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qq第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耳的结构和功能2中耳炎3(病因病理、
诊断、分类)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治疗和预防6并发症7围手术期护理第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认识耳的结构第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耳的应用解剖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是传导声音的主要器官。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等四个重要部分,是人体含气腔之一,其容积约2毫升,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其中鼓室是中耳功能的主要部分。第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中耳解剖结构
1、鼓室:外耳道与内耳之间,六壁,内容3个听小骨、2肌肉、1神经。外壁主要为鼓膜。
2、鼓窦:介于鼓室与乳突之间的最大气房,出生时已存在。
3、乳突:小气房,生后发育。4、咽鼓管第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中耳的解剖结构第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中耳的解剖结构——咽鼓管第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耳各个部分的功能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咽鼓管:半规管:前庭:耳蜗:
收集声波
有感觉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
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调节鼓室内气压,从而维护正常听力的作用
旋转感觉
位置、速度感觉
有听觉感受器第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中耳炎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病理病因
概述: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一般在急性炎症开始后6~8周,中耳炎症仍然存在,统称为慢性中耳炎。病理图片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病因病理主要病因可概括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恰当而彻底的治疗,或治疗受到延误,以致迁延为慢性。此为较常见的原因。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病变深达骨膜及骨质,组织破坏严重者,可延续为慢性。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如猩红热、麻疹、肺结核等传染病,营养不良,全身慢性疾病等患者。特别是婴幼儿,中耳免疫力差,急性中耳炎易演变为慢性。咽鼓管长期阻塞或功能不良。鼻部和咽部的慢性病变,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等,亦为引起中耳炎长期不愈的原因之一。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病理病因
⑥鼓室置管是否可并发本病尚无定论。据统计,经鼓室置管的小儿中有15%-74%并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认为造成继发感染的原因可能系中耳内原有的病原体繁殖,或由通气管污染所致。⑦乳突气化不良与本病可能有一定关系。因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中,乳突气化不良者居多。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诊断
【诊断】根据耳内长期持续或间断流脓,鼓膜穿孔,以及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难。但是,由于各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后及处理原则不同,因此仅仅停留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一诊断上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局部检查的基础上,结合X线检查结果,对病变类型作出明确的诊断单纯型:乳突X线摄片常为硬化型,而无骨质缺损破坏。骨疡型:乳突X线摄片为硬化型或板障型,伴有骨质缺损破坏。胆脂瘤型:乳突X线摄片示上鼓室、鼓窦或乳突有骨质破坏区,边缘多浓密、整齐。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类
按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型:
1、单纯型(最常见)。多由于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所致,又称咽鼓管室型。炎性病为主要位于鼓室粘膜层,鼓室粘膜充血、增厚,圆形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及腺体分泌活跃。【临床特点】耳流脓,多为间歇性,呈粘液性或粘液脓性,一般不臭。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时,脓量增多。鼓膜穿孔多为紧张部中央性,大小不一,但穿孔周围均有残余鼓膜。鼓室粘膜粉红色或苍白,可轻度增厚。耳聋为传导性,一般不重。乳突X线摄片常为硬化型,而无骨质缺损破坏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类2、骨疡型中耳炎又称肉芽型中耳炎。常为重型急性坏死型中耳炎未愈所致。除中耳粘膜充血、水肿,有圆形细胞浸润外,粘膜上皮破坏,病变深达骨质,听小骨受破坏,鼓窦周围甚至岩部骨质可产生坏死,形成慢性骨疡,可产生死骨;局部有肉芽组织或息肉生长。
【临床特点】耳内长期持续流脓,量时多时少;脓液粘稠,如长期不清洗,脓液可有臭气,清洁后消失;如遇炎症急性发作或肉芽组织受到外伤时,耳内可流鲜血,或脓内混合血液。耳镜检查时可见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甚至紧张部鼓膜几乎完全损毁。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类3、胆脂瘤型中耳炎所谓胆脂瘤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位于中耳内的囊性结构。囊的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囊外以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于邻近的骨壁或组织紧密相连。囊内除充满脱落上皮及角化物质外,尚可含胆固醇结晶,故称之为胆脂瘤。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胆脂瘤型中耳炎病变过程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分类
后天性胆脂瘤一般将其分为后天原发性胆脂瘤和后天性继发性胆脂瘤两种:A:后天原发性胆脂瘤:此型病人无化脓性中耳炎病史,起病隐袭,穿孔位于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其病因可能与咽鼓管长期阻塞,鼓膜内陷袋形成有关。临床特点:后天原发性胆脂瘤可无耳内流脓史,继发性者患耳长期持续流脓,脓量多少不等,因腐败菌的继发感染,脓液常有特殊恶臭。传导性耳聋轻重不等。B:后天继发性胆脂瘤:继发于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复层鳞状上皮从穿孔边缘向后鼓室或上鼓室、鼓窦生长,形成胆脂瘤。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原则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采取保守治疗.骨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先行保守治疗,必要时再行手术治疗。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需要积极地施用手术治疗。凡有鼻腔炎症,咽腔炎症和引起咽鼓管阻塞的因素如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要予以去除或适当治疗。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以及恢复听功能。