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之经济基础──以清末民初之西北为例(下)_第1页
民族主义之经济基础──以清末民初之西北为例(下)_第2页
民族主义之经济基础──以清末民初之西北为例(下)_第3页
民族主义之经济基础──以清末民初之西北为例(下)_第4页
民族主义之经济基础──以清末民初之西北为例(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主义之经济基础──以清末民初之西北为例(下)

一、民族危机下之铁路建设与西北经济和国防1.孙中山的铁路建设计划与开发西北孙中山先生对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甚早。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孙氏力促请政府除了要重视“船坚炮利、垒固兵强”外,更必须使“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流。”孙氏详细分析前三者後,在“货能尽其流”部分中,指出舟车为近世商务发展之凭藉,并认为铁路较轮船更重要。他说:“所谓货畅其流者,在关卡之无阻难,保商之有善法,多轮船铁道之载运也。……故西人於水则轮船无所不通,五洋四海,恍若户庭。……於陆则铁道纵横,四通八达。凡轮船所不至,有轮车以济之,其利较轮船为尤溥。……数十年来,泰西各国,虽山僻之区,亦行铁轨,故其货物能转输利便,运接灵速,遇一方之困,而四境济之。虽有荒旱之灾,而无饥馑之患。……无铁路之国,动辄掣肘,比之瘫痪不仁。地球各邦,今已视铁路为命脉矣,岂特便商贾之载运而已哉?”[1]根据此段文字,可确实知道孙氏在此时已高度重视铁路的功能与优点,并将它视为经济发展的利器。此外,他亦批评清政府修筑铁道“先通於关外,而不急於繁富之区”的错误。他主张先在“繁富之区如粤、港、苏、沪、津、通等处”筑路,“路一成而效立见,可以利转输,可以利富户,”便能力谋推广,“商股必多,而国家亦易为力。”此种招商兴路的构想,在当时或较为实用。数年後,他在〈支那现势地图跋〉中,亦在地图中亦将铁路资料收入。孙氏在民元忆述此事,提及“仆曾首绘学生应用之中国地图,精神所注视者,为内部之干路,幸而亦有助於变易时人耳目之小效,於是京汉、津浦、粤汉、川汉等之干路问题,人人视为重要矣。”由此可知,孙氏在铁路建设问题上,极为留心。他日後提出庞大的铁路计划,实在是多年研究之成果,故其内容规模宏大,超脱群伦,足为路界之先导。其後,孙中山先生忙於革命活动,对铁路建设缺乏专论。但是,他每到各处,均广收图籍,以为日後之用,并且自言“留心比较世界之铁道,实偏有所嗜。”所以,在1911年底回到香港後,他便立即提出“必须各省府州县,皆筑有铁路,以便利交通,使土地出产可以输出,”并强调中国缺乏资金,必须借外债。他认为:“满清借贷之弊窦,第一则丧失之主权,第二浪用无度,第三必须抵押。若新政府借外债,则一不失主权,二不用抵押,三利息甚轻。……且借贷筑路之便宜,乃在借债可以分段而筑,易於告成,计六年之内,自可本利清偿,路为我有矣。若以我之资本,则十数年後可筑成,吃亏必大。至还债之法,则道路一经开通,物产既畅流,田土必涨价,将来由新政府征取,民必不以为病,而债可立还矣。”简单对比一下孙氏上述谈话与甲午前後的主张,已经有所变化,特别是由“招商筑路”变为“借债筑路”的资金筹措方式。这可能是因为民国政府即将成立,孙氏以共和政府的立场上,提出与在清政权管治下的不同策略。同时,孙氏当时常常提及中国是个穷国,招商集股所得的效果和所需的时间,当较借债为差。此外,在偿付筑路费用方面,孙氏希望利用“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的方法来处理。要实行这个方法,条件是建立一个新的民主政府,以代替“朕即国家”的专制政体。