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传染病_第1页
《流行病学》传染病_第2页
《流行病学》传染病_第3页
《流行病学》传染病_第4页
《流行病学》传染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流行病学InfectiousDisease

Epidemiology第十章

1当前第1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传染过程及感染谱第三节流行过程及疫源地第四节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第五节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2当前第2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1347-1351年鼠疫导致2400万人死亡

一、人类传染病的回顾

第一节概述3当前第3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霍乱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2010年海地霍乱疫情暴发4当前第4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血吸虫病曾得到有效控制1960s绿水青山枉自多,华陀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

毛泽东19585当前第5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天花病人6当前第6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一九九三年WHO宣布结核病全球爆发结核杆菌的电镜扫描图片

7当前第7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Mortality

g

High

g

Moderate

gNoneorlow

2003年结核病世界分布8当前第8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二、21世纪传染病的新动向

结核病鼠疫白喉霍乱疟疾

老传染病卷土重来

9当前第9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艾滋病军团病

SARS

禽流感O15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新传染病不断涌现

10当前第10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11当前第11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河南省某村艾滋病病人—200312当前第12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13当前第13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HIV/AIDS高危人群14当前第14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

《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

15当前第15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新发传染病的特点(EmergingandRe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16当前第16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第二节传染过程及感染谱

由传染性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病原体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传播,感染易感者。

传染病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亦即传染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传染过程

infectiousdiseaseinfectiousprocess17当前第17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当机体感染不同病原体后,经过感染过程,其感染者轻重程度会表现出很大差异。感染谱

隐性感染为主-脊髓灰质炎、结核病显性感染为主-麻疹、水痘死亡为主-狂犬病类型

spectrumofinfection18当前第18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感染谱19当前第19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感染谱的分类20当前第20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HIV隐性感染--冰山现象21当前第21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第三节流行过程及疫源地流行过程

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即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三个基本环节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epidemicprocess22当前第22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流行环节病人携带者受感染动物传染源传播途径接触水食物医源性垂直媒介土壤易感人群社会因素经济政治文化宗教风俗自然因素气候地理23当前第23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一传染源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病人霍乱病原携带者乙肝受感染的动物鼠疫分类

reservoirofinfection24当前第24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具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的临床症状

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

临床症状期(clinicalstage)

恢复期(convalescentperiod)

传染期

(communicableperiod)特征分期1、病人25当前第25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1)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2)临床症状期:出现疾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期;(3)恢复期:此时疾病的传染性逐步消失,有些病人已不再作为传染源;(4)传染期: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26当前第26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潜伏期的意义及应用

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追踪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确定免疫接种时间;评价预防措施效果;潜伏期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毛蚶上海甲肝爆发

27当前第27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orycarrier)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carrier)健康病原携带者(asymptomaticcarrier)2、病原携带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类型

carrier28当前第28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病原体是动物的寄生物,人只是偶然受到感染,人感染后的传染过程、传播方式、流行过程与动物并不完全相同。

3、受感染的动物人兽共患病

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在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如血吸虫病、狂犬病、禽流感、疯牛病等。特点

zoonosis29当前第29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血吸虫感染虫卵毛蚴钉螺尾蚴浮出水面门脉系统成虫胞蚴30当前第30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

31当前第31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二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流感、肺结核经水传播霍乱、血吸虫食物传播痢疾、伤寒

接触传播淋病、疥疮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疟疾、西尼罗热土壤传播炭疽、破伤风

医源性传播丙肝、艾滋病

垂直传播风疹、梅毒分类

routeoftransmission32当前第32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飞沫传播(droplettransmission)飞沫核传播(dropletnucleustransmission)

尘埃传播(dusttransmission)1、空气传播

方式

air-bornetransmission33当前第33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流感病毒飞沫传播

34当前第34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由于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称为飞沫核。飞沫核传播

结核杆菌

35当前第35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尘埃传播

炭疽杆菌芽孢36当前第36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传播途径易实现,易爆发流行冬春季高发少年儿童多见未免疫预防人群周期性升高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流行特征37当前第37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饮用水污染传播疫水接触传播2、经水传播方式water-bornetransmission38当前第38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如经常被污染,可表现为慢性流行经过如一次性严重污染,可出现爆发流行水源停用或净化后,爆发或流行可平息流行特征饮用水污染39当前第39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沙门氏菌污染饮用水40当前第40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疫水接触史地区、季节与职业上的差别多见于与疫水接触的人群大量易感人群与疫水接触可爆发对疫水采取措施可控制发生流行特征疫水污染41当前第41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吃污染食物者发病,不食者不发病一次性大量污染,可形成爆发停止供应该食物后,爆发即可平息潜伏期较短3、经食物传播

流行特征food-bornetransmission42当前第42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间接接触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用品所造成的传播。

直接接触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4、经接触传播方式contacttransmission43当前第43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在其肠腔或体腔内经过发育、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5、经节肢动物传播

机械性传播通过接触、反吐或随粪便排出病原体污染的物品造成传播。方式vector-bornetransmission44当前第44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地区性西尼罗热职业性森林脑炎季节性疟疾青壮年多发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特征45当前第45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HIV传播

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也称母婴传播。6、垂直传播方式

经胎盘传播上行性感染分娩时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46当前第46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三人群易感性

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及机体的免疫程度。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特征

herdsusceptibility47当前第47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新生儿比例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易感性升高的因素48当前第48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隐性感染易感性降低的因素49当前第49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范围。

范围小的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

较大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

疫源地

疫点

疫区

epidemicfocus四疫源地50当前第50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了携带状态进行了终末消毒经过最长潜伏期,易感者中没有新的感染发生疫源地消灭条件51当前第51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气候地理因素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性第四节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52当前第52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城市化和人口爆炸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恶化

2、社会因素53当前第53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第五节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经常性的预防措施预防和控制措施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针对疾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针对易感者的措施

54当前第54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多联多价疫苗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被动自动免疫预防接种

vaccinationartificialactiveimmunizationartificialpassiveimmunization55当前第55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中国的计划免疫程序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白百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内容

plannedimmunization56当前第56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免疫程序57当前第57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甲类2种鼠疫,霍乱

乙类26种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丙类11种麻风病、流行性感冒等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疾控人员传染病报告种类

58当前第58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甲类、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或疑似病人、肺炭疽和脊髓灰质炎)、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

2小时内;其他乙类、丙类

24小时内。报告时限

59当前第59页\共有65页\编于星期五\16点对接触者的措施

留验——

甲类传染病医学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