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司考民法专题-诉讼时效与期限_第1页
2022司考民法专题-诉讼时效与期限_第2页
2022司考民法专题-诉讼时效与期限_第3页
2022司考民法专题-诉讼时效与期限_第4页
2022司考民法专题-诉讼时效与期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司考民法专题——诉讼时效与期限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的期间内,没有行使自己的权利,法院即不再依诉讼程序强制债务人履行其民事义务的一种法律制度。由于诉讼时效完成以后,将造成权利毁灭的法律后果,故亦将诉讼时效称为毁灭时效。这里的法定期间指提起诉讼的期间,亦即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有权恳求人民法院爱护其权利。而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以后,权利人则不再享有恳求法院爱护其权利的权利。

二、诉讼时效的法律特征

首先,诉讼时效是法定期间。诉讼时效区分于商定期间,是法律的强行规定,当事人不能通过协议对其加以延长或缩短。

其次,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诉讼时效遇有法定事由时,可以中止、中断和延长。

最终,它是法院通过强制力爱护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诉讼时效期满以后,法院即不再通过强制力对权利人的民事权利予以爱护,虽然权利人依旧享有起诉权,但法律不再给予其胜诉的权利。

三、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分

由于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简单混淆,所以在复习中肯定要将两者区分开来。

㈠除斥期间的概念

所谓除斥期间也叫预定期间,它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权利预定存在的法定期间。权利人假如在此期间内没有行使其权利,当预定期间届满,即要产生权利毁灭的法律后果。我国《合同法》第193条规定的,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丢失民事行为力量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但撤销权人应在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缘由之日起6个月内行使的做法。此6个月的法定期间,就是除斥期间,而并非诉讼时效。

法律之所以设定除斥期间的制度,其意义在于促使权利人准时订正自己意思表示中的瑕疵;也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准时帮助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固然也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对自己民事权利准时行使救济权。不管是诉讼时效,还是除斥期间,都是以肯定的事实状态的存在和肯定期间的经过为条件而发生肯定的法律后果的法律大事,而且其目的都在于催促权利人准时行使权利并维护社会法律秩序的稳定。

但二者又有重要的区分:

㈡两者的立法目的的相反

诉讼时效是由于权利没有时间限制才设立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除斥期间是以权利有时间限制为动身点的,其立法目的过多的是为了维持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秩序。

㈢两者的构成要件不同

诉讼时效要求同时具备法定期间的经过和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这两个构成要件;而除斥期间只要求一个构成要件,只要一个法定期间的经过即可以。

㈣两者的权利客体各异

诉讼时效均适用于恳求权;而除斥期间一般适用于各种形成权。

㈤两者的法律效力也不一样

诉讼时效届满后,该实体权利并没有毁灭;而除斥期间届满后,毁灭的就是实体权利本身。时效利益不得预先抛弃,固然对于已完成的时效利益,是可以抛弃的。所以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以后,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时效限制。抛弃诉讼时效利益的行为,仅仅意味着权利人权利得以实现,而并没有创设出新的权利;但由于除斥期间的届满,即意味着权利人丢失了实体权利,故抛弃除斥利益的行为往往等于成认了某种新的权利的创设。

㈥两者期间的弹性和起算也有区分

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其有中断、中止和延长的规定;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断、中止和延长的规定。而且,诉讼时效一般是从权利人能够行使恳求权时起算的;而除斥期间一般是从权利产生的时候起算的。

四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

在诉讼时效这一局部考试中,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也是一个重点,它一共有三点。寻常所谓诉讼时效的效力,实际上就是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问题,亦即权利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以后,毕竟其丢失的是什么权利。我国《民法通则》实际上主见诉讼时效届满以后,权利人仅丢失恳求法院通过强制力来使自己的权利得以实现的权利。因此,我国诉讼时效的法律依据即是:

㈠债务人可以拒绝履行债务

权利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不行使其权利,债务人即可以认为其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诉讼时效届满,虽然债务并未免除,但即使债务人不履行债务他也无须担当任何民事责任。而其主债的诉讼时效期满以后,相应的从债也因此而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不过诉讼时效的效力不及于起诉权。

㈡法院对债务人即不再使用强制履行的方法

虽然诉讼时效届满以后,法院就不能再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债务。但由于债务人仍旧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对影响时效开头计算的中止、中断等缘由进展了解。故可见,诉讼时效期满丢失的既不是实体权利,也不是起诉权,而仅仅是“胜诉权”,即恳求权。

以我们前面所举的例子而言,人家起诉到法院,法院就必需要受理。为什么呢?法院还没有受理,怎么就能知道人家过了诉讼时效呢?你怎么就能知道人家没有中止、中断、延长的法定事由呢?