这在当时是即将实现的。总之,在不同的条件下,孙氏往往根据实际环境修订他的意见。因此,我们虽然发现孙氏的构想时常改变,但此绝不足以诟病孙氏,因为客观条件若已改变,便必须针对此新条件而作出适当的回应,绝不能刻舟求剑,延误大局。沈渭滨指出孙中山“在反清革命同时,已酝酿发展交通、改造中国之计划。……尤其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起,西方各国在中国纷起夺取路权,国人誓死抗争,路权与国运之关系日趋明显,故孙氏视铁路为一国命脉之所在,……为促进国家富强、民生发达之首着。”他赞扬孙氏的“交通区域思想,较之洋务人物局限於一隅之地,尤为高瞻远瞩,具有更宽广之战略眼光。”其後,孙中山先生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表示专制时代即将结束,展望前途,建设事业刻不容缓。就政治方面而言,必须“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并提出五大政务方针: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军政之统一、内治之统一及财政之统一。其中,关於种族与领土之统一两者,关系於民族主义最钜。其文曰:“国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昌首义,十数行省先後独立,对於清廷为脱离,对於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於中央,斯经纬周於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10]在民族及领土统一的基础上,中国才能有健全的发展,免受列强之蚕食。对外方面,孙氏力主开放政策,认为必须将“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11],并坚持平和主义,以求令“中国重见於国际社会”。一般言论对孙中山的铁路借债政策,常常提出批评,原因之一,就是未能把握孙氏“开放政策”的重大战略意义。从晚清一段丧权辱国的外交史来观察,中国革命似乎必然会召致列强瓜分。在此环境下成立之新政府,孙氏力倡门户开放,主张大规模利用外资以修筑铁路,引致国人的疑惑,是不难理解的。可是,孙氏认为要彻底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往清廷所采取的闭关政策必须完全改变,特别是清末民初边疆极为不稳,蒙古、西藏、满州和新疆都在外力的严重威胁下,随时成为列强附庸的可能。所以,孙氏分析列强的对华政策:“各国现在对我之态度皆取一致进行,未有一国肯於先犯众怒。……盖以各国对於我国皆有种种利权关系之故,如一国有单独之行动,即启别国之惊疑。……故鄙人以为目前重大问题,莫如外交。……我若改变闭关主义而为开放政策,各国对我国种种之希望,必不能再肆其无理之要求。”[12]孙氏以弱小的暹罗为例,人口仅有五百万,“然至今能保其独立国之资格,其领土如故,主权如故,此无他,即采用开放主义。”他更以俄国、日本、意大利为例,其制造业、兵工厂皆为外人主持。[13]我国若举办兵工厂,用外人办理,与他们“订立一定之期限,届期由我收赎,并非利权永远落於他之手。”最後,他更以我国特殊情形,指出对外开放之必须。他说:“即如主张十年修二十年万里之铁路,势不能不利用外资,即开放主义。从前我国之受害,即因凡事自己不能办,又不准外人来办;然一旦外人向我政府要求,或以其政府之名义向我国要求,我又无力拒绝,终久仍归外人之手。如满州之铁路,全归日俄之手,即其例也。但路权一失,主权领土,随与俱尽,此大可痛心者。因保存小事而失大事,何若开放小事以保存大事为愈。故今日欲救外交上之困难,惟有欢迎外资,一变向来闭关自守主义,而为门户开放政策。”