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第5章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节:优秀的民族思想精神_第1页
《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第5章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节:优秀的民族思想精神_第2页
《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第5章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节:优秀的民族思想精神_第3页
《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第5章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节:优秀的民族思想精神_第4页
《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第5章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节:优秀的民族思想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第5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1节:优秀的民族思想精神第五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一节

优秀的民族思想精神

民族思想精神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它的涵义应该是民族全体成员社会实践与历史进程同步体现的思想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思想精神在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是有着不同的思想精神体现的。也就是说,民族思想精神既有其历史传统的体现,又有其时代特征,是相对不变之中有变化的,一成不变的民族思想精神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华民族思想精神,即现代的民族思想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在其五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历史性总体体现,它既有历史传统的性质,又带有当代历史特点,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体。

民族思想精神,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性的本质是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唯物辨证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道学,曾经多次产生嬗变,它的实际历史传承,是客观唯物论和主观唯心论在围绕社会政治及政治变革中,相互斗争的一种交织性体现。因此,作为民族思想就不像个人思想那样较为简单,而是同时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存在的。只不过,我们一般都将传统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思想,称作民族思想精神。精者,精妙、精粹、精华、精深之所称。神者,神妙、神奇、神智之所谓。如《易·系辞》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对于腐朽的、糟粕的思想,非但不称其为“精神”,也不单称“思想”,通常都要冠之以“封建”、“迷信”等思想性质错误方面的特定词以作表述。但是,只要是我们经过历史、唯物、辨证、求实地进行研究和总结,就不能不承认:举凡科学的、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思想精神,都是由唯物、辨证、求实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理论指导了社会历史实践而蔚成的。凡是一些错误的、有害的思想,都是以背离道学原理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为根源。本节,我们就对优秀的民族思想精神试作一点分析:

(一)由唯物而知勤劳务实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从其一产生的时候,就公开宣称了它的唯物性和求实性,说其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以及人类社会万物变化规迹而产生的,其所论的“天、地、人”俱为物质,这是中国古典哲学唯物本质的最根本原因。因此,唯物求实就历史性地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族精神内容之一。所以,轩辕黄帝治国,就强调国之本在民,民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指出“知地宜,顺时而树,节民力以使,则财生。赋斂有度,则民富”,民富则国强。此中的“顺时而树”就含有“勤”的意思,勤劳才能生财。“节民力以使”,说的就是“俭”,只有勤而又俭,才能致富。这是理财方面开源与节流的辨证统一观,阴阳互根互依观。同样,虞舜帝亦大力倡导“克勤于邦,克俭于家”①的精神,这是中文里“克勤克俭”一语的由来。“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是针对治国官员而提出的,这就是廉洁奉公、反对腐化、知耻自爱的具体要求。在普通民众,就是勤劳光荣,浪费可耻,爱护公私财物的思想道德风尚。

唯物的本身,就是求实。然在纷纭复杂的人类社会里,在变幻莫测、万象纷呈的事物中,真正能够做到名符其实,有真———————————①

《尚书·大禹谟》所载舜语。

知灼见,既唯物而又辨证地对待一切问题,处理好事情,却并不容易。所以,《黄帝经·经法·名理》就说:“天下有事,必审其名,名正而循名,究理之所之,是必为福,非必为灾。是非有分,以法断之。”《称经》篇又言,“内事不知,不得言外。细事不察,不得言大。”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①。

在纷纭复杂、变幻莫测、万象纷繁的事物中,能够作到唯物、辨证、求实,其中就有法则,这便是学问。有了学问,才能真正做到正确地观察、认识、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因此,要做到唯物求实,就需要有坚韧的毅力进行学习。故荀子就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②中华民族正是在唯物辨证的哲学理论指导下,勤于学习,勤于劳动,爱物节俭,坚韧求实,锲而不舍的哲理弘扬和激励下,才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同时亦为全人类的历史进步,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

(二)求变通而推动社会变革中国古典哲学,是研究总结天、地、人类社会三大方面万事万物变化的客观规律学,是用以指导人类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历史变革,以适应自然之道而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博大精深学问。所以,中国古典哲学经典《易》经就从头至尾都讲事物变化规律、道理,谓之变化之道,改革之道,变通之道。并且,举以伏牺、神农、黄帝、唐尧、虞舜、商汤、周武顺应———————————①

