位造价指标的确定参照某省同类项目造价水平,并按现行价格水平予以调整。本项目建筑工程费用估算为12823203.5元。详见表9-1。表9-1建筑工程费用估算表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单位造价(元)金额(元)一、工程费用1教学综合楼(含装修)m2180015502790000.002.锅炉房、浴室m2212.571550329483.503.办公楼m280017001360000.004.公厕m21202500300000.005.食堂m22001400280000.006.体育场m230004501350000.007.化粪池700000.008.校园基础设施费(含绿化.场地硬化.等费)1650000.00二、其它费用1.校设费(教学设备)1300000.002.电(含变压器.材料.安装.入户等费)800000.003.水(含管道.安装.分户等费)500000.004.校外道路(含平整.硬化)m10001100000.005.建设单位管理费30000.006.可行性研究费14000.007.勘察设计费119720.00三、预备费200000.00四、工程总投资合计12823203.509.2资金来源与筹措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2823203.5元,资金来源先由建设方自筹及地方政府协助申请国家专项资金。第十章社会评价10.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1.对所在地区教育文化的影响: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通江县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通过整合、扩建等方式,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优化教学环境,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教育资源的需求。项目的建设利国利民,对于通江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对所在地区居民生活的影响:本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后勤人员,给附近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3.对当地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的影响:项目所在地的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配套设施较好,可保障项目运营所需;项目实施不会给当地基础服务容量形成超负荷的压力。10.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1.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适应性分析:当地居民对本项目的建设期望及关注度较高,对某镇的教育发展影响较大。建议项目建设期内,加强内外部监测,建立高效通畅的反馈机制和渠道,接受群众监督,以保障工程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解决。2.当地组织机构对项目的适应性分析: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组织机构的规划要求,政府大力支持。可能出现的问题:项目建设程序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建设进度受阻。措施建议:项目严格按照有关建设程序执行,办理规划、环保、立项审批、开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等有关手续,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和劳动安全保障措施,并确保各有关职能部门意见的贯彻落实。有关部门应配合建设单位进一步做好本项目的宣传和沟通工作,以取得公众的更多理解和支持。3.当地技术文化条件对项目的适应性分析:本项目建设牵涉到设计和施工等系列技术问题,当地的技术可保障项目的实施。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施工单位选择不当,无法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措施建议:选择优秀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10.3社会风险分析本项目的社会风险因素主要为工程建设相关风险。(见表10-1)表10-1工程建设相关风险分析表序号风险因素持续时间可能导致的后果措施建议1工程及进度勘查不到位项目建设期间工程量变更、工期拖长、投资增加。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选择资质符合要求、业绩优良的勘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利单位,对项目的建设全面负责。2工程设计缺少前瞻性与合理性项目建设及运行期间工程设计与该区域原有布局不够协调,主体结构设计欠缺前瞻性与合理性的统一,无法满足正常使用需求,浪费投资资金3施工及监管不到位项目建设及运行期间工程进度拉长、建设质量低劣,影响项目功能的有效发挥。4不可预见风险因素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不可预见的不理地址条件,异常恶劣天气,未预料人工、材料价格上涨等,将对工程进度、建设质量和投资费用造成影响。办理工程保险,以转移不可预见因素带来的风险。第十一章研究结论“通江县诺江镇西郊村”教学综合楼、锅炉房、浴室和体育场建设项目,能满足学校师生日常生活、运动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学生身心健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步伐。项目建成后,将改善通江县县的教育环境,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本项目的主客观条件具备,技术可行,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故项目可行。目录TOC\o"1-2"\h\z\u第一章项目设计提要 71.1 项目建设背景 71.2项目区范围、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及工期 71.3投资预算和资金筹措 81.4组织实施和管理 8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102.1自然概况 102.2社会经济状况 122.3现有基础设施 13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5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5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6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17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174.2项目区需水量分析 174.3可供水量估算 234.4水量平衡分析 234.5灌溉水质分析 31HYPERLIN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