[14]以上就已发生的事例,来说明借债筑路、开放门户政策的逼切性。此外,他还指出“满清借债修路,其弊病在条约之不善,而非因借外债。……若使条约不碍主权,借债亦复何伤。”[15]在了解到孙中山的铁路与民族主义、铁路与门户开放及借债筑路等问题後,我们再考察一下孙氏的铁路干线的规划与西北地区的关系。关於孙氏在民国初年的铁路线之记述,以1912年6月25日对民立报记者的谈话最为详尽。孙氏首先指出“实业范围至广,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者,指不胜屈,”而求其最根本者,殆为铁路。所以,他强调“苟无铁路,转运无术,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16]虽知铁路之重要,但发展重点,仍需有所根据,不能胡乱修筑,如晚清商办铁路般混乱。[17]孙氏提出干路修筑计划,指出晚清的“京汉、津浦、粤汉、川汉等干路问题,人人视为重要”。他认为“此仍为腹地狭隘之计划……尚非通筹全局。”故只是“聊以自足而矣”。[18]在他的构思当中,真正沟通全国的干线,有以三条:“南路:起点於南海,由广东而广西、贵州,走云南、四川间,通入西藏,绕至天山之南;中路:起点於杨子江口,由江苏而安徽,而河南,而陕西、甘肃,超新疆而达於伊犁;北路:起点於秦皇岛,绕辽东,折入蒙古,直穿外蒙古,以达於乌梁海。”[19]孙氏并十分强调以下原则,作为规划干线的准绳:“振兴实业,当先以交通为重要;计划交通,当先以铁道为重要;建筑铁道,应先以干路为重要;谋建干路,尤当先以沟通极不交通之干路为重要。盖交通尚便之地,人见僻远之干路正在兴筑,而投资相应起营稳便之内部干路者必多。故吾人能放大目光,全力注意於其所难,是不啻四面包围,适促全国人群起而竟成计划之内线,是难以适之易之也。”[20]孙中山先生由连接边区的大干线入手,从而促进国内外投资者的起而响应,於是大量饲养线亦当同时迅速出现。我们若留心孙氏的三大干线,便能得悉其计划之宏大,与全国均衡发展之目的,均寄托其中。三大干线的终点均为位处中国大西北的新疆与蒙古。由於这些偏远地区比较难吸引投资者,因此,孙氏利用外资以地区区分,亦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为筹借外债,兴造某某数线铁路。第二为准许外国公司,兴造某某铁路。第三为组织公司,或全系华人资本,或中外合资,兴造铁路,订定租期若干年。第一计划,拟施於边境一带。第二、第三计划,拟施於户口稠密之处。”[21]孙中山抱着与全民同享康乐富强的理想,所以他的计划,眼光并不局限於繁荣富裕的沿海、沿江地区,而是极具战略意义地掌握全局,对贫穷落後、发展缓慢的广大内陆地区,同时加以统筹兼顾,不使遗漏。孙氏更发现一个铁路经济的特殊规律:沟通极不交通之干路,不但可促进内地线路的勃兴,更能收到开辟殖民地的效果。[22]孙氏凭着这个经验再加深究,终於在1919年出版的《实业计划》中,正式发现了一条铁路经济的新原则:“由人口众多之处,筑至人口稀少之处之铁路,利益尤大。”[23]这个见解,对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仍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孙中山先生关注广大边疆的开发,其实是受到当时中国经济极为贫弱、内地人口过多及列强对蒙、藏等地区的觊觎等原因所剌激,而导致孙氏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此事稍为复杂,故分为改善民生和巩固边防两小节,分别加以叙述。[1]《中国国民党与中国铁路》上册,页6─7。同上。《国父全集》,〈杂着〉页2。同上书,〈谈话〉,页19。同注82。《中国国民党与中国铁路》上册,页8。同上。