《论语·为政》。②

《荀子·劝学》。

天时、民意、社会发展形势之需,适时推动社会变革的著名史事,强调“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重大意义。惟其如此,将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作一个比较,人们便不难发现,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极富变革精神的伟大民族。在这方面,不论是帝王将相,文人学者,黎民百姓,为了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为民族强盛而推动社会变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献身者,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真是数不胜数。如春秋之际,为推动社会变革而兴起的“百家争鸣”,管夷吾改革政治,郑子产为国兴“谤政”,公孙鞅变法强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拓跋宏改制易俗,王安石变法革新,康有为上书议维新,孙中山推翻帝制等等。至于黎民百姓,则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更是积极参加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如陈胜、吴广至国家危难之际揭竿而起者,更是充满了史书之载。这就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历史进步最根本的、深刻的思想精神方面的原因。

(三)重内因而自强不息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名词术语中,虽然没有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内因、外因名词,但这并不表示其没有内因外因之分,不重视内因、外因的辨证论述,我们曾经举《睽》、《革》等卦论证过这个问题。也多处指出了中国古典哲学特别强调内因,也就是主观能动作用的问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观国者观主,观家者观父”。“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不患无位,患无所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中国历代爱国志士都将修身砺志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重要前提,就连少儿读物都讲“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就是强调内因,强调每个人自身的主观能动、奋发有为精神之培养与锻炼。惟其如此,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头悬梁、锥刺股的学者,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君王,壮于“马革裹尸”而还的将士,认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普通民众,由此构成了一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自强不息的历史画卷!

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就不甘落于人后,就要奋发而有所为;一个有着五千年自强不息精神的中华民族,当然也要永远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荡涤近代被侵略、被欺辱、被杀戮之耻,而实现历史性的伟大民族复兴,亦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四)懂辨证便由家而爱国中国古典哲学与西方哲学,既有某种相同或相似之处,更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同之处。例如,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是将“天、地、人、时”合四维为一絷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而以之为指导来观察、研究、分析事物变化规律的。一维是线,二维成面,三维构成立体事物,加上时空变化观念,就是四维立体变化着的哲学理论体系,这就是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的哲学根源,它比西方哲学的线性思维方法要科学得多。也只有这样的思想方法,才是真正的辨证思维思想方法。

我们在介绍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卦画传承载体中,就曾详细地分析并指出每一个卦画都包涵有:天道阴阳,地道阴阳,人道阴阳,内因具体条件,外因具体情况,以内因为主体、以外因为条件、内外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变化的全部时间过程与每一个具体时段的具体条件分析。同时,又始终将这一事物变化过程视为一元事物的总体。在文字表述方面,同样是如此。如论述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就始终与天道、地道、阴阳相感紧密联系:“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故“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礼义有所错”指的就是男女互爱,夫妻互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阴阳相感,上下相交,其志和同,互为依存的伦理道德规范。

《易》经中的这些话,不仅将人类的产生与天、地、万物之间的自然性阴阳互依关系一语道破其机,而且也对家和国之间的关系作了历史、唯物、伦理、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关系辨证,而进行了准确的论述。对此,我们不妨稍加分析:

其一,指出了家庭是由男女异性相引、相爱为基础,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而形成的一种基本社会生活组织形式。而国家的社会组织形式,则正是在家庭组织出现后才有的,因此,国家组织,正是家庭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文明时代的一种扩大性社会延伸。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辨证论述。

当今世界,在文明起源和国家起源的历史研究中,充分证明了《易》经关于家与国之间的历史渊源的科学论断:没有家庭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出现,便不会产生社会财富私有制度,而没有私有制度的产生,便不会由此面引发掠夺财物的战争,并由此而导致氏族联合为部落,最终又由部落兼并而形成国家这种社会组织形式。

