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06月03日-7069)_第1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06月03日-7069)_第2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06月03日-7069)_第3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06月03日-7069)_第4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06月03日-706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6月03日-7069)1:文化进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多项选择题

A、内容的丰富

B、增加国家对课程改革掌握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供应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2: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熟悉的()。

单项选择题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3:古代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单项选择题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4:《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全都的()。

单项选择题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5:“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老师的劳动具有()。

单项选择题

A、连续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制造性

6: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爱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无差别原则

B、敬重儿童尊严原则

C、无卑视原则

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7:依据维果茨基的观点,教学必需要考虑同学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都必需着眼于同学的已有水平。()

推断题

8:老师劳动是个体和集体劳动的结合。()

推断题

9:据记载,我国的学校最早消失于()。

单项选择题

A、殷周时期

B、秦代

C、唐代

D、明代

10:形式教育论的提倡者是()。

单项选择题

A、卢梭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11: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文化

B、教育

C、学校

D、学问

12: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

单项选择题

A、知情

B、知行

C、意行

D、知意

13:德育过程是对同学知、情、意、行的培育提高过程,其实施挨次是()。

单项选择题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详细状况,可有多种开端和挨次

14:首先对班级授课制赐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5:师范学校的消失,与老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单项选择题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消失得早

C、老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晰

16:某老师要求同学能够把握此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这属于教育的()。

单项选择题

A、总目标

B、实质性目标

C、进展性目标

D、教育性目标

17: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7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推断题

18:我国于1862年在北京的()首先采纳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

单项选择题

A、奏定学堂

B、南洋公学

C、乡学

D、京师同文馆

19:老师运用一些醒目的文字、符号、颜色对比等,对同学行为进行的强化是()。

单项选择题

A、语言强化

B、标志强化

C、动作强化

D、活动强化

20:二战后的现代教育消失了一般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的趋势。()

推断题

21: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A.教育方案B.教育手段C.教育途径D.教学工作

单项选择题

22:《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个要求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直观性原则

23:要开展老师进修提高工作,其内容一般包括()。

多项选择题

A、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

B、文化科学学问的学习

C、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

D、先进教育技术的学习

E、评定同学的品德和学业成果

24:教育心理学讨论的核心内容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过程

B、评价过程

C、学习过程

D、反思过程

25:学校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劝说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熬炼法

26:一般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进展,消失了一般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一般化的趋势。()

推断题

27: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单项选择题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2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育同学的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劝说法

B、陶冶法

C、实际熬炼法

D、榜样示范法

29: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

单项选择题

A、《宪法》

B、《素养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30:下列选项中,对教育学进展阶段表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孔子的《论语》是我国最早特地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B、赫尔巴特的《一般教育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C、1903年出版的《试验教育学》的是德国的梅伊曼

D、美国教育家杜威是有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查看答案

1:答案A,C

解析文化进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和课程结构上。

2:答案B

解析略。

3:答案A

解析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学校盛行的都是个别教学制。

4:答案C

解析

5:答案D

解析

6:答案A

解析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爱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7:答案正确

解析

8:答案正确

解析略。

9:答案A

解析我国的学校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学校,这是我国最早的学校。

10:答案B

解析形式教育论的提倡者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

11:答案A

解析康德认为,文化是在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文化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

12:答案B

解析在德育中,知即道德认知,是基础,行即道德行为,是关键。

13:答案D

解析德育过程可以从培育知、情、意、行的任何一个方面开头,由于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错误

解析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基本形成。

18:答案D

解析我国于1862年在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纳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正确

解析

21:答案D

解析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教学工作。

22:答案B

解析

23:答案A,B,C,D

解析ABCD四项均属于老师进修提高的内容。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A

解析学校德育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劝说教育法。

26:答案正确

解析略。

27:答案B

解析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

2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冶法的定义。

29:答案C

解析《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30:答案D

解析《学记》是我国最早特地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A错误。捷克闻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