沈渭滨〈交通为实业之母─孙中山交通思想初探〉,《近代中国》,第一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页279。同上。[10]《国父全集》,〈宣言〉,页8。[11]同上文,页9。[12]《国父全集》,〈演讲〉,页34─35。[13]同上。[14]同上。[15]《国父全集》,〈演讲〉,页30。[16]《国父全集》,〈谈话〉,页18─19。此文的题目为〈铁路计划〉。[17]参看全汉昇、何汉威〈晚清商办铁路〉,收於《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卷9,上册,1978。[18]同上书,页19。[19]同上。[20][21]《国父全集》,〈谈话〉,页27。[22]同注97。[23]《实业计划》,《孙中山选集》﹝中华书局,1978﹞页200。

2.铁路建设与改善民生之关系孙中山先生的三大干线,均以中国的大西北为终点,究其原因,实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极大。他认为中国“既贫且弱”,如要有所改善,莫如“扩张实行交通政策”。他批评“世人皆知农工商矿为富国之要图,不知苟无交通机关以运输之,则着着皆失败。”他并回忆“前时在安南、广西曾见农家烧毁陈榖,询之,因运道不通,无处可藏,故毁弃之,”足证交通之重要性。[1]同时,中国人口太多,“游手无业,饥寒交迫之同胞,遍地皆是”,若要“使全国同胞人人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就要办铁路、开矿、工商、农林诸伟大事业。”1912年9月2日孙氏在北京铁路协会演讲,以满州大豆的产销为例,说明铁路对促进农业的钜大作用。他说:“当东清南满两路未成之前,满州之大豆,仅由营口一处出口,每年出口不过一百余万。自两路修成之後,今则达一万万以上。皆因两路交通之利,故东三省农民,受益匪浅。”铁路能便利农产品的运输、降低运费、使市场扩大,从而鼓励更多人从事生产工作,满州大豆产量的急升,正是个极佳的例子。至於矿产方面,孙氏指出我国“煤矿蕴藏之富,甲於全球,英美亦所未及,如能合全国之资与力,分头开采,并多筑铁路以便运输,能如是则民富矣。”孙先生曾进一步指出:“中国物产无不丰富,惟待开发而已。……路线敷设之後,则物产之价价,势必增长数倍,因此种路线,不啻将昔日市场与生产者遥远之距离,缩短於咫尺之间也。至地下蕴藏采掘,金属物产之开发,其利益之丰富,乃显而易见者。”因此,经济开发、改良生产、促进民生的效果,均一一在铁道修筑後获得。除此之外,孙中山在指示三大干线後,特别提出铁路建设是“破荒”之利器。他对“殖边移民、开濬利源”是极为关切的,因此,北路建设尤为急迫。他解释说:“更有进者:货之弃於地,必荒僻为多。荒僻之足以移民,为世界所公认。生齿之繁,至吾国而极矣!仅以内部容吾民,恐即交通便利,而谋仍难,即兴矿务,尚有工不应人之虞,农产无可加辟,早有不食不应工之患。……吾有天然固有之殖民地置而不经营,则以患贫之国,又自重过度之困,乃不谓大患不灵者也。”中国历代均有移民实边之政策,孙中山对此可能有借监历史之处,但就其所建议而论,殖民计划之鼓吹,主要时针对内地人口过盛的情况。为我国过多人口寻求有效而简捷之殖民区,那有比西北更广大、更辽阔的地方来渲泄众多的内地人口。因此,仅就人口移殖一点而论,就充分说明孙氏规划的三大干线均以大西北为终点的现实意义。[1]《国父全集》,〈演讲〉,页24。同上书,〈演讲〉,页24─25,57─58。同上书,〈演讲〉,页32。《中国国民党与中国铁路》上册,页9。同上书,页31─32。同上书,页12。关於殖民的生活安排,孙中山在民初并没有加以论及。直至《实业计划》、〈第一计划〉完成後,对蒙古、新疆的殖民,才有详细的解决。