其二,《易》经又以阴阳辨证统一的观点,指出了国与家的关系,亦同男与女、夫与妇、父与子、君与臣、上与下的关系一样,是阴阳异性相引、互感互动、互为依存、互为己根、而又互为制约的辨证统一关系。这两者之间一代表公利,一代表私利,只有相异,才互为依存,只有相反,才能相成,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失根而不能独立存在了,因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与阳,任何一方失去其赖以存在的根本,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其存在的条件。

惟因有了以上的辨证思想理论为指导,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千家万户的老百姓是立国之本。这就是《尚书》中所说的“民为邦本,本因邦宁”的道理。而对于千家万户的老百姓来说,则国又是家赖以存在、得以安居乐业的根本性保障。所以,中国人自古就明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之难保,何以为家”之理,由此而将为国尽忠作为人生操守之大节对待。

其三,依中国古典哲学理论而言,举凡阴阳互依的双方,其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相互的。所以,在“国”与“家”的关系处理上,就是要求治国者要爱民,要求治家者爱国,这就是哲理上的阴阳互感、互引、互动、互渗、互为己根的体现。因此,轩辕黄帝就说:“吾畏天,爱地,亲民”,“尤为爱民,与天同道”。帝喾曰:“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故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吾慎此而已矣。”周文王曾问吕望何为“国之大务”?吕望告诉周文王:“爱民而已”。对于如何爱民,吕望总结说,“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斂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①。

执政治国者爱民,以民为本。人民便爱国,以国为根。中国人自古以忠、孝为贤,教人入家事父母而尽孝,出门报国而尽忠。如赵武言:“临患不忘国,忠也……图国忘死,贞也”②。公孙侨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③。马融曰:“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不思报国,岂忠也哉”?④说到底,爱国思想正是平等、————————————①

《六韬·文韬·国务》。②

《左传·鲁昭公元年》。③

《左传·鲁昭公四年》。④

《忠经》第一章、第十七章。

博爱、民主思想的一部分。假如执政治国者不爱民,不保护一家一户的人民利益,则民也就不会爱国,对治国者而言,这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之所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自古及今从来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强敌的入侵,能够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地卫国,就是他们由热爱自己的家园之所致,就是由古老的中国道理哺育之所致。

(五)知量质之变而重团结奋斗凝聚、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精神之一。此种民族思想精神的发端、蔚成、以及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自非偶然,而是既有历史根源,又有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双重影响在起着重大作用的。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对这两个深刻的历史原因并不十分清楚。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个原因。先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原因:民族,并不是依血缘关系形成的,而是依一定程度上的共同居住地域、共同经历的历史、有着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就我们这五十多个现代民族而言,有许多不同名称的民族,实际上原来是一个族群。也有的现代民族中是包涵了历史上的许多不同族属形成的,汉族就是如此,她几乎包涵了五十多个现代民族的所有成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民族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范畴的,并不是自有了人类之始就有的,而是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才渐次形成的。现代民族的历史形成是经过了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几个历史阶段的,而几乎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是有分、有合的。

人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一条龙”,因为歌词是这么唱,文章里是这么写,但“这一条龙”是从哪里来?我们现在的这五十多个民族与这“一条龙”是个什么关系?这就不是所有的人都清楚地知道的。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根源,我们就从这条中华龙的形成与演变说起。

龙的形貌,是综合了牛、马、羊、蛇、鹿、鸟、鱼、猪、虎等许多动物的基本特征,而形成的一种形象,这是伴随着国家制度的演变,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氏族大团结、大融合而形成的。其最初的根源,来自于中国原始社会中母系氏族时期出现并形成的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普遍发生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阶段,这几乎是世界各民族历史上都经过的。图腾崇拜产生的思想基础,就是古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种以原始思维方式为基础,对于古人类起源、生命起源、生命演化、以及人类自身发展演变历史的探索和认知体现。这种认识,当然不是客观唯物论,而是典型的主观唯心论。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万物有灵”论。所以,列维·布留尔就说:“在万物有灵论的信仰中,在这个似乎是人类意识对经验的引力的最早反应的自发的‘自然哲学’中,这些表象有共同的根源”①。

