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语文部编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语文部编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语文部编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语文部编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部编二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根本学问以及对联的进展历史。

2、品尝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美,尝试写作一些简洁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根本常识。

【教学难点】

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赏析法、争论法、合作学习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两姊妹,一般长;同装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利!那么你们猜谜底是什么呢?准确点说是春联。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生疏,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根本特点?如何写作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洁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对联的奇异世界来探究!

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曰:

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静。

二、整体认知:

(一)对联的含义:

对联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是均、镌刻并且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可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好诗。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构造而组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

正所谓对联是: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成联!

(二)对联的起源:《宋史?世家?西蜀》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而正式提出春联这个名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不行或缺的一局部。

(三)对联的特点:

1、对仗工整:

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详细要求为:

(1)字数相等。

(2)词性一样。

(3)构造全都。

(4)内容相关或相反。

2、平仄协调:上联末尾的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仄起平落。

举例: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但随着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进展,各种新颖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消失,还消失了所谓非正宗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郭沫若为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对仗歌谣(节选)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楼对阁,院对宫。栋宇对垣墉。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

几万黄蜂寻苑圃,一双紫燕入帘栊。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韩对赵,吕对申。张耳对李膺。贾山对潘岳,魏绛对陈平。

萧曹汉代称良相,李郭唐朝是伟人。

心对口,面对身。皓齿对朱唇。咽喉对肺腑,肝胆对腹心。

3、传统对联写作所使用的方法

叠字、反复、复叠、顶真、析字(拆字、合字)、镶嵌、加减、翻造、双关、同音、回文、比方、夸大、数字、方位、联绵等。

举例:

数字联: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叠字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到处寻寻找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反复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复叠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宝

顶针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拆字联:踢倒磊城三块石剪断出字两重山

合字联:蚕为天下虫鸿是江边鸟

镶嵌联:天下万物皆润泽世间无水不之东

双关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同音联:无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

回文联: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

联绵联:独抱琵琶寻旧曲;数教鹦鹉念新词。

数字对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如何贴对联?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来,我们面对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遵循着仄起平入规章。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自右而左。

三、优秀对联赏析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赏析】用比方手法,以天为盘星为子,地为琵琶路为弦,气象宏大,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赏析】这副对联用四个节气--大雪、霜降、小雪、清明和两个节日--端午、重阳组成。一寒一暖,形象清楚,谈天说地,意境美丽。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

【赏析】上联从月的外形介绍了天文学问。下联从声音上介绍了春雷的区分,一形一声,构成一副对联,颇具匠心。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赏析】这是对联,也是诗画,联中钩画出一副奇妙的夜晚醒月图。其中的数字掺进了乘法运算。上联“十四”是“七”的倍数;下联“一双”是“孤”的两倍。

对穿肠: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赏析】这个要说得具体一些。这一副改得绝,把秋香嵌进去了,非常应景。原联大多是这样传奇的:上联: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下联: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相传是清乾隆和纪晓岚的酬唱之作,构思拆字非常奇妙。而现在改的下联却也不遑多让,将“赏”字拆为尚、目、八(繁体),更摆秋香姐姐上台,才子风流呀!

四、活动

(1)猜对联活动

猜地名: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成都杜甫草堂)

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武汉黄鹤楼)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滁州醉翁亭)

四周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广州黄花岗)

猜人物;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清湘应识九歌心。(屈原)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云霄,幽思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诸葛亮)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曹植、李白)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

猜行业

架上丹丸长生妙药壶中日月不老仙龄(药店)

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茶店)

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理发店)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书店)

寒衣慰出春风暖彩线添来瑞日长(裁缝店)

前程远大脚根须站稳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鞋店)

四时恒满金银器一室常凝珠宝光(珠宝店)

(2)对联练习

对联连线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雨洗杏花红欲滴日烘杨柳绿初浮

补充对联

到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扫千年旧习,(迎万古新风)

学问藏今古,(文章贯中西)春晖盈大地,(正气满天地)

爆竹声声脆,(满园春色好)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四周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上心头)绵绵春雨润万物,(皑皑白雪兆丰年)

五、布置作业

一、为班级的学习园地创作一副对联。

二、为自己读过文学作品写一副对联。

小结:对联是一朵小花,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一朵精致别致的小花;对联,是一条小溪,是我国古老文化长河中一条清亮的小溪。它以工整的对仗,和谐的音调,特有的书法,为我国广阔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种文学形式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特有的珍宝。盼望同学们发扬光大。

语文部编二年级上册教案2

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白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妙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得到。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冬天快要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三个不同的时间理清故事进展的脉络,在比拟中感悟他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2、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暖和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懒散、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妙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

教学重点:

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行为及几次对话的理解、朗读,懂得课文的寓意,并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读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几次对话的理解、朗读,懂得课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引入课题。

出示学生熟识的故事图片(狐假虎威:我们熟悉了一只聪慧的狐狸和一只愚蠢的老虎,故事告知我们遇到事情要冷静思索。农夫与蛇:我们熟悉了一个和善的农夫和一条恩将仇报的蛇,故事告知我们要分清善恶。)

小故事往往会告知我们大道理,今日教师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一起读课题:寒号鸟。

2、复习词语。

一堵石崖一道缝(本组强调“一”的变音)

东寻西找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伸伸懒腰

狂吼冰窖

哀号当作(本组:孩子们你发觉了什么?这组词语在存在——多音字)

教师加大了难度,请全班同学来挑战。(齐读)

哀号当作

学号固然

二、品读课文,体会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态度和不同表现。

1、带着问题读书。

昨天你们都预习过了,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啊?让我们一起把仆人公给请出来。(进而板书:寒号鸟,喜鹊)

他们是面对面住着的邻居,但是他们俩最终的命运一样吗?

提问答复:寒号鸟最终————冻死了;喜鹊————住在暖和的窝里

提出问题,引发思索: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暖和的窝里,而寒号鸟却被冻死了?

带着问题去读书:同学们,我们要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现在请你们翻开课本60页,大声朗读课文,思索这个问题。

沟通答案:由于寒号鸟——懒散,喜鹊——勤劳(进而板书)

你们同意吗?——同意。那教师请你们来做小调查员,来查一查他们俩是不是像你们说的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