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惊海天》 省赛获奖_第1页
《一着惊海天》 省赛获奖_第2页
《一着惊海天》 省赛获奖_第3页
《一着惊海天》 省赛获奖_第4页
《一着惊海天》 省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着惊海天第二课时同学们,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一向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现在我们反复朗读第一二部分,品味这“刀尖上的舞蹈”,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品味刀尖上舞蹈作者对海浪、海风、海面的描写,使辽宁舰与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第1自然段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何作用?1

品味刀尖上舞蹈第3、4自然段属于新闻中的什么结构?在文中有何作用?2属于新闻中的背景。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品味刀尖上舞蹈“‘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这句话中“刀尖上的舞蹈”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刀尖上的舞蹈”指的是舰载机着舰。这句话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舰载战斗机着舰的高风险性,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突出了我国军事力量的强大。3

品味刀尖上舞蹈“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这句话是什么描写?表现出什么?4这句话是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出歼—15舰载机飞来时,辽宁舰全体官兵紧张、认真的情形,同时告诉我们他们为了这一天兢兢业业、沥尽心血。

品味刀尖上舞蹈这篇通讯把飞行员与着舰指挥员的对话一一做了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可以让读者仿佛就置身于塔台内,聆听着两人之间的对话一般。同时表现出舰、机配合得惊人的默契。

品味刀尖上舞蹈“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这句话将舰载机比作凌波海燕有什么作用?6这句话将舰载机比作凌波海燕,是为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舰载机的轻巧灵活,飞行员的驾驶技术高超,为后面的成功着舰做铺垫。

品味刀尖上舞蹈“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表现了什么?7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舰载机的声音、气势分别比喻成许多马疾跑、万山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品味刀尖上舞蹈结合语句说一说舰载机着舰时如何“惊心动魄”?“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和威力,“眨眼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前后对比中突出了我国军事技术的强大。8

品味刀尖上舞蹈舰载机着舰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高兴、快乐,激动、兴奋的心情。同学们,这次舰载机着舰,我们攻克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然而这一时刻,距离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只有2个月。这时候,人们是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大声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下面的问题:1从最后一部分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怎样的心情?

感受成功的欢乐因为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是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天,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让我们感受到我国科技人员、海军、飞行员的辛苦付出。着舰成功了,大家都欢呼,但是为什么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2

感受成功的欢乐作者为什么要描写飞行员的话“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3一方面突出我国着舰技术的成熟,另一方面从飞行员的角度表现人们欢乐的心情。

感受成功的欢乐读了这篇通讯,你有什么感受?3读了这则消息,我感受到祖国的强大。读了这则消息,我感受到飞行员的精湛飞行技术。读了这则消息,我感受到我国科技人员的拼搏。读了这则消息,我为祖国而骄傲、自豪。……

感受成功的欢乐同学们,这篇通讯和上一课的新闻特写都属于新闻,但是它们的写法也有很大的不同,让我们将这篇通讯与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进行对比阅读,探究通讯有什么特点吧!探究通讯特点请根据你的探究填写下面表格:对比“飞天”凌空

一着惊海天共同点不同点内容写法时效性使用多种文学手法,如比喻、对比、衬托、抒情等,描写的事件生动形象。着重描写十米高台跳水的精彩瞬间。比较完整地描写舰载机着舰的全部过程。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形象化地刻画吕伟跳水时优雅的形象,强调现场感。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表现祖国的军事强大。1982年12/24/的事件,发表于12/25/的《光明日报》,时效性更强。2012/12/23的事件,发表于12/25的《人民海军报》。时效性要求较宽松。探究通讯特点小结: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所在。它们的差异在于,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探究通讯特点

课堂练习1、“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发挥想象说一说人们还会怎样地高兴快乐?有的人高兴地在舰载机前跳起舞蹈,有的人郑重地向飞行员和科技人员们隆重敬礼,有的人禁不住放声高歌……

课堂练习2、在这篇通讯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吗?

第1段对辽宁舰、军旗的描写表现出无比自豪之情。第3段的抒情,充满对国家、民族的热爱。第4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