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氮及其化合物【考点要求】考点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考点2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响考点3 氨气和水、酸的反响,了解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稳定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响等性质考点4 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于Cu、C反响,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考点5 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生疏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可持续进展的思想。【考点梳理】1、氮气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只有在肯定条件〔如高温、高压、放电等〕H2、O2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响。与氧气反响 N2+O2=====放电或==温2NO2 与氮气反响 工业合成氨 N2 2 用途;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硝酸、氮肥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氮气还常被用作保护气;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氮的固定指的是将游离态的氮〔即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 工业固氮 、闪电固氮、生物固氮三种。“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闪电固氮的过程。2、NO2物理性质:无色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2NO2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22化学性质:空气中的NO在肯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和氧气反响: 2NO+ O2== 2NO222 2 2 与HO的反响: 3NO +HO===2HNO + NO 2 2 2 与碱的反响 2NO+2NaOH===NaNO+NaNO+HO 试验室常用 NaOH 来吸取二氧化氮2 3 2 2用途及危害2 3 空气中的NO与水作用生成HNO,随雨水落下形成酸雨,工业制硝酸最终也是用水吸取生成的NO2 3 :N2NO2NO2H2HNO3氮肥O21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用氨气做喷泉试验。化学性质:氨气具有复原性:4NH3+5O2氨与水反响 NH3+H2O
4NO +6H2O4NH3·H2O 是一元弱碱。NH3·H2O NH++OH—44氨水中存在的分子有NH3、NH3·H2O、H2O ,存在的离子有NH+、OH—、H+〔极少量〕4;氨水密度小于水,氨水越浓氨水的密度越小。与酸反响生成盐4 氨气盐酸反响:NH3 + HCl === NH4Cl 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时,会生成浓的白烟可用来检验氨气氨气和硫酸反响:2NH3+H2SO4=〔NH〕SO4 氨气和硝酸反响:NH3+HNO3=NH4NO3铵盐的性质物理性质; 全部铵盐都易溶于水。化学性质: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NH4HCO3△ NH3↑+H2O↑+CO2↑NH4Cl △ NH3↑+ HCl↑铵盐与强碱反响NH4Cl+NaOH ==△=NaCl + NH3↑+H2O _4(NH4)2SO4
+Ca(OH)
==△==CaSO
+2NH
↑+2HO4 3 2432离子反响方程式NH++OH—==△== NH↑+H4 3 2432留意事项:①要反响生成NH3必需有加热条件,否则主要生成NH3•H2O ,②铵态氮肥避开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44NH的检验:取样,参加NaOH溶液,加热,假设有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产生,NH+44〔3〕试验室制取氨气:2 4 2 3 原理: Ca〔OH〕+2NHCl△CaCl +2NH↑+2H2 4 2 3 装置: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检验方法:试管口放用酚酞浸泡的棉花,现象是棉花变红色。2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收集较纯洁氨气枯燥:碱石灰(CaONaOH的混合物)硝酸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强酸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注:与金属反响时,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不产生氢气。不稳定性:4HNO3 ===光或加热= 2H2O + 4NO2↑ +O2↑ 〔浓硝酸的保存棕色瓶中,避光〕试验室里的浓硝酸呈黄色,就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硝酸的原因。3 2 2 强氧化性:不管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响:HNO3几乎能与全部的金属发生氧化复原反响。Cu+4HNO3(浓)==== Cu〔NO〕+2HO+3 2 2 2 3Cu+8HNO3(稀)==== 3Cu〔NO3〕+4HO+2 3 3 2 Fe+6HNO3(浓) ==△== Fe〔NO〕+3HO+3 3 2 3 3 Fe+4HNO3(稀) ==== Fe〔NO〕+2HO+3 3 3 3 2 Al+6HNO3(浓) ==△== Al〔NO〕+3HO+3 3 2 3 3 Al+4HNO3(稀) ==== Al〔NO〕+2HO+3 3 C+4HNO3(浓) ==△== CO2+4NO2↑+2H2O规律:浓硝酸一般被复原成NO2,稀硝酸一般被复原成NO ,金属被氧化成相应的金属硝酸盐。钝化Fe、Al 等在冷的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用HNO3 清洗银镜反响后粘附在试管内壁上的Ag与局部非金属反响时,一般被复原为NO2 ,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C+4HNO3(浓)=△=4NO2↑+CO2↑+2H2O氮的氧化物与环境空气中的NO、NO2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制硝酸工厂的废气。汽车尾气中催化剂可将CO和NO反响生成无害物质N2 和CO2 。化学方程式是: 2CO+2NO=催化剂=== 2CO2+N23通过对氮及其化合物的之间的转化关系比较和归纳,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学问的一般方法(B)写出对应转化过程所需的物质或条件,有编号的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N NO NO2 23NH NHNO HNO33 4 3·NH HO·3 2