古人类在“万物有灵”的思维支配下,对自己本身来源及如何生活,是最为关心的。他们或认为自己这个氏族有可能是由某种动物演化而来,或认为某种动物是本氏族的吉祥物,于是,便对某种动物产生崇拜之情,或画其图形,作为宗神祭祀。在祭祀之中甚或扮以本氏族所崇拜的动物形貌,舞之蹈之,以求与所崇拜的动物之神交流思想感情,以保本氏族人丁兴旺、生活平安、生产发展等等,这就是原始社会产生图腾崇拜的历史原因和大体情况。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全盛时期,是图腾崇拜最盛行的时期。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代,每一个氏族都有自己———————————①〔法〕列维·布留尔著:《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页。

特定的图腾崇拜物,其中多为动物,或禁杀、禁捕、禁养、禁食等。不同氏族的名称,多是得自氏族图腾崇拜物。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桑乾河、汾河流域是一个独特的构造运动引力结合与转换地域,这就形成了有利于原始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的独特地理和自然环境。因而,这一地域也就成为了世界上三大人种之一的黄色人种形成的主要地域。

中华龙的产生历史极为久远,若依历史记载及现代考古发现的与龙之形貌有关的文物为证,则大约在距今三万年左右的历史上就已经产生了。推动中国上古社会历史发展的,也正是居住于桑乾河、汾河流域崇拜“龙”的族系,而且这条龙的最早形貌是以蛇为原形的,若依古代的时代划分,这就是伏牺氏时代、神农氏时代、五帝时期。

为简明起见,兹列《中国以崇拜龙之族为主体的社会发展》表于687页。

⑴历史记载《山海经》记载桑乾河、汾河流域的尊神,都是蛇形:“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隄)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其神皆蛇身人面”;“自单狐之山至于(敦)隄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轩辕之国(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伏牺鳞身,女娲蛇躯”;《列子·黄帝》曰:“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而人面”。

⑵文物发现在山东嘉祥武氏祠汉代画像石刻中,伏牺、女娲是蛇身人首模样;四川新津宝子山汉代石棺画像中,伏牺、女娲手捧日、月,亦是蛇身人首模样;河南南阳汉代画像石刻中,有羲和捧中国以崇拜龙之族为主体的社会发展

古史分期时代名称伏牺氏时期神农氏时期黄帝、炎帝、颛顼、喾、挚、尧、舜史料依据《周易》、《列子》、《白虎通》、《管子》、《补史记·三皇本纪》等。《庄子》、《周易》、《战国策》、《吕氏春秋》、《尸子》等。《史记》、《大戴礼记》、《竹书纪年》、《国语》等。图腾崇拜名称龙龙龙(演变为国家象征)代表性史料《竹书纪年》、《竹书笺注》、《左传》等。《竹书纪年》、《太平御览》、《左传》等。可见于历代史籍和出土文物。社会生产主要特点畜牧渔猎农业种植农牧工商全面发展古史依据同古史分期所举同古史分期所举可见于历代史籍之载依照摩尔根历史分期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考古学分期代表性文化细石器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代表性学术研究论著《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泥河湾研究论文选编》等。同左同左在中国境内地域的发展变化主要区域起源于桑乾河流域,发展到华北、东北、西北、华中等地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江苏等地全国各地渐趋于一致代表性学术研究论著卫奇、谢飞编:《泥河湾研究论文选编》;尹达:《新石器时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山西考古四十年》、《山西旧石器时代考古文集》;安志敏:《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陈星灿:《中国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任式南、吴耀利:《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王俊义、黄爱平主编:《炎黄文化与民族精神》等

日图,也是蛇身人首。同样,其女娲捧璧图,还是蛇身人首。在汉代,通常所画出的龙,虽然同明清时代的龙有些差别,保持了一定程度上蛇的细颈粗腹特征,但从总体上说,已非蛇形,而是龙形,同明清之际的龙形相差并不是很大。那么,汉代的人们画龙不是蛇形,而一画伏牺、女娲之像,为什么要画成蛇身人首模样呢?显然,这是在绘画上的一种历史沿袭而造成的。也就是说,汉代人画伏牺、女娲像,是一种依上古画像之形在很大程度上的复制。战国以来一些书籍谈到伏牺、女娲,都说是“蛇身而人面”,亦是按上古画像而作的一种描述。因为,在山西陶寺发现的四千四百多年前的彩绘蟠龙陶盘,其蟠龙之形,就是一条盘屈如圆饼状的蛇形。