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方法病因治疗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的病灶性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局部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病变,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方法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流脓停止、耳内完全干燥后穿孔或可自愈,穿孔不愈者行鼓膜成形术。急性发作时全身应用抗生素。A:局部用药: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用药: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水溶液或抗生素(或抗菌药)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液,如0.3%氧氟沙星滴耳液,复方利福平滴耳液,3%洁霉素液,0.25%氯霉素液等。用于鼓室粘膜充血、水肿,有脓或粘液脓时。酒精或甘油制剂,如3%硼酸酒精,3%硼酸甘油,2.5%~5%氯霉素甘油等。可用于粘膜炎症已逐渐消退,中耳潮湿者。粉剂,如硼酸粉,磺胺噻唑与氯霉素粉等,仅用于穿孔大,分泌物很少者,有助于干耳。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方法局部用药注意事项:用药前,应彻底清洗外耳道及鼓室内外的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然后用棉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含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滴耳剂或各种溶液(如复方新霉素滴耳液,庆大霉素等)用于中耳局部可引起内耳中毒,忌用之。水溶液易经小穿孔进入中耳为其优点,但亦易流出;甘油制剂比较粘稠,接触时间持久,却不易通过小穿孔。粉剂宜少用,用粉剂时应择颗粒细、易溶解者,一次用量不宜多,鼓室内撒入薄薄一层即可。穿孔小、脓液多者忌用粉剂,因可堵塞穿孔,妨碍引流,甚至引起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避免用有色药液,以免妨碍对局部的观察。需用抗生素滴耳剂时,宜参照中耳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无耳毒性的药物。忌用腐蚀剂。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方法滴耳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5滴。然后用手指轻轻按捺耳屏数次,促使药液通过鼓膜穿孔流入中耳。5~10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方法骨疡型1、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2、小的肉芽可用10%~20%硝酸银烧灼;肉芽较大,烧灼无效者,可用刮匙刮除;中耳息肉可用圈套器摘除之。手术最好在显微镜下施行,看清肉芽或息肉根部后,用杯状钳小心咬除,忌用暴力撕拉。对根部位于鼓室后上方的肉芽不应盲目撕拉。3、引流不畅,保守治疗无效,或疑有并发症者,行乳突手术。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方法胆脂瘤型:
一旦确诊,原则上应及时施行乳突手术。上鼓室冲洗等保守疗法目前基本上已弃用,仅对个别的上鼓室小胆脂瘤并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下进行。乳突手术目的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包括鼓室,鼓窦及乳突腔内所有的胆脂瘤,肉芽,息肉及病变的骨质和粘膜等。保存原有的听力或增进听力。因此,术中要尽可能保留健康组织,特别是与传音功能有密切关系的中耳结构,如听小骨,残余鼓膜,咽鼓管及鼓室粘膜,乃至完整的外耳道及鼓沟等,并在此基础上重建传音结构。尽可能求得一干耳。第三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由于长期炎症破坏中耳及周围组织结构,会产生:1、颅内并发症:如硬脑膜外脓肿、耳源性脑膜炎、耳源性脑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2、颅外并发症:如耳后骨膜下脓肿、经办贝佐尔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瘫。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预防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劳逸结合以增强体质。治疗鼻腔,鼻窦与咽部疾病患上呼吸道感染时,勿擤鼻,勿飞行,勿游泳,停止做鼻腔冲洗和咽鼓管吹张治疗;积极开展各种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宣传正确的哺乳姿势:哺乳时应将婴儿抱起,使头部竖直;乳汁过多时应适当控制其流出速度。根除各种引起咽鼓管狭窄的因素。勿挖耳朵,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治疗要彻底穿孔,有要鼓膜的病人不宜游泳,洗头时或洗澡也要避免污水进入耳内,积极开展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普查工作、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切实的预防措施。从而降底慢性中耳炎的发病率。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护理1、心理指导2、术前护理3、术后护理4、出院指导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心理指导
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简要介绍手术的过程及术中的注意事项,如手术仅是在耳廓后或耳前开一小刀口,愈合后只有一小条痕迹,并不有损美容;术中可能有头部震动和听到电钻的声音,这是正常情况,有何不适告诉医护人员,切忌乱动头,以防损伤面神经;中、内耳术后病人常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不适,引起病人的恐惧与不安,耐心解释发生的原因及注意事项,安慰病人,帮助其克服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局麻患者术前可进食适量易消化的食物,以免术中刺激内耳引起呕吐、眼震。全麻者术前6h禁食水,以免发生意外。术后3-5d给予半流质或软食,尽量减少咀嚼运动,利于局部休息,创口早愈。随着创口痊愈可以从软食过渡到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蛋白质饮食,以肉类、蛋类和奶类为首选。同时增加复含维生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术前护理指导正确的滴耳方法。患者取侧坐位,头略偏向健侧或健侧卧位,患耳朝上。先用小棉拭子清洗外耳道后,轻拉耳廓,充分暴露耳道,将药液滴入耳道内2-3滴,用手轻轻挤压耳屏数次,将药液压入中耳腔,嘱患者保持原位3-5min。注意药物温度适中,过冷、过热可刺激内耳发生眩晕,甚至眼震,滴耳剂勿接触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性附睾炎患者的护理
- 开发项目股权质押合同
- 建筑防水责任合同
- 商标合作开发合同(2篇)
- 工作地点变更合同
- 2025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规则》说课课件
- 临时搬家工人合同
- 伊利公司供应链管理
- 如何把书做成课件
- 中国教育梦培训
- 2025-2030中国集装箱化和模块化数据中心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防腐新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护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北京市第四中学顺义分校高三零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全国第9个近视防控月活动总结
- 智能传感器研发-第1篇-深度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快速换模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举办科普月的活动总结(3篇)
- 2025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关于鸿沟的思考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