NH+4① N2+O2=放电或高=2NO② 2NO+ O2== 2NO2③3NO +HO===2HNO + NO③2 2 34 ④ NH3+HNO3===NH4 2⑤浓硝酸和金属反响生成NO2⑥稀硝酸和金属反响生成NON + 3H2 2NH +5O3 2
2NH34NO +6HO2七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试卷的难易程度定位在面对大多数学生。该份试卷紧扣教材,突出重点,留意对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的考查。二、题型分析: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共15道小题,学问掩盖面较广,重点、难点和疑点比较突出,留意力量考察。考察以动词为主,兼顾其它词类,并考察句法和语言点。考察的方式突出了语境。完形填空文章对学生的语言理解力量和综合运用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重点突出了对单复数和语言点的考察。阅读理解4表达课程的理念。依据《课程标准》五级有关读的目标描述,问题符合“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等目标描述。阅读表达课标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的理念。通过阅读短文,主要考察学生依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阅读的难度不很大,完成任务的环节也比较简洁。书面表达书面表达中仿写与课本内容有着极大的相像之处,是对教材的深加工,做到了学以致用。创写作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课程标准》有关写的目标描述,考察了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力量。三、典型错误分析第一大题单项填空中,错误率较高。主要问题是对单词没理解透,寻常讲过的语法没记住,不能敏捷应用。交际运用失分较多,主要是课文把握不到位。书面表达中考生的主要错误有:在完成句子时不敬重原句的中文意思,转变了句意;不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力量较差;思路不清楚。语言的根本功不扎实,病句较多;〔5〕书写习惯不好,卷面不干净。书面表达局部中常见错误形式:时态错误。a.时态混淆b.时态前后不全都c.主谓不全都句子构造错误。单词错误如:make写成mate等。四、问题及对策〔一〕主要问题1、学校两极分化明显。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两极分化,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转化提高,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大多数学校来说,任务照旧困难。2、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不扎实,学生对一些根本词汇、语法、句型的把握不够娴熟,也就谈不上运用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留意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的合理、有效地训练,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3、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力量不强,试卷中有很多试题要求学生在肯定的语境中敏捷运用学问独立解决。但考查的结果却暴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寻常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力量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而不是单纯地教师讲语法,学生背语法。4、学生的书面表达中中国式的英语较多,拼写错误也较多,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展有效的写的训练仍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二〕对策及建议英语教师要更好地把握《英语课程标准》对日常教学的指导。英语测试强化“突出语篇,强调应用,留意交际”这一原则,根底学问的考察从留意语言形式转变为留意语言意义,并要求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其特定的含义,在情景设计上更加敏捷和有用。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需要在留意语法学问教学的同时,更应当留意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这就要求在寻常的教学中,留意语言的应用价值。1、抓好听力训练关。留意培育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把习惯变成力量。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有关五级听的要求,加大听力训练量。在教学中不仅要培育学生的听力技能技巧,还要扩大听力资源,使学生能尽可能多的猎取语言输入量,使其听力水平逐步提高。2、要求教师在寻常教学中乐观创设情景,促进口语沟通。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正确使用语言。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编写有助于开展口语沟通活动的材料,要设法创设沟通活动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观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3、强化阅读,正确引导,开阔视野。随着《课程标准》的实行,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考对考生阅读理解力量的考察,已由过去五个W的浅层考题过渡到找出短文主旨、推断深层涵义、文中细节和猜词解义,特别要留意语篇和应用。为此,在初中阶段必需适应这一要求,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提高5考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而且要帮助考生把握阅读技巧。4、循序渐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