⑶甲骨文字形的印证商代所通用的文字,我们现在习惯上依发现于刻在甲骨上,而称其为“甲骨文”。在甲骨文中,不但早已有了“龙”字,而且还有“龙”和庙宇之形合体的“庞”字,“龙”与在其下面双手捧起之形合文的“龚”字等。那个时代的“龙”字字形,就是一条其头部有束髪之冠的长蛇之状“”。而山西陶寺出土的彩绘蟠龙陶盘上的蟠龙,也是一条口吐蛇信,头上有束髪之冠的长蛇。这就说明了“龙”形与“龙”这一称谓,最初是由“蛇”演变而来。

⑷龙形的演变与国家制度的产生有关“龙”为什么样会由“蛇”的形状,而变成了现在我们所常见的蛇身、鹿角、牛头、羊鬚、马鬃、鸟爪、鱼鳞、猪腿、狮尾等具有很多动物特征的形貌呢?这,就与中国古典哲学的产生、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国家制度的演变有着直接的关系了。

考之于古史所记,中国原始社会中的图腾崇拜物,大约有蛇、牛、马、羊、鹿、鸟、鱼等多种。但在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尽知其族属和所在地域了。按照《山海经》的记载,以及我们的研究,也只能知道很少的一点情况:在桑乾河、汾河流域,是以龙(蛇)为图腾崇拜之族所建立的古“有熊国”所在地域。在这个以“龙”为吉祥物的古国之中,分别有与“龙”崇拜之族世代通婚的“西陵氏”族团。西陵氏的原始图腾崇拜物是“三青鸟”,其族团大约居住于汾河流域、渭河流域。正因为有熊国君娶“西陵氏女”都作正妃,其所生之子为嫡出,在后来五帝时期的选贤任能禅让帝位之中,就占有优先地位。也正因为如此,青阳、昌意,就都是以鸟为吉祥物。与“龙”崇拜之族通婚的氏族群团之中还包括有羊、马、鱼为图腾崇拜物的氏族。比如我们所知的羌族,就是以“羊”为图腾崇拜物,这是我们从甲骨文的“羌”、“羊”、“姜”字形,结合古史记载进行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在桑乾河流域之北,有以“牛”、“马”为图腾崇拜物之族,蚩尤就属于其中的“牛”崇拜氏族;在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交界处,或者也包括河南,有以“猪”为图腾崇拜物的氏族;在长江流域可能存在过以“狮”或“虎”为图腾崇拜物的氏族。

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暴发氏族间掠夺性战争之后,多个氏族联合为部落,再加上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生影响,原先各氏族中的图腾崇拜就已经淡化,不再具有重要的实际社会意义了。这一时期,各原来氏族中的不同图腾崇拜物,就剩下了这样几个用处:一是作为各部落中军队编制的最基本组织单位,并将其图腾崇拜物绘之于军旗之上,作为军队基本组织单位的一种标识物;二是以其原先的图腾崇拜物名,作为得姓的最初来源,用之于限制近血缘者通婚,防止所生后代身体出现遗传性生理缺陷。当着最初的国家雏型——部落方国出现后,其一国也就只有一种以原先建立和领导这个国家的氏族的图腾崇拜物,而作为这个古国大家都认同的、唯一的代表国家的标识物了。此后,由于古有熊国统一了神州大地,“龙”也就成为了神州大地上的唯一国家性的标志,也可以说是最初的“国徽”。不过,从此,“龙”也就由最初的“蛇”形,逐步吸收各部落方国“国徽”的特点,向着一个以“蛇”为主体,而长着牛头、鹿角、羊鬚、马鬃、猪腿、鸟爪、鱼鳞、狮尾的形象发展了。