㈢受领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诉讼时效届满以后,胜诉权毁灭,但实体权利本身并没有毁灭,仅仅是此种权利丢失了国家强制力的爱护。所以,假如债务人仍旧履行债务的,不但债权人依旧有权受领,而且,义务人在自愿履行以后,不得以自己不知时效届满为理由而恳求返还。诉讼时效届满以后,债务人的债务即变成了所谓的“自然债务”。我国《民法通则》138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同时,过了时效的债务,依旧可以用来抵消债务。故可见,其抵消权亦并未毁灭。

五、诉讼时效的范围

诉讼时效的范围又称诉讼时效的客体,无非是指哪些权利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我国《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0条规定:“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治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对于诉讼时效的客体包括债权的恳求权固然已无争议。其包括基于合同债权的恳求权;基于侵权行为的恳求权;基于无因治理和不当得利的恳求权。其他如防卫过当和紧急避险过当的赔偿恳求权。而对物上恳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有不同的观点。

东北有一个真实案例:楼上楼下两个机关,楼上将房产卖给一家个体餐馆。该餐馆为避开麻烦在楼外侧建了一个楼梯,过了几年,公安局说这是违章建筑,要求撤除,餐馆于是就要求楼下的机关重新开放公用楼梯。该机关说,已经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了,你丢失胜诉权啦!这种说法对不对?不对,诉讼时效不是针对物权来说的,所以对物权来讲不在诉讼时效的范围内。固然对物上恳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有不同的观点,不过对返复原物恳求权以及确认产权恳求权,不宜适用诉讼时效的有关规定,况且此案中还有相邻权的问题。所以,楼下必需给楼上以出路。

应当认为,由于人格权的种类较多,侵害人格权的形式亦差异很大,各种人格恳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应依据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分别不怜悯况而定。不过因侵害人身权而造成财产损失的,其损害赔偿恳求权是债权,自应适用诉讼时效的有关规定。

六、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各种财产性质的恳求权。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治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法律、法规对索赔时间和对产品质量等提出异议的时间有特别规定的,按规定办理。

七、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

(一)一般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恳求爱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以下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1.身体受到损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存放财物被丧失或损毁的。

(三)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爱护。

八、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的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

在以下状况下,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是:

1、附延缓条件的债权,从条件成就之时开头计算,但假如还定有履行期间,则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时开头计算;

2、附始期的债权,从始期到来之时开头计算,但假如还定有履行期限,则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时开头计算;

3、未定履行期限的债权,从权利成立之时开头计算;

4、定有履行期限的债权,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时开头计算;

5、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损害明显的,从受损害之日起计算,损害当时未曾发觉,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九、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终6个月内,因不行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恳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缘由消退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连续计算。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终6个月内,权利被分割的无民事行为力量人、限制民事行为力量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死亡、丢失代理权、法定代理人本人丢失行为力量的,可以认定因其他障碍不能行使恳求权。

十、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时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中断可以数次发生,但要受到20年最长诉讼时效的限制。

十一、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

诉讼时效的延长,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以后,权利人因有正值理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恳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把法定时效期间予以延长。

一般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和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都适用关于延长的规定。

期限

一、期限与期日的概念.在民法上,时间可分为期限与期日。期限,是指由某一时期连续到达另一时期的时间。期日,是指某个不行分割的固定的时间点。

二、期限之效力期限的效力有:

(1)打算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即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由期限打算。

(2)打算民事权利取得、丢失及变更,即民事权利的取得、丢失或变更由期限打算。

(3)打算民事义务的存在与否,即民事义务的担当由期限打算。

三、期限之性质及类型

(一)期限的性质故期限在性质上属于大事而不属于行为。这一大事属于法律事实范畴。

(二)依民事主体对期限有无选择权,期限的类型:

1、商定期限。2、法定期限。3、指定期限。

四、期限的计算方法依据《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我国期限的计算方如下:

1、期限的起点。

(1)按小时计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