2.铁路建设对巩固国防的贡献如要了解孙中山铁路计划对巩固国防的意义,应先看他对边疆民族之关心态度和对边情的留意。在孙氏的言论看,可以肯定他非常重视民族的平等。在1912年2月23日清帝退位不久,孙氏发表〈临时大总统布告国民消融意见蠲除畛域文〉,强调“中华民国之建设,专为拥护亿兆国民之自由权利,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而今而後,务当消融意见,蠲除畛域;以营造为无利,以公益为当谋,增祖国之荣光,造全民之幸福。”[1]由於他对於蒙古、满州、新疆、西藏在列强威胁下的危险,极为关注,因此,他在规划三大干线时,非常注意上述地区的经济开发问题。北路穿过辽东、内外蒙古;中路由陕甘直抵新疆之伊犁;南路则穿越云贵之间,越西藏,直达天山南路。三路之中,孙氏“以为北路为更急。北路乃固圉之要道,亦破荒之急务。”所谓“固圉之要道,破荒之急务”,是指受日俄威胁下,满蒙在当时岌岌可危,已完全为其所控制。因此,孙氏以殖民为手段,以巩固边防为目的,希望藉铁路的修筑,加强内地与西北的联系。此外,修筑铁路亦可以减少养兵之数。以中国广阔的疆域而论,若缺乏有效的运输工具,即使有兵二百万,也不足够应付外患。孙中山说:“譬如中国有兵二百万,分布二十余省,平均每省不过十万人,以三十万兵,即可以制我而有余。……且交通不便,则运兵运饷,俱不能速,及其到时,则大事去矣。故名为有兵二百万,与无兵同。”以1911年底蒙古独立之兵力而论,蒙古王公所拥有的军队与俄国哥萨克两连士兵合共不足五千人,本并不算庞大。可是,驻紮在伦库的中国士兵仅四百名,若要由北京或内蒙调兵前往镇压,动辄需时数月,真可说是万事皆休。反之,若当时有铁路直达库伦,军队可藉便捷运输源源输送往战地,形势自然大不相同。所以,孙中山认为若中国建成完善之铁路系统,分布全国,则“有兵百万足矣,盖运输便利,不过数日可到,分之虽少,合之则多,以百万敌三十万,加以主客异势,蔑不胜矣。”其实除了蒙古外,满州、新疆、西藏之形势,与此亦颇相近。这些区域均远离中国本部,交通极为迟缓,故常为列强觊觎的目标。孙中山先生认为当日中国的病源,主要是由於交通不便。“如由山东至新疆路程,须行五六个月,较西人环游地球,尤为迟滞。此等弊病,於政治军事矿产商工事业,均多窒碍。”若新疆被外国军队入侵,後果实不堪设想,因支援的军队缺乏有效的交通工具,非用上三个月的时间,不能从最近的省份抵达伊犁。概括而言,中国因缺乏铁路,故“幅员虽广,自南而北,自西而东,交通不便,载运不灵,虽大无济。”在讨论铁路对保全领土的意义上,孙氏认为修筑干路的工作,“尤不可复”。他以民初的边疆为例,沉痛地指出:“现在以国防不固,致令俄在北满及蒙古横行,日本在南满州横行,英国在西藏横行。若我国兵力能保护边圉,断无此等事实。然我国果无兵乎?则何汲汲於筹借外债,遣散军队。既须遣散,其额必多,然用兵之时,则并一兵而无之。此何故哉?此即交通不便之故。”所以,孙氏认为“今日修筑铁路,实为目前唯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於此举。”但是,一般论者担心借债筑路,容易引致列强的渗入。他们非常忧虑如按孙氏的利用外资的办法,会产生以下的困难:“满州、蒙古在日俄势力范围下,如批归日俄承办,适中日俄之计,中国前途,益形危险。如另觅他国,而不归日俄承办,日俄又必干涉。”这些问题,孙中山先生亦深感“棘手”。所以,为避免与中俄冲突,中国方面“尽可先从内地各省之路筑起,暂留承办满蒙路线,以待最後之解决。”他估计俄亦缺乏资本,即令“日俄用各种方法筹得资本,坚请承办,只要合同上之条件订立妥善,亦无不可允许之处。”[10]这种门户开放政策,与前清条约绝对不同。如以东清铁路为例,“东清铁路……当时订约,允许俄人以置兵保路之权,”引致俄人任意行动,後患无穷。可是,孙氏在民初“主张请外国资本家包办中国铁路,将来订约,必不许外人有置兵保路之权。……主权在我,操纵自如,即日俄承办,亦无不可。”[11]为了给国人一个清楚明白的实例,孙氏在民国二年七月与英国波令公司(PaulingandCompany)签订〈建筑广东至重庆之铁路借款契约草案〉,其中第十三条便规定铁路及一切附属财产,“皆由各地方官极力保护”,而英国并无派兵护路的权利。