当然,在这种演变过程中,各地和各种绘画、雕刻之中,是并不完全一致的:在北方,龙的形貌是蛇与猪、鸟先行结合,如大量细石器中的龙形玉佩中蛇与猪相结合,形成了猪首蛇身式的龙。自然,这其中也明显地存在着制作和使用中防碎方面的考虑。而在绘画中,又多为蛇与鸟形相结合,使龙的形象体现出一种飞腾、飘逸的动感效果;在南方之龙,则多表现为蛇与虎类四足动物相结合,这就使得其龙形体现出一种威猛精神。在器物的花边之类装饰性龙形纹的绘画或雕镂中,龙形则瘦而长,一般无四足,而又往往头小而有角,颈细长,龙形蜿蜒如行云流水,给人以一种舒畅的动态之感。而在单体圆形图案画中,则龙的四足伸开,其爪张而有力,且龙首昂扬,龙角稍长而显雄劲,突出地表现了龙的神奇与威严性。到了周朝以后,龙的形貌就在全国渐趋于一致的方向发生历史演变了。对于中华龙的形貌之变,出土文物很多,如细石器中的玉猪龙,仰韶文化中的蜯壳堆塑龙,战国时期的帛画龙,汉代画像砖刻中的龙驾车,青铜器上的龙云纹等。

正因为龙起源于蛇,不仅表现在史籍记载中龙蛇不分,既言伏牺氏为蛇身人首,又言其属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①……既言轩辕国人俱为人面蛇身,又说轩辕黄帝日角龙颜②。在中国人的语言中,亦有龙蛇并提、龙蛇不分的某些痕———————————①

《左传·昭公一七年》孔颖达《疏》。②

《白虎通》、《路史》等。

迹。如:“深山大泽,实生龙蛇”①;“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②。以及“笔走龙蛇”,“属大龙”、“属小龙”等等。

中华先祖崇“蛇”而又依其为“龙”,是出自提出并完善中国古典哲学的伏牺所属之族,且成为有熊国之很多所属氏族的共同崇奉之物,成为一种极其古老的国家象征,这其中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图腾崇拜”可作解释的了。因为,“蛇”属卵生而非胎生动物,古人也很难会依此认为与人有什么血缘关系,因而会以为人是由它进化而来,并由此对其进行执着不移的崇拜。而实际上则是依着“蛇”的许多特点,认为人正需要这么一种精神而才能够昌隆才产生崇拜的。在古人的眼里,蛇能大能小,能巨能细,能屈能伸;其虽无四肢,却能于地上疾行,能在水中游动,借助于树木、柴草而在空中飞行,又能钻山缝,入地穴,藏匿踪影;蛇不仅能顺时势而动静,冬蛰伏,春苏醒,夏生长,秋末隐藏于地下;同时,蛇又是能预知风雨变化、地震等类自然灾害者;蛇虽小,然却昂首挺胸行走,你不犯它,它不犯你,你若犯它,它就会咬住你不放,而且以死相拼。特别是蛇在受到杀伤、残害、欺凌之后的复仇行动之中,会事隔数年而等待时机成熟之后,丝毫不差地确认出仇敌,扑过去咬住仇敌,虽碎尸万段之后也绝不会松口!所以,蛇虽小,人人见而生畏,绝不亚于对虎狼的惧怕……唯如此,伏牺、神农、黄帝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都以“蛇”为“龙”,画其形“”以为“龙”字,而蛇的原形“”则造字作为“它”字用。故“龙”原该是民族昌隆的“隆”之原字。崇拜蛇为“龙”,是要人们学习蛇这种知天时,明地利,能屈能伸,能伏能现,顺时而动。能上天而大———————————

————————————①

《左传·襄公二一年》。②

《前汉书·扬雄传》。

有作为,也能潜渊韬光养晦,避开不利形势保存实力。对于残害自己的仇敌有敢于搏斗,以死相拼的大无畏精神,由此而才能够实现民族昌隆。因此就依蛇形造字谓“龙”,其义为“隆”。不信,您可以查一下古代字辞工具书,做一点古文字研究,就会明白:为什么甲骨文中以阜为偏旁的字很多,但却无“隆”字:在金石文字中也无“隆”字;甚至《尔雅》中也同样无“隆”字。这就是说,“龙”字在上古具有昌隆之“隆”义。只是到了夏、商、周三代相继“神道设教”,将“龙”作为被神性化之后成为专门尊称、奉之为“神”之后,才又造出“隆”字,以表达增高、昌盛、丰厚、尊崇、崛起等原“龙”字所代表的涵义。