[12]因此,以往列强藉筑路而划定之势力范围,在新的条约下,孙氏认为绝对不会再次出现。当孙中山还是临时大总统时,他曾致电在北京的蒙古王公,希望他们能推举代表前往南京讨论国事。孙氏在电文中指出:“汉蒙本属同种,人权原自天赋,自宜结合团体,共谋幸福。……今全国同胞见及於此,群起解除专制,……政体虽更,国犹是国。……谅诸公明达,必表同情。……蒙地辽远,或未甚悉,而俄人野心勃勃,乘机待发,蒙古情形,尤为艰嶮,非群策群力,奚以图存?夙仰贵王公等关怀时局,眷念桑梓,际此国势阽危,浮言四煽,西北秩序,端赖维持。”[13]对於外蒙独立一事,孙氏愿能有所补救,以免国家陷於分裂。唯此事蒙人蓄志已久,俄人又乘势向外蒙扩大影响力,致使孙氏此电文,难收实效。同年11月9日,《俄蒙协约》披露。一星期後,孙中山在〈致袁世凯劝不可承认俄蒙之约电〉中,表示:“华日联盟,大有可望,假以半年至一年之时,当可办到,故俄蒙之约万不可承认,当出以最强硬之抗议,使此问题延长时日,则必有良善之结果,目下尽可以不理处之,以观俄政府之行动。再俄蒙之举,不过一二好大喜功之徒欲乘我之不备,以博功勳,实非俄政府之本意,故对此事以牵延为第一办法。”[14]同年12月,孙中山先生更以极高的笔调发出〈钱币革命通电〉,主张利用举国一致的民气,与俄人周旋到底。他说:“俄人乘我建设未定,金融恐慌,而攫我蒙古。……我国人皆知蒙亡国亡,与其不抗俄屈辱而亡,熟若抗俄而为壮烈之亡。故举国一致,矢死非他也。以文观之,民气如此,实足救亡。”[15]孙氏主张以激烈手段来对抗俄人。为改善政府的财政状况,他公开呼吁实行钱币革命,以解决国家财政的困难和促进社会之工商事业,以期在半年内出五十万於外蒙北满”。我们若比较此〈通电〉与〈致袁世凯电〉,明显发现两者在处理〈俄蒙协约〉上反应截然不同,估计孙氏基本态度是低调与拖延,在宣传上则采取高姿态,以对政府造成一定压力,使其不可轻率承认〈协约〉。有学者认为孙氏“即使出於宣传目的,这也是个很冒险的行为。”[16]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问题,因为他只看到中国方面的弱点,但却看不到俄国自身的弱点。当时俄国政府正全力注视巴尔干地区,根本不赞同同时在另一地方发生事故。孙氏在给袁的电文中,已将此点指出。总之,孙中山希望利用铁路来沟通交通极不方便的西北边疆,利用现代化运输工具来对西北殖民,并藉此改善该区的经济条件和巩固西北地区的国防。[1]《国父全集》,〈誓告〉,页6。《中国国民党与中国铁路》上册,页11。同上书,页14─15。同上书,页15。同上书,页30。同上书,页13。同上书,页18。同上。同上书,页26。[10]同上。[11]同上。[12]同上书,页55。[13]《国父全集》,〈函电〉,页124─125。[14]同上书,〈函电〉,页175。[15]同上书,〈函电〉,页179。[16]朱宗震《孙中山在民国初年的决策研究》,页271。

一、结语:民族主义之经济基础本文探讨清末民初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状况,特别是蒙古和新疆的变化,来说明维护领土完整,民族独立运动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若缺乏这种条件而要完成上述目标,将会遇上重重的困难和障碍,而最终之结果,也是难逃厄运。从晚清新疆和蒙古的史实观察,新疆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出现阿古柏政权,朝廷曾因其僻处西陲,发展缓慢,企图放弃,最後经左宗棠力争,才采取积极立场,派兵平乱。事後,左宗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