中国古代极其重视天文观察研究,这是进入农耕时代高度发展农业生产所必不可少的科学研究。所以,早在距今五千年前就建立了四象二十八宿天文观察研究体系。其中,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在天空中的分布,正如一条中华龙。东方表春,配五色为青,故命此星宿天象曰“东方青龙”,为四象之一。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轴心倾斜,如此,在一年四季之中,地球运行于不同的星区位置中,从地球上看众星座的位置,自然也就出现了变化:春分时节的黄昏时分,东方青龙七宿中的“角”宿渐次抬高于空中。春分一般都在农历二月初,所以,这就有了民俗上的二月初二“龙抬头”节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天而分为四季农时变化,故春分与秋分时节,地球在绕行太阳的旋转中正好呈一百八十度,如此,东方青龙七宿,在春分时表现为在星天中呈抬头升高,而在秋分时节则正好又开始下降。这就是东方青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①的自然体现;在中国北方,春分是进入春耕播种的时节,秋分则———————————①

许慎:《说文解字·龙》。

是收割一切大田农作物的时节。如此,这东方青龙一象,正好与农业生产、万物生长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中国北方历来干旱,特别是春旱发生年份更为常事,在夏、商以来神道设教、愚民以治的历史背景之下,冀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人们,就又将这春分以登天、秋分而潜渊的青龙星神,当作了兴云播雨的主宰者,雕绘成头顶冕旒、身穿龙袍的“龙王”供奉于庙中,以为祈求及时雨的对象。这是科学变迷信的另一种历史体现。

中华龙的产生和受人崇拜,原本也就是在提倡一种民族精神,包涵有一定的哲理色彩。到了中国古典哲学经典《易》经中,就以龙作为《乾》卦的代表性取象喻理之物,赋予其以明确无误的哲学思想精神,即:明白客观自然规律,懂得顺时而动,宜止则止,宜行则行,勇于进取,自强不息,体仁合礼,利物合义,贞行而干事,尊道而贵德,文明亢奋,以成伟业的一种精神象征。用以激励君子以自强不息。

由于龙是伴随着中国古典哲学而产生,在国家制度发展、完善过程中而完成其形貌演变的,因此,龙的蛇身、牛首、鹿角、羊鬚、马鬃、猪腿、鸟爪、鱼鳞、狮尾本身,就是中华各古代氏族融合的结果。所以,龙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华古国的国徽,中华民族的族徽,被世世代代雕刻、绘画、塑造于宫殿、庙堂、梁柱、照壁、华表、以及亭、台、楼、阁等各种建筑物上,刺绣到了古代官服上,铸造于各种古代仪表、器皿与礼器上。中国在外交史上,第一次打出的国旗,就是龙旗。因此,“东方巨龙”也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中国现代的五十多个民族,正是这条巨龙的后代,因为现代这五十多个民族的实际形成历史很晚,都是宋代以后才渐次确定其称的,就是“汉族”,也不过是取汉朝之名而为其称,最初只称作“汉人”。有很多现代民族则是20世纪才定名的。

⑸龙作为中华民族族徽历史意义龙的由蛇而演变为蛇身、牛首、鹿角、羊鬚、马鬃、猪腿、鸟爪、鱼鳞、狮尾之本身,就体现了中华先民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之中,以一种文明、文化为团结、凝聚力量,融合成为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情同手足的民族共同体,龙正是这种团结凝聚历史的具体形象体现,精神体现。这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方向和结果。所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族徽,体现了中华各民族团结凝聚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步之中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所在。

中国人之所以重视民族团结、凝聚的第二个历史原因,就是长期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理论的熏陶,深知团结力量足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深知一个团结、凝聚在一起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强大民族。

由量变到质变,不光在《易》经的六十四幅卦画中以爻之变动、数度的变易而表述其哲理,而且其文字部分也明确地告诉人们:“君子以容民畜众”,“积小以高大”,而且诸子百家也都反复阐明。如:“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众心成城,众口铄金”等。

中华民族就是在众志成城的团结、凝聚之中,战胜了生存、发展道路上的一切艰难与险